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擒虎话本》校注拾遗

2021-01-08 15:41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集敦煌

彭 慧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韩擒虎是隋朝名将,北周骠骑将军韩雄之子。在隋文帝大举伐陈期间,韩擒虎威震遐俗,兵不血刃而直取金陵,唐初名臣魏征曾称“韩擒奋发,贾余勇以争先,势甚疾雷,锋踰骇电”。《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在史传记载的基础上,以夸张的手法和通俗的语言叙写了他威猛有谋的性格特征和南下灭陈的赫赫战功,并对其猝然命终而升为阴司之主的奇幻结局进行了铺排渲染。

在《变文集》辑录之时,王庆菽率先对其文字加以校订,尔后,郭在贻、潘重规、项楚、袁宾、黄征、张涌泉、窦怀永等踵继其事,不断进行勘订和疏通,使其文字上的舛误和不解之处清除殆尽。然而,正如古人所云,“校书犹扫落叶,随扫随有”,在通篇考察《变文集》文例的基础上,并核查写卷S2144①S2144见《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8页。,笔者发现该篇话本仍有进一步勘正和疏解的余地。这里,便不揣浅陋,略为陈说,以就教于方家。

一、“争况合朝大臣”

皇后宣问:“将军知道,与使君有分。主上已龙归仓海,今拟册立使君为军(君),卿意者何?”朗启言皇后:“册立则得,争况合朝大臣,如何即是?”(198-11)②本文所用为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括号中所注为句子所在具体页码及其行数。

《敦煌变文选注》云:“争况:怎对,怎向,怎样对付。”[1]399《敦煌变文校注》云:“况,读作‘向’。‘争向’义即如何对付、处置,白居易《题酒瓮》诗:‘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发千万茎?’王建《酬赵侍御》诗:‘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皆其例。”[2]309《敦煌小说合集》云:“争况,犹言‘怎向’,《选注》释作‘怎对,怎向,怎样应付’,甚是;‘况’即‘向’字,二字《广韵》同属去声四十一漾韵,声母同属晓母,可以通借,详参《通释》‘况’字条;下文有‘况雕前翅过’‘况前雕咽喉中箭’等句,皆同。”[3]476

笔者以为,“争况”当读为“只恐”。争,《广韵》庄母耕部平声;只,《广韵》章母支部平声,唐五代时期,西北方音中,舌上音与正齿音相混,章组与庄组逐渐合流,因而“争”“只”音近;此外,况,《广韵》晓母阳部去声;恐,《广韵》溪母钟部去声,中古后期,在北方音中,“溪”母逐渐归于“晓”母,因而“况”“恐”音近。

本篇后半虽有“况雕前翅过”“况前雕咽喉中箭”“况后雕僻(劈)心便着”诸句,然而全篇“况”字并不能一律视之为“向”。此处,上将军胡朗禀报皇后“册立则得,争况合朝大臣,如何即是”,“册立则得”表示册立使君并无问题,“如何即是”则表示满朝大臣如何应对,因而“争况合朝大臣”应意在转折,提醒皇后虑及“合朝大臣”,而“对付、处置”之义则由后句“如何即是”来表示。因此,从上下文的言语逻辑来看,“争况合朝大臣”应当表示“只是担心合朝大臣”。

《变文集》中,“只恐”一词屡见不鲜,且一律用以表示话语的转折,如《李陵变文》:“丈夫百战宁词(辞)苦,只恐明君不照知。”(85-5)《维摩诘经讲经文(四)》:“尚虑信根深浅,法种轻微,只恐生返覆心,与说不退转行。”(595-14)《维摩诘经讲经文(五)》:“弃居上界,来下天宫,深忧大德无人,只恐师兄寂寞。”(628-11)《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一)》:“月满生时,受诸苦痛,须臾好恶,只恐无常,如煞猪羊,血流洒地。”(697-11)“月满初生下,慈母怀惊怕,只恐命无常,赤血滂沱洒。”(697-14)《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直为平生罪业重,殃入慈母入泉门。只恐无常相逼迫,苦海沉沦生死津。”(715-7)“慈母诸天觅总无,计亦不应过地狱,只恐黄天横被诛。”(721-4)

此外,唐五代时期,在诗词、史传、小说及禅宗文献等各类文献典籍中,“只恐”亦频频显现,且均以表示话语的转折,体现说话人的忧虑之情。例如:贯休《古离别》:“离恨如旨酒,古今饮皆醉。只恐长江水,尽是儿女泪。”[4]355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4]80独孤及《早发若岘驿望庐山》:“忘缘祛天机,脱屣恨不早。只恐岁云暮,遂与空名老。”[4]2767《旧五代史·唐书四十五·张延朗传》:“或虑至尊未悉,群谤难明,不更拔本寻源,便俟甘瑕受玷,臣心何忍,臣耻可消。只恐山林草泽之人,称量圣制;冠履轩裳之士,轻慢朝廷。”[5]919张鷟《游仙窟》:“儿家堂舍贱陋,供给单疏,只恐不堪,终无吝惜。”[6]2《祖堂集·百丈和尚》:“既自是佛,何虑佛不解语?只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转,不得自由。”[7]644

二、“尅日活擒陈王进上”

是即大名将是韩熊男,幼失其父,自训其名号曰擒虎,心生不分(忿),越班走出,臣启陛下:“蹄觥小水,争福大海沧波;贾(假)饶蝼蚁成堆,傩(那)能与天为患。臣愿请军,尅日活擒陈王进上,感(敢)不奏。”(199-12)

《敦煌变文选注》云:“尅日,约定日期。亦写作‘克日’‘剋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乃与克日会战。’《敦煌歌辞总编》卷二《菩萨蛮》:‘剋日却回归,愿天涯总西。’”[1]404

笔者以为,“尅”通“刻”,“尅日”即“刻日”,又或作“克日”“剋日”,但并非“约定日期”,而当表示“即日”。这里,韩擒虎心生不服,并认为贺若弼势单力薄、难以拒敌,于是直言“臣愿请兵,尅日活擒陈王进上”。“刻日”不仅表现了他骁勇善战的英雄气概和剿灭陈王的必胜信心,同时也反映了他年轻气盛,渴望大显身手的真实心理;若解作“约定日期”,则稍显拘泥,且有违于当时的话语情境和韩擒虎的性格特征。另外,《伍子胥变文》:“彼此相拟不相近,遥语声声说事由。却回报你平王道:‘即日兴兵报父仇。’”(3-13)“即日”亦即此处“刻日”。

唐五代时期,“剋日”“尅日”或“刻日”表示“即日”的用法十分常见,且往往见于敌我交战、千钧一发的紧急情况下。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敬德又与无忌喻曰:‘王已决计剋日平贼,公宜即入筹之。我等四人不宜群行在道。’”[8]2498《旧五代史·汉书第四·隐帝纪中》:“其或不顺推诚,坚欲拒命,便可应时攻击,剋日荡平,候收复城池,罪止元恶,其余诖误,一切不问。”[5]1356张祜《送王昌涉侍御》:“入陈枭心死,分围虎力生。画时安楚塞,刻日下齐城。”[4]5831唐代赵元一《奉天录》卷二:“时姚令言等士马败绩,伤者众,恐百姓乘弊而俘之,所抽救援将士皆匿刀箭,夜行昼伏。泚既迫急,召机巧之匠,设以云梯,刻日而就。”[9]12

宋元明清时期,“刻日”的使用更加普遍,且均以表示时间的紧迫、急促。如《宋史·谢德权传》:“先时,每营造患工少,至终岁不成。德权按其役,皆克日而就。”[10]10166《宋史·童贯传》:“政和元年,副郑允中使于辽,得燕人马植,归荐诸朝,遂造平燕之谋,选健将劲卒,刻日发命。”[10]13659《续文献通考·田赋考·受纳税限》:“乃今内官等监银作等局传造大礼钱、粮数十万余,此万分紧急,刻日告成。”[11]61《续文献通考·选举考·举士三》:“命下之日,严加回避,刻日起程。如此,则钻刺之谋可潜消黙夺。”[11]676遗憾的是,《大词典》中,“刻日”表“即日”的用法引例过晚,直至清代方为始见,而《近代汉语词典》中,“刻日”一词则失收“即日”一义。

另外,本篇后文“随文皇帝殿前有言,请军(君)克收金璘”(200-3)以及“但某面辞随文皇帝之日,尅收金璘”(201-8)中,“尅”亦通作“刻”,表示“刻日,即刻”,“尅收金璘”即“即日收服金璘”。

三、“败军之将,令难存”

陈王闻语,大怒非常,处分左右,令交托(拖)入。横拖到(倒)拽,直至殿前。责而言曰:“(尀)耐遮(这)贼,临阵交锋,识认亲情,坏却阿奴社稷。败军之将,令难存,亡国大夫,罪当难赦,拖出军门,斩了报来。”(202-3)

《变文集》认为“令”当作“领”(208-7),《敦煌变文选注》认同这一观点,并指出“”同“腰”。[1]414《敦煌变文校注》云:“‘腰令’或当作‘要令’,而下之‘罪当’或应读作‘最当’,‘要令’‘最当’相俪。”[2]313

笔者以为,解作“腰领”或“要令”均有失拘泥、于义未妥,“令”或为“其命”之讹,“其命难存”犹言“该死”。“其”草书作,“要”草书作,二者形近;“命”草书作,又作,“令”草书作,二者形近。于是,在自上而下的书写中,“其命”讹为“要令”,又辗转讹为“令”。

魏晋六朝以至唐五代时期,在史传、小说、佛经等各类文献典籍中,屡见“存命”“存其命”之类的表达。如《魏书·田益宗传》:“初代之日,二子鲁生、鲁贤、从子超秀等并在城中,安然无二,而桃符密遣积射将军鹿永固私将甲士,打息鲁生,仅得存命。”[12]1373《宋书·夷蛮·呵罗单国传》:“忝承先业,嘉庆无量,忽为恶子所见争夺,遂失本国。今唯一心归诚天子,以自存命。”[13]2382唐代牛僧孺《玄怪录·尹纵之》:“妾父母严,闻此恶声,不复存命。岂以承欢一宵,遂令死谢?”[14]111《南齐书·武十七王传》:“何得不爱其民,缓其政,救其危,存其命哉?”[15]695《增壹阿含经》卷四:“一切众生皆由食而存其命,有食便存,无食便丧。”[16]56《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三:“汝今勿复断食;若当断食者,我当以甘露精气相益,使存其命。”[16]395

四、“合负大王万死”

任蛮奴不分(忿),册起头稍:“合负大王万死,乞载(再)请军,与随驾兵士交战。”(202-4)

原句颇为不辞,“合”当于“王”字下,作“负大王,合万死”。文中,任蛮奴战败归来,面对陈王的斥责,口称“负大王,合万死”,乃其深知罪孽深重、自我忏悔之辞;下句“乞再请军,与随驾兵士交战”则紧承上句,表示自己虽然罪当万死,但请求君王宽恕,容其再战。

文献史籍中,在君臣的言谈对答中,亦屡见“合万死”一语。如《北史·杨播传》:“臣与湛等为国事重,贺拔仁、斛律金等惜献皇帝业,共执遵彦等,领入宫,未敢刑戮。专辄之失,罪合万死。”[21]1505《北史·齐宗室诸王下·武成诸子》:“帝又使冯子琮召俨。俨辞曰:‘士开昔来实合万死,谋废至尊,剃家家头使作阿尼,故拥兵马欲坐着孙凤珍宅上。’”[21]1890《北史·李贤传》:“植辞穷,谓帝曰:‘本为此谋,欲安社稷,利至尊耳。今日至此,何事云云。’远闻之,自投于床,曰:‘若尔,诚合万死。’”[21]2113《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中·左右丞》:“裴寂所为,事合万死,但以陛下念其旧功,不致于法。”[22]998《太平广记·童仆·上清》:“今不幸至此,抑乃仇家所为耳,陛下忽震雷霆之怒,臣便合万死。”[23]2168

五、“失却随驾兵士,见遍野总是大虫”

此阵既圆,上合天地。蛮奴亦见,失却随驾兵士,见遍野总是大虫,张齖(牙)利口,来吞金璘。(202-12)

“失”当通作“适”。上文“失来莫怪后到”(196-6),“失”亦与“适”通。“适却”犹言“适来,适才”,如西晋竺法护译《佛说申日经》:“在门里径先付酪器,皆手持已,便语令坐,适却居床,床皆反侧,五百道人皆僵仆地。”[24]818

此外,“见”读为“现”,表“现今,如今”。结合上句,便是指“刚才那些隋朝将士,现今遍野都成了猛虎”。这里,变文作者以极其夸张的笔法,表现了韩擒虎所排五虎拟山阵的滴水不漏和威力无比。

六、“遂命陈王侧(责)而言”

有先逢(锋)使探得周罗侯领军二十余万,疑(拟)劫本主。衾虎闻言,遂命陈王侧(责)而言曰:“是(事)君为陪(违背),于天不祐,先斩公手(首),在(再)居中营,后周罗侯交战。”(203-5)

“命”字于义难通,当为“唤”字之误,且应断为“遂唤陈王,侧(责)而言曰……”。此处,擒虎听闻“周罗侯领军二十余万,拟劫本主”,于是便叫来陈王,并加以严厉斥责。上文“遂唤二将,总在面前,遂问二将”(200-2)、“衾虎升枨而坐,遂唤一官健只在面前,再三处分”(200-6)以及后文“单于接得天使,升枨而坐,遂唤三十六射雕王子,总在面前处分”(205-1),言语表达逻辑与此近似,两相参照,可知此处亦当作“遂唤陈王”。

《变文集》中,“遂唤XX”的表达屡见不鲜,且其后多跟“曰、问、责、处分”等动词,从而构成“遂唤+名词/代词+言说动词”式的结构。如《秋胡变文》:“其秋胡母,愧见新妇独守空房,心无异想,遂唤新妇曰:‘我儿当去,元期三年,何因六载不皈?’”(156-5)《前汉刘家太子传》:“直至三件,监官遂唤童子问曰:‘何不听打鼓?’”(161-2)《庐山远公话》:“白庄闻语,大奴(怒)非常,遂唤远公直至面前,高声责曰:‘你若在寺舍伽蓝,要念即(既)不可。’”(175-1)“遂唤宅中大小良贱三百余口,总至厅前,相公处分:‘自今已后,新来贱奴,人不得下眼看之。’”(178-2)《太子成道经》:“殿下遂唤车匿问之,‘此是何人?’”(293-2)

七、“若解微臣箭得”

皇帝才问,蕃使不识朝仪,越班走出,臣启陛下:“蕃家弓箭为上,赌射只在殿前。若解微臣箭得,年年送供(贡),累岁称臣。若也解箭不得,只在殿前,定其社稷。”(204-6)

《敦煌变文选注》云:“解,这里是胜过的意思。‘解’本指打斗中以抵抗解脱对方的进攻,因以指赌射中胜过对方,化解对方的优势,如《北齐书·元景安传》:‘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1]421

笔者以为,此处“解”非“胜过”之义,而当表示“松解,解落”,所谓“解箭”即是将已射在箭靶上的箭射落下来。文中,“解箭”一语连续出现多次,下文云“皇帝亦见,宣问大臣:‘甚人解得?’时有左勒将贺若弼‘臣愿解箭’……箭起离弦,不东不西,同孔便入……时韩衾虎亦见箭不解,不恐拜舞,独立殿前。皇帝宣问:‘卿意者何?’衾虎奏曰:‘臣愿解箭。’……箭既离弦,世(势)同雷吼,不东不西,去蕃人箭阔(括)便中,从檊至镞,突然便过,去射堕十步有余,入土三尺”,从中可知,贺若弼虽然箭法超群,所射之箭与蕃使之箭同孔而入,但却未能真正“解箭”,因而韩擒虎不以为然,并请求重新“解箭”,其所射之箭不仅射中蕃使之箭,而且将蕃使之箭从头到尾一劈为二。这即表明,韩擒虎得以成功“解箭”,于是蕃使惊恐非常,连忙行礼。因此,贯通前后文义,可知“解箭”并非抽象意义上的“胜过对方的箭法”,而应是事实行为上的“射落对方已中靶垛的箭矢”。

《变文集》中,“解”表“松解、解开”的用法屡见不鲜,如《王昭君变文》:“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着庶人裳。”(104-4)“嗟呼数月连非祸,谁为今冬急解奚?”①“解奚”即“解手,分手”之义,详见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6-12)《舜子变》:“舜子上树摘桃,阿孃也到树底。解散自家头计,拔取金钗手里,刺破自家脚上。”(130-8)《降魔变文》:“出言已讫,解袋即吹。于时地卷如绵,石同尘碎,枝条迸散他方,茎干莫知所在。”(388-1)《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兴解网之仁慈,开结绳之政化。”(419-13)《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二)》:“鹰也有心飞去,未知谁解解绦。”(503-1)“有一聪明智惠人,解与黄鹰解萦绊。”(503-5)“劝君速解架头鹰,从他多翼飞云外。”(503-9)

另外,从史籍有关赌射的记载中,我们也能大致窥见“解箭”的含义。《北史·杨播传》:“时车驾耀威沔水,上巳设宴,帝与中军彭城王勰赌射,左卫元遥在勰朋内,而播居帝曹。遥射侯正中,筹限已满。帝曰:‘左卫筹足,右卫不得不解。’对曰:‘仰恃圣恩,庶几必争’,于是箭正中。帝笑曰:‘虽养由之妙,何复过是。’”[21]1484此时,孝文帝与彭城王赌射,彭城王一方(左卫)筹限先满,因而孝文帝一方(右卫)只有“解”得其箭,才能获胜。于是,杨播射箭正中左卫靶垛上的箭,成功得“解”。结合上下文来看,所谓“不得不解”即是将左卫靶垛上已射中的箭射落下来。又如宋代张齐贤《洛阳旧闻记·向中令徙义》:“长髯者谓中令曰:‘兄弟方赌射,取弓箭射一两头。’向谦让久之,群盗坚请之。向若不得已,取弓箭射两头,凡箭皆出括可半寸许。群盗惊叹,留坐与语。”[27]23此处,向拱被迫参加了群盗的“赌射”活动,在群盗以为其庸懦无能、无可奈何时,向拱却轻松射落了靶垛上的箭,且偏离箭括半寸之远。这里,向拱参与赌射的情形恰恰表明了“解箭”的含义。

八、“便意生心”

蕃人亦见,惊怕非常,连忙前来,侧身便拜。衾虎亦见,责而言曰:“尀耐小兽,便意生心,扰乱中园(原),如今殿前,有何理说。”(204-15)

《敦煌变文选注》云:“原文‘便’当作‘使’。使意:生心,起意。敦煌本《解座文集》有‘各各自家须使意’之语。”[1]422《敦煌变文校注》云:“便意生心,便妄想图谋……‘生心’意即图谋。《魏书·尔朱彦伯列传》:‘唾地曰:世隆无胆,谁敢生心!’《庐山远公话》:‘即便心生肺(废)妄。’‘便’字与此用同。”[2]315

笔者以为,“意”当读为“拟”。“便拟”即“便要”,上文云“阿奴本任金璘之日,地管五十余州,三百余县,握万里山河,权军百万,便拟横行天下,自号称尊”(203-7),言语逻辑与此近似,前后参照,可知此处亦当作“便拟”。“生心”即“生二心”,《左传·隐公元年》:“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28]12因而,“便拟生心”即“便要生二心”。

《变文集》中,“便拟”一语屡见不鲜,如《张义潮变文》:“仆射闻吐浑王反乱,即乃点兵……才经信宿,即至西同侧近,便拟交锋。”(114-2)《舜子变》:“当时便拟见官,我看夫妻之义。”(130-14)《叶净能诗》:“都不容岳神分疏,拔剑上殿,便拟斩岳神。”(218-6)《太子成道经》:“太子闻唤,便遣车匿被于駯骔,便拟往于雪山。”(295-4)《难陀出家缘起》:“难陀只欲不去,师兄处分再三,便拟送佛世尊,又怕家中妻怪。”(397-10)“世尊天眼早观见,电转之间到树所,便敕龙王拔却树,化火登时便拟烧。”(398-14)

九、“拽弓叫圆”

衾虎十步地走马,二十步把臂上捻弓,三十步腰间取箭,四十步搭阔(括)当弦,拽弓叫圆,五十步翻身倍(背)射,箭既离弦,世(势)同僻(劈)竹,不东不西,况前雕咽喉中箭,突然而过,况后雕僻(劈)心便着,双雕齐落马前。(205-8)

《敦煌变文选注》云:“叫圆:拉满弓为‘圆’,同时发出喊声,称为‘叫圆’。”[1]424笔者以为,“叫”通作“教”,表“使,令”之义,“拽弓叫圆”即极力拉弓使之屈曲成圆。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六:“挽弓圆如轮,将欲害彼命,彼宁丧身命,不肯输一钱。”[29]292元代乔吉《南吕梁州第七·射雁》:“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鈚,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30]4416其间,“挽弓圆如轮”“秋月弓圆”便道出了“拽弓叫圆”的含义。

《变文集》中,“教”表“使、令”的用法亦屡见不鲜,如《王昭君变文》:“早知死若埋沙里,悔不教君还帝乡。”(104-12)《太子成道经》:“敕下令教造火坑,罗母子被驱行。”(300-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佛有若干光照耀,尽教总得出沉沦。”(426-14)“继绊网罗不用入,无明颠倒莫教侵。”(427-13)《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二)》:“后教狱卒下凿冠,聚集嗥咷称苦痛。”(462-8)“如来亲自与发愿,愿教善女早生天。”(469-1)《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二)》:“炉中莫使无残火,笼里休教暗烛灯。”(514-8)此外,《变文集》中,“叫”与“教”通的情形亦有之,如《丑女缘起》:“女缘前生貌不敷,每看恰似兽头牟,天然既没红桃色,遮莫七宝叫身铺。”(793-4)

直至今日,在北京官话、中原官话、冀鲁官话、江淮官话等各大方言区中,“叫”表“使、令”的用法仍广为流传,如“叫他早点回去”“叫人听不明白”“要叫穷山变富乡”“叫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猜你喜欢
文集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熊铁基文集》出版
中国民协在京召开《白胜文集》出版座谈会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之行
亮丽的敦煌
迎“春”冰心
敦煌,跨越千年的美
绝世敦煌
《郭汉城文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