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子东 苏 润
活动步骤一: 动态辨识百分数,培养数感。
阅读资料并画图表示材料中的80%。
(1)把所有的大城市看作单位1,有高铁的大城市数量是所有大城市的,写作80%。
(2)平均分成100 份取80份。
(3)平均分成10 份取8 份。
师:谁的作品表述清楚了80%的含义?
生:要写清楚谁和谁比。
师:虽然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你们能找到这几种表示相同的地方吗?
师:A 选项为什么不可能?
生:本来就有80%,不会减少这么多。
师:D 选项呢?
生:大城市增加,单位1 还是不变的,最多100%。
师:C 选项说明什么?
生: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高铁了!
师:B 选项中百分数的分子可能是小数吗?
出示链接,生活中就有很多分子是小数的百分数(略)。
活动步骤二: 数形结合助分析,提炼意义。
师:这么多交通工具,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高铁呢?
生:价格便宜,速度快。
师:选A 的举手,选B 的举手……
(没有学生选C、D)
出示答案:
?
?
师:你感觉怎么样?
生:飞机票价打折后价格可能与高铁相等甚至更便宜。
师:如果用两条线段表示高铁票价与飞机票价的关系,你认为下图表示哪个百分数?
师:如果想用12.7%表示,线段会怎样?100%呢?132%的线段会是怎样的?
(先想象,再用图演示)
师:今天我们通过高铁这一样东西就认识了这么多的百分数。那么,到底什么是百分数?
生: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打开网页,很多百分数,有时一个分数都看不到,内容略)
师:你觉得生活中为什么都是百分数?
生:利于比较。
师:比较什么?
生:两数之间的关系。
师: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为什么都是百分数呢?
生:百分数方便比较大小。
活动步骤三:对比里程,回归意义。
出示2008~2017年中日高铁总里程统计表:
?
师:尽管中国高铁起步晚,但发展飞速,仅过了2年,两国高铁总里程的比就接近1:1。2017年中国高铁总里程大约是日本的800%了。
师:下面我们跟全世界比!
?
生:2012年,中国就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里程一样了。
生:2012年我国里程是境外其他国家的100%。
生:2015年,我国高铁总里程是世界的66.8%,比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师:按这样的速度,真的不需要几年,中国100%的大城市都将覆盖高铁。100%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为祖国鼓鼓掌!
活动步骤一的教学,教师始终将着力点放在100%表示的意思,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选项C表示什么?再过几年,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高铁;选项B 呢?有分子是小数的百分数吗?步步追问,启发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使疑惑迎刃而解,润物细无声。
学生先通过动手操作,再比较归类,推理出百分数的含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引发学生反思,由这个百分数,你可以发现什么?你能明白什么?你有什么预测?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通过活动中的练习“再过几年,高铁可能覆盖()的大城市?”使得学生用动态眼光观察百分数,培养数感,渗透运动变化观念,也使德育荡漾开来。
教师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在情境中点燃,让学生在数学情境中发现德育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不仅探究解决数学问题,也为德育渗透做好铺垫。
活动步骤二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主动学习,选择判断,利用学生的心理波动使数据说话,帮助学生认知分子大于100 的百分数。再通过几何画板展示不同的百分数线段图的变化,使学生直观感受两个量比较,比较量大于标准量时,百分数会超过100%,再次渗透对立统一和矛盾转化的观点。
再引导学生关注百分数的价值,利用网页信息的链接,感受生活中的百分数。为了达成数学学科德育的渗透,搜集了2013~2016年我国生产总值以及在世界上经济的影响力等数据,发现文章中真的有很多百分数,有时甚至一个分数都看不到。一方面使学生数学概念知识进一步稳固。另一方面也引领学生从数据信息的呈现,发现百分数的价值,巩固百分数概念,为后续运用百分数意义真实对比数据,培养学生为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的情感奠定基础。
活动步骤三中,通过中国与世界、中国与日本的高铁总里程的数据对比,引领学生总结回归百分数意义,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感受数据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在数据学习中感受、发现我国高铁发展的状况,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爱国情怀。如此,将德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数学运用之中、数学实践活动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逐步引领学生充分理解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素材,潜移默化地达到德育智育的双赢。
从以上数学学科概念教学案例的三个学习活动步骤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思想教育内容没有明显的位置,但是要达成教育的最高目的,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分析理解运用和实践中去。总之,以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教育的价值所在。数学学科教师不仅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示范引导学生、影响学生,还要巧妙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注意学科的主体性,又要达成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使教育的生命永葆青春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