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校协同中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策略探究

2021-01-06 17:56刘建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家校协同习惯

刘建美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仅需要自己的坚持,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坚持,这也是我们需要家校协同培养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当然家校协同的方式也是我们取得研究结果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家校协同 小学生 学习习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58

近几年随着家校共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不断发展,家校协同教育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实践教学,然而家校协同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的研究并不具体,没有一个直观的指导策略,特别是小城市以及留守儿童居多的城镇小学,许多家庭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家长缺乏系统的教育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往往进入教育子女的情感误区,态度误区或方法误区,只看重成绩却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们做了家校协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课题,旨在搭建家长、学校与學生共同实践的桥梁,切实推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形成适应县镇小学并且可向其他区域推广的模式和蓝本。

一、透过表象,观其本质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本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巴金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所以培养习惯就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如何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保证学生安全有序地活动,如何在不大的教室里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小学阶段学习生活,这么多年来,教师们的经验就是培养好习惯。

再次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培养好习惯是培养“根系”的教育,是发展人的潜能的教育。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小学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现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影响一个人成才的因素中,非智力因素约占75%,智力因素约占25%。良好的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是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基础。好习惯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二、找准根源,对症下药

在前期的调查研究中,我们也发现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已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也慢慢认同培养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学习习惯的好坏会直接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事实上还是有一半多的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也做了调查研究,大家将没有形成良好习惯的原因归结于没有坚持,笔者又进行了论证,对于小学生来说,坚持不仅仅需要孩子自己的坚持,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坚持,这也是我们需要家校协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当然家校协同的方式也是我们取得研究结果的重要保障。

有些家长觉得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要平时多提醒就可以了。但习惯不是靠提醒就可以的,而且提醒很有可能造成孩子觉得学习很困难,家长却不理解的紧张局面,起了反作用。孩子成长确实需要“放手”,“放手”也是“由扶到放”的过程,而不是直接撒手不管。小学生自控力差,这是他们的特点,只要求他们自己去坚持培养习惯,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做陪同者。面对诱惑大人也不能保证就能无动于衷,更不要说孩子。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精力全放在孩子的自律上,小学生的“自律”也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我们要给孩子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等待他们慢慢去改变。

三、规划具体,重视细节

家校合作的落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大部分人甚至教师也不知道如何具体执行,因为习惯不是一天就形成的,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怎么做计划实现什么目标我们都要提前做好明确具体的分工,考虑全面,把习惯培养的过程变得可观察、可操作、可研究,所以这里的“具体”要具体到每一天,具体到每一个学习情境,还要具体到教师、学生、家长都要做什么,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应该有怎样相应的策略,总之越具体,落实的可能性才越大。

1.学校要将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纳入校本课程

学校可以按年级分组,由每组的负责人去讨论方案的细节。包括安排教师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确定各个年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打造成精品教学设计,并在课上为同学们讲解。这是我们取得研究成果的重要一步,我们不能只是告诉学生接下来要培养哪个习惯,那样只是在布置任务,教学效果不佳。要让学生在有组织的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在课程上切身去体验,去感受,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逐步养成好习惯。

2.学生在课上学会如何去培养习惯

通过上课,学生才能切身体验到培养习惯的重要性,学生是因为习惯的重要性而不是因为“任务”去做,就会动力十足,并且在课上的体验和感悟切实保证了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可以具体到每一个学习情境。

3.为家长做培训

家校合作成功的契合点在于家长知道如何配合学校,所以学校不光要教会学生怎么做,还要通过家长会或者制作相应视频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培训,我们选择的方法是制作和习惯课相对应的小视频,通过视频让家长认识到培养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如何督促孩子去培养和坚持。

四、聚焦反馈,狠抓落实

学生方面,针对每节课我们都会有相应的行动卡,提醒和督促学生去坚持培养习惯。学生要每天坚持填写行动卡,反思自己在培养习惯过程中的不足,也可以直观看到自己的进步,既是对自己的监督也是对自己的鼓励,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培养习惯带给自己的成功和喜悦。

家长方面,通过观看视频去跟学校做好配合,坚持督促孩子,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鼓励,同时将孩子的表现及时反馈给教师,还可以对习惯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想法和改进的建议等。家长真正参与进来,和孩子一起经历每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也能够分享其中的成果和喜悦。

教师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要及时反馈,给予鼓励或者奖励,另外还要对家长的反馈有及时的跟进,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让家校合作处于一个积极、良性的循环中,过于单一、重复就会让培养计划流于形式。

家校协同要想真正落实,就需要有及时和有效的反馈,这样才能保证家校协同的目标可以在一个健康、有效的环境中得到实现。要提前设计好明确、直观并且有指导性的反馈卡,分别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的反馈和家长的反馈。家长和教师的反馈对学生是一个鼓励,对彼此也是一个鼓励,而学生自己的反馈,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也是一种鼓励,可以说反馈是坚持和落实培养计划的一个重要法宝,大家都能看到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的进步,才会更愿意也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五、组织整理,不断充电

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是积累材料,要求课题研究者做工作的有心人,记录下研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并在积累材料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并总结出研究中较为实用的方法,提炼出值得推广的策略,这样的资料才具有真正的参考价值,我们的研究也才能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此外,还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重新构建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为实践研究提供知识层面的支持。还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会,从班级内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整理,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时刻精准把握家校合作的契合点。

六、关注孩子,静待花开

我们都知道,习惯不是一天就形成的,习惯的形成因人而异。在习惯培养的过程当中,小学生会出现遗忘、忽视甚至倒退的现象,这都是很正常的,培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件有时间期限的任务。我们要去关注孩子的感受,要督促而不是“替代”,我们要给孩子自我监督和自我调整的机会和时间,静静等待花朵的开放。

参考文献:

[1] 边玉芳《读懂孩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 韩兰兰《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伙伴——浅谈家校合作》2009年第2期。

(本文为德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家校协同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20DZYB214)

猜你喜欢
家校协同习惯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上课好习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