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汪东玮
语文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包含了文字、古诗、阅读、写作等多样化的内容,还涉及了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积极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向学生传授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使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同时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历史人物的智慧结晶,也是体现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文化与民族相关联,体现出了民族的思想文化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了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传承了民族的道德和文化思想,呈现出民族的精神观念。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涉及与思想相关的内容,而且容纳了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佛家文化及道家文化。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时不仅能学会为人处世的方式,找寻到精神的最终归宿,深刻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哲理,还能提升道德品质。
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促进他们道德品质的提高,使学生向着古代优秀的人物学习,将他们作为人生的榜样,学习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能学习诗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了解到文天祥宁折不屈的精神素质,认识到屈原深刻的爱国情怀,将诗文中的情怀内化为自我的情感,逐步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使学生逐渐成为积极向上的人,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字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积极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文字教学当中,研究出文字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发现人类文明的关键所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出猜字谜的教学活动,通过字谜分析文字的结构组成,使学生加深对文字结构的认识与理解,对文字解析充满探索的兴趣,主动研究文字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而激起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讲解每一个汉字的起源,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汉字的发展变化过程,使学生从汉字研究中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加深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与了解。
古诗词是文人墨客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年代背景事件的一种呈现方式。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古诗词教学当中,引领学生研究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故事所蕴藏的深刻情感,使学生从古诗词语句的探究中加深对年代背景的认识,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增加学生对诗人情感的体会。例如,在讲解《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分析出李白对汪伦的依依不舍之情,带领学生一同研究李白表达情感的方式,使学生懂得友情的珍贵之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中表达友情的方式,逐步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材中众多文章内容都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挖掘课文中所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抓住机会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例如,在讲解《传统节日》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应引领学生探索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展示给学生传统节日的起源,使学生通过故事了解到传统节日的由来,明确传统节日所涉及的精神素养。比如,针对端午节这一节日给学生讲解屈原的故事,教师分析出屈原投江的原因,向学生展示出屈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形成浓烈的爱国之情,自主向屈原进行学习,了解到端午节各个习俗所代表的含义,进而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促进他们综合品质的提高。
课堂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心理。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营造出传统文化教学氛围,以文化氛围去感染学生,使学生逐渐对传统文化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研究传统文化的内容,逐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在讲解《北京的春节》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同构造班级文化,将新年的气象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当中,使学生深刻了解到春节的习俗,感受到春节的气息,逐渐拥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生活与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应在实际生活中传授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出实际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的联系。例如,在讲解《为人民服务》这一篇文章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挖掘生活中与服务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向这些服务者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贡献的重要性,学到服务者身上的优良品质,进而成为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近年来,素质教育备受教育部的关注,成为当前小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渗透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来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提升他们对价值理念的认识,使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理解,真正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