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 李 可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对音乐学习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所以,教师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进行课堂设计,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利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体态律动和游戏有效结合,设计有趣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以音乐为中心的体态律动游戏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和体态律动合理地结合起来,借助律动来展示音乐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可以改变传统音乐课堂的枯燥性,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虽然人天生听到动感的音乐会随之舞动,但是专业的音乐知识也比较复杂,再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导致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时候比较吃力,这也是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教学问题。教师要攻克这一教学难点,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的同时及时站在小学生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体态律动能够促进学生自身对音乐感染力的发展,大多数小学生在欣赏完不同的音乐之后也不能表达出这些歌曲的区别,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律动,学生在模仿这些律动的过程中,能够加深自身对音乐的理解,律动的不同也能够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是小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在教学音乐教学中引入体态律动能够促进写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养成。歌曲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很多时候,歌曲的演出需要不同的角色来完成,也就是大多数歌曲的演唱,小学生都不能够独自完成,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歌曲的演唱,这一过程包括对歌曲的理解,分析,体态律动的编排以及重复的练习,通过体态律动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中。
体态律动教学是指通过动态形式来将音乐展现出来,让音乐内容和音乐动作更加有节奏感,将学生的情感和动作能够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一听到音乐就会做出对应的表情和动作。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体态律动来对音乐节奏的变化进行感知。例如,对于要求学生掌握的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型的歌曲,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体态律动,听到八分音符时采用快速跑步的动作来表现,而对于四分音符,则用走路的动作来表现,通过体态的律动来让学生感受到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音乐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区别开来,更好地感知歌曲节奏的变化。当前音乐教学对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也可以运用体态律动来创编节奏。教师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对音乐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编制节奏,鼓励学生对教师编制的节奏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对音乐节奏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以往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来播放音乐作品或者表演,让学生倾听音乐内容并欣赏音乐表演,整个过程比较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不够,也很难对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形成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音乐内容,感受音乐情感,从而让学生对音乐形成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蓝皮鼠和大脸猫》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欣赏歌曲,并随着音乐做律动。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边听边做出体态律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律动来更好地把握情感。例如当音乐比较活泼、欢快时,学生的体态律动也会比较欢快,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音乐和律动来感受音乐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知道这部分内容体现了蓝皮鼠的行动敏捷和活泼机灵。
在学唱歌曲中,教师也可以巧妙运用体态律动,通过体态律动的引导来让学生更直观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变化和旋律走向,明确音乐的风格,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快学会歌曲,并将情感融入歌唱之中。例如,在教学《蜗牛与黄鹂鸟》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用准确的拍子来将这首歌曲演绎出来,鼓励学生应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将歌曲中蜗牛锲而不舍的精神表现出来,同时表现出两只黄鹂鸟傲慢的特性。在学唱之前,出示课件节奏型,引导学生来拍打节奏型,通过律动表现“蜗牛背着重重的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句中蜗牛爬得很辛苦,让学生运用低沉的声音和缓慢的速度来表现这句歌词的情感和内容。对于“葡萄成熟还早得很呐,现在上来干什么”这句歌词,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黄鹂鸟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带着嘲笑的口气来演唱和表演。
将体态律动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团结合作意识的养成,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和引入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在制定音乐教学方针过程中,也要重视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将体态律动教学方式引入更多的学科教学中,同时,小学音乐教师也要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