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新时期,伴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田径运动也发生了诸多的改变,由田径训练角度出发,创新是十分必要的,传统的田径训练模式已然无法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且伴随着诸多问题与阻碍的发生,田径运动员若想获得更为优异的成绩,应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等层面予以创新,以形成新型的训练思维,以挖掘运动的潜在实力。对此,就田径训练的基本情况予以概述。
田径是全部体育运动项目的根本,通过适宜强度的训练,能够让人体器官能量可以从消耗至恢复过程之中得以充分锻炼,以提高身体能力的上限,旨在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以促进运动员身体的协调化发展[1]。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我们无法直观的判断训练效果,这也就要求训练师结合运动员的基本体能发育情况和相关的教学经验,挑选合适的田径训练方案,协调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进而促进运动员体能素质的进一步发展。
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训练量和频率直接影响着田径的训练强度,且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是成正比关系的。例如,在百米跑训练过程中,需要分四组训练,四组则是训练量。每个回合的训练均为全速训练,即训练强度[2]。在田径教学过程中,训练强度与量需要呈现出相应的比例关系,等到训练强度比较大时,需要降低训练量;等到训练强度比较小时,则需要提高训练量。若两者同时提高,极有可能让运动员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受到损伤。此外,若只是加大训练量从而降低训练的强度,则会让运动员产生神经系统疲劳,容易让运动员丧失训练的信心。因此,怎样衡量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十分重要的任务。
1.合理性
运动员是田径训练的主体,因此,训练师需要充分了解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征,进而制订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平衡好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3]。制订田径训练方案的基础是要保证运动员的身体不能受到损伤,这就要设定适宜的训练强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若训练量超出了运动员体能可以承受的上限,势必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伤害,而训练强度则要远远低于运动员的承受范围,也就无法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在制订田径训练方案前,应对运动员开展体能测试,而后选择科学的训练方式来训练运动员的力量,还要训练运动员的速度,以求让员工具备足够的素质条件来承受住训练量与训练强度。
2.结构性
在田径项目训练过程中,需遵循结构性的基本训练原则,积极考核与评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以获得更为理想的训练效果[4]。对此,田径训练不可采取集中式或突击性的训练模式。例如,在赛事前,如果对运动员开展大量的突击性训练,容易使得训练成绩与训练效果大大下降。
3.针对性
每个运动员的实际爱好不同,其身体素质和体能也会有所差异。对此,训练师需选择具有差异性的训练方案,不可选择模式化的训练方法。对此,训练师需结合运动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式训练模式,对训练项目进行分类,结合运动员训练实况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为运动员安排更具针对性的训练,控制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此外,还要对田径训练的要点实施集中讲解,而后结合运动员的身体实况开展分组式训练,以求让运动员均可达到适度的田径训练[5]。
4.适度性
在设计训练方案时,教练需要协调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保证训练可以按照相应的比例开展。此外,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可适度穿插一些强化式与专项式的训练,以挖掘出运动员在田径方面的潜力。专项训练注重挖掘运动员身体上的潜力,而强化训练则是为了保证运动员的身体可以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实现两种训练方式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大程度上提升田径训练的质与量。
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训练要求更高,需要开展更为系统化的训练,且运动员认为田径训练是专业运动员参加,还不如将精力放到专业课学习方面,此种错误的理念极易导致运动员训练态度不端正、不积极,使得运动强度也无法达标[6]。而事实来讲,参与相关的田径运动训练能够让身体得到系统化的训练,让运动员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之中。还有诸多运动员认为田径运动多多训练也可提高成绩,无须开展系统化的训练。从本质上来讲,田径运动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若训练方式不恰当会对运动员的身体产生很大的损害,因此,这就需要教练制订更加合理的田径训练方案,把控好训练量与训练强度,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当前,诸多高校都开设了田径课程,但是,在教学设施、教练团队配备方面均未满足田径教学的实际需求,很多教练根据自身的经验开展教学,或者选择的教学方法不规范,很多高校尽管开设了田径教学课程,但是仍旧处于摸索状态。因此,除了学校田径队,普通的田径课程系统化训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训练量与训练强度都不是很合理。
目前,高校田径训练还缺乏更为合理的教学理念,通常会使用不断加大训练量的方法开展训练,却未意识到田径项目的本质,且对田径训练内容的掌握力度也不足。因此,若想更大程度上提高田径训练质量,要先更新训练理念,构建科学的规范制度与训练体系。在日常的田径训练过程中,需要将训练量视为训练基础,根据运动员体质情况来合理调整训练强度,如,可把田径训练内容及时分配到日常训练之中,并抽取一些时间开展快慢跑等训练方式,进而增强运动员的体能素质。另外,需要对运动的具体需要与田径训练情况展开深入的调查,而后制订满足运动员身心发展规律的训练计划。如,在田径训练过程中,需要研究与分析运动员的体质检查、体能测试等相关的数据,以制订出科学的训练方案,合理调整好训练内容,以控制好训练强度与训练量间的平衡。
开展田径训练时,需要结合运动员训练的实况来加大训练强度与训练量,保证二者间保持良好的协调性,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开展田径训练时,要注重对训练方式的不断创新,实施周期性训练,应在训练过程中控制好训练时间、训练距离与训练次数等[7]。例如,在实施短距离田径项目训练时,极限速度能力的有效训练通常是不可超出8s,训练距离也不能超出50.0m,训练组数不可超出三组,每组间的时间间隔是3.0min。此外,对田径项目的相关内容开展重复性训练时,可适度减少每组训练的时间间隔,适度加大训练组数。基于此,能够让运动员不会因为一次性或大量的训练而产生身心疲惫感,利于调动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田径项目训练过程中,训练强度与训练量间比例的有效平衡是实施田径训练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基本的田径训练过程中,教练需密切关注运动员的训练状况,要做好训练强度与量的有效平衡。
1.专项训练和强化训练的有机结合
开展田径训练时,教练既要重视对训练量的有效积累,需要及时跟进训练进展,全面把握学生实况,而后合理安排好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运动员通过强化训练能让自身始终处于紧张而兴奋的状态,以更好的适应于高强度比赛。专项训练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力,然而,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对运动开展全面的专项训练,不可只针对某一个方面开展专项训练。此外,要注意强化训练和专项训练间的有效联系。
2.注重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合理分类
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练应注重运动员个性化间的差异,主要采取分类教学方式开展田径训练。如,教练需要先向学生集体讲解田径训练的要点,而后结合学生实况来开展田径项目的合理化训练。通常情况下,男运动员应倾向于高强度训练,而女运动员则倾向于较大的训练量。教练应结合运动员的性别实施分类教学,并作针对性与目标性的安排,以加深运动员对整个田径项目的喜爱之情,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
综上所述,传统的田径训练理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田径教学要求,其所获得的田径训练效果不是很理想,会制约着田径训练质量。新时期,为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应注重对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把控,科学平衡好二者间的关系,制定创新性的训练方案,以更好的吸引运动员开展田径训练,这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