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幼琼
摘 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对于大多数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白“整本书”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应如何设计、学生“从整本书”中学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整本书”中、在阅读中学生如何汲取阅读的营养等问题。为了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建构不同文体“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整本书阅读”进行指导,要紧扣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设计教学内容。对小说类中科幻类作品,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创设阅读支架,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外,还要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习得文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每一次的阅读都有收获。
关键词:整体把握 人物形象 表达方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10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语文课程中,在18个学习任务群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討”位于学习任务群之首,可见“整本书阅读”在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下,“整本书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堂也在众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体有“整本书导读课”“整本书推进课”“整本书交流分享课”等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整本书”的种类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设计“整本书”的教学内容、如何让这些课堂教学模式遍地开花、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等问题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追求的目标。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我们首先要知道整本书包括哪些?小学阶段的“整本书”主要有“快乐读书吧”中提到的书、教科书中节选课文的书、课后阅读链接和资料袋提到的书等。这些书有童谣、儿歌、童话和寓言类书籍;有科普读物和散文类书籍;也有民间故事和小说类书籍。
对于这么多种类的“整本书阅读”,应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如果不同类型的“整本书阅读”采用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学生在阅读同类型的“整本书”时,没有可借鉴的方法,阅读的收获肯定会降低。
“整本书阅读”教学像单篇课文的教学一样,要追求教学效果,一定要根据“整本书”的文体特征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探寻同一类书籍特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学习这本书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这一类书的阅读中去,收获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整本书阅读”中,科幻小说占有一定的比例。笔者就以《八十天环游地球》为例,根据自己在推进这本书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种阅读方法来引导学生阅读科幻类小说。
一、借助阅读支架,学习整体把握整本书主要内容
在科幻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带领读者走进人物的活动场景中,令读者难以忘怀。故事中的人物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可以紧扣故事中的主人公,把人物的活动过程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清楚,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例如,在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本书中,书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每一个人物都个性鲜明,尤其是主人公福格先生和路路通。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紧扣主仆两天的活动轨迹,让学生梳理出他们环游地球的路线,环游中发生的事和遇到的人,再结合故事的起因和结果,就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学习梳理“整本书”的主要内容,这对于阅读者来说只是一种浅读,只是知道了“整本书”写的主要内容。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对学生来说,只是增长一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知识,但这对他们的语文学习起到的作用微不足道,要想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提升更多的语文素养,我们还要进一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有思维深度的内容。
二、感受人物形象,品味整本书中勾画人物的方法
科幻小说跟其他小说一样,人物作为三要素之一,是小说写得成功的关键。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人物形象是把握整个文章的一个关键点。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品读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是整本书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书中描写人物的精彩之处,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描写方法达到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除此之外,还要带领学生学会联系文章中的一系列事件,对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例如,《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格先生,在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但这些品质只有在具体的事件中才能体现出来,像他遇事不慌,临危不乱,在其他人都慌乱的情况下,他还是非常沉着冷静,好像事情与他无关。但这些精神品质,都是在整个环游地球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事件来体现人物的品质呢?
作者除了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外,还通过对其他人的描写来衬托福克先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为了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采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学生通过品读了解文章除了正面的描写外,还采用侧面的描写方法。
学生感受到人物的形象之后,再学习人物的勾勒方法。学生明白文章能够如此引人入胜,是因为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感知人物形象,还要学会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进行评价,肯定其中的优点,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以此为鉴警示自己。
三、体会文章内涵,习得整本书中独特的表达方式
教师从小说的文体出发,结合课标与学生的学习规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之中,认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感受作者高超的构思能力。而作为四大文学体裁的小说,在构思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科幻小说是小说的类别之一,将科学与幻想相结合,它的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引人入胜。作者在构思中经常会设置悬念,让人读了欲罢不能,忍不住继续往下读。对于这样的故事,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巧妙的构思,模仿进行创作,可以改变自己习作中平铺直叙的写法。
例如《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福克先生在整个环游地球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但每一次的苦难,他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和聪明机智,最终都化险为夷。在故事的描述中,作者运用丰富大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和解决的方法完美呈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福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了解作者是怎样将科学与幻想完美结合是重要的内容。
精彩的故事情节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八十天环游地球》一书中也是一样的,如果说整体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是阅读之旅中的前奏,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则是阅读之旅的高潮,那么从中得到一定的精神提升是阅读之旅的结果。因此在阅读之后,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身上的精神品质非常重要,以及从他的身上得到生活启示将是学生成长的营养品。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建构语言,学习运用语言。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在体会文章蕴含的内涵中,做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最终在师生合作的过程中,让“整本书阅读”教学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欣《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蒋军晶、刘双双《如何设计阅读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3] 李煜晖《探索与发现的旅程——整本书之专题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