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

2021-01-07 09:33何佳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在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决胜之年,“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的有力抓手。同时,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需要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基于农村中学短期内无法配备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的现实条件,我们探索了一条“精准发力”于有心理问题的农村中学生的有效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的“跟班”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教育,渗透于学校课堂教育,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课堂、校园心理生态环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1-0076-05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我国,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具体状况调查、因素分析研究、对比性研究、干预策略研究等方面。随后,诸多专业课题组的投入研究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更广泛、更深入的方向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现实情况看,将实证与人文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诸多研究只是提出教育建议,而缺乏具体研究操作方法,更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近年,中学生日渐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国人的广泛重视。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诸如自残、自杀、行为偏差、离家出走等状况频频发生。农村中学生中许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其家长关注不到校内发生的状况,无法、无力疏导,老师经常兼顾不得,从而留下心理教育的“真空地带”。然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状况堪忧。

“国家的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傅小兰说,“只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才能提高国民心理素质,促进国民心理健康,提升国家凝聚力。唯有心安,才有民安,才有国安。”

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农村中学,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农村中学生改善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跟班辅导模式,有助于让学生、家长心安,让农村地区民安,使国家长安。

综上,在充分研究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本课题组开展了“精准扶贫”式跟班辅导模式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一)目标

1.通过“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精准教育农村学生中心理需“扶贫”,即“精准扶心”的对象,培养其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2.通过跟踪对象在参与有效活动前后的情况比对,探索精准心理健康教育与跟班模式的具体要素及措施,探索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建立有效促进“扶心”对象心理发展的健康心理生态。

(二)基本内容

1.开展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筛选出心理健康方面需要“精准扶贫”的对象,分析造成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跟班模式研究。

2.进行“跟班”对象所在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调查教师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研究课堂生态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升课堂生态积极影响的品质。

3.进行农村初中“跟班”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文化建设有效结合研究,探索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方式,研究校园生态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影响。

4.进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关注程度等。通过调查、分析,设计、组织家长活动,进行农村初中生潜在家庭心理能量的发掘,构建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塑造“跟班”对象健康的家庭心理生态。

结合我校学生生源来自农村的情况,开发适合我校学生与家长共同阅读的,符合培养健康家庭生态心理需求的家庭教育亲子读本。

5.跟班辅导模式的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管理机制上,确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需要“精准扶贫”的对象,然后将心理教师分配到这些研究对象集中的班级,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跟班;而对于其他不能集中在同一班级的研究对象,则按照同质性问题划分到虚拟班级中,成立虚拟1班、2班,在政教处的配合下,由心理教师总体负责跟班。

政教处牵头组织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形成“学生个人心理成长跟踪档案+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的“1+1+1”评价模式。

(三)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立足于我校七、八年級学生,通过采取施测调查问卷表、访谈等形式,取得第一手研究资料,立足现实状况进行研究。

2.跟踪比对法:通过对实验学生的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跟踪、对比、了解“跟班”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变化,进行相关性研究。

3.实践检验法:实际生活中,检验实验实施效果,并以此制定详细的改进方案。

三、课题界定

精准扶贫是指国家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谁贫困就扶持谁。其重点在于物质上实现脱贫。

本研究认为,物质需求作为基础性需要固然重要,但从诸多农村现实状况看,贫困并非是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比如,自伤、自杀、伤人、性侵、吸毒等事件的发生,多数是心理原因造成。在当下国家高速发展时期,许多农民因心理失衡容易失去理智,即使遇到微不足道的矛盾也可能升级成一桩血案;又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加之农村基层部门缺乏有效心理疏导和法律知识宣传,当出现导致内心冲突的外界事件时,他们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导致心理危机,酿成无法挽回的恶果。

1.扶贫先“扶心”。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确面对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困难。用积极、阳光的心态解决问题,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真正内在动力,有助于政府对“贫困户”实现由“输血”到“造血”,也才能更好地维护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助于巩固发展成果。因此,“扶贫”还需心理扶贫。

2.“精准扶贫”需要“精准扶心”。过去农村中学粗放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撒胡椒面”,撒到哪,哪受益,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可能往往被忽略或受到“杯水车薪”的帮助。本研究试图采用心理教师“跟班制”模式打破原来的责任不明确、抓手不清晰、效果不显著的粗放式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农村中学生,大部分家庭的物质相对贫乏,心理健康知识更加欠缺,且心理健康的意识及培养健康心理的方式、方法等相对城市中学生更匮乏且缺乏科学指导。其家长为了物质生活奔波,忽视自身的心理卫生状况,心理健康是他们的認知“盲区”,亦无力指导处于心理发展高峰期的中学生。所以农村中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我国政府为即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我校开展了跟班辅导模式研究,在提升农村地区学生及家长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实现“精准扶心”,符合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要求。为了实现“精准扶心”,课题组通过研究与实体班级跟班、虚拟班级跟班与各学科课堂的渗透,开发亲子读本,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家庭教育环境,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形成了“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的模型

圆心部分“实体班级跟班”+“虚拟班级跟班”的跟班辅导以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灰色心理”为靶心,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生态心理环境、与校园文化结合的校园生态心理环境、与开发亲子读本为主导的家庭教育的家庭生态心理环境三者为圆周,圆心与圆周形成内外辐射模型(如图1)。

该模型中的圆心:实体班级跟班+虚拟班级跟班的以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灰色心理为靶心(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白色心理:健康人格;灰色心理:心理冲突、问题;黑色心理:精神疾病)。筛查出需在心理上要“精准扶贫”的学生(即处于“灰色心理”状态的学生),发现主要集中在七(3)、八(4)班及18位学生分散在七、八年级各班,将这些学生按照他们的心理问题状况,把同质性问题的学生组成到一个小班级内,组成了虚拟1、2班。在政教处的配合下,2个虚拟班在不影响正常上课时段,分别由2位心理教师跟班负责,根据需要将学生定期组织在多功能教室、心理活动室等场所进行团体性活动,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转化心理问题。七(3)、八(4)班则由政教处组织班主任负责跟班,由心理教师全程兼任跟班班主任,组织班级发展性心理活动,促进全班学生心理成长的同时,也有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为这些学生的心理成长创造良好的班级生态环境;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在班级团体动力影响下改善心理问题。

该模型中的圆周:课堂渗透生态心理环境、校园文化生态心理环境、家庭生态心理环境。分别从开展各学科课堂中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校园文化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培养,引导家长在亲子教育中关注心理健康。

圆心与圆周相互作用。圆周中的课堂渗透、校园文化、家庭教育为圆心——“跟班辅导”高效助力,为跟班辅导受益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心理环境。圆心是圆周的导向,引导课堂渗透、校园文化、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同时圆心也将跟班辅导方式辐射到课堂、校园文化、家庭教育中,形成教育合力,使跟班辅导对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实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将筛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七、八年级学生33人作为需跟班辅导的对象,经过这一年的跟踪辅导后,使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进行再测,结果显示学生在多项心理健康维度较辅导前均有显著性改善,其中在适应不良、学习压力、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偏执维度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经过辅导,跟踪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显著性提高,他们可以比较好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有较大改善。

这充分说明,贯穿全程的“实体班级+虚拟班级”跟班为圆心,以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堂渗透、与校园文化结合、与家庭亲子教育联结为圆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简称跟班模式)效果显著。

(三)学生危机事件明显减少

随着跟班模式开展以来,危机事件明显减少。很多心理问题在“灰色心理”水平得到了缓解,避免进一步升级和恶化,有效减少了危机事件发生。2018年以前平均每年发生危机事件四起,2019年至今发生危机事件一起,在家长的有效配合下,目前学生状态平稳。

(四)学生咨询人数连年上升

实施跟班模式以来,学生咨询人 数逐年上升,从2018年以前来咨询的寥寥无几,发展到2019年至今的21人次,且咨询形式多样,有科任老师介绍、学生主动来访、电话、QQ联系等。这充分说明,很多学生已经认识到心理咨询对自我成长的意义,纠正了误区,不再认为做心理咨询的人是“有心理疾病的人”。有不少学生私下说“学校提供了好的心理健康服务,我何不充分利用。”近年来,收到学生的回访满意率在 95%以上。

(五)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促进和谐校园发展

进行成长性心理咨询的学生增加,而且选择参加各种心理活动校本课程的学生不断增加。学生从以往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学习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如自编自演心理剧《网络,我想对你说》,主动报名参加“星期三小组”心理小组活动,积极协助组织、参与校“心理健康月”大型活动。我校学生积极向上,2019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累计超过十余次,其中课题组指导的心理社团(以实验班学生为主)参与的比赛项目——“‘精准扶贫我先‘精准扶心”获“西固区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时,该项目被评为“第35届兰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学生积极向《西固教育报》及我校的校报投稿,并多次获得发表。

教学相长,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整个校园形成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良好氛围。

(六)推动教师教学状态的改进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使教师主动关注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主动运用心理知识解决与学生的沟通问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近三年来,我校有21名教师被评为区优秀教师、各级骨干教师,在各类论文比赛中获奖。课题组成员何佳梅在专业刊物《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3月刊发表论文《照一照自己》,2019年获第三届西固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竞赛一等奖;获2019年西固区“真课堂”心理健康专题项目优质课二等奖;获评2019年度全区教育系统“红烛先锋”优秀志愿者;获评2019年“西固区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本课题2019年通过甘肃省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美育国防教育研究项目结题。本课题相关研究论文《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式心理健康教育跟班模式—— 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获2020年甘肃省中小学优秀思政论文二等獎。

(七)开发亲子读本

经过初稿试读、再改、再读、最终定稿过程,亲子读本《心愿》最终成稿。丰富了学校校本读物,成为指导家长改善亲子关系的“掌中宝”。

1.在开发亲子读本时避免一般亲子读本的单纯知识的传授,给学生充分的分享成长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他人故事中,悟自己收获,发挥团体动力的作用。

2.亲子读本不是将已有心理知识进行简单堆砌,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农村地区学生心理需求的心理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如留守儿童的自我调适、让理想的翅膀插在山中的小鸟身上、克服自卑等内容的编写,接近农村学生,更接地气。

通过读物的推广,我校家长也受益良多。(1)家长改善教育态度,认识到作为家长的责任,不再将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向校方;(2)家长改变了教育意识,改变了过去只重言传不重身教的习惯,更加注重自己的榜样力量;(3)家长改变了教育方式中的随意性,以健康心理知识指导家庭成员行为,使家庭教育更人性化。有家长说:“当自己与孩子相处中遇到卡点时,就翻下这个‘掌中宝,或者和心理教师微信一下,感觉心里有底了。”

五、课题研究体会及对有待解决的问题的设想

本课题研究在一年的摸索与实践中完成了预期的任务与工作,过程中仍暴露了教师理论的不足,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的阅历、缺乏理性指导,社会中存在的多样化矛盾和问题往往会给他们心理造成巨大的震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巨大与现实条件限制之间存在的落差。不可避免地制约着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2.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重视“智育”而忽视“心育”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以后学校教育中逐步加以解决。

3.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需建立长效机制,运用各种方式建立切实有效的制度,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4.课堂、校园、家庭的确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但社会生态环境对学生的心理成长也并非没有意义,这是课题研究者没有涉足的方面,可能是在实际生活中农村社区与学校的联系较少有关。这可以是以后课题研究的改进方向。

5.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延续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找到新办法,正是我国大力提倡“创新中国”的需要,没有一成不变、永远有效的方法,所以在具体使用跟班辅导模式中一定要抱着不唯上的观点,以创新的精神去批判地使用,这样才能让这一模式在形式多变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注:本文系2019年“甘肃省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美育国防教育研究项目”(结题证号:2019JX-12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网2017年10月18日讯 .十九大代表、心理学家傅小兰:唯有心安才有民安

[2]王浩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40-143.

[3]王艳秀.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1-32.

[4]王玉信. 病态心理是农村恶性案件的根源[J]. 乡镇论坛,2007(11):7-8.

[5]刘恩樵.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7):15-18.

[6]黎振忠.创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7):25-26.

[7]潘喜.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J].好家长,2017(1):26.

[8]张婷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 考试周刊,2016(3):56-57.

[9]宇文方颖.基于新课程背景的中学地理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时代教育,2015(5):188-189.

[10]韩景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2014(7):45-47.

[11]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12]嵇兴雅.彰显心育特色 弘扬心育文化——浅谈如何在中学校园文化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8):36-38.

[13]段鑫星.新农村心理健康教育读本[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兰州,73006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生精准扶贫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纠正
浅谈农村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