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弓体验架应用于背越式跳高项目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1-08 06:12:42
菏泽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过杆背越式动作

张 辉

(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引言

跳高,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过杆姿势、使身体腾跃尽可能高的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1],也是人类摆脱地心引力、征服离地高度、不畏艰难、不惧挑战的英勇象征.本文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简要了解其发展历史,研究跳高、尤其是背越式跳高的理论技术特点,引入背弓体验架,用以创新背越式跳高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得到数据,对比分析背弓体验架为初学者掌握技术动作及快速提高成绩带来的帮助,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带来新体验、新成果.

1 发展历史

早在1800年,跳高便成为英格兰运动会的比赛项目.19世纪60年代,跳高在欧美等地区流行普及;同世纪末,美国部分高校的跳高运动员开始在比赛中采用一些较为省力的新型姿势.1896年,男子跳高作为正式田赛项目进驻第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女子跳高则于1928年第9届奥运会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随着跳高成为各类大型运动会的常驻比赛项目,竞技专业化等需求被广泛重视,一系列跳高技巧应运而生.跳高技术在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循环过程中不断发展,跳高姿势也经历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背越式的改进演变.

2 技术特点理论分析

在众多田径运动比赛项目中,跳高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完整的跳高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4个紧密相连的技术阶段组成的[1].利用物理学知识,可以对跳高时运动员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探讨除专业技术之外,可以通过其它哪些方面改善跳高成绩.

根据动能定理,已知人体起跳前瞬时末速度v,可得:

(1)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为求腾空高度,则有:

E重=E人+E动-E损=mgh

(2)

损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人体与风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可简写为:

E损=μmgh

(3)

E人是人体在起跳刹那自身提供的能量,即爆发力.通过查阅资料,多数学者是通过探讨生理学和训练学两个方面对爆发力进行深入研究的.生理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体重、体脂含量、睾丸酮激素水平,以及快肌纤维所占肌纤维的比例、肌肉的生理横截面积、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肌肉的收缩形式、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控制;训练学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训练内容、训练强度、训练次数、组数和练习节奏动作的幅度与动作速度、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训练量等[2].一般来说,爆发力多与个人素质有关,而与外界其它因素无直接联系,故而在此处可将其看作一个常数,且根据文献资料得知,此常数与人体质量是有关系的.

联立(1)(2)(3)公式可得:

(4)

其中,记K为人体瞬时爆发系数:

(5)

由(4)式可分析得,腾空高度主要取决于起跳前速度及人体瞬时爆发力,也与风力大小关系密切,而与个人质量等因素几乎无关.故而,在跳高技术完善的情况下,要想提升跳高成绩,可以从时初提高个人爆发力、将运动场地转为室内等方式着手.

但由于在本次分析中将助跑至起跳整个过程看作一个整体,没有分离过程变量,故而所得分析结果存在细节误差.于是,本文从物体的斜抛原理入手,分析人体起跳瞬间状态的变化,得出人体的腾空高度h与腾起初速度v0、腾起角度α、重力加速度g满足以下关系式:

(6)

由(6)式可得制约人体腾空高度的主要因素,为跳高技术的改进提供原理支持.

结合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分析得知,使用背越式姿势完成过杆动作时的人体重心可以略低于杆高,也就是说,在腾空高度一定的情况下,使用背越式跳高可以越过更高的横杆,创造更好地成绩.该技术也正凭借其先进性和优越性,成为当前世界高水平运动会上普遍采用的跳高姿势.

3 背越式跳高教学创新

背越式跳高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教学方法也是田径教学研究的热门之一.通过查阅大量与背弓教学相关的书籍、论文和期刊,发现当前背越式跳高的背弓教学方法有待充实和发展.由于背越式跳高中的背弓动作难度系数较大,致使学生对其学习耗时较长、技巧掌握较差.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分解练习法,不利于连续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存在倒肩顶髋不充分、肌肉发力顺序不对等一系列原因,故无法体会正确的背弓姿势,进而影响背弓动作的完整性,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统一实施.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引入背弓体验架训练法,利用特制背弓体验架,帮助学生平衡身体承力分配、揣摩正确背弓动作、掌握完整背弓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老师教学质量、创新跳高教学方式的目的[3].

3.1 研究对象

背弓体验架.

3.2 实验对象

菏泽学院2015级和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各100名学生.其中,男生76人,女生24人.按年级分为两个实验组.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十年来有关背越式跳高背弓教学方法的著作,并进行分析与总结,夯实理论基础,掌握现实依据.同时,利用中国知网(CNKI)等网上文献检索系统查阅与背越式跳高新型教学方法探索及差异化教学等相关的论文,并结合现阶段背越式跳高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作为本文的学术研究指导.

3.3.2 对照实验法

设置对照实验,以2017级为实验组,2015级为对照组,教学过程中背弓体验架的使用与否为实验唯一变量,并在其他因素尽量控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收集实验所需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3.3.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利用SPSS和Excel表格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及分析.

3.3.4 对比分析法

利用Excel统计对照实验组背越式跳高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3.4 研究结果与分析

3.4.1 两个年级背越式跳高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教育专业2015级教学现状与分析

2015级学生跳高背弓练习有原地倒肩顶髋练习和原地起跳倒肩顶髋练习两部分组成.在进行原地倒肩顶髋练习时,学生背对垫子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做提脚跟、挺髋、向后倒肩,然后背落在垫子上面.原地倒肩顶髋练习的目的是帮助初学背越式跳高的学生体验什么是背弓,如何产生背弓,并对身体肌肉的发力顺序等有初步的了解[4].在进行的原地起跳倒肩顶髋练习时首先背对垫子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然后两脚发力向后上方跳起,依次做仰头、倒肩、顶髋,落在垫子上面并保持2~3秒背弓姿势.原地起跳顶髋练习使学生更好的体验了真正离开地面的空中背弓感觉,对于在空中展体、顶髋、身体主动发力有更深的体会.原地倒肩顶髋练习和原地起跳倒肩顶髋练习都是让学生充分体会背弓的感觉,感知身体各部位发力的顺序和方法,为以后真正进行背越式跳高过杆时空中背弓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5].

2)体育教育专业2017级教学现状与分析

2017级学生在进行背弓练习时增加了辅助器材——背弓体验架, 2015级学生进行背弓练习在没有运用辅助器材背弓体验架的情况下,背弓动作的形成主要靠身体主动完成.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对于身体素质好的,理解及协调能力强的学生来说,背弓形成靠自身主动完成相对轻松;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较弱的,理解及协调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仅依靠理论灌输便自主完成完整背弓动作就相对困难许多,耗时耗力,且不利于教学活动的统一实施.2017级学生通过运用新增加的辅助器材进行练习,可以将背弓体验架按照各自身形特点适当调节横杆高度,进行原地倒肩顶髋练习和原地起跳倒肩顶髋练习,使学生进行背弓练习时更好的体会到背弓姿态,尤其在身体不能主动形成背弓时,背弓体验架的作用就会更加明显与凸出.通过背弓体验架的辅助,可以帮助初学者身体直接达到背弓,同时兼具姿态准确的优点,以达到集体教学追求的效率高、效果好、统一兼顾的目的.

3.4.2 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对背越式跳高成绩数据分析

1)实验前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比分析

在进行对照实验前,首先测试了实验对象的身高、体重、50米跑、非背越式跳高达标成绩等进行测试,收集所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实验对象中男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 实验对象中女生基本情况统计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在实验前总是存在差异的,记数据差异性量化数值为T.数据差异性越小,T值就越小.一般认为,当T<0.1时,因数据差异而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计.

根据背越式跳高的技术特点和素质特征要求,在实验前对两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所收集的数据录入,计算得出数据差异性量化数值T<0.05.即:两组数据差异性不显著.在实验对象差异性不显著的情况下进行对照试验,减少对实验预期结果的影响,保持实验的独立性.

2)实验对象的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100名学生测试成绩均为有效成绩,并且两个年级采取相同的考核方式,考试达标评定参照菏泽学院背越式跳高达标考核评分标准,对比分析后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背越式跳高男生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表4 背越式跳高女生达标成绩对比分析

通过表3、表4得知,实验组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经过背弓体验架练习使学生技能水平得到提升,跳高成绩更加优异.数据显示,在优秀和良好这两个阶段,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可以理解为,实验组在学习过程中动作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因此,有理由得出结论,背弓体验架练习有利于背弓技术的快速掌握,使运动成绩得到显著提升.

3)实验对象的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由相同的田径教师进行打分,完成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评定.实验组男生76人,有效成绩76份,女生24人,有效成绩24份.对照组男生76人,有效成绩76份,女生24人,有效成绩24份.在技评测试中,男生测评高度为1.40米,女生测评高度为1.10米,每位同学先后进行三次背越式跳高完整动作展示,由老师进行客观评定.取三次成绩中的最好成绩作为最终技评成绩,两个年级成绩的对比分析见表5、表6.

表5 男生背越式跳高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表6 女生背越式跳高技评成绩对比分析

技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技评成绩与对照组的技评成绩在优秀阶段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技术动作要优于对照组.2017级经过背弓体验架练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背弓动作的把握更加准确,使各环节技术动作的衔接更加娴熟.经过上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背弓体验架练习使学生背弓技术得到快速掌握,并在跳高时稳定的发挥,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背弓体验架练习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认可.

3.4.3 背弓体验架练习对过杆技术和教学的影响分析

1)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对过杆阶段背弓动作的影响分析

在过杆阶段,身体是属于无支撑滞空状态的.在过杆阶段运动员在空中要完成仰头、倒肩、摆臂、顶腰、顶髋、伸大腿、屈小腿等动作来改变身体姿势,使身体重心在横杆以下,控制好身体的平衡,让身体各部分顺利越过横杆.在过杆的技术动作中头、肩、臂、腰、背、腿的动作,背弓姿势是最重要的环节,背弓姿势的完整性和优美性将直接决定技评环节的最终成绩.背弓体验架练习法使身体感受背弓动作中各肌肉的发力顺序和发力大小,经过反复练习强化肌肉记忆,使身体在过杆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做出背弓动作,顺利过杆.

2)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在进行背越式跳高背弓教学时,教师通过分解练习法对技术动作示范讲解,然后指导学生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对于学生技术动作中出现的错误需要挨个纠正讲解,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将各动作有效的串联,影响教学进程的统一实施.技评成绩和达标成绩是检验背越式跳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时引入背弓体验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要领,帮助教师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2015级和2017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对照实验分析,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很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017级学生在学习背弓动作时相对于2015级来说效果更好,成绩对比更明显.背弓体验架练习法使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综合技能水平.背弓体验架不仅创新了背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而且随着其在教学上的广泛应用,势必对培养优秀技术人才产生深远影响.

3.5 结论与建议

3.5.1 结论

1)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可以帮助学生体验背弓姿势,使学生在练习时,更加准确的掌握动作,提高学习效率.

2)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可以帮助学生控制相应肌肉的发力大小和发力顺序,在运用背弓技术时动作更娴熟,有助于运动员跳高成绩的稳定发挥.

3)背弓体验架练习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准确的背弓姿势,并在完整的跳高过程中稳定发挥,进而避免因为技术动作的不规范而产生的运动损伤,提高教学质量.

3.5.2 建议

1)建议在运用背弓体验架进行背弓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练习,背弓体验架只是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能因此而替代综合素质训练.

2)建议在进行背弓训练时,严格控制动作的速度,肌肉的精确发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悬吊,健身球等辅助器材.进行跳高的助跑起跳练习.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

猜你喜欢
过杆背越式动作
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原理分析
对中学生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分析
体育时空(2022年10期)2022-06-17 23:20:53
跳高为何首选背越式
动作描写要具体
体校撑竿跳高教学质量提高探究
卷宗(2018年1期)2018-02-07 11:10:05
不进步就是退步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