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
【摘要】微视频作为当下最新潮最流行的短视频动态社交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特别是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但不良的网络氛围和环境也在影响着学生。如何为作为享用和创作微视频主体的学生,开创一条符合“立德树人”目标的微视频创作ERC模式之路,是本文的探讨方向。
【关键词】微视频;ERC模式;立德树人
近年来,微视频以其短小精悍、类型丰富、传播信息便捷、适合人们碎片化观看、社交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特别是学生的喜爱和追捧,但其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也在混淆着学生的视听,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文借助湛江市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组建微视频课题组的教师团队,创建微电影社团,依托校本教材,以项目为途径,构建出基于美育的的校园微视频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模式(ERC模式,Enjoy、Review、Create)。在微视频的欣赏、评鉴和创作的项目实践中,践行我校崇尚的 “优秀+特长”“多一个舞台,多一批优秀学生”的育人理念,向学生传递校园故事中真善美的视角,真正感化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立美德、育人心”的目标,丰富校园美育育人手段。
一、磨练成就一剧之本
苏联早期电影导演杜甫仁科曾说:电影剧本的作者是在纸上设计影片的总设计师。本届湛江市中小学科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微视频项目主题是身边的小美好、平民英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我通过剖析活动主题的内涵,搜索了一系列符合主题的微视频,向微电影社团学生播放,鼓励学生对微视频进行多方面评价,学习微视频中的优点,内化为自身影视素养。接着,我组织学生进行分组,2-3人为一小组,布置为期两周的剧本创作任务,完成后进行剧本分享会,每个小组都积极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剧本,教师团队也对剧本进行了评价和指导。最后,我从中挑选了一部分符合主题的剧本,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多次修改。例如,《寻味》的剧本,原来的初稿比较简单,但学生拿着这简单的剧本向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和建议,在多次修改剧本的情况下,用完了整整一个作业本,由原来的单纯描写田艾籺制作的纪录片,到拥有田艾籺传承者鲜明人物特色的田艾籺制作纪录片,主题鲜明,富有灵魂,向大家传递了难能可贵的非遗传承精神。
二、实践解说分镜头脚本
分镜头脚本是将文字转化成动态画面的桥梁,它不仅体现了编剧的创作意图,还能完整、立体、全面地展现主创团队的思想和智慧。如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镜头语言体现出来就成为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分镜头脚本制作的能力。例如,微电影《世间美好,环环相扣》,剧本很有创意,表达了学生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方式,可是我认为分镜头太多,学生很难编写脚本。但看完剧本的一个星期后,我看到的却是满满的手写分镜头脚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解说、音乐、时长等面面俱到,看似一篇非常不错的分镜头脚本。学生们试拍之后,才发现原来的分镜头脚本还不够细腻,缺少了一些描述人物内心的镜头,画面不够优美,美育效果不够明显等,于是又增补了一些镜头,也参考一些优秀微电影的镜头描写,把原来以为“完美”的分镜头脚本最终成就了一个制作精良、符合剧本剧情发展的分镜头脚本。
三、教学相长的拍摄教学模式
教授学生拍摄微视频对于我来说,同样也是挑战。我开启了一种教学相长的拍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示范引领,以学生为实践模范,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1.以教师为示范引领
我和同事组成教师组,在一组主题为“小误会小温暖”的學生剧组中充当拍摄和主演。学生制作了剧本和准备道具,我和同事制定了拍摄计划和脚本,自以为准备充分的我们,拍摄过程状况频发、笑料百出。剧本剧情之间的连接不合理、分镜头脚本语言过于书面化,拍摄技术不熟练,构图画面不够美,演员没有进入演戏状态、道具准备不充分等。面对这些状况,我们教师组和学生组一起商量改进,修改剧本和分镜头脚本,课余时间多实践固定镜头、运动镜头、以及不同景别的拍摄手法,演员互相进行对稿、对戏,充分准备道具。几天后,我们重新拍摄了视频,显然比第一次拍摄熟练了不少,随后我粗剪了该视频,和学生分享了拍摄过程的心得、剧本修改记录、分镜头脚本修改记录、视频成果。学生看到了他们熟悉的同学、老师,以及这一路下来的艰辛,深深地感受到微视频制作背后的不易。
2.以学生为实践模范
在前期与学生们共同学习了拍摄技巧后,我鼓励学生主动创作符合大赛主题的作品。其中,陈同学想挑起一人拍摄非遗记录片《寻味》的重任,这是个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田艾籺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在第一次的拍摄中,抖动的镜头画面很多,基本不能用。我给出了修改意见和需补拍镜头后,在第二次的拍摄中,陈同学寻找了同学帮忙,采取三脚架进行固定镜头拍摄,画面基本稳定,可是特写镜头还是欠缺。于是在第三次拍摄中,他们抓拍了很多制作过程的特写镜头以及表达主人公乐于传承非遗的细节镜头。纪录片完成后,陈同学向社团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拍摄过程,主人公从一开始的不肯拍摄,直到被陈同学三顾茅庐的行为而感动,接受拍摄。陈同学从一开始的拍摄小白,到后来熟练运用相机捕捉镜头,并教会了同组的同学,更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四、让视频剪辑变得“轻而易剪”
根据时下青少年的视频编辑习惯,我对校本课程中关于视频后期制作的部分做了一些修改,增加了电脑版剪映视频编辑软件的教学课程。手机版剪映以其免费功能、体积小巧、操作简单,并覆盖各种各种的的视频剪辑编辑功能和素材的优点,迅速成为了时下手机一族编辑视频的首选软件。电脑版剪映也延续了这些优点,学生会更容易上手视频后期制作。良好的视频素材分类习惯,会让剪辑工作事半功倍。无论是否有拍摄经验的学生,我都会要求他们拍摄的时候按照分镜头脚本的镜号拍摄,这样就可以按照镜号储存视频素材,也就可以直接调用相应镜头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在视频剪辑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先学会在短时间内阐述一个完整故事的技能,并且是真善美视角的故事,毕竟微视频时间有效,说明白故事比滥用蒙太奇手法拼接镜头去说明,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以非遗纪录片《寻味》为例,学生第一次利用剪映初剪的时候,只是把主人公制作田艾籺的过程剪辑下来;到了第二次复剪的时候,加入了采访主人公和采访客人的镜头,以及航拍镜头;精剪的时候就需要把所有镜头进行故事性的连接,视情况而添加转场、特效、背景音乐、配音、字幕等,让《寻味》能告诉观众它自己独有的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故事。
五、以评促影,育人育己
微视频评鉴是对作品的理性分析,审美是其基础和前提,需要挖掘作品的主题和精神内涵,衡量微视频的视听语言,包括景别、拍摄角度、运动镜头、声画关系、电影声音、 光线色彩以及影视构图等。在本次科技教育实践活动中,V影协会学生共创作了4部作品,为此,我也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品分享及鉴赏会,邀请了社团学生和老师,一起评鉴这4部作品。作品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触,学生就主题和视听语言方面广开思路、畅所欲谈,指导老师评鉴了作品的优点以及不足。通过这样的一次微视频评鉴会,我相信学生不仅对于微视频的审美道德观念有了质的提高,更是践行了我校崇尚的 “优秀+特长”“多一个舞台,多一批优秀学生”的育人理念。
总而言之,学无止境,勤则可达,志存高远,恒亦能成。微视频的创作就能以小见大,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的提高,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更是丰富了校园美育育人手段,营造更有利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基于美育视角的校园微视频ERC模式构建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YQJK37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梁道怀.浅谈校园微电影社团开发团日活动微视频的创作思路[J].现代职业教育,2018(9):25.
[2]房悦.新媒体微视频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9(17):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