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文杰 史 伟 张锦伟
新乡医学院 艺术教育与医学教育融合研究中心河南 新乡 453003
作为陶瓷古国,中华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掌握了陶器烧造技术,此后再逐渐掌握瓷器制作工艺。北宋汝瓷源于青瓷,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系统追溯和梳理北宋汝瓷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阶段,将为系统研究汝瓷艺术审美和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瓷器的来源是陶器。鉴于陶器的悠久历史,早期原始的瓷器应当在上古时期的商代已经初有眉目,彼时中华先民就已成功烧制出了原始青瓷。由于这时期的胎料中杂质较多,烧制还原气氛不充足等,烧出的瓷器釉色尚不够稳定,具有较强的原始性。
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大概到了东汉,随着陶瓷器制造技术的发展,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瓷器开始出现,但是当时瓷器无论从色彩、样式还是用途等方面来看,只有青瓷和黑瓷,类型非常少。这时期采用龙窑烧制,烧制的瓷器同原始青瓷相比含铁量少,吸水率低,釉色稳定,胎体坚硬、胎釉结合紧密,瓷化程度较高,叩之有金石之声。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后三国鼎立而终于晋,八王之乱后则有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大分裂时期,瓷器发展有限,只新增一个类型,即白瓷。但这时期,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得到巨大发展,这为瓷器迎来第一个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顶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大量使用瓷器,这推动我国瓷器发展迎来第一个高峰。这时期,我国瓷器不仅在烧造工艺上取得了飞速发展,更加精湛,而且瓷器的类型和种类也得到极大丰富,如酒具、茶具、文具、餐具、玩具、乐器,而在生活中应用更为广泛的瓶、罐、壶、杯等器具则已经成为民间社会十分普遍的现象。与前代相比,隋唐时期的瓷器类型多样、功能齐全、造型新颖,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这反映了当时烧造工艺的进步和提升,已经远远超过此前各代。在唐代烧造瓷器的产地中,浙江越窑和河北邢窑是比较著名的两个瓷窑。前者出品的青瓷和后者出品的白瓷,在当时享誉全国,被世人称之为“南青北白”,成为当时的一时之选,对后世影响深远。
因此,隋唐时期瓷器的盛行与民间社会需求旺盛密切相关,其烧造也深受当时社会风俗及民间时尚影响。如茶饮之风盛行于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为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茶文化的著作。茶饮文化盛行之际,也极大地促进了茶饮器具文化的发展。唐之前,茶饮器皿多以金、银等金属材质为主,但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进步,瓷器作为饮具的样式、种类日益丰富多样,品质不断提升,这促使瓷质茶饮器具逐渐替代金属,到了唐代,瓷质茶饮器具终于大量取代金属茶饮器具,成为社会上品茗赏茶的主要饮具。此外,唐代对外交流的频繁及对外贸易的兴盛也极大地促进了瓷器的发展。当时,陆地上,以长安为起点经过中亚终于欧洲的丝绸之路是唐代至关重要的对外贸易路线;在海上,以广州为主的港口城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唐代海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唐代对外商品的发展,其中除了著名的丝绸之外,瓷器是备受欢迎的对外贸易商品,成为唐代对外出口商品的主力。这对唐代瓷器发展是极大的促进。
因此,在唐代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和对外贸易及交流的强劲需求产生的推拉合力下,唐代瓷器发生了极大变化。颜色、样式及装饰风格上都较之前有了极大丰富,无论从造型还是装饰上都增添了众多文化元素,其中西亚文化元素带来的十分特别的影响,为唐代瓷器造型文化融入了异域风情。与此同时,与前代强调葬礼简单的社会风尚不同,国力鼎盛的唐代社会奢侈之风盛行,这同时也使社会出现厚葬习俗,而陪葬所用的生活器具三彩器具也跟着很快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文化元素让唐代陶器和瓷器形成了特有的时代风格。下面以执壶、盘口壶、平底罐、瓷碗、瓷枕、瓷砚等为例来概观之。
唐之前,鸡首壶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瓷器款式。隋唐时期,执壶取鸡首壶而代之,成为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瓷器样式。执壶是一种多棱形式的圆柱体瓷器,因样式新颖、使用方便,从而受到唐代社会的普遍欢迎。而在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鸡首壶则在唐代消失不见,这是社会文化风尚变化的结果。与前代的鸡首壶相比,唐代执壶的样式还是发生了很大变化,比较突出的变化是壶柄从龙柄变为曲柄,在流与柄之间则是立系耳,这样的形式也少见。
盘口壶。盘口壶早已有之,最早大概于东汉出现,此后一直流传,直至唐代。但较之以往,唐代盘口壶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壶口从盘口变为喇叭口,壶腹则以椭圆形为主,有的呈瓜形,因此之故,盘口壶在唐代记载中也被称为“注子”,根据词义可知,盘口壶应当是唐代社会的一种酒具或茶具。盘口壶的产地广泛,在南北各地瓷窑中都有生产,样式也大体相同。和盘口壶(注子)一起使用的一般是酒杯。众所周知,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以饮酒著称,其诗句中酒杯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如“举杯邀明月”、“呼儿将出换美酒”等诗句,从中后人可以了解到唐代酒杯应该已经大量使用。而且,从唐代文献记载中可知,唐代酒杯种类繁多,样式也非常多,如有高足杯、圈足直筒杯、带柄小杯、曲腹圈足小杯等。另外,还有一些样式的唐代酒杯则是根据金属饮具仿制而来的。
隋代十分流行一种陶器,名之为四系罐。隋唐鼎革,四系罐在唐初还能见到,后随唐代陶瓷烧造飞速发展,社会风尚的变化,四系罐在中、晚唐时期就消失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平底罐。平底罐是一种广口外卷、无颈、丰肩、无系耳、平底的罐,它的大量兴起主要源于其实用价值,因为这种罐一般腹部丰满、有盖,在日常生活中适用范围很广。平底灌在唐代生产量非常大,而且产地遍布南北瓷窑,其中北方尤其多,是唐代民间社会使用广泛的陶器。平底罐的样式及烧造对唐三彩的形制影响较大,因此在唐代三彩陶器中,人们经常能够看到来自平底罐的元素。
瓷碗是古代中国出现较早,社会需求量很大,烧造技术也较为成熟的瓷器用具。瓷碗在唐代南北各瓷窑中都有烧造,总体而言样式相似,但唐代不同时期,其形制还是有所区别的。初唐时期,瓷碗多为深腹、直口、平底,这样的形制留有较多隋碗的影子;此外,还有一种像钵的瓷碗,体小壁厚。延及唐中叶,一种身浅、敞口外撇、玉壁形底足的瓷碗大量烧造,为社会广泛适用,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晚唐。进入晚唐,这种瓷碗开始出现形制上的一笔变化,如胎壁从厚重逐渐转趋轻薄,从玉壁形底向宽圈足变化。之所以有这种款式的瓷碗盛行,主要是因为唐代茶文化的兴盛,所以这种瓷碗在唐代也被称为“茶瓯”。上述唐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对唐代南北各地瓷窑所产“茶瓯”十分细致的比较和评论。而且,唐代一些著名诗人,如徐夤、皮日休、孟郊等也都写有关于“茶瓯”的诗句。这些文人墨客的推崇无疑有力地推动了瓷制茶具的生产发展。
上述所述唐代陶瓷器较具代表性。事实上,唐代瓷枕、瓷砚也都得到了较大发展。如瓷枕多为长方形的三彩陶瓷枕,瓷砚则多为圆形,有多足、镂孔圈足不同形式,大小不一,其中小者仅有数厘米,而大者则近尺。唐代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对瓷砚兴盛有推动作用。此外,得益于发达的对外交流,唐代陶瓷器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异域风情。比如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龙柄凤头壶,其造型就是唐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新样式,明显吸收了西域胡瓶的特点。
瓷器在唐代迎来第一次大发展时期,上述简要地概览了其发展情况。对宋代汝瓷而言,其直接渊源为唐代一种所谓的“花瓷”。
唐代花瓷的出现莫衷一是,大概与羯鼓相关。如唐朝南绰所著《羯鼓录》一书中就记载了宋璟(663-737)为唐明皇李隆基讲述羯鼓来源的轶事:
“宋开府璟,虽耿介不群,亦深好声乐,始承恩顾,与上论鼓事,曰:若非青州石末,定是鲁山花瓷。”[1]
那么,何为“鲁山花瓷”?唐代花瓷大概起源于黄河流域。约自盛唐始,在黄河流域的瓷器烧造窑口产出一种黑釉瓷器,上面有蓝色斑纹,一般作为盘子、碗、酒杯等用具。这种瓷器样式应该是受到西域乐器“拍鼓”,也就是唐人所谓“羯鼓”的影响。因此,宋璟才会以羯鼓比喻瓷器;也因此,今人一般认为,唐朝耀鲁山窑、州窑、巩县窑等烧造遗址中发现的黑釉蓝斑瓷器,可以称之为“花瓷”。花瓷色彩斑斓,且呈蓝色,与金元时期的钧瓷类似,所以有“唐钧”之说。但从五代十国到宋初这段时期,花瓷、白瓷、三彩等逐渐走向衰落,随之淡出了历史舞台。
在唐宋之际,花瓷、白瓷、三彩等逐渐消失的同时,豫西地区瓷窑也在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其在仿制越窑秘色瓷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特色,主要表现在轻盈的胎体、薄而均的釉色,豆青的颜色风格。这时期,大量印花青瓷出现在豫南、豫西、豫中及陕西一些地方,其中豫西地区的印花青瓷是汝瓷最直接的渊源。
北宋晚期的汝瓷鼎盛时期不过二十年左右,其造型工艺精雕细琢,釉色则以天蓝或天青为主,而且因为专为皇宫使用,所以均为精品。但历史上,汝瓷在宋朝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
(一)形制单一:公元960年——公元1022年,约62年。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建立宋朝,随后通过征伐实现南北方统一,但燕云十六州仍在契丹统治之下。宋朝统一后,着力发展社会经济,通过提倡农耕、扩大种植面积、引进推广农作物品种、招徕垦户、轻徭薄赋等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北宋初期社会经济恢复与发展较快,百姓生活得到较大改善。这为社会精神需求的增强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宋重文轻武,加上通过科举考试形成的数量庞大的士大夫阶层生活优渥,因此他们的文化审美和精神追求对整个社会都有很大影响。于是,手工业的进步与社会精神需求转变要求相结合,推动瓷器制造蓬勃发展。因此,“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以及“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建窑”八大窑系都在宋代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背景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下,汝瓷应运而生也是必然的了。
不过,初创阶段,汝瓷烧制的方法比较简单,其产品造型十分单一,以碗、盘为主,也有瓶、壶、洗等其他形制。瓷的青釉很薄,釉色尚不稳定,部分好的釉色比较莹润,这反映出汝瓷工艺尚在演进之中。从形制上看,这时期的汝瓷轻装饰,颜色寡素,只有个别的瓷器,或内壁有几道凸线,或印有花菊纹,这突破了早期汝瓷形制单一、色彩寡淡的格局。这些构成了早期汝瓷的基本特征。
(二)逐渐繁复:公元1023年——公元1085年,约62 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对瓷器需求的增加,这推动了瓷器制造的迅速发展。这时期汝州形成清凉寺等五大瓷区,其中清凉寺至段店这60里区域,瓷窑非常多,一片兴盛,有“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的民谚流传。严和店是这时期著名的瓷器转运场所,承担着各地瓷器集散、检验、发运的功能。
汝窑在这时期造型日渐丰富,釉色日渐繁复,装饰变得多样,如:多数瓷器出现凸线、折枝花卉,采取刻花、印花的手法制作,而且牡丹、花卉等涂饰非常精美。这时期,汝瓷制造工艺也精进,逐渐成熟,清凉寺窑也已经运用满釉支钉烧,但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三)道家美学:公元1086年至北宋灭亡,共约40年时间
这时期为汝瓷的鼎盛时期,其在制造工艺和形制美学上都达到巅峰。这段时期内汝瓷的工匠们不断总结经验,对窑炉进行改造,把大马蹄窑改为小型椭圆型连体窑,便于烧还原气氛,匣钵涂上厚厚的耐火泥,既耐用,又保温,玛瑙入釉,提高釉的韵味。
真正推动汝瓷进入瓷器极品地位的则是被崇信道家的宋徽宗选中成为皇家御用瓷器。南宋人叶真所著的《坦斋笔衡》中记载: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2]
从中可见,北宋朝廷最初所选御用瓷器为定窑出产。后因宋徽宗崇信道教,而定窑白瓷与道教审美不符,遂决定更换青瓷。但青瓷在当时唐州、邓州、耀州等地都有出产,后经过仔细甄选,宋徽宗选定汝窑所产汝瓷。这无疑极大地促进了汝窑制造工艺及艺术造型更上一层楼,也使得汝瓷形制上淋漓尽致地展现道家思想的影响。
汝瓷追求和谐的色调,其美学思想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在《道经》中,老子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在《德经》中,老子又提出了“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及“谓我自然”,“希言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等等[4]。道家崇尚自然,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也是道家期盼和追求的和谐,其内容包括天、地、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政、法、民之间的和谐等等。汝瓷烧制的巅峰时期,也就是宋哲宗元佑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的二十年间,宋徽宗对道家思想的提倡和深厚造诣无疑使得汝瓷呈现追求自然的釉色。而道家美学思想表现在汝瓷艺术风格上,则为追求内在的风韵、纯蕴的色彩、似玉的质地、高雅的趣味,优雅而具静谧感。这种清雅无为的素雅风尚在汝瓷上折射出了一种幽玄、古朴的天青色。
由此可见,汝瓷巅峰时期为宋代官窑之代表,其素朴之气是宋徽宗为代表的宫廷审美风尚的一个反应,也正是宋代宫廷美学思想的的变迁和审美情趣的擅变成就天青色这种优雅的、驱俗的境界,也正是道家中所要的最高境界的自然、朴素的“白责”的美。这种审美风尚改变了唐朝的雍荣华贵的朝廷风范,而与宋代的清雅无为审美风尚有非常大的关系。这种审美思想表现在器型上,则汝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一改早期繁复的装饰纹样,而以釉质、釉色取胜,釉层蕴润,如冰似玉,光亮匀净,这种色调不但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审美情趣,也促使整个社会的美学思想的改变。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色彩脱离独特的色彩呈现出纯而不生,不是单纯的色彩体系,而是趋向于温润的色彩体系,使汝瓷有久观生喜的韵味。用“内秀”来形容汝瓷虽美而不达,但也较为贴切。
(四)粗笨简陋:公元1127 年—公元1368年,约251年
这时期为汝瓷的衰落时期。北宋晚期,宋金对峙,兵连祸结,中原地区饱受战乱之苦,许多匠人流离失所,或身死无闻,这导致技艺失传。更重要的是,开封失守,徽宗、钦宗二帝被掠北方,这对汝瓷生产是灭顶之灾。等到南宋称臣于金,战事稍息,汝瓷又开始生产,但这时已经今非昔比。汝瓷生产不仅匠人流失,技艺失传,而且瓷器制造的自然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这导致汝瓷生产状况每况愈下,生产的汝瓷产品装饰简单、釉色欠佳,到元惠帝至正年间,金又在中原发起战争。1279年蒙古灭亡南宋,战争告一段落。此时,汝窑虽又再次生产,但已是大不如前,加之蒙古族生活习惯的影响,汝瓷生产的产品已是施半釉,胎厚粗笨,品种单一。至此,美学意义上的汝瓷已经消失不见。
从盛唐缤纷绚烂的色彩修饰,到宋代“天然去雕饰”的返璞归真,中国瓷器工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其中,汝瓷在工艺和形制上都是这一重大转变的代表,其工艺不仅是中国瓷器的造诣高峰,被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而且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其造型色彩深具道家意蕴。但事实上,汝瓷的创烧、发展、兴盛、恢复到衰落,无论其生产规模、烧造品种和工艺特征都有其明显的演变过程,并且直到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宋徽宗“弃定选汝”,才使汝瓷迎来自己在中国陶瓷史上的至尊地位。因此,我们梳理汝瓷发展历史及其不同阶段的形制特征,才更能体会到汝瓷文明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承载着北宋主流文化的风格。而汝瓷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的物化外显形式,也能够折射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