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增付
(宁波大学法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公共管理是公共部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1]。随着公共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各领域对政府行政人员、公共服务从业者、社会机构成员等公共管理队伍的社会调查能力要求与日俱增。各门不同的社会科学在研究的基本逻辑、原理、原则、程序和要求上都是一样的,只是各自所侧重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略有不同[2]。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N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承担着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输送管理人才的重任,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状况关系到公共管理人才培育质量和职业胜任能力。所以,基于近年N大学教学经验,归纳公共管理学科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问题及其后果,提出相应改进路径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公共管理学科实地调查能力培养课程较少,甚至呈现系统性缺失问题。以2020—2021学年第一、二学期为例,教学方案中没有和实地调查相关的课程,理论相关课程共有“社会研究方法”(公选课,共2学分)“应用统计”(专选课共2学分)“管理定量分析”(专选课共2学分)三门课程。但教学活动中,“社会研究方法”是以理论性讲授为主,几乎未涉及实地调查的具体应用及操作,大部分学生也仅将该课程视为一门普通选修课,重视程度远不及其他核心课程。而“应用统计”和“管理定量分析”完全是围绕量化数据分析技术来安排,没有设置数据收集所需的实地调查环节,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实地调查能力的作用。
社会调查分析是重要的专业技能,但理论教学无法达到培养目的,促使学生“做中学”已成迫切需要[3]。由于对社会问题和实证调研方法的学科偏见,N大学公共管理本科生长期缺乏实地训练,难以走出课堂,存在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脱节的弊病。以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2019、2020届毕业生为例,共62位本科生中仅有14人参与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实地调查,而且大多较浅显,参与程度不足,其他大部分同学本科四年没有参与过任何实地调研。实地训练的匮乏,使学生难以真正掌握社会研究方法,只把相关方法类课程当作修足学分的普通课程。一旦考试过后,也很快把课程知识抛诸脑后,难以应用于现实,课堂讲授的方法论没有发挥出指导现实的价值。更严重的是难以走出课堂带来本科生参与工作后无法独立开展调查,甚至出现毕业生找任课教师帮助设计问卷或访谈表格的现象。
本科培养方案中,仍将公共管理学科作为政府管理议题进行设计,难以契合当前公共管理已从国家部门管理或官方行政管理,向多元化、多领域、综合性公共事务管理拓展的现实。简单说,公共管理不仅是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等公共事务部门的需要,同时更是社会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各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实际上远超出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的日常工作范畴,为公共管理教学提供了广阔新视野和鲜活案例[4]。然而虽然社会问题亟待采用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实地调查方法开展研究,但就N大学来说,学科偏见使大部分一线教师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学、政治学等专业,而非公共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极大限制了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及开展空间。
N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范式侧重文献研究,体现在本科教学中是强调对政策文本、现存案例、政府通告、新闻报道等二次文献的学习,而忽略了以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一手材料,让学生直接接触研究对象为主的实证调研培养路径。重文献研究而轻实证调研导致师生群体一方面对公共管理问题的认识存在很大不足,所接触的公共管理数据(含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实际上是被“筛选”过的,了解现实问题的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另一方面研究方法的单一化、狭隘化使学生对公共管理问题分析不够客观、深入,制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学科偏见的存在也使大部分师生形成实地调研属于社会学专业方法的刻板印象,无形中制约了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拓展。
相比其他学科,N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围绕政府部门的政策设计和实施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这一学科的基本价值也体现在政策执行优化贡献方面。然而,现阶段对政策建议的过度强调,已导致对其形成过程和结构背景的忽略,这一“本末倒置”研究趋向表现在本科教学中即出现了学生忽视、轻视,甚至排斥相关议题因果分析和结构分析的倾向,没有问题归因意识,也难以发现问题,自然谈不上针对问题的调查。对政策建议的片面重视,也带来本科生学习中对理论不重视,以至无法运用理论去解释诸多公共管理问题,进而加剧对问题因果性、结构性分析的轻视。现实中,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在政策改进这一终端解决机制上下功夫,更需掌握问题形成的过程机制和结构机理,教学中不应忽略对本科生“大公共管理”视野的塑造。
公共管理本科生毕业去向主要是政府机关部门,从事一线公共管理工作,肩负着地方社会治理的重任。然而由于本科阶段社会调查能力培养问题制约,他们的学科视野不够宽广,就业前就已养成公共管理等于政策文本分析或政策建议的刻板印象,以至影响关于公共管理的深入理解和全面认知,在从事一线公共管理工作时也将学生时代的思维观念带入工作情境,导致所学公共管理知识难以适配现实需求的后果。此外,对公共管理理解与认知的偏颇,也使公共管理学科和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邻近学科“鸿沟”愈发凸显,师生对其他学科的主观排斥使得无法从中吸取改进教学的有益成分,引发教学的自我封闭效应。
没有经历严谨的社会调查训练,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能力不足,致使历年毕业生在写作毕业论文时,几乎无人运用方法论课程中讲授过的研究方法去实地收集数据(包括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仍停留在思辨性写作及二手文本案例浅层分析上,与公共管理学科密切关注社会治理议题、强调深入调查的要求脱节。鉴于毕业论文缺乏实证调查支撑,加之理论积淀不足,自然也没有学术深度可言,大部分学生只求答辩通过,实际没有发挥出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的应有价值,毕业生学术素养难以得到提升。
鉴于公共管理学科的理论杂糅性和专业指向性过强,而本科毕业生缺乏对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精准把握及剖析能力,他们在求职中的核心竞争力相对不足。最常见的是,他们大多有意向到政府部门求职,但又不具备从事基层工作的基本素养,对基层问题不了解、不敏感,很难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甚至远不如没有经过公共管理学科训练,而是从基层逐步历练出来的行政人员。核心竞争力的不足,又反推相当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选择私企等就业,从事和行政管理几乎无关的、和所学知识断裂的具体工作,使公共管理学科逐渐陷入缺乏对口职业的尴尬境地。
由于缺乏实地训练,部分本科生在行政部门就业后(尤其以宁波大市区和浙东地区基层部门较多)很难独立承担工作岗位所需的调查工作,甚至仍将社会调查视作简单行政性考察。这一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培养问题引发的负面后果在当前上下大兴实地调查之风的背景下更加凸显,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也影响了N大学人才培养声誉。概括说,社会调查能力培养的缺失,不仅对本科生在校期间学业素质产生制约,而且也对未来职业素养和公共治理理念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5]——他们未来可能成为政府机关等公共部门领导者或决策参与者,如果缺乏社会调查理念和不了解或不认同其重要价值,无疑对地方治理水平提升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为公共管理格局重塑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及挑战,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也须与时俱进,以适配国家制度格局的新变迁。这一背景下,N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需及时构建大公共管理格局,摒弃唯政府管理论思维,将公共管理研究视野拓展到政府部门管理之外的广阔社会性问题治理层面,将社会问题真正纳入公共治理范畴,扩大本科学习中的知识涉猎范围和案例分析来源。
提高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最直接的办法是增加调查类课程,尤其提高实地调查类课程占比及成绩比重,通过硬性考核要求促进本科生走出课堂,亲自到田野中去体验、了解和熟悉公共管理问题,从而形成课堂理论学习和现实问题体验的良性互促效果。这一改进路径应注意的是,要均衡增加量化和质化两种实地调查训练课程,同步提升两种方式课业比重,培养学生对社会调查方式的综合掌握度及敏感性。
切实发挥本科导师制作用,通过制度化设置鼓励和支持导师带领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课题项目调研、设立跟踪观察点等多样化方式参与社会调查,真正走出课堂。为保障本科生参与调查的效率和质量,应设置一定考核标准及细化指标,将导师负责本科生参与社会调查置入教学业绩框架之中,对考核优秀的师生提供一定物质或精神奖励,并作为长期制度固定下来。
本科生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激发“公共管理想象力”在问题分析中的作用,公共管理问题分析绝不应简单化为政策制定及实施问题分析,更需将问题延展至结构性、过程性层面。政策性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问题,针对社会问题的政策制定或执行可能不及时或不到位,并不意味着公共管理分析探讨也理当缺位。本科生社会调查能力提升过程中,需树立以对策建议与社会结构转型、历史制度变迁等宏大议题相联结为特征的学科想象力。
要扩大公共管理与社会学、政治学等临近学科间的交流,打破学科差异刻板印象,增加对其他学科有益成分的借鉴和吸纳。任何社会问题或公共管理问题都不是某一个别学科专属领域,任一学科都可从自身专业视角出发作出理解和分析。对此,公共管理学科教学中应积极吸取相邻学科的有益范式、思路、成果,为本科生奠定全面和客观看待问题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