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研究

2021-01-06 07:26魏胜强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留学生法治法律

魏胜强

(郑州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河南 郑州450001)

来华留学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了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第九项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有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增长明显。当前的来华留学教育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显而易见的不足是,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非常薄弱,来华留学生违反中国法律并引发舆论关注的事件时有发生。法治教育不是针对某一类别、某一学科领域的来华留学生开展的,所有来华留学生都需要接受法治教育,因而关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不是小题大做,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教育方面。在新时代,来华留学生数量继续增加、教育质量逐渐提高是必然趋势,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不足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凸显。只有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展法治教育,才能切实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有效推进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实现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目标。

一、当前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不容乐观

我国早在1950年就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改革开放以后,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经济、科技、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外国学生申请来中国留学越来越普遍,来华留学教育事业逐渐走上正规化道路。为规范来华留学工作,原国家教委1995年发布通知,就接受外国高等专科院校毕业生来华攻读本科毕业文凭课程有关问题进行规范。此后,教育部单独或者联合外交部、公安部等主管部门,以通知或者制订部门规章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但是,这些内容主要针对来华留学的招生、管理、奖学金等事务,对教育教学方面的关注明显偏少。法治教育作为留学生教育教学的一个方面,时至今日仍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在实践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有研究者把高校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归结为五个方面:一是中外跨文化差异,增加法治教育难度。来华留学生的生源国主要是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的法律与我国法律规定存在一定差异。二是学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法治教育不够重视。许多高校招收留学生的年限较短,管理机制不够成熟,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大多数高校注重文化教育,轻视法治教育。三是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精通法律、外语的专业人员。高校要对留学生实施有效的法治教育,需要既擅长外语又精通法律的人士来担任留学生辅导员。四是留学生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缺失,法治教育氛围不够浓厚。留学生缺乏参与学校法治教育活动的平台,基本上被排除在校园法治教育的门外。五是相关职能部门缺乏联动机制,法治教育宣传力度不够强。一些留学生所在地的职能部门在处理留学生事务上各自为政,缺乏公安部门的法律教育宣讲[1]。这些概括初步点出了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过基本上是从表层探讨的,如果从深层视角看,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可能更严重。这些问题大致表现在教育实践随意、指导规范缺乏、文化底蕴不足三个方面。

(一)教育实践随意:高校自主决定和安排

根据我国关于外国人管理的法律法规,来华留学生从进入中国这一刻起,就和公安机关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安机关在来华留学生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华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之后,一般都会接触到法治宣讲,因而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似乎在各个高校都不成问题。然而实践中,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却非常随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基本上都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校自身是否重视直接决定着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状况。

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开展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大致有三种类别:

1.通过公安机关的简单宣讲完成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

从目前有关媒体的报道看,这种形式最为常见。其具体做法是,在新生入校之际或者开学之初,高校邀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人员向来华留学生宣讲中国的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并提醒他们应当办理的相关手续和在华期间的安全事项等。这样,涉及面广、与来华留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教育,仅通过一场简单的法治宣讲就完成了。姑且不论这样的宣讲能让初来乍到的来华留学生记住多少东西、明白多少法律制度,仅这种教育形式就显得过于单薄。

2.通过几场连续性的法治讲座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比如,有媒体报道:东阳市公安局的外事民警受邀走进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雕刻艺术与设计国际班的非洲籍留学生展示常见毒品的仿真样品,着重讲解了毒品的分类和吸食毒品的危害等,并现场回答留学生提问。该校一直重视对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已先后为他们解读电信诈骗、非法传教危害等①通讯员陈令钊:《给留学生上法治课》,载《浙江教育部》2019年4月10日,第1版。。这可能是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做得较好的实例,也是不少高校认为他们所能做到的比较全面和丰富的法治教育。当然,除了警官以外,也有检察官给留学生上法治课的报道,无非是工作关联程度决定了更多是由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向来华留学生宣讲法律知识。实际上,这种法治教育和前一种法治教育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只是在场次上多一些而已。而且从内容上看,它们更像是安全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关系有些远。

3.把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纳入学分,吸引来华留学生学习和运用法律

如有网络报道: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首创外国留学生“学法进学分”活动,首次将“法制教育学分课程”正式纳入外国留学生的学分成绩。“法制教育学分课程”适用于所有在校就读的外国留学生,由市公安局教官授课,向外国留学生介绍在宁所需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签证、外国人停居留、外国人“三非”等出入境相关知识,以及交通安全、禁毒、法律体系等。课程结束后,留学生们在考试合格且学习期间无违法行为的情况下,可获得相应学分。目前,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在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南京科技职业学院三所高校开展“学法进学分”试点工作①记者季宇轩、通讯员宫靖:《全市外国留学生“法制教育学分课程”正式启动》,http://news.yangtse.com/content/758341.html,2019年9月25日。2021年2月4日访问。。这种做法可能是国内关于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最具有创新性的实践,而且这种创意和实践是地方公安机关牵头进行的,高校基本处于配合地位。

上述三类法治教育涵盖了实践中高校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主要做法。从上述做法和有关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实践中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至少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1)高校既缺乏工作机制也缺乏基本师资力量。目前各高校开展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基本上是通过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法律实施机关完成的,高校在这方面的作为很小,仿佛他们只需要邀请公安机关进行法治宣讲就算完成了教育职责。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尚未见到有关高校把法治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纳入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方案中。广大高校也缺乏能够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基本师资力量,只能邀请从事外国人管理的公安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法治宣讲。在这种情况下,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也就不需要专业教材,只需公安机关的宣讲人员介绍法律的大致规定、来华留学生的注意事项等就万事大吉了。这给人的感觉是,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不是高校的职责,反倒成为公安机关的职责。尤其是南京市公安机关开展的“学法进学分”活动,显然是由公安机关主导的,担负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反而成为配角。(2)把法治教育等同为简单的普法宣传工作。由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法律实施机关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他们所做的只能是简单的普法宣传,这与作为一门课程的法治教育根本不是一回事。法治教育固然是普法宣传工作的一部分,但还是跟法律实施机关的普法宣传存在明显的区别。法治教育是专职教研人员对特定对象开展的一种专门性的教育工作,具有全面性、系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法律实施机关的普法宣传则是针对不特定的人群进行的零星法律知识的浅层次介绍。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的知识、感受中国的文化,显然不能靠一场或者几场法治宣讲就能明白中国的法律制度,而需要在专门的课程中,借助教科书比较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有研究人员披露:当前各高校几乎都未对留学生开设法治教育课程,法治教育教材无一例外只有针对中国学生的中文教材[2]。这充分说明当前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被简化成了普法宣传工作。

显而易见,当前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普遍不重视,导致教育实践比较随意。怎么开展法治教育、开展哪些方面的法治教育、开展多少场次和学时的法治教育等,基本上由高校“跟着感觉走”,没有什么具体要求和评价标准。

(二)指导规范缺乏:内容片面且途径单一

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在实践中由高校自主决定和随意安排的状况,固然跟高校对这一事务不重视、不愿意投入教育资源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不在于高校自身。招收来华留学生是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内容,高校在这一活动中的主要角色是贯彻落实相关要求。虽然高校可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是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结合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特点,在某一专业领域培养来华留学生。比如,中医药类的高校可以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中医药专业水平上进行创造;理工类的高校可以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科学技术水平上有所创新。但是,法治教育显然不属于专门的学科领域,因为法治教育虽然与法学教育密切相关,但总体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属于素质教育,而不属于法学专业教育。它所要培养的是一个公民(或者外国人、无国籍人等其他自然人)最基本的法治观念,使公民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帮助他们养成知法守法尊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因此,不属于专门学科领域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只能作为公修课,而且最好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统一规范。

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并无专门规定。教育部的通知或者规定很少涉及教学问题。2000年发布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要求,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的必修课。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汉语和中国概况应当作为高等学历教育的必修课;政治理论应当作为学习哲学、政治学专业的国际学生的必修课。据此规定,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都开设了汉语和中国概况这两门必修课,但对法治教育课程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行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要求,高等学校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学校应当教育外国留学生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尊重我国的社会公德和风俗习惯。这好像是强调了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但是这种法治教育既不是必修课也不是选修课,所以实践中才有广大高校邀请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人员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宣讲就算完事的常态化做法。因此可以说,长期以来我国对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就是这样简单开展和敷衍了事的。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规定与对国内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规定相比,显得过于“简陋和寒碜”。198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拉开了我国全民普法的序幕。它要求: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其他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设置法制教育的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并且把法制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从此,我国高校普遍开设法学概论课程,后来这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而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至今仍是大学生必修课。2016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大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要求高校开设法治基础必修课。而且,中央和教育部发布的文件一再强调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教育比较受重视。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明显看到,我国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还很不重视。

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专门强调了法律、制度和安全教育,并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在入学和日常教育中有计划地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安全教育;应当及时向来华留学生提供安全信息,预防违法犯罪,防范不法侵害。高等学校应当要求来华留学生遵守中国法律法规、校规校纪,依法依规预防和惩处来华留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这一规定虽然仍未要求把法治教育列入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视已经有所提高。它所强调的法治教育仍然延续了以往把法治教育等同为简单的法律知识宣讲的做法,而且关注的是依法依规处理来华留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问题,与深层次的法治教育仍然有较大的距离。由于这一试行规范实施时间不长,在不少高校尚未得到完全落实,对扭转当前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不受重视的局面会有怎样的效果,目前还不得而知。

教育部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一些高校不但不重视法治教育,而且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也不够严谨。“审视高校来华留学生事务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可发现,部分内容设定随意性较大,一些概念混淆不清,或存在高校的规章制度与法治精神相背离。”[3]教育部缺乏统一的指导规范,高校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重视不足,相应的教学研究当然也备受冷落。据检索,关于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公开发表的教研论文屈指可数。

(三)文化底蕴不足:灌输规则而忽视理念

来华留学生接受的中国教育涉及各个领域,总体上以专业学科领域为主。但是,帮助来华留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文化始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了来华留学生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并规定: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离不开专门的法治教育。由于政治与法律之间的天然密切联系,来华留学生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就必须学习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尤其是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观念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法律制度比较了解的基础之上,让不熟悉法律制度的外国人形成法治观念简直是痴人说梦。同时,法律作为最低限度的道德,也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成员发挥着道德引导的作用。缺乏法律制度的支撑而空谈道德,只能使人的道德观念转化为伪善。因此,来华留学生良好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也有赖于专门的法治教育。无论是向来华留学生宣传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还是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说到底都是在向他们传播中国的政治法律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都带有这个国家深刻的文化印记,并且成为文化的重要表现。由此可以看出,法治教育尽管依赖具体法律制度的教育,但受教育者所接受的不仅是法律制度的知识,更是法律制度所代表的文化的熏陶。来华留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树立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其实也是在接受中国文化。

对文化的学习远不是简单了解一些法律条文、明白一些具体规定那么简单。当前不少高校主要通过公安机关向留学生宣讲一些出入境管理、禁毒等方面的法律制度来实施法治教育的做法,实际上是把法治教育简单化为规则的灌输,仅仅抓住了法治教育的皮毛而忽略了法治教育最根本的精髓——文化熏陶和理念教育作用。且不论当前不少高校采取的这种规则灌输做法能否有效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仅就其教育的文化底蕴不足而言,这种法治教育就是失败的。因为真正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很难通过一两次规则宣讲就可以形成,而是需要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学习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论,并且需要专职教研人员的深入讲解。有研究者提出,留学生具有多种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在异国不但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还要面对因沟通困难、文化差异等产生的各种不适。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决定了留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也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4]。在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中国文化的熏陶,并向他们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若干内容,实际上是帮助他们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当前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文化底蕴不足,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不利于他们尽快了解中国和适应在中国的学习生活。

二、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刻不容缓

近几年一些来华留学生因违反中国法律而被曝光的实例,说明我国当前存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力度不够、国家有关机关惩处来华留学生违法犯罪措施不力等问题,也进一步说明高校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正如有研究者所言,随着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从社会公共秩序安全预警的角度来看,对来华留学生开展系统专业的法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留学生不仅要充分实施法治教育,更要在入学第一时间内实施,以规制其行为,发挥法治教育的预警机制,让来华留学生不仅要懂得中国法律,更要遵守中国法律[5]。高校应当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主体,不能简单地把这项工作推卸给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法律实施部门。无论有关法律实施机关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有多大,都不能取代高校法治教育主体责任的地位。如果说,法律实施机关协助高校开展法治教育是为了教导来华留学生遵守中国法律、依法办理相关法律事务的话,高校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功能远不止这些,甚至丝毫不亚于对中国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法律不仅是抽象的条文集合,更是对社会活动的规范和引导,我国的法律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凝结成的制度总结和价值评判标准。当代中国的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然人有机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所必须正确认识和有效掌握的行为准则及其实践要求。因而,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接受法治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种必然的需要。高校只有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才能真正开阔他们的知华视野,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开阔来华留学生知华视野,法治教育功不可没

来华留学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为此,教育部要求对来华留学生开设汉语、中国概况这两门必修课,而且《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专门强调:来华留学生的专业培养方案应当包含汉语能力水平要求和中国概况类课程的必修要求;不应设置国防教育环节和军事课程(含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高等学校应当安排充足、适用的汉语课程和中国概况类课程,满足来华留学生修课需求。由此可见,加强知华教育在整个来华留学生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知华教育涉及的内容太多,远非汉语和中国概况这两门课所能够完成的。汉语这门课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因为所有的知华教育都必须建立在汉语教育的基础之上,来华留学生对汉语的学习本身就是感悟中华文化的重要过程。中国概况作为一门必修课,所讲述的更多是中国的国土、人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旅游等方面的基本常识。通过这样一门课全方位地介绍中国各方面的情况,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地介绍,让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形成模糊的轮廓和零星的感悟。对来华留学生开展知华教育如果仅凭汉语、中国概况这两门必修课,其效果不可能会好到哪里去。因为这两门课只能算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最基础的入门课,只有配套开设其他关于中国某些方面概况的课程,才能真正达到让来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效果。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汉语、中国概况这样的课程,应当是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学习的课程,由此形成对中国的初步了解;来华后应当继续学习中国不同方面概况的课程,这样才能对中国形成比较丰富的认知,实现知华的目的。

开展来华留学生知华教育,除了汉语和中国概况外还应当开设更多的课程。《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这实际上也肯定了对来华留学生开设其他相关课程的做法。在诸多相关课程中,法治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为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跟法律关系密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凝结成法律中的一部分内容。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状况;学习中国法治实践中的一些案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中国的真实社会状况。当然,来华留学生也需要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但这些内容尚不能跟法治教育相提并论。因为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更多属于历史或者地理的范畴,对来华留学生来说显得过于专业,尤其是一些风俗习惯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甚至很多中国人对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甚了解,而法治教育是大众化的,任何一个身在中国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有义务接受。至于校情校规校纪教育,最多属于入学教育的一个环节,跟法治教育根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内容。此外,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还有一个很重要作用,就是深化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和领悟。因为与其他领域的用语比起来,法律的遣词造句无论是明确肯定的规定还是抽象模糊的要求,在表达上都非常严谨和精准,有助于来华留学生深刻领会汉语的精妙和博大。

总之,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际上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大门,他们可以通过对中国法治的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现实状况。“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国情教育,引导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对外展示大国形象的重要战略举措。”[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当代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开展法治教育实际上是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来华留学生知华的重要途径。在开阔来华留学生知华视野方面,法治教育功不可没。

(二)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法治教育不可或缺

留学生来华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医学等专业知识,提高自己某一领域的专业水平,但这不是他们来华的全部内容。无论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历史文化抱着怎样的态度,来华留学生在中国都必须接受这一切,并且需要积极适应中国的各种状况。因为来华留学生不可能生活于“真空”的社会,他们必定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要运用中国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就是说,来华留学生无论是短期进修还是长期学习,都需要融入中国才能顺利度过留学时期。而融入中国,所面对的不仅是要处理学业上的相关事务,还需要处理好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除了日常消费、勤工助学、外出旅游等相关活动,还有不少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缔结了婚姻、组建了家庭,有些人甚至希望结束学业后在中国长期居住或者开展就业创业活动。当然,所有这些活动都必须以遵守我国法律为前提。因此,无论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中国,来华留学生都必须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开展相关活动。法律固有的特点和属性决定了只有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融入中国,为美好的来华留学生活铺就道路。

一方面,法律是引导和规范人们活动的行为准则。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体系,一般是以明确肯定的语气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应当怎样做、不可以干什么等。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阅读法律的人会对法律的要求产生明确和直白的认识,具有一定汉语知识的来华留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和查询法律规定时一般不会对此产生歧义,他们基本明白如何处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以法律学习的视角来体验中华文化,认识到中华文化所确定的社会规则的特殊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而自觉遵守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秩序。通过对留学生文化差异的调试和理解思维训练,也有助于来自不同国别的留学生之间在文化和习俗方面求同存异,相互尊重,减少摩擦和冲突,丰富留学生生活,构建和谐的校园秩序。”[7]在法治教育课堂上经常接受法律和法治的熏陶,来华留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然能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法律的世俗性决定了其适合所有的人学习和掌握。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教育背景,而且不少人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的思维、言行举止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来华留学生在接受中国文化、中国风土人情方面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个过程因人而异、长短不一。但是,如果接受了中国的法律知识教育,这个过程将显著缩短。这是因为,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法律虽然深受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且也带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的因素,但是总体上说,法律是世俗的行为规范。法律不像宗教那样关注人们的信仰问题,不像道德那样引导人们做高尚的圣人,法律所调整的恰恰是世俗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举止,所解决的恰恰是由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引发的纠纷。这就决定了任何国籍、任何宗教信仰、任何教育背景和任何人生经历的人,在中国都可以接受中国的法律规定和法治体系,都可以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很好地生活和学习。显然,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所遇到的阻力,远远小于对他们开展其他文化教育的阻力。

总之,法律的上述两个特征决定了学习法律知识对每一个来华留学生来说都并非难事。学习中国基本的法律知识,来华留学生不用担心不明白、读不懂、用不着等问题,而是可以学以致用,通过实际行动检验学习的效果。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实际上就是对他们开展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规则教育和观念引导,不但不会遭到排斥,反而还会深受欢迎。基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来华留学生可以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充分开展相关活动,有机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之中,使自己在中国的留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毋庸置疑,法治教育是帮助来华留学生融入中国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

(三)提高来华留学生综合素质,法治教育至关重要

《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跨文化和全球胜任力方面的要求是:来华留学生应当具备包容、认知和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意识、知识、态度和技能,能够在不同民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团结中发挥作用。这实际上是在强调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等方面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处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事务和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纠纷。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事务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首先依靠的是法律,即必须在一定的法律框架内寻求途径和方法,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如此。有不少事务或者问题未必是法律方面的,更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的作用,但是离开特定的法律框架或者法治背景,事务将变得更加棘手,问题将变得更加麻烦。尽管来华留学生主攻的专业领域多种多样,他们留学的目的大多是想成为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专门的法律工作者,高校仍然应当对他们开展法治教育,否则这样的人才培养会有比较明显的缺陷,不利于提高综合素质。总之,开展法治教育对来华留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来华留学生的综合素质始终离不开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理论的熏陶。

这一判断至少有以下三点理由支撑:第一,法治教育可以丰富来华留学生的法律知识,增强来华留学生的责任意识。来华留学生的国别和教育背景不同,他们在自己国家学习法律知识的情况不一,但总体上说比较弱。特别是近年来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来华留学生数量增长较快,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可与我国同日而语,因而相当大一部分来华留学生的法律基础较差,责任意识不强,对他们开展法治教育,既有利于他们掌握中国基本的法律制度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弥补他们法律知识基础薄弱的不足。“而通过对其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让其明白冲突的解决,靠的是在东道国法律框架内的理解与协商,而不是非理性的暴力和不配合;非理性地发泄不满,冲动解决纠纷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纠纷,反过来会使事态进一步恶化,从而影响学业,甚至于承担法律责任。”法治教育不仅能教给来华留学生中国法律知识,还能教育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后果,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第二,法治教育可以训练来华留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来华留学生的规则意识。我国已经在2010年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这一体系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法律体系和具体的制度设计具有显著的逻辑性,是由一个个规则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累积而成的有机整体。尤其是历来就有成文法传统的中国,对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对法律规则的构建更加注重逻辑性。每一部具体的法律文本、每一个复杂的法律部门和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都是一个个文字、语句、制度的逻辑表达和体系构建。作为依法治国重要制度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基础性内容。来华留学生对宏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过程也是潜移默化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对微观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学习过程也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规则意识养成过程。第三,法治教育可以强化来华留学生的制度认知,充实来华留学生的法律智慧。法律是人类理性认知的结果,是人类通过智慧解决问题和引导社会生活而形成的制度。一个个法律规则构建成的法律制度并不是僵化的文字组合和行为要求,而是通过丰富的法律实践形成的充满智慧的问题解决方案。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凝结着中国人民求真理得解放、开创幸福生活和实现民族复兴重任的艰难曲折经历和丰富实践智慧。来华留学生通过接受法治教育,不仅能学到具体的法律制度,更能汲取中国人民在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方面的智慧和信仰的力量。

上述三点理由足以说明,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所起到的丰富法律知识、增强责任意识、训练逻辑能力、提高规则意识、强化制度认知、充实法律智慧等方面的作用,是来华留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很难得到的。而这些能力正是综合素质所必备的,是来华留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上能够展示其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基础性条件。法治教育所具有的这些作用,充分说明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三、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大有可为

针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基于法治教育在来华留学生培养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必须考虑如何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问题。前文已经提及,关于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少。现有的成果中,关于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比较全面的建议是:第一,加强入学及日常法治教育,发挥法治教育的预警机制。第二,提升留学生汉语水平,提高法治教育质量。第三,开设留学生法治教育课程,加强法治教育。第四,加强留学生管理人员法律、外语业务培训,促进法治教育实施。第五,采用多元化法治教育手段,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第六,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施法治教育。这种观点几乎把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涉及的多个领域都考虑到了,所提的建议虽然比较中肯,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基本上都是点到为止,对来华留学生的针对性不够强,而且没有突出重点问题和关键领域,可操作性不够明显。

在回答如何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这一问题之前,应当首先明确两个共识:一是当前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状况比较糟糕。许多高校甚至基本无所作为,因而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对现行的教育机制、教育方法等进行改进,而是要构建相对完整的法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二是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高校的主体责任。尽管当前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法律实施机关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这些国家机关也具有普法宣传的责任,但是开展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和其他专业知识教育一样,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责无旁贷,法律实施机关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在这两个共识的基础上来探讨如何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就应当考虑立足高校的实际状况,以“白手起家”的精神抓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关键问题,而不是泛泛地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加强对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

(一)组建专职教师队伍,开设课程编写教材

既然高校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主体,那么在高校内部解决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问题就必须从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和教材编写三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高校应当建立专门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没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再好的课程也难以实现教育的目标。实际上,国内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目前也存在缺口。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任务一般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授课教师多是法律和法学的外行,因为法学专业毕业的人在高校首选是成为法学院系的教师。更糟糕的是,绝大多数高校几乎没有对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师资队伍,否则实践中也不会出现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的工作基本上由公安机关从事外事工作的人员来进行的局面。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一般会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组建对外汉语和中国概况这两门必修课的专职教师,但尚未听说哪个高校有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来华学历生培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招贤纳士,优化队伍结构,关注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8]因此,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当务之急。这样的教师必须是法学专业出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比较精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高校专职教师所开展的法治教育,与公安机关外事工作人员对留学生所开展的法治教育,在水平上还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毕竟,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介绍法律制度,更要注重从法律文化、法治理论方面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熏陶,并非懂得法律制度和条文规定的人都可以成为高校法治教育教师,只有那些受过专门的、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的人才能胜任这一岗位。如果高校短期内难以组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也可以考虑与国内大学生共享师资队伍,但不管怎样,这些教师必须是专职教研人员。即使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国家法律实施机关工作人员可以分担法治教育的某些职能,他们也不能取代专职教研人员。具备专职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是高校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底限要求。

其次,高校应当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法治基础课作为专门的教育课程。就是说,应当把法治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和汉语、中国概况一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高校应当开设法治基础必修课。因此,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课程也可参照这一规定,取名为“法治基础”。关于培养方案,《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相应层次和专业的教育教学标准和规范,结合来华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发展特点,制定明确、适用的来华留学生专业培养方案。这说明,培养方案并非封闭的,除了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以外,高校还可以增加其他必修课。高校增设法治基础必修课,符合《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精神。

再次,高校可以尝试编写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必修课专用教材。有研究指出:课题组关注留学生汉语学习十余年,和全国、全省其他院校的留学生汉语教师每年都有几十次的教学交流,任何一个高校的留学生教学对于教材的依赖程度都是无以复加的[9]。这充分说明教材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法治教育方面,来华留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更为强烈。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中国的法律制度、法治理论、法律文化等都很陌生,许多概念和术语他们首次听到,如果没有教材,听过之后很快就忘掉了。来华留学生必须通过阅读教材,才能掌握法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目前,国内尚未见到专门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教材,这说明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既不受重视,也没有多少人投身相关的教学和研究。最好的办法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教材,其次是由来华留学生人数比较多的高校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高校共同编写。在当前教材编写目标难以实现的情况下,也可以暂时使用国内大学生常用的法治教育教材。

完成组建师资队伍、开设专门课程和编写专用教材的任务,是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法治教育在形式上的重大突破。法律实施机关、高校留学生管理人员等可以在法治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此时的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已经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正式教育内容,除专任教师以外的其他人员所发挥的只是辅助作用。只有形成这样的局面,高校才算是真正尽到了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主体责任,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

(二)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组建教学团队、开设相应课程之后,还要确定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来华留学生接受的法治教育只能是中国的法治教育,教学内容应当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而展开。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内容非常庞大,要把它凝缩成为一门课程来讲授,仍面临许多内容取舍的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内容选择方面,应根据留学生在华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经常遇到的问题、关注度高的问题进行取材。以此话题开展法治教育,既能提升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多吸收多年来留学教育管理的经验,多倾听留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对于留学生专业学习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也应该开设相关课程,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开设劳动法课程,经济学专业开设经济法课程,医学专业开设医事法律课程,最终将其培养成为既懂留学国经济、风俗、语言、文化,又知晓相关法律政策的,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高级人才[10]。这种建议虽然不乏可取之处,但并非从深层次上理解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操作层面的思考。客观地讲,对来华留学生和对国内大学生分别开展的法治教育,二者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区别,甚至也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为这两种法治教育的功能和属性是一致的,仅仅是教学对象不同而已。基于这种认识,可以考虑从如下三个部分来设计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

首先,应当像国内大学生的法治教育那样,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律体系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立在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之上,来华留学生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明白中国法律制度的全貌和框架,也不可能明白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入境出境管理法等具体的法律制度在整个中国法律架构中的地位。此外,还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这是从思想上帮助来华留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别的思想根源,使他们从理性的角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育是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实施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其他方面内容的基础。只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不至于沦为应景之作和零散的法治宣讲活动。把国内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引入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之中,也是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大学生趋同化管理的重要表现。

其次,应当结合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生活的需要,讲授专门的法律知识。来华留学生在中国的活动具有独特的内容,高校需要结合这些独特内容讲授相应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要求,比如出入境管理、禁毒、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出入境管理跟来华留学生密切相关,这一部分法律制度应当着重讲授;由于国外的禁毒法和国内有较大差异,也应当加强来华留学生禁毒法教育,免得他们因对毒品违法犯罪活动认识混乱而走上违法的道路;开展来华留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可以为他们以后的人生之路指引方向。有研究者于2019年选取北京某高校来华留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3%的被访者具有在华实习和就业的意向,16.3%的被访者只有在华实习的想法,6.7%的被访者想在华创业,10.7%的被访者没有在华就业打算,具有毕业留华想法的比例超过70%[11]。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对外开放力度的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希望在中国就业创业,开展专门针对外国人在华就业创业方面的法治教育是高校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再次,应当针对来华留学生的专业要求和科研需要,开展相应法律知识教育。比如,研究生以上层次的来华留学生大多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因而应当对他们专门讲授我国的知识产权法,防止他们因不知道法律的要求而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对于医学类的来华留学生,可以开展医疗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的法治教育;对生态学科的来华留学生,可以开展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法治教育。这些内容既是法治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来华留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重要方面。

上述法治教育的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础性和根本性的,是后两部分的法治教育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前提。第二部分法治教育的内容是解决来华留学生日常生活问题的法律指导意见,第三部分法治教育的内容是提升来华留学生专业素养所必需的知识。这三部分构成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内容的基本框架,既有理论教导又有很强的实用性。

(三)凸显中华文化特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理论,帮助受教育者树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法治教育的重要目的。法律既是人类社会公共价值理念的载体,又是展示民族文化属性的“地方性知识”。这决定了法治教育不可能是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术教导,它必然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和民族特色。因此,法治教育既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又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正确认识法律和法治教育的属性,有助于客观看待和理性评价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功能,从更深层次上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在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是中国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开展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法治实践中通过教育活动进行的表达,是凝结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思想传播和知识教导活动。这注定了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必定要担负起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根据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加强教育国际交流的要求,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应当凸显中华文化特色,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来华留学生即使学习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仍然会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教育,既是教育的具体内容也是加强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现实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也可以使用中国话语、中国形式展现给留学生。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思想就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无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文化,都蕴含并宣扬仁爱、诚信、正义等价值观,每种文化都采用各自的形式对这些价值观进行阐述和传播,而采用中国特色的方式讲述价值观,对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采用适当的形式、选取适当的内容向留学生传达价值观,是我们在留学生管理中可以采取的方式。”[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对来华留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必须同时向他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缺乏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和宣传,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就会变成沉闷的法律条文解读,丧失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用饱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知识和理论讲授,才能把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课程讲出中国特色,讲出与来华留学生所在国家的法律制度完全不同的味道,激发来华留学生学习法治的兴趣。

在凸显中华文化特色的同时,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我国未对来华留学生统一要求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这是一个很大的缺憾,也给来华留学生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思想政治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不但国内大学生需要学习,来华留学生也需要学习。在不宜直接开设思想政治课的情况下,可以在法治教育课程中融入更多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内容,这既切合法治教育课程的特点,也在实践中便宜可行。在法治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一方面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引导来华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遵循中国的道德规范和原则,遵守作为最低限度道德的法律;另一方面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帮助来华留学生从政治高度认识中国法治建设的丰富实践和形成的一系列重大成果,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和精髓。只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才能抓住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灵魂,避免这一课程成为简单的制度解析和空洞的文化说教,才能充分实现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在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中凸显中华文化特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是使这一课程得到升华的必要条件,是这一课程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加强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努力方向。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的这些高标准和专业化要求进一步说明,那种依靠法律实施机关的几场宣讲代替法治教育的做法将无法再行得通。只有高校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组建高层次教学团队,开设专门的法治课程,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才能真正做好来华留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达到来华留学教育的目标。

猜你喜欢
留学生法治法律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