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2021-01-06 17:56陆赵干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8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章语言

陆赵干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为初中语文教学插上“读”与“写”的双翼,把阅读作为一种吸收知识的过程,结合语言表达的写作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语文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将语文综合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结合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8.035

初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完成读写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引导学生独立完成读后感、引導仿写训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提高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

一、强化阅读材料与写作教学的整合

读书是学习的基础,是进行写作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必须加强阅读材料与写作教学的整合,打通两者之间的渠道,使学生能够在两者综合建构的自由空间中任意取用所需内容。比如,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的写作题目是“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爱,是一个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题目。通过本单元的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对课文的回顾和材料的分析,帮助学生快速确定“爱”的具体形式。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虽然没有一个表达情绪的词在文中出现,但结合文章的背景,可以了解到作者是在心情愉悦、生活顺遂的情况下写出这一抒情散文。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技巧,并运用于作文写作。

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初中生阅读写作的热情和主动性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为此,有必要通过趣味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加速适应过程,实现平稳过渡,并从一开始就在学生心中建立起综合学习阅读与写作的意识。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题目是“说明的顺序”。因为说明文具有严谨、说理性等特点,在有些学生眼中比较枯燥乏味,而且在写作时,容易变成干瘪的数据堆砌,成为“流水账”。要打破这种局面,教师就必须借助本单元的教材,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阅读和创作说明文的兴趣。如《自然的语言》一书,整篇文章虽然是以说明式的形式展开的,但在语言风格、文章内容上,却又具有明显的艺术性特点。如第二段“杏花开了,……‘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一段用排比、拟人和拟声词来说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四季开花、杜鹃鸟生活等视频,让学生对此内容有更全面的认识。再请学生通过仿写、续写这一文章,以熟悉这一艺术化的说明文写作方法,有效地启发学生另类写作思路,避免写作中出现干瘪、浅薄等问题。

三、加强文章的泛读,提高语感的表现力

写是表现能力的体现,如果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弱,逻辑思维缺乏,没有良好的语感支撑,难以准确、具体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应加强文章泛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一,泛读是快速阅读过程中,学生能抓住主题句、关键词、中心大意的能力,与学生的语言功底、理解水平密切相关。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分析文章的思路,记下阅读感受。同时,组织阅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泛读能力,让学生遇到不同文章类型时,能迅速找到重点语句,从而掌握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指导,转换情景,提供相关材料,引导学生通过移动语序、转换人称等方法判断语言合理性,提高分析能力。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这一内容,作为一篇回忆散文,文章比较长,在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泛读的方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围绕中心选择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一方面要掌握文章的叙述线索,另一方面要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懂得从普通人身上发现闪光点。通过对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泛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人物描写技巧,启发学生从身边人入手,思考如何用质朴的语言展示人物的特点。在此过程中,可向学生提供相应的材料,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创作,通过灵活安排,形成完整的文章,表达思想感情,体现文章的深意。

四、借鉴创作技巧激发写作灵感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每一阅读文本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精神内涵。所以,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通过学习和借鉴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为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印象,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整篇文章呈现在大屏幕上,然后挑选学生代表分段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其他同学应找出文章中的点睛之笔,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情实感,并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文章结构以及深层次含义。例如,以杨绛的散文《老王》为例,这篇文章是用平实的语言,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片段进行了描写,从而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为使学生从本文中寻找到写作的灵感,教师将整篇《老王》作品投射在屏幕上,然后选择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读,然后,教师可将文章中的一些点睛之笔勾画出来,让学生进行重点学习和理解。例如在描述老王的外貌特征时,作者写道:“老王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了。”这个句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突出了老王这一引人注目的外表特征,使人一下子产生了一种同情心。从这种简练、质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老王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在自己拮据的时候,心里还装着别人,体现了老王身上无私高尚的品质。因此,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应紧紧抓住作者的创作技巧,并在实际写作过程中,运用作者的写作技巧来提升写作质量。由此可见,一篇优秀的阅读文章,能带给学生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五、培养迁移能力,提高写作创造力

现代教育中,知识的迁移与运用是教学的目标,它深刻地反映了学生的举一反三、思维转换能力。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学习中,许多学生写作能力低下,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不知所措,没有清晰的方向。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知识素材的积累不够深入,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语言和句子,却不知道如何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所以,把读写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的转换,要以提高学生写作创造性为目标。一是以阅读为载体,教师可以选择在阅读过程中见到的优美语句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和主题中进行模仿,从而锻炼学生对多种写作技巧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创新,把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和主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大胆延伸,从多维度进行思考,将文本转化为文字,在作文中形成亮点,使思维和知识的应用在写作中得到深刻体现。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一课,在文章中,作者通过回忆具体的实例来感受母亲的品格,字里行间都蕴藏着对母亲的深情。那么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回忆录的特征。它是以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并在记叙的基础上适当地议论和抒情的一种文体。其次,在学生明确这一写作方法的基础上,展开阅读探究,以加强阅读的理解效果。其中整篇文章最突出的就是“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借助具体的语言和段落来分析,让学生感受这一手法运用的效果。最后,向学生设置人物回忆录这一写作训练主题,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事情,并在其中融入质朴、真挚的语言,加强作文的感染力,锻炼知识迁移能力,深刻表现自身对人物的情感。

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语文教师在实践教学当中,应当借助于“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理念使学生对阅读与写作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体化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阅读文本的带动与促进作用,激发出更多的创作灵感,使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能够同步而行,携手共进。

参考文献:

[1] 何思敏《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读与写》2020年第17期。

[2] 王香平《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新模式探究》《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第8期。

[3] 陈艳《初中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研究》《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4] 王雄《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策略》《试题与研究》2020年第32期。

[5] 左明月《探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读写算》2020年第28期。

[6] 杨玉楠《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34期。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文章语言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语言是刀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