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热点分析
——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统计

2021-01-08 04:16刘明聪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词乡村振兴战略

刘明聪

(闽江学院 科研处,福建 福州 350108)

一、引言

长期以来,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种要素,在城镇化进程中几乎是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虽然快速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农村严重失血及贫血,使得“三农”问题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重要问题。为了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城乡资源均衡配置和要素平等互惠,以形成“工农互促、全面融合、城乡一体、共繁共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将其写入党章。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促进乡村绿色发展、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着手,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解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间的矛盾,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1]。可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重大历史任务的有力抓手。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查阅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文献,通过总结前人研究,可以明确新时期乡村振兴的研究热点。据此,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利用关键词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CSSCI收录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分析,总结近几年来学术界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热点,希望能为国家未来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关键词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法

知识管理是指以系统化、外显化的方式来建立、更新及应用知识,将组织知识相关效益最大化,并从知识资产中获利的过程。知识管理之所以受到重视,在于知识属于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的容易获得,知识累积更显不易且更为耗时。若能妥善运用组织能力进行知识的分类、储存与创新,将能有效改善企业的发展环境并提升组织的持续发展。目前,学界多通过“共现分析”来开展相关的知识管理。所谓的“共现分析”是将各种目标对象中共同出现的信息进行定量化分析,其关系特性涵盖共引、共同作者(Co-author)、作者共引(Author Co-citation)、期刊共引(Journal Co-citation)及关键词共词(Co-word)等。

本研究以“共词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为研究方法。其中,“共词分析”是以出现于同一篇文章的特征词链接共现关系为对象进行频次统计,以确定其所属学科的发展趋势,属于内容分析方法的一种,发展于1970年法国文献计量学领域[2]。而“关键词共词分析”即是藉由期刊文献关键词的关联来建构主题领域的内部结构及议题相关性,也就是通过对相关文献关键词间共词频次进行连接强度分析,以得到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热点[3]。“社会网络分析法”是一种根据数量方法、图论等发展出来的定量研究方法,初期用于社会学,用来探讨人际关系、互动、组织系统等,后来扩大应用至心理学、情报学、生物科学等领域,近年来多用于引文分析领域,透过节点与节点、派系与派系的联系来探讨群组结构关系[4]。社会网络分析法主要是探讨社会个体间关系连结及各种链接关系之间的模式、结构与功能,透过节点之间链接来观察社会网络关系。其中节点表示网络中的个人参与者,连结则是节点之间的关联,节点与节点之间可以有许多种链接,社会网络分析同时可以探讨群体之中个体的关系以及由个体关系所形成的结构与意义。本文利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CSSCI所收录的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论文关键词进行分析,并从中挖掘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热点。

(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不设定时间段限,针对“CSSCI”收录的所有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题的论文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至2020年3月1日),在剔除会议通知、征文通知、会议纪要、会议综述、期刊篇名索引等一些与本研究无关的内容后,得到相关文献共1 630篇,关键词6 710个,其中最早的研究发表于2017年,计13篇;文献数量增长幅度最大的为2019年,计1 003篇;2020年至检索时间为止,计85篇。整体文献增长情况请见表1,本研究即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后续的分析。

表1 CSSCI收录“乡村振兴战略”文献增长情况

(三)关键词共词统计

关键词共词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在于,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次数越多,即表明二者之间的关联度越高,“关系”也越强,而这类关键词便是该学科目前的研究热点[5]。据此,本研究首先针对前述1 630篇文献的6 710个关键词进行两两统计,得到5 900组共词词组;再选取共词频次最高的前10名计13个关键词组,其中共词频次最高的词组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共词频次计33次,第10名为“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共词频次为11次(见表2);最后,为了进一步揭示重点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所组成之派系(3组以上关键词彼此直接相关)与派系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Netdraw可视化软件,将共词频次3次以上的词组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具有6个派系的可视化图谱。而由于前述共词频次排名前10名中最低的共词频次为11次,故以此为标准,共得到4个共词频次超过11次以上的派系(见图1),本研究即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热点分析。

表2 排名前10名高频关键词共词词组

图1 共词频次3次以上的关键词共词频次派系图谱

三、研究热点

(一)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脱贫攻坚

从表2中,可以清楚看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分别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1名、第5名,共词频次达到33次,21次。根据图1,在以“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这两个关键词为中心的派系中,“乡村振兴战略”不但直接与“乡村治理”产生关系,同时也通过“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新乡贤”“村民自治”“脱贫攻坚”等关键词间接与“乡村治理”产生关系,更通过“乡村治理”与“法治-自治-德治”为主的派系产生联系。由此可见,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脱贫攻坚,是近年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的最重要热点。

在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快速城市化造成“城市”与“乡村”两极分化,出现了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尽管国家近几年一直加大力度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鸿沟,但城乡二元制所造成的差距,以及由此形成的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业产业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现实问题仍在延续[6]。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依存的有机体,二者只有相互支撑才能持续发展,而仅依靠行政命令手段所推动的乡村管理已经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复杂多变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源来自于传统乡村管理体制过于落后,导致当前的公共服务体系无法有效解决新时代农民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束缚了农民依靠个体解决生计问题的能力[7]。据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并创新乡村治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等三治合一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却又不失和谐有序。换句话说,乡村振兴,关键在治理,想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乡村有效治理的实现[8]。地方政府如何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积极培育引导农民自觉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由此形成政府治理、社会参与和群众自治的合作共治格局,全力推动脱贫攻坚,确保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已成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重中之重。

(二)以乡村旅游为路径,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分别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2名、第9名,共词频次达到32次、12次。图1中“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三个关键词自成派系。由此可见,以乡村旅游为路径,建设美丽乡村,成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热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而目前主要有三条实施路径:一是推动乡村工业化;二是发展农村新业态;三是扩大当前农业的经营规模,其中“乡村工业化”依靠区位优势,“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的前提是挨家挨户都能有自己的农地,以今天全国农村人口高达6亿,耕地仅20亿亩的情况来说[9],要培育出大量规模经营农户的可能性不高。因此,产业兴旺更多要依靠“发展新业态”,即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由于当前城市与乡村在生活方式、环境软硬件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极大差异,乡村旅游自开始出现,便吸引了城市居民的眼球[10]。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乡村旅游人次高达25亿,规模从以前的小旅游、中旅游迈入到大旅游时代,成为当前乡村改变新业态,发展经济的新增长点[11]。也就是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本质就是以“乡愁”为药引,激活城市人对田园风光、风土人情的好奇心,以此来吸引城市人到农村消费[12],从而给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为农民提供更多收入的同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路径,建设美丽乡村,已成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关注焦点。

(三)通过城乡互动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

表2中显示“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分别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3名、第7名,共词频次达到28次、17次。“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乡村发展”三个关键词自成派系,这表明:通过城乡互动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成为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的第三个重要热点。

新时代城乡一体化与乡村振兴建设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即通过合作、共享、协调的发展模式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瓦解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造成的不平衡问题[13]。近几年,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反映出农村如果单靠自身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弥合城乡日益扩大的差距。因此,需要在“依托工业反哺农业、依赖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一开始就把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通过城乡之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诸多方面的不断融合,进而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14]。

(四)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位居高频关键词组第3名,共词频次达到28次。图1中的“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个关键词自成派系。据此可知,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第四个重要热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15]。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下达了“加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顶层设计,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16]。加快农村的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二者间的有效衔接,是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准脱贫的目标是有效解决贫困农民基本生存发展需求的问题,而乡村振兴的要旨是弥合城乡两者的福利差异,同时还要创造条件,以满足农民在更高层次的发展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地,将能够在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有效降低精准扶贫的制度成本。可以说,在具体实践中必须以精准扶贫强化脱贫,进而和乡村振兴战略形成有机衔接。通过精准扶贫,有效达成精准脱贫,在满足农村贫困居民的基础生存与发展需求的同时,成功补强乡村振兴的最低短板[17]。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CSSCI收录的1 630篇文献进行关键词的共词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指出2017年至2020年3月为止的“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研究热点为:构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脱贫攻坚;以乡村旅游为路径,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城乡互动推动乡村发展,实现城乡融合;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研究初步勾勒出学界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术界开展后续相关研究点明了方向。但本研究也存在部分问题:如,未能深入论证“关键词共词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这两种研究方法对本研究主题的适用性。以CSSCI收录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是否能真正代表国内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况?在高频次关键词组的选择,以及可视化图谱中派系指定阈值的选定方面,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偏于主观。为此,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并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共词乡村振兴战略
基于突变检测与共词分析的深阅读新兴趋势分析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图书馆与档案馆信息公开研究重点及趋势比较研究
基于Matlab的共词矩阵构造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的类型分析——基于共词聚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