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亚楠 西安美术学院
肃南裕固族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曾有过一千多年的游牧生活,亦经历了多次大的民族迁徙。在这样一个纷繁冗杂的过程中,裕固族受到了不同宗教文化的影响,当然也吸收与借鉴了周边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拥有十分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裕固族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与外来文化交流的加强,裕固族民族文化系统内部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都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一些传统的民族手工艺也随之失传,那些原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技艺在极大丰富的商品种类及选择面前慢慢失去了传承的现实需要。
“头面”在裕固语中称为“凯门拜什”或“喀木”,它作为一种装饰物,是裕固族已婚女性的重要标志。裕固族“头面”因为其漫长的历史演变阶段,展现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一般的“头面”宽约三寸、长约五尺。每条“头面”由大小不同的三块硬布板相连而成,中间用铜环将三部分连接在一起。“头面”背后,用黑布制成的一整条的长条形布块在裕固族被称之为“顿得斯格”,上宽下窄。妇女在佩戴“头面”的时候,她们要把头发梳成三个长的辫子,两条垂在胸前,一条搭在背后,将三条“头面”分别系在三条发辫上。
裕固族人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手工艺技能与知识。裕固族“头面”在制作之前,裕固族姑娘们会先根据个人的喜好以及家庭经济情况来设计图案款式,并选择具体要用到的材料。制作“头面”首先要选好底料,人们大多选择毡、皮或者是布,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为了降低制作成本,会选用青布、黑布或者红布。若选用毡或者皮来做“头面”的底,则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处理。如果用布做底,便需要像老人做鞋垫一样,把很多层布粘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增加底料的厚度,在底料晾干后也会具有一定的硬度。等布料完全干透了之后,按照“头面”三部分的形状对其进行裁剪,再稍微处理一下边缘部分,为后面的制作打好基础。
制作“头面”,非常关键的一步是选好在“头面”上镶嵌的各式银牌、铜牌、珊瑚、贝壳,还有串珠所用到的珍珠、玛瑙以及彩穗等装饰物。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备不起玛瑙、珍珠、海贝等较为昂贵的材料,便常用彩色的珠子、纽扣或者有机片等来代替。笔者在调研过程中看到,在肃南县一些专门做民族服饰的店面都会售卖这些材料,但是每一家的银牌都会在样式、大小上有细微区别。特别是在肃南县尧熬尔文化传承公司看到很多样式的银牌,据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柯崔玲所说,这些饰物图案有一部分是她本人继承自家老人的设计图案,也有一些是她原创的。
当确定好“头面”每一部分的图案,裕固族姑娘就用贴、镶、嵌、串、缝的方法把饰品进行组合拼接。而这也是“头面”制作中花费时间与精力最多的一个步骤,裕固族姑娘可能一般需要耗费好几个月的时间来完成。随着商品化以及工业化快速发展,现在肃南县已经有很多民族服装制作的店面售卖这类材料,从彩色的丝线到可镶嵌在“头面”上的银牌、铜牌等,应有尽有。据了解,这些商家一般都是从外面批发回来的,而这些材料大都来源于浙江义乌。因而现在做一副“头面”,所用到的所有材料都是非常规整的,这样不仅缩短了制作“头面”的周期,在材料的选择上也更加具有多样性。
裕固族“头面”最主要的刺绣方法是串珠绣。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裕固族妇女在制作中将各色的小珠子一圈圈围绕在镶嵌物的周围。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得知若是在“头面”中全部采用白色珠子,即是奔丧,是不吉利的,因此我们所能看到的“头面”都选择了红色的珠子,但又并非只用红色,有时会是各式各样的偏红色珠子的搭配,其次是白色、绿色、黄色等。此外,裕固族“头面”上绣出的基础图案一般有固定模式,当然有时候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些许的变化。在完成了以上这些步骤之后,裕固族姑娘要用银制环子或者是布带把“头面”的三部分依次进行连接,比起镶嵌在“头面”上的银牌、铜牌,这些银环的设计与造型会相对简单,但各具特色。在制作的最后,要在三条“头面”的最下方,也就是其尾部缀上彩色的穗子,常见的以红色穗子为主。
裕固族刺绣很多是以剪纸图案为基础的。从很早开始,裕固族人民自己就开始设计上文中提到的图案与形式,有些图案样式是通过手把手地教,一代一代传下来,而还有一些图案是以剪纸的方式保存下来。笔者在肃南裕固族调研期间了解到,裕固族服饰传承人柯崔玲就有她自己专门的剪纸图册,而她也为其申请了专利保护。另一位传承人杨海燕从自己奶奶手中也得到了很多的剪纸图案,现在她们的大多数设计,来源依旧还是这些剪纸图案。
“头面”的制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程序规范,与此同时,每一副“头面”又是一个单独的艺术品,它是一种充满了自发性、娱乐性的美术创造。一副成功的“头面”,不仅具有出色的图案设计,综合很多种针法、线面结合,采用不同材质的肌理对比、色彩鲜艳、层次鲜明、疏密有致,而且是在一种乐感似的节奏中疏密有致地采用半立体的起伏装饰。裕固族传统“头面”的图案设计与色彩搭配充分显示了这个民族对于自身游牧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用色技巧的巧妙借鉴,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审美心理及民族特征。
裕固族生活在丝绸古道上的茫茫戈壁,但是现存一些年代比较久的“头面”中,我们看到其所用的主料玛瑙、珍珠、海贝等都是海洋的特产。由此看出,“头面”不仅是裕固族妇女的一种装饰,也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此外,裕固族先民总是将自己珍贵的物品、珠宝等做成好看的装饰品戴在身上,这样既方便携带,也美化了自己的穿戴。每个裕固族女性都有一套价格不菲的服饰,这是父母亲从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积攒起的,用家里的牛羊换几颗珠子,有了闲钱买些丝线、布匹等,一套姑娘出嫁的服饰可能父母要准备十几年。由此看来,一套嫁衣不仅仅寄托着父母亲的深情,婚礼中的“头面”还象征着家庭的财富与地位。同时,裕固“头面”中常出现波浪纹,逐水草而居的裕固人认为流淌的水绵延不断,不仅能带给人健康与长寿,还能将智慧和力量传递给人;裕固人喜欢在“头面”上用彩色珍珠镶嵌出美丽的彩虹,传达着裕固人对美好的向往。“头面”中的这些设计,无论是直露的表达还是隐喻的寓意,都充分体现了裕固族妇女对神灵的崇拜和对生命的热爱。
肃南裕固族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对于“头面”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进行剖析解读,有助于深入探讨其承载着的包括裕固族人思想感情、审美观念在内的民族精神内涵以及区别于其他民族优秀的传统工艺文化。当下,肃南县应努力找到一条能让裕固族“头面”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空间的方法,将裕固族独特的原生态民俗文化与工艺文化融入旅游产业中,传承与转化利用并举,形成自己的工艺文化特色,实现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