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价值及其实践路径

2021-01-08 15:41刘亚妮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甘肃长征红军

刘亚妮,郭 垣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顺应人民需求,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曙光”的伟大转变,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党史文化。一般来说,党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征程中创造的物质、制度、精神财富的总和。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巍峨丰碑,“是二十世纪最能影响世界前途的重要事件之一,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1]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红军长征形成的独特的长征文化是党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甘肃在长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红军长征在甘肃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党史文化资源,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党史文化价值。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深入挖掘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对新时代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视察甘肃时强调:“甘肃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及红四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境内,在陇原大地宣传进步思想、发动群众、建立政权,谱写了甘肃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一页。一些重大会议和重大事件均发生在甘肃,如腊子口战役、哈达铺整编、榜罗镇会议、战胜张国焘分裂主义、会宁会师等,这为甘肃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党史文化价值。

(一)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留下了丰富的红色物质文化资源

甘肃是红军长征中涉足地域较广、停留时间较长的省份。红军在甘肃境内不仅摆脱了张国焘企图分裂党的威胁,而且从哈达铺找到的国民党报纸上获悉陕甘苏区和红军的存在,从而确定了长征最终的战略目标是“继续北进,创建陕甘宁苏区”和“北上抗日”,为红军找到了新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可以说,红军长征在甘肃发生的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的走向产生了决定性作用。

无数红军将士在甘肃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为中国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和遗迹。这些革命遗址、革命遗迹都是历史的见证,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如腊子口战役遗址、哈达铺会议旧址、榜罗镇会议旧址、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等。为纪念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征程,更好地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后各地修建了各类革命纪念馆。这些革命纪念馆为长期开展革命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场所。新时代,这些革命遗址和遗迹必将在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方式,切实发挥党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

革命文物是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留下的物质遗存,体现了党领导人民军队和全国各族人民求得解放的艰辛革命历程,凝聚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党史文化价值。长征在甘肃留下的各类革命文物是见证这段历史、体现长征文化和长征精神的珍贵物质文化资源,同时也是研究党史的鲜活材料。红军长征在甘肃遗留的革命文物主要有宣传标语、文件文献、革命歌曲、战争武器、生活用具等。长征是“宣传队”。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非常重视宣传工作的开展,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许多宣传标语。如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提出的“只有红军才是唯一救中国救穷人的革命军队”、在岷县提出的“争取抗日群众、遵守政治纪律”“誓死保卫中国”、在临潭提出的“红军是救中国人民的军队”[3]等。为了鼓舞士气、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弘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创作了一些红色歌曲。例如,彭加伦同志在哈达铺创作的《到陕北去》,以通俗的语言向红军将士传播了党和红军的决策,极大地增强了红军将士们去陕北的信心与决心;又如红军战士在岷县唱的《红色骑兵歌》体现了红军将士坚定革命信念、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红军长征在甘肃还留下了大量的武器和用具类革命文物,如手榴弹、草鞋、长马刀、装干粮的皮口袋等。这些革命文物集中展现了在异常艰难的长征中红军战士坚守信念、不畏艰险、勇敢前进的光辉历程,为今天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鲜活材料。

(二)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铸就了宝贵的革命精神文化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长征向全中国和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队伍,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

长征精神的形成经历了萌芽、基本形成、完善和成熟的过程。红军长征经过甘肃这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朴实、民族众多的红色土地,谱写了红军长征找到落脚点和“北上抗日”的新篇章,丰富和完善了长征精神,甘肃也由此成为长征精神最终成熟之地。红军在甘肃期间对长征精神的丰富和完善,最突出的体现便是通过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对坚定理想信念与密切联系群众精神的凝练。红二十五军在配合主力红军长征的征途中始终坚定革命信念,无所畏惧,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便是这种精神的典型表现。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战士们不断前进,终于使原本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转化成为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丰富和发展了坚定革命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长征精神。此外,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群众工作。红军将士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对群众秋毫无犯。在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红军能够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特别是《回民地区守则》的颁布,使得红军开展民族宗教工作有了理论遵循。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为红军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以与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为精华的长征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大主力在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以团结一致为精髓的会师精神的形成。从长征的实际情况看,团结与否直接关系着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1936年夏,着眼开创中国革命和抗日救亡新局面,党中央作出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决策。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结束了红军主力部队长期处于被敌分割状态,终于汇聚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力量,“三只铁拳在一条火线上合起来作战,一定有把握打更大的胜仗”。[4]红军胜利会师是全党全军团结奋斗的结果。新时代,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长征路上,要充分发扬以团结一致为精髓的会师精神,凝聚全体中国人民力量,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无数红军将士和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是我们今天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新的长征山高水长,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新征程,要从长征精神与会师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守初心,奋力拼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三)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红军不畏艰险取得胜利的伟大远征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和最终胜利提供了理论指导。

首先,长征在甘肃的历程推进了对红军长征落脚点问题的认识和发展,并最终确定了长征落脚点。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在甘肃期间,根据形势变化,多次调整战略方针,最终在榜罗镇会议上确定了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的重大决策,使中国革命千回百转,柳暗花明。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奠定了现实基础。

其次,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和人民武装的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发展。如红军在哈达铺支持人民群众起来打倒了大恶霸地主刘继汉和罗盼清,将他们剥削人民所得的粮食、猪羊、衣服、白酒等都分给了贫苦农民。在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粮食斗争的同时,红军还大力开展了建党建政工作。如在党的组织方面,1936年9月成立了中共甘肃省工委;政权建设方面,1936年9月,成立了甘肃省苏维埃政府;地方武装建设方面,1936年9月成立了甘肃省抗日救国军总指挥部,在一些县、区建立了抗日武装。[5]

再次,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从大局出发,积极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设,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如在长征行军途中,在墙壁上、树干上书写“枪口一致对外”“联合起来打日本”等标语,在国民党军队中产生了一定影响。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抗日救国。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红军长征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成功范例。

最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注意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程便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其一,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进程。红军在长征途中通过自身革命行动和文艺宣传活动等向沿途少数民族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党和红军北上抗日的主张,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在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后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奠定了少数民族地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深化改革的基础。其二,开展了正确的民族宗教工作。长征时期党和红军在甘肃积极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重大民族政策,并将这些政策贯彻执行、落地生根。尤其在哈达铺地区颁布的《回民地区守则》,是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宗教政策基本原则的规范性表述,从政策的高度规定了党和红军开展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不仅切实维护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实践与发展为后来民族政策的丰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向背的典范

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长征时期,党和红军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在民族危亡时刻勇担历史重任,坚持北上抗日,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经过甘肃这个相对闭塞且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时,党和红军结合甘肃的特殊省情,合理制定作战计划及群众工作计划,从而赢得各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强支持,各地群众也纷纷从人力、物力等方面全力支援红军。据宕昌、岷县资料统计,大约有5000多名哈达铺的回汉青年参加了红军。[6]

红军长征在甘肃严格遵守群众纪律,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要求,对人民群众的财产秋毫无犯。红二十五军在进入兴隆镇之前,中共鄂豫陕省委和红二十五军领导在部队开展了深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红军将士进行了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教导红军将士了解党的民族政策及宗教政策。军部还及时颁布纪律条例,提出了禁止驻扎清真寺,保护回民经典,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禁止打回族土豪等各项规定。红军进入兴隆镇后,秩序井然,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红军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党和红军是人民自己的队伍。

会宁是红军长征途中三大主力红军经过的地方,而且也是红军将士们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有近7万名红军将士曾在会宁境内战斗生活过。在红军的宣传和教育下,会宁人民逐渐了解了红军的宗旨原则,也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怀着这种情谊,会宁人民从人力、物力各方面全力支援红军,这充分彰显了浓厚的军民鱼水情。今天,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陈列的一把铜勺深情地诉说着红军长征经过甘肃时周恩来和红军与人民群众浓厚的军民鱼水情。生动的红色故事充分说明党和红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而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赢得民心向背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1]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红军长征在甘肃期间毛泽东诗词创作达到了巅峰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一部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集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和诗人于一身的毛泽东将长征这一伟大的壮举用他特有的雄浑诗词记录了下来,成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毛泽东在长征期间一共创作了八首诗词,这些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长征的艰险历程,同时也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革命必胜信念。其中与甘肃有关的就有《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三首,这是长征途中毛泽东诗词创作的巅峰。这些诗作不仅集中体现了长征进入甘肃后,伴随着长征落脚点的确定,中国革命的前途更加明晰,党和红军革命必胜的信念更加坚定,也为长征胜利注入了精神动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传世之作。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1935年9月29日晚,毛泽东在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接见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的指战员时,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这首《七律·长征》,1936年毛泽东在陕北窑洞对斯诺吟诵了这首诗。”[7]这首诗高度概括了红军长征以来经历的重重险阻,同时表明红军不怕远征难,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尾联则表现了面临三军即将会师的光明曙光,表达了浓浓的喜悦之情。

《念奴娇·昆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作于1935年冬。当时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毛泽东在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整首词表达了革命伟人的宽阔胸襟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并借助昆仑山雄伟巍峨的形象,表达了改造旧世界,彻底埋葬帝国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远大理想。

《清平乐·六盘山》——不到长城非好汉。《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作于六盘山。当时毛泽东等率陕甘支队突破国民党重重防线,成功翻越六盘山,打开了进入陕北的最后通道。这首词回顾了万里长征的历程,表达了红军北上抗战必胜的信念和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毛泽东这些诗词不仅是革命现实的浓缩,同时也是革命精神的体现。我们要充分挖掘这些诗词的创作背景及其内涵意蕴,这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程、解读长征精神,对新时代弘扬革命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红军长征在甘肃党史文化价值的实践路径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充分挖掘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资源,探究红军长征在甘肃党史文化价值的实践路径,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对于新时代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托物质文化资源,创新党史文化传播机制

红军长征经过甘肃的红色征程,为甘肃留下了丰富的党史物质文化资源,这不仅是红军长征过甘肃的鲜明例证,而且为新时代开展党史文化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重要素材。我们应加强对红军长征在甘肃形成的党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依托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创新党史文化传播机制。

我们要传承好甘肃的红色基因,深入挖掘党史文化内涵,“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8]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昔日的革命文物、革命遗址,既是今日的党史学习资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党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要在保护好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传承甘肃红色基因的基础上,创新传播机制,充分运用传统媒介及互联网等平台多渠道多样化传播红色文化,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可设置革命纪念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革命文化知识;在革命纪念馆中运用现代技术实现场景重现,增强参观者的文化认同感;传承好、保护好承载党史文化的物质符号,积极传播其衍生文化产品等,将党史文化资源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快对党史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发展。

(二)弘扬革命精神文化,完善党史文化传承机制

在甘肃境内体现出来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是红军长征在甘肃的重要精神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与甘肃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9]无数红军将士和革命先烈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是我们今天在新一代长征路上奋力前行的精神动力。

新时代要继续从长征精神和会师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弘扬革命精神文化,完善党史文化传承机制。首先,新时代要继续发扬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全省一盘棋,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合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洪流中。其次,要加强革命精神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依托省内现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历史资源等,创造甘肃省特色发展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最后,传承好红军长征在甘肃的精神文化资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三)健全党史文化发展方式,打造甘肃特色名片

党史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开展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传承与弘扬工作,必须将已有的党史文化资源同时代需求相结合,创新发展党史文化,打造甘肃特色名片,从理论上认识传承党史文化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推动党史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

首先,要从理论层面解释红军长征在甘肃党史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建构对于党史文化弘扬与传承的思想认知。如通过多种传播、教育途径,完整展现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党史文化资源,使人们更加了解其理论与现实价值,推动其创造性发展。其次,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党史文化实现创造性发展,将红军长征经过甘肃的党史文化资源与时代主题相结合,促进党史文化传播与发展,加强其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充分发挥其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史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定期开展党史文化学习教育,深入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党史文化发展奠定基础。最后,顺应新时代文化工作发展趋势,创新党史文化宣传方式,有效融合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党史文化发展策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使党史文化可以在不断与时代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可以将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史故事与甘肃新时期文化事业相结合,在弘扬革命文化的同时传承甘肃红色基因。例如可通过对红军长征经过哈达铺后流传的一柄铜勺故事的创造性宣传,不仅能让受众更加生动地了解红军长征在哈达铺以及红军长征过甘肃的历史,增加党史文化宣传的趣味性,而且也能体现出甘肃在这段征程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打造独特的甘肃红色名片。

三、结语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通过学习党史,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才能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习党的历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10]红军长征在甘肃的历程,在中国革命史及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深入挖掘其在甘肃遗留的党史文化资源,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推动红军长征在甘肃党史文化资源的传播、传承与弘扬工作,促进党史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对于进一步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甘肃长征红军
爱听红军的传说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