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慎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辽宁 大连)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使脑内小动脉管壁发生变性、缺血、坏死等病理改变,当颅内压持续升高时,容易导致脑实质出血,好发于中老年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一侧偏瘫、失语等症状,还可伴随意识障碍、嗜睡等表现。微创钻孔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获得医生的广泛认可,具有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的特点[1-2]。本文是对微创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作用进行阐述。
从我院神经科随机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患者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其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20例,女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0±5.0)岁,平均病程为(10.0±2.0)年;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男21例,女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0.5±4.0)岁,平均病程为(8.5±3.0)年。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等一般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无意义。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患者均有既往高血压病史;首次脑出血,且出血部位为脑叶的幕上,出血量>30 mL患者。
排除标准:入院后病情恶化患者;中重度脑疝患者;脑血管畸形患者;动脉瘤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神经系统病变患者;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过头颅CT、MRI等相关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取最佳手术时间,对于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的患者,最佳手术时间是患者发病的6~12 h;对于有呕吐、头痛等颅内高压症状和昏迷的患者,无需选取最佳手术时间,应该立即进行手术,挽救患者的生命。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首先根据CT对血肿部位进行定位,然后为患者选取平卧位的体位进行全身麻醉,为了保证患者呼吸道畅通进行气管插管,开放机械通路。最后从皮质入路进入血肿腔,进行开颅清除血肿并实施常规减压开颅术。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首先采用CT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定位,将血肿中心层作为靶点,将CT标记线的交叉点设定为进行穿刺的点,通过反复扫描将靶点与刺入点进行重合,对血肿的大小和引流管的位置、深度进行评估,保证引流管在血肿的中点位置。然后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局部麻醉,再从穿刺点以中心垂直法对患者进行微创钻孔,保持刺入点两侧对称并固定。之后对局部硬脑膜和脑皮质进行电凝处理,逐渐将引流管缓慢深入血肿中心点,抽出穿刺针使血肿液顺利流出,进而达到治疗效果。
在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临床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三项指标。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低于20分表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完全辅助;20~40分表明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很大的辅助;41~60分表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部分辅助;超过60分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可自行完成,不需要辅助。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指标,显效:经过治疗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恢复;有效:经过治疗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恢复;无效:经过治疗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病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完全丧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其中临床指标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表示为(%),行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58.19±14.00)mL,手术时间为(75.24±5.44)min,住院时间为(18.77±4.23)d;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24±7.24)mL,手术时间为(25.33±2.13)min,住院时间为(15.11±2.23)d。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后,三项指标的t值分别为17.0178、53.3517、4.7799,P值分别为 0.0000、0.0000、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ADL评分为(60.06±3.07)分;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ADL评分为(67.26±5.79)分。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后,t=6.8610,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6例,有效的有19例,无效的有14例,总有效率为64.10%(25/3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17例,有效的有20例,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84.87%(37/39)。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后,χ2=11.3226,P=0.0007,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由于患者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的脑实质内出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威胁患者的生命。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失语、暴躁等症状,常伴随意识障碍、嗜睡等表现。在进行治疗后可能有畸形、说话困难、吞咽困难、思维困难、人格障碍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两种,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比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虽能够治疗患者的疾病,但术后预后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术后创口大,容易产生感染。所以需要寻找一种临床效果优,预后效果佳的治疗方法。微创钻孔引流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一生的普遍认可,具有手术切口小、操作难度低、安全性高的特点,同时还能够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提高临床疗效。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反复抽吸、引流,对血肿的清除率高,且对脑组织的影响较小,有利于改善患者血肿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功能的损伤[3-5]。本研究表明,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传统方法治疗与微创钻孔引流术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治疗是对患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虽能够清除血肿,但术后切口大,易引起感染,预后不佳。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是一种手术切口小、对脑组织损伤少、安全性高的有效治疗方法,还能够优化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