苏磊
摘 要: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每个时代的文化精髓。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在新时代当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尤其是在教育事业上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其传承和发展对于创新教育的管理方法、丰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有着自身独特的作用。为了能够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千变万化的新时代当中站住脚跟,就要充分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创新 中职德育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52
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除了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培养之外,德育的管理与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创新中职德育管理的教育机制,本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管理的创新当中,通过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内涵,来准确把握其对于中职德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深刻分析现阶段中职德育管理现状,对于其中的优势进行扩大,对于存在的问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的价值对其德育管理模式进行整改,从而促进中职德育管理的创新和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风风雨雨,一直流传至今,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见证,是民族繁衍生息的脉络。现如今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传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但其中的根依然没断。
从古代社会的“求大同”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的时代要求。国家富强是中华民族能够坚定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今这个社会的要求,一个自由的社会才会是培养优秀人才、优秀文化的摇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要求,大家应该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在时代的发展当中一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支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
二、中职德育管理现状
中职的学生与高中的学生在年龄上大都相同,但在管理模式上有着十分大的差异。大部分的中职学校与高中相比,管理较为松懈,所以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这使中职的德育管理也处于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这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轻松自由的状态,对于自身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中职阶段的学生仍处于未成年时期,对于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弱,学生容易误入歧途,在发展当中会多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而且一些中职的德育管理机制都相对欠缺,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学也不重视。德育教学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枯燥乏味,使一部分的中职学生在品性和道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就是现阶段要重视中职学生德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德育管理创新的意义
1.丰富中职德育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德育模式大多数是由班主任或者语文教师在专业课堂当中以口头教育的形式,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发展进行教育,其时间会比较短,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差。另一种常见的方式,就是班主任以班会的形式在讲完一些注意事项后,以比较随意的方式去教育学生,以师长的身份去讲述一些自身的观点和经验,这对于一些不认真的学生来说效果甚微。
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德育当中,对于优化教师的德育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丰富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内容上,还是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重要内容,都有着明显的效果。在辅助教学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材料,比如孔子《论语》当中的“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是教育学生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教育材料。《陈情表》也是表现孝悌的著名文章。再就是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可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入手,开展一系列关于德育的学习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德育课堂上请同学们说出关于孝悌的古诗文章以及关于道德的一些名言诗句,在活动的最后对这些文章进行分析总结,找到其中的共同点,从而促进传统文化与德育的结合,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德育学习。
2.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源,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的学生正值青年,是中华民族里最有力量的一代人。文化传承的重任要落在青年人的肩膀上,但中职学生的专业文化学习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学习时间,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上有些不足,因此,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的德育管理中,使中职学生能够进一步接触传统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创新中职德育管理的措施
1.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要想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职德育的管理机制的创新,最重要的前提是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中职学校,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方面,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应该自觉地去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这流传千年的文化精髓是怎样做到千古流芳的,探寻出为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如此强的生命力,能够在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教学方面,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正确把握文化的核心内涵,从而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时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优秀文化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对于教师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对学校来说,在传统文化的课程安排上以及在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外活动安排上,都要一定程度上增多,比如在课程上学校可以每一周都安排一节传统文化学习课,由专业的教师去进行教学。在课外活动上学校可以开展古代诗词背诵比赛,从而使学生在游戏活动当中能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这些对于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
要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创新德育管理,使德育能够真正走入中职学生的心中,就要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真正进入校园,像文化专业课学习一样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体育一样每天都能够陪伴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之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长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加入中职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这样德育在地位上就能有所提高,教师和学生也能够在学习德育时更加重视。而且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还能够有效丰富中职校园只注重技术与知识的单一模式,通过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时代的兴起与衰落。此外,在注意实践与技术的中职院校,很少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为那些对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学习平台,也能够使一些同学在一定程度上去增加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以此来看,传统优秀文化融入中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贡献出一分力量,对德育管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时代的發展挡不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其不断地发展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进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通过现阶段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来看,其更加注重的还是对学生技术和实践的教学,在对于学生的道德与品性的养成方面一直没有重视。但是中华民族是一个道德高尚的民族,要求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担任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使我们优秀的文化可以一直影响华夏子孙的世世代代。因此,要将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管理,在丰富中职德育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还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总体道德素质水平,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蒋婷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班级管理的探讨》,《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年第2期。
[2] 黄玮玮《关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中职德育模式分析》,《求知导刊》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