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特色文化载体之构建

2021-01-06 13:54蒋玉莲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公安院校树人公安

蒋玉莲

(广西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530028)

以中华优秀文化作为浸润和涵养学生心灵的教育载体,是思政课教师近年来努力探索的教育教学方式,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以文化人的有效方式,应不断完善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多元文化环境下,构建什么样的文化教育载体更能促进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明确公安院校特有的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外部支撑条件,即明确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明确什么样的文化载体更能适应公安院校政治建校的需要,更能促进“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铁军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才培养。因此,研究什么是公安特色文化,公安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为什么要挖掘公安特色文化,如何构建具有公安特色并能服务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意义重大。

一、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

与普通高校一样,公安院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是构建文化教育载体的主体。

(一)公安院校思政课文化载体之考量

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是指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将能够承载和传递满足立德树人需要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教育内容和信息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使之成为落实立德树人与培养公安人才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构建以公安特色文化为内容的立德树人教育载体,一要考虑什么样的文化才能成为公安院校立德树人之所需,即教育应承载和传递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和信息;二要考虑公安院校教师能否凭借自身的文化素养、理论基础和价值判断,挖掘出适合公安院校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时代先进文化;三要考虑公安院校教师在思政课立德树人实践中能否构建、运用和掌握文化载体的内容与价值;四要考虑公安院校大学生凭借文化载体能否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这样的公安特色文化载体,才有助于推动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包含公安特色的思政课文化载体

公安特色文化,是指适用于公安院校教育情境的文化。除了具有共同的优秀传统文化属性之外,还应着重体现公安职业特色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即具有警察职业要求的政治觉悟、思想品德、执法理念、工作态度、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人民警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法治观。首先,在思政课立德树人教育教学实践中,从中华文化中挖掘出能够传递忠诚爱国、甘于奉献、勇于斗争、敢于牺牲、秉公执法等红色基因的文化元素,以此为主要内容构建教育载体,进行教育活动,实现以文化人。其次,结合专业特色的文化载体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在构建特色文化载体时,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选择相应的文化内容。最后,文化载体不同于文化环境,作为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是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根据公安院校的教学规律、教育原则和教学水平、取舍能力等,对文化进行主动挖掘和筛选,包含坚毅勇敢、积极健康、向上向善、求真求实、公平正义等公安特色价值在内的文化载体。而那些假丑恶、腐化堕落、贪赃枉法等消极落后的文化则被过滤掉。总之,公安特色文化是结合公安院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体现教师的精心选择,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其文化内涵和形式是被公安院校大学生所喜欢、认可和接受的文化。经过了教师的选择与挖掘、学生的认可与吸收,文化载体才能实现以文化人的目的,才能助推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任务的实现[1]。

(三)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是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

进入新阶段,不仅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导向迎接国际国内复杂形势的挑战,还要为开启“十四五规划”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提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人才保障。《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规定: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公安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课在立德树人方面同样需要认真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样的公安人才,为谁培养公安人才,怎样培养公安人才”等系列问题,对于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公安院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结合自身特有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新时代公安工作的职责使命。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政治建警、改革强警、科技兴警、从严治警,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着力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2]。2020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时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人民警察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全心全意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努力工作,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3]。这意味着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同于普通院校,以培养“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核心价值观的预备警官为目标。因此,回答好公安院校立什么“德”、树什么“人”以及如何立德树人的问题,既是对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公安院校政治建校和思政课教育教学问题的回应,也是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公安院校政治建校和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从新时代新任务对预备警官队伍的新要求看,立“公平正义”之德,树“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之人,基本体现了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以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那么,如何才能立“公平正义”之德,树“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之人?应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构建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载体,助推公安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满足党和国家对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推动平安中国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这正是公安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公安院校文化载体与立德树人的逻辑关系

(一)文化载体的内容选择与立德树人的内在逻辑

文化载体不同于文化环境。简单地讲,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系统诸要素的总和,具有外在性、相对独立性和弱可控性等特点。例如,世界各国的多元文化和不同意识形态所构成的国际文化大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容易被控制的,所以才有了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取向。而文化载体是完全可以选择和把控的,是人们出于一定教育目的而主动建构的文化教育方式,是经过选择性挖掘的文化内容以及表现这一文化内容的教育形式。作为我国高校思政课特有的教育方式,文化载体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全球化使得当今的文化环境受国际上多种思潮特别是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文化思想和价值取向呈复杂多元、良莠不齐的状态,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难免困惑与迷茫,需要加强思政工作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作用。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来教育引导学生,成了包含公安院校在内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共同关注和探讨的课题。

就公安院校而言,构建什么样的文化载体进行思政教育,直接关系到能否立“公平正义”之德,树“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之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因此,以政治建校为方针的公安院校构建的立德树人教育载体,其内容必须是经过教师对标思政课的要求,对文化内容的政治性、方向性、正确性、历史性、时代性、适宜性和专业性等进行准确判断和精心选择,是以饱含忠诚爱国、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秉公执法等红色基因和警察价值观来构建的文化载体,由此才能对立“公平正义”之德和树“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之人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

(二)公安特色文化载体与文化强警的内在逻辑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精准挖掘出具有强警时代价值的文化内容,构建起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载体,是文化强警的时代要求和内在逻辑。长期以来,我国革命文化中有不怕牺牲、英勇顽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理想信念和严格纪律等饱含红色基因的文化,新时代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就是对它的传承、延续与发展,颇具公安特色和时代特色,铸就了当代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坚定、忠于职守、甘于奉献、英勇无畏、公平正义的公安精神。一支强大的英雄警察队伍,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职责,不仅具有高超的警务技能和业务水平,还表现在“牢记宗旨、忠诚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①参见2014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代表和爱民模范时的讲话。;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担当和严格的纪律作风。因此,公安院校作为人民警察的摇篮,要培养一支强大的预备警官队伍,构建起基于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国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教育载体,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按照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和提升“政治三力”的要求,将理想信念、尊重历史、崇敬英雄、爱国爱民、热爱和平、追求正义、勇于担当、血性儿女等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铭刻在预备警官的灵魂之中,融入其血液,以德才育人、忠勇铸魂的公安特色文化为载体,教育、锻造和涵养一支强大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预备警官队伍,这是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神圣使命。

(三)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是解决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

调查发现,公安院校立德树人实践中存在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畏难情绪滋长、对警务化管理不适应、对思政课不感兴趣、毅力意志不够坚定、自主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和性格修养存在欠缺等现实问题。特别是有部分大一新生,他们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不成熟,容易从众与迷茫,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缺乏全面系统、完整准确的认识理解与深刻把握。具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缺乏科学认识,或认识不清、不深、不全,理论基础差,知识储备不多,把理想等同于现实,遇到实际困难和挫折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放弃理想信念,精神上“缺钙”。二是对政治建校不以为然。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淡薄,政治敏感性和辨别力不强,缺少家国情怀,对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与人民福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关心不够,对国际国内时事政治和热点焦点问题漠不关心。三是对公安院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这一主渠道认识和理解不到位。部分同学要求减少思政课时和思政课程,有的建议在第一学期多开专业课或少开思政课,缺乏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内心拒绝学习,课堂上缺乏思考并拒绝参与讨论。四是对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存在质疑。当然,这既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教师方面,与由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针对性、教学实效性等因素构成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困惑不能很好地进行价值引领,实效性差,不能凸显思政课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意义。学生方面,与学生的思想觉悟、兴趣爱好、理论基础和成长环境等因素有关。当理论与现实形成一定反差时,学生就对理论产生怀疑,认为教师是说教,甚至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五是对警务化管理持异议。部分学生对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认识不足,习惯安逸而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认为“豆腐块”被子、队列、集合、课前礼仪和外出规定等纯属多余,羡慕普通高校相对宽松与自由的校园管理环境。六是自主学习能力呈多层次状况。公安院校的生源与普通高校不一样,学生入学前必须经过严格的体能测试和面试,很多高分考生因视力、身高、体能等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而一些身体和体能条件好的相对低分学生可以进入公安院校学习。学生之间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等相差较大,有的不愿意刻苦学习,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把报考公安院校看成是好就业或父母意愿,不能从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考虑学业与人生。七是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团队精神和大局观念。“00后”还属于独生子女的一代,祖父辈都围着他一人转,其成长环境造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对个人的名利得失斤斤计较;有的在教室、图书馆或寝室只顾自己方便,不顾同学的学习与休息;有的对“一人违规,团队受罚”不理解,意识不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八是持“佛系”的人生态度。部分大学生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持消极处世的人生态度。

因此,针对以上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应当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中具有忠诚勇毅、致敬英雄、匡扶正义、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等能够“铸魂补钙”“强心健脑”“育人育警”“教人图强”的适合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以解决公安院校大学生精神上“缺钙”及适应性成长成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既能助推文化强警又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教育载体,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三、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特色文化载体的构建

(一)精准挖掘涵养未来公安铁军的文化内容

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深入探寻能够体现公安特色的中国精神和时代价值,如何从中精准挖掘出符合培养公安铁军所需要并能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的文化内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思政课教学工作者需要潜心探寻、精心挑选和正确运用,最终实现文化教育载体思想上的正确性、逻辑上的合理性和价值上的引领性。

1.潜心探寻

思政课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可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探寻涵养公安铁军的文化内容,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寻找与发现那些历久弥新的中国精神和时代价值。一是借助现代网络、大数据、云技术,通过关键词搜索出红色文化基因线索;二是借助文献古籍,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梳理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当代文化。思政课教师必须在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长河中遨游、寻觅,并对经典加以熟读、研究与把握,保留来自历史和现实深处的真善美,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归类。

2.精心挑选

即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挑选那些契合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教育载体的文化内容。思政课教师要有相当高的思想政治判断能力和认识能力,要对照课程大纲、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以及公安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精选出来的文化内容既具有思想上的正确性、价值上的引领性与逻辑上的合理性,又契合培养公安铁军的实际需要。中华民族文化是一个复杂多元的文化体系,既包含了明显的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仁爱为民、赤胆忠诚、卫国戍边、公平正义等积极进步的具有红色基因的优秀文化,也不乏贪图安逸、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巧取豪夺等腐朽堕落的消极文化,还有一些难以区分且颇具争议的文化内容。于政治建校的公安院校而言,自然要精准选出具有激励新时代公安铁军作用的积极健康的先进文化来作为教育载体的内容。同时,以现代人的眼光和角度对消极文化进行批判,对具有争议的文化进行讨论和辨析。

3.文化内容与课程建设的一致性

公安本科院校开设“4+1”思政课程①“4+1”思政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概论,加上形势与政策教育。,不同课程的教育载体要有不同的文化内容,避免教学载体所传播的文化与信息在不同课程中多次重复出现,要提炼出适合不同课程特点和目标要求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传统、思想品德、精神风貌和时代价值,使之具有融入各门思政课程的合理性、实用性与可行性,增强思政课程体系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可见,要精准挖掘出涵养未来公安铁军的文化内容,构建思政课教育载体,以引领公安院校大学生成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预备警官,培养其时代使命与责任担当。这对思政课教学工作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与挑战,需要他们有较强的发现能力、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判断能力和取舍能力。唯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个要求,才能为构建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特色文化载体准备精准的文化内容。

(二)有效构建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文化载体

构建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文化载体,就是探讨、研究和实践如何将精选出来的公安特色文化融入教育载体,即文化内容与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方式的有效结合与运用。这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深度相“融”,不是简单地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公安特色文化或课堂上插入一些优秀故事,而是通过具有公安特色文化内容所构成的思政教育载体,使红色文化基因在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文化渗透和氛围渲染的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血液和灵魂,能够自然而然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公安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甘于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培养其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强烈的法治意识等人文素养。

1.突破教材限制,突出公安特色

精准挖掘出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元素要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并使其成为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强调公安特色是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公安院校思政课教学是按要求使用全国统一教材,教材本身没有突出公安特色。那么,公安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就要根据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中增添公安文化,在构建文化教育载体时,尽量挖掘、拓展、精选一些具有公安特色文化的内容,如在全面依法治国教育教学中,倡导公平正义、程序规范,反对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使公安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会贯通。

2.以问题为导向,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环节

考虑思政课教学内容、公安院校学生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等实际情况,在不占用学生太多业余时间的前提下,教师可根据每一门思政课程的章节来划分学习小组,将每一章节的学习要求、思考讨论的问题、学习资料等,提前分配给某一个小组去准备。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共14章,可将教学班级分为14个小组,保证每个小组都能领到一章的学习任务,然后由各小组组长组织同学准备学习资料,让他们在对应的教学章节课堂上分享学习体会,重点回答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也可以提出新问题,以此接受其他小组同学的检查与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第五章中“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例,要求学生阅读“郯子扮鹿求鹿乳”“郭巨埋儿得金”“卧冰求鲤”等故事,回答如何实现中华传统道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询问学生对当代养老问题有何思考与建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概括与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3.深度融入,注重价值引领

深度融入,旨在通过公安特色文化载体的潜移默化作用,将新时代的公安精神和警察核心价值观融入预备警官的血液和灵魂。以“忠诚”为例,不是简单地讲解或分析几个有关“忠诚”的历史人物或时代人物的故事,而是结合故事讲清什么是忠诚、忠诚于什么、为什么要忠诚以及新时代的预备警官如何践行忠诚等一系列问题。让“精忠报国”的岳飞、“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甘科伟等众多的英雄人物,在思政课堂上鲜活起来,让学生在新的文化教育载体下感受到未来职业生涯中生与死、正与邪、黑与白的较量,勇气与胆怯、奉献与私利、崇高与平凡对比之下凸显的崇高境界[5]。因此,要探索适合公安院校的教育模式,构建新时代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教育载体,以一种符合未来公安事业需要的铁军精神特质的文化承载方式,诠释、表达、传播新时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6],让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精神成为引领公安院校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公安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公安院校大学生应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如何成长等立德树人的问题。

(三)文化载体的特色与创新

公安院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其文化内容要根据警务实践和公安事业的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公安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突出公安特色和警察特质。文化载体应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文化育警的教育规律。

1.文化载体内容上的公安特色

根据公安院校公安铁军的培养目标和警务化管理的需要,从文化内容上看,要特别突出忠诚爱国、致敬英雄、顽强勇毅、甘于奉献、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公平正义等红色基因和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从警务化管理看,要特别突出革命文化中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服从意识以及团结协作、令行禁止、遵纪守法等规范意识。同时,将精准挖掘出的适合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传统文化,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例如,结合公安院校学生专业及当前公安工作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礼治或德治转化为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时代要求上来,从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以及如何执法等问题。完善公安院校育警铸魂和立德树人教育模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的公安预备警官队伍,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文化载体的发展与创新

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文化载体,以公安特色文化为内容,承载这些内容的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并日益丰富和完善的。基于思政教育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公安特色文化建设为载体,使之成为新时期公安思政教育发展创新的重要举措。应把握公安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和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和创新思政教育文化载体建设的有效途径,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根据公安院校“立德树人”与“忠诚卫士”“公安铁军”的共同属性,“立德树人”教育载体一定要与“忠诚卫士”“公安铁军”所体现出来的公安特色文化内涵进行有机衔接。一是文化内容与公安特色教育方式的有机衔接,凸显公安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模式的特殊性。虽然立德树人的规律与普通高校一致,但方式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以见义勇为、服务人民等优良传统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为例,普通高校与公安院校的区别是,公安院校特别强调其精神价值的引领和实践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鼓励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实践行动之中有所体现,而普通高校则更多地体现在理论教学之中。二是公安特色文化载体与警务化管理的有机衔接,凸显警务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警察是一支严格的纪律队伍,公安院校是培养警察的摇篮。针对有些公安院校大学生对警务化管理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应将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组织纪律等文化内容为载体的教育与内务整洁、队列出操、警容风纪、课前礼仪等警务化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将纪律、行动、行为要求的规范性约束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任务。三是公安特色文化载体与警务实践的有机衔接,凸显立德树人的系统性。将公安院校的立德树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将公安特色文化载体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与思政课程保持同向同行,构建专业课、实践课和思政课“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新模式。将公安特色文化教育融入学生见习和实习,以此作为动员和鼓励学生参与警务实践的价值引领,丰富和完善校局合作方式,创新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教育模式。

(四)用好用足用实当代公安特色文化资源

公安特色文化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既包括蕴含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中的具有公安特色的文化,也包括当今社会的法制文化、法治文化、平安文化、警务文化等。因此,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除了精准挖掘和用好传统文化中的公安特色文化以外,还要用好用足用实当代公安特色文化资源。一是立足于现有的公安院校丰厚的文化资源。例如,各公安院校的校训、校歌以及校史展馆等。以校训为例,校训是治校理念和校园文化的高度概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校训是“忠诚求实,勤奋创新”,广西警察学院的校训是“德才育人,忠勇铸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的校训是“忠诚、求是、团结、奋进”,北京警察学院的校训是“坚定、勤奋、求实、严明”,湖南警察学院的校训是“忠、真、智、勇”等,要以这些体现公安院校办学方针和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充实到“立德树人”的文化载体中。二是立足于公安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文化。借助公安院校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和警务化管理制度,如公安院校教师队伍警衔晋升培训制度、公安院校大学生参加的公安联考制度以及警务化管理制度,用好用足用实这些公安院校特有的政策和制度,为构建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文化载体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立足公安院校文化育人大小环境。公安院校特有的育人环境是普通高校无法比拟的。社会大环境下,以警察英雄、最美警察及警察先进人物的评选及其事迹的传播构建的公安特色文化载体,展现“守护蓝”公正执法、英勇无畏、服务人民、甘于奉献的中国警察精神,以及校内小环境中纪律严明、顽强训练、刻苦学习、团结协作、严肃活泼的青春人生,都是广大青年学生所崇敬和向往的,这些正是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形式。四是基于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的方针和“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以开展党史主题教育为契机,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融入公安院校思政课程,充实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文化教育载体的内涵,促使公安院校大学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总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公安事业接班人的公安院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强警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不动摇,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公安特色文化载体,确保公安人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努力为公安机关锻造一支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人才,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

猜你喜欢
公安院校树人公安
博物馆:上海公安史图片展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河南警察学院召开争创全国重点公安院校动员会
“疫情当下,我们上前”——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的港航公安掠影
我国公安院校水上教学课程的困境与出路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精细化管理视角下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