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阳
(广州图书馆,广东 广州510623)
学界针对私家藏书和私家藏书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研究世人熟知的著名藏书楼或藏书家,如天一阁、绛云楼、古越藏书楼等[1];介绍和研究某一朝代、地区或藏书家族及藏书家群体的相关情况。而很多从事私家藏书活动的藏书家及其藏书活动、藏书成就较少被纳入研究视野,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这表明“私家藏书”领域有一定研究价值可供挖掘。笔者通过学术回顾,论述了藏书家伦明的学术思想和藏书成就,以期为更多人所了解,同时,亦可增进研究者对近代中国私家藏书的认知。
伦明(1875.11①—1944.10[2]),男,字哲如,广东东莞望牛墩人,广东藏书家,兼具教授、诗人、书商等多重身份。伦明所处时代横跨了清末(1875—1911)和民国(1912—1944)两个历史时期,个人生平经历十分丰富:曾经考取清光绪朝举人,后进入京师大学堂学习;曾师从于康有为[3],身为康门弟子,通过创办报纸等行动参与过维新活动;曾担任教职,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岭南大学等多所民国著名大学;还致力于续修四库全书的活动,以续修四库全书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其早年因专志于搜求书籍,不修边幅,衣着打扮常破破烂烂,因此被人戏称为“破伦[4]”。伦氏家族是广东东莞的书香世家,伦明幼承庭训,自幼喜好藏书,成年后自建有藏书楼并为之取名——续书楼。伦明一生致力于藏书、修书、校书,因而续书楼藏书量极为丰厚,蔚为大观,伦明也因此成为近代岭南藏书大家,藏书活动得到了同时代人士的认可和赞誉。
通过研究初期对资料的搜集和梳理,笔者将目前与伦明相关的研究,依据其涉及的研究对象和所论述的具体内容分为生平、著述和学术思想、藏书活动三类,对伦明研究相关成果展开全面的学术回顾,厘清和述评研究现状,审视未来研究方向,这也是本研究的独特价值和创新性所在。需要说明的是,在搜集到的研究资料中,存在大量仅对伦明作简要介绍或简略提及伦明生平经历的论文和专著,且内容多存在重复,参考意义较为有限,故在文献综述中仅对此类文献作简要的归纳陈述,不再详细介绍,故可能挂一漏万,祈请专家学人斧正提点。
为方便进行文献综述,首先明确相关概念。“藏书”:“收藏图书的活动……不仅指收藏图书,还包括与收藏有关的购置、鉴别、校勘、装治、典藏、钞补、传录、刊布、题跋、用印、保护等一系列活动”[5];“藏书家”:“私家藏书的开创者或私家藏书的传人、皇家藏书的管理者于藏书事业作出贡献的人”[6];“藏书思想”:“在中国古代藏书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有关藏书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思想观念和理论方法”[7]。
此类研究资料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其内容主要集中于简单介绍或提及伦明及其生平,而未进行深入的解释和阐述,且其内容多为对伦明个人著作《续书楼藏书记》的简单转述,所以从其研究价值角度来看,研究价值不大,也无法从中分析到有研究价值的内容和线索。这部分文献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辞典类书籍,例如《中国目录学家辞典》[8]等几部辞典;另外一种是散见于其他人著作中的对伦明及其生平的简要介绍,例如,由傅璇琮和谢灼华主编《中国藏书通史》[9],苏精的《近代藏书三十家》对伦明的整个生平进行了梳理[10],以及由申畅等人编著的《李贺资料汇编》[11]等十余部专著类资料。
这类研究文献从数量上看相对较少,但从其内容来看,极具研究参考价值,并且部分文献中还富含值得挖掘利用的研究线索,可供有兴趣的研究者进一步深入细致地开展研究。例如,在《学者型藏书家——伦明》[12]中,研究者对伦明的整个人生经历和主要活动进行了记述,特别是对其早年经历、续修四库全书活动及其著作《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有较为深入和详细的论述,并且通过对该文的仔细阅读,笔者发现从中可以提炼出一些关于伦明生平经历的线索,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藏书家伦明研究述略》[13]中首先简单介绍了伦明的个人生平,紧接着研究者对与伦明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并择其要旨对一些资料的内容进行解释说明,这篇论文可使对伦明不甚了解的研究者对伦明的情况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对研究的深入开展大有裨益。《伦明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对伦明的生平按其人生发展的六大阶段进行归纳整理,相对清晰地展现了伦明的一生,并对伦明的学术成就概括总结,包括诗歌创作和文献学两个领域[14]。《伦明书缘探微》介绍伦明一生以“俭”聚书、以“勤”访书、以“恒”校书,毕生为续修《四库全书》奔走,认为在古籍的搜集和整理方法以及藏书史、文献学等方面,伦明的书缘对今人有启迪[15]。
这部分文献较为特殊,其中多记述了伦明生平中一些极为细节性的事情,可帮助研究者从这些细节中去观察和研究伦明。例如,《记目录学家伦明先生二三事》[16]是与伦明曾有工作交集的傅振伦对伦明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经历和活动的详尽回忆和介绍,我们可以借此了解伦明生平的一些细节性事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伦明的视角;《冀淑英古籍善本十五讲》[17]中则记述了曾经上过伦明课程的学生对伦明授课情形的回忆;《书林琐记》[18]则讲述了伦明开设的书肆——通学斋中所雇佣的伙计雷梦水、孙殿起等人对伦明开设书肆和搜书、访书、修补书籍等活动的回忆。与之类似的其他研究文献还有包含他人对伦明回忆性介绍的《清代藏书楼发展史续补藏书纪事诗传》[19]等。
伦明个人著作流传至今的相对较为稀少,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伦明的日常事务较为繁忙,且其精力多倾注于为续修四库而撰写提要,或忙于通学斋事务。伦明的著作多为手稿类,刊刻付梓的较少,而其手稿多在时间的推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遗失了。伦明著述现存有《伦哲如诗稿》《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和其他一些考据学文章以及为续修四库全书而撰写的一些提要和序言、题跋、建议书和书信等,这些著述在2012年出版的《伦明全集》(第一卷)中有比较全面的收录。此后,东莞图书馆组织有关文史专家、文献学者前后历时八年整理形成精装五册《伦明全集》,2017年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
目前学界对伦明的研究文献除简要介绍其生平经历的资料外,多数为对伦明著述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下文统一简称为《纪事诗》)[21]和《伦哲如诗稿》[22]。《纪事诗》是伦明仿清代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而撰写的以纪事诗形式记述的清末民初170多位藏书家的生平和藏书活动。《伦哲如诗稿》是伦明日常所作诗文的整理和汇编,题材和所记内容丰富多样,从中我们可以一窥身为诗人的伦明的风采。这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有:张纹华的《〈伦哲如诗稿〉探析》[23]对《伦哲如诗稿》的版本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其缺憾和不足之处并略带论及了伦明诗歌的分期和创作特色;翟朋在《藏书纪事诗研究》[24]中认为伦明的《纪事诗》是纪事诗繁盛时期的产物;黄正雨的《伦明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25]一文对《纪事诗》的基本概况和史料价值进行了论述并论及了伦明访求图书的一些情况;李英珍在《〈藏书纪事诗〉的形成与发展》中对伦氏的《纪事诗》进行了较为深刻、全面的评价:“(《纪事诗》)默察时变、深究风习……意旨深沉,非限于藏书一事”[26];谢灼华在一篇论文中简要介绍了伦明的《纪事诗》[27];李雪梅对《纪事诗》中所记述的藏书家的籍贯和地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显示广东籍的藏书家在藏书家群体中占据很大的比重[28];《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评介》在对该书整体内容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横向比较,肯定其承前启后之功,同时也指出其“笔记体”的局限性,最后给予评价[29]。《记事存藏书史抒情明读书志——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研究》采撷读书、藏书、治学相互融合的诗篇,对探寻近代藏书史以及研究藏书与学术互动关系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30]。
伦明除了是著名藏书家、教授、诗人、书商之外,还是一位目录学家,但目前学界关于伦明学术思想的研究极少,仅有两篇相关文献:《伦明目录学思想初探》从目录学的重要意义、目录学不等于版本学、目录学不等于目录这3个方面对伦明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研究[31],《伦明先生文献学著述考》则对伦明的十余部专著和文章进行了介绍、研究和考据,文章的最后附带论述了伦明在书籍校勘方面的部分成就[32]。《伦明藏书思想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梳理伦明生平、著述及藏书活动等研究资料,分析和归纳伦明藏书思想:藏书收集思想、藏书庋藏与保护思想、藏书利用与聚散思想[33]。
对于伦明藏书活动的研究整体上比较零散,零星散布于他人对伦明藏书活动的回忆性文章和其他人的专著或文集之中。研究伦明的藏书活动,就必须研究续书楼和通学斋以及伦明的终生志向——续修四库全书,故将伦明藏书活动按研究的重点分为如下几类。
伦明是广东藏书大家,其续书楼藏书量之丰厚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称羡,研究伦明的藏书活动就必须对续书楼这一伦氏藏书的收藏处所进行研究。迄今为止,关于续书楼的研究多为介绍伦氏藏书楼的大致情况。罗继祖和范凤书两位学者对此研究领域有所涉猎,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具体而言有:罗继祖的《东莞伦氏“续书楼”》[34]对伦氏藏书活动和续书楼的源起、伦明的藏书理念和特点进行了介绍,但总体上此文没有深入对续书楼进行研究,大致是对伦明所著《续书楼藏书记》内容的翻译和转述。该研究者的其它三部著作《两启轩笔麈》[35]《枫窗三录》[36]以及《墐户录》[37]也对续书楼的概况有所提及;范凤书在《私家藏书风景》[38]等著作中也对续书楼和伦明进行了介绍式的简要论述。与之类似的其他文献还有马嘶的《学人藏书聚散录》[39]。王謇在《续补藏书纪事诗》中为伦明作诗一首并附以文字介绍。此外,还有少量文献针对伦氏续书楼的藏书数量进行了简略的介绍或论及,如《续书楼藏书有多少》中提到藏书家朱希祖在参观伦氏藏书后曾感叹:“北平藏书家无出其右者[40]”。项晓晴在其论文[41]中则提及了伦明藏书分装于四百余大箱,由此我们可以估算出伦氏藏书量之丰厚。
通学斋是伦明听取为自己修补藏书的魏姓修书匠的建议,一方面为方便自己搜书、访书、修补藏书,另一方面为贴补藏书事业而设立的私人书肆,平日由孙殿起、雷梦水等伙计为其打理书肆的日常经营性事务。与通学斋相关的研究资料不多,且多为回忆式的、偏向于细节的记述。例如,尹奇岭的《民国时期旧体诗词的刊印传播》[42]对通学斋修补书籍所用的材料和修补步骤有过比较详细的记述;关永礼的《旧京书业话“三卿”》[43]介绍了伦明开设通学斋的原因以及开设初期情况,并提及了通学斋伙计孙殿起数年间披沙拣金地访书、搜书的几个具体事例,对伦明和孙殿起二人间亦师亦友的关系进行了记述,伦明在专业技术和思想方面对孙殿起多有提携,并且允许孙殿起可以不经他的循序进入伦明藏书的地方随意观阅,这是仅有孙殿起才有的特殊待遇,二人关系可见一斑。类似文献还有《孙殿起和他的通学斋》等。
伦明终生以续修四库全书作为自己的宏愿,其进行藏书活动的一个直接目的便是为续修四库全书做资料和素材的搜集与整理。所以研究伦明的藏书活动,必须要关注伦明与续修四库全书相关的文献资料。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一部分是伦明个人的文章、手稿或通信,如《续修〈四库全书〉刍议》[44]等。来新夏在学术论文[45]中转引伦明为续修四库全书的相关事宜与陈垣先生通信的内容,其中提到了伦明对续修四库全书的意见和建议,这是十分珍贵的史料,也是对研究伦明而言极具研究价值的参考资料。还有一些资料,如《伦明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显示伦明对续修四库这项浩繁事业所倾注的大量心力,伦明曾多次尝试续修四库全书,并撰写了总计数十万字[46]的近2000篇的提要。《书林逸话·北京藏书概略》[47]中提及伦明的藏书主要收集清人著作,特别是集部。钱昆研究了伦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的类目篇数、提要体例、写作特色,并从辩伪、辑佚、校勘三领域分析伦明文献学思想[48]。
民国时期,伦明曾在多所大学担任教职,因此李学敏在《试论二十世纪初叶的广东藏书家》中将伦明归为学者型藏书家,并评价伦明为“辛亥以后广东最负盛名的藏书家”之一[49],认为伦明的藏书经验值得借鉴。冯玲在《东莞藏书家述略》中评价伦明的《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可以作为:“研究历代藏书家……工具性质的著作[50]。”徐信符在其所著《广东藏书纪事诗》中评价伦明的藏书活动“四库重修愿莫申,续编提要有何人”[51]。《伦明所藏抄本述略》挖掘约500种国家图书馆所藏伦明藏书中的抄本,含多种伦明抄本,为研究伦明藏书活动和藏书思想提供材料[52]。
综上,笔者发现学界对伦明的研究尤其是对其藏书活动和藏书思想的研究仍有待挖掘。首先,近年来伦明被东莞市名人档案库收录为东莞市名人,但迄今为止,学界关于伦明的研究仍较为稀缺。其次,既有研究成果中介绍式论述偏多,间或有一些记述伦明生平经历的文字等散见于一些专著或文章中,但研究层次偏浅,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即对伦明的个人生平经历、伦明个人著述和学术思想以及伦明的藏书活动等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例如,与伦明藏书活动和藏书思想相关的专题研究较为稀缺,关于其藏书收藏处所续书楼以及通学斋的专门研究亦极少。其三,伦明著作公开出版、面世的极少,东莞图书馆《伦明全集》的整理出版,有效填补了此项空白。其四,通过查阅资料和数据库检索后,笔者注意到国外尚未出现与伦明相关的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也存在明显的时间分布差别,专著类资料的年限相比于期刊论文等资料而言时间较为久远。
今后,针对“伦明研究”这一领域而言,研究者亟待在横向上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覆盖范围,在纵向上进一步分专题开展深入研究。目前,个别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已体现了这一思路。例如,对伦明的深度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公开出版的著作——《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等的研究,或对其著作进行搜集整理编印出版,例如东莞图书馆编修的《伦明全集》等。
注释:
① 关于伦明的出生时间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分别认为伦明出生于1872年、1875年、1878年和1883年。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笔者认为杨宝霖在其文章《藏书家伦明》(见杨宝霖,钟百凌,李炳球编辑.东莞文史 第29期[M])中的分析考证比较可信,根据杨宝霖的考证,伦明生辰大致应为187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