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柏
“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主要指的是画在帛、绢、宣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汉代,以人物画为主,绘画的目的是“成教化,助人伦”;山水和花鸟开始萌芽。唐代,以人物画为主,主要表现贵族生活;山水和花鸟趋于成熟;宋代,山水画、花鸟画成为了主流,原因在于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以诗、书、画、印相融的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抒怀、言志,把山水画、花鸟画推上了主流;人物画退为其次,以表现世俗生活为主。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发展迅速,人物画以风俗画为主。
“瓷”一词最早见于汉代,指瓦器,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瓦器,从瓦次”。瓷的发展脉络是这样的——真正的成熟的制瓷技术在唐代,南方有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北方有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史称“南青北白”。宋代出现了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把色釉瓷推向了高峰。元代,景德镇窑创烧了青花瓷,“打破了以往青瓷、白瓷等只靠釉面装饰,或在胎体上刻、划、印、剔花的装饰局限,用其传统的笔绘手法,在白地之上用蓝色图饰陪衬起来,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开启了中国瓷器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元以前,瓷只以釉装饰,元、明、清三代,彩绘瓷跃居主流。
彩绘瓷,把瓷与国画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国画有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彩绘瓷也有;国画有工笔、写意之分,彩绘瓷也是;国画用笔能“墨分五色”,彩绘瓷也做到了……因此,人们将彩绘瓷上装饰的纹饰称为“瓷画”,因为“瓷画”与“国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彩绘瓷起源于元青花,谈“瓷画与国画同根同源”这一话题,自然应从青花瓷说起。
青花瓷不仅引用了国画的笔绘手法,而且将国画引入了瓷中。请大家跟我一起赏析几件青花瓷:
1、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06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郢靖王墓)
此瓶,高38.7厘米、口径6.4厘米、底径13厘米,以青花满饰。瓶体从上至下的纹饰分别是:
1)、肩部三层纹饰——①双弦纹、卷草纹、双弦纹,②寓意“美好、光明、幸福”的“凤穿牡丹”纹,③双弦纹、锦带纹、双弦纹;
2)、腹部绘主题纹饰——在四个海棠形开光内分别描绘了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鹤”之名人故事《四爱图》,开光外的空白处用以上下完全对称的三角状祥云纹点缀;
3)、足部三层纹饰——①双弦纹、卷草纹、双弦纹,②莲叶纹,莲瓣内绘有垂叶状祥云纹,③双弦文。
《四爱图》是中国人物故事的经典题材,讲述了中国古代名士隐居山林、享受闲适生活的故事,反映了文人雅士生活和爱好。其构图,采用了国画的传统形式——以山水为背景,烘托人物的高雅志趣。画中人物与山水互相依托、浑然一体,是绘画和瓷器烧造工艺融合的杰作。
2、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此罐,高23.7厘米、口径23.1厘米、足径14.2厘米,以青花满饰。装饰纹饰分别是:
1)、罐盖——主题是“春江独钓”,描绘了一位老翁在山中水边垂钓的情景,采用了山水画的“平远”和“深远”构图。
2)、罐体——主题主“文人雅聚”,描绘了三位文人高士在山中水边观景畅谈的情景,采用了山水画的“三远”(平远、深远、高远)构图。
以人物点缀山水画是国画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既表现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之美,又折射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罐中画面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其精湛的绘画、墨分五色的青翠青花的发色和盖罐一体的别致造型,成为清康熙朝青花民窑的精彩绝唱”。
3、常熟博物馆收藏的《明青花一束莲纹盘》
此盘,高7.7厘米、口径40.1厘米、足径36.5厘米,以青花满饰。装饰纹饰分别是:
1)盘内壁的装饰纹饰,从盘口沿至盘中心分别是:海水纹、缠枝花卉、弦纹、一束莲纹。
2)盘外壁的装饰纹饰,从盘口沿至盘足分别是:卷草纹、缠枝花卉、回纹。
盘内壁中心的主题纹饰“一束莲纹”,具在国画的两个显著特点:①采用了花鸟画最传统的“折枝花”构图形式,“把盛开的莲花、翻卷的荷叶、落花的莲实、欲放的花苞茨菇叶,红蓼草用锦带系在一起,组成一个圆形的适合纹样”;②采用了花鸟画“借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现了统治者推崇“清正廉洁”的思想。
通过赏析上述三例青花瓷,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这样的结论——青花瓷上装饰的纹饰,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花鸟画,都与国画一样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折射了人类生活、表达了思想情感,都遵循了国画的理论思想,都引用了国画的表现手法,就是画在瓷上的国画,它们是同根同源的。
我是一位陶瓷艺术工作者,选择了彩绘工艺,选择了花鸟画科,在瓷上创作花鸟画很多年了。多年的创作经历,让我从中获得了不少体会:
1、陶瓷彩绘工艺的独特性,使得陶瓷艺术工作者,不能盲目套用国画技法,而要探索将国画技法适应陶瓷彩绘工艺。
1)、由于瓷与宣纸的吸水性不一样,特别是陶瓷彩绘还有釉下(在坯胎上作画)和釉上(在瓷胎上作画)之分,坯胎与瓷胎的吸水性也不一样,因此,从事陶瓷彩绘的艺人要对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探索研究:①调制颜料时干湿度的把握,②下笔前毛笔饱蘸颜料多少的把握,③绘画时运笔速度的把握。这三点决定了你能否在瓷上完美地呈现画作。
2)、由于瓷与宣纸一个是立体器,一个是平面物,因此,在瓷上绘画与在宣纸上绘画的构图不尽相同,特别是将国画移植入瓷的时候,构图要有相应的变化,因为在瓷上绘画,是要依瓷器的器形和器势构图的。
2、瓷器具有艺术与商品双重性,陶瓷艺术工作者在创作时,不能只考虑个性风格,而要关注百姓的审美情趣,平衡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使之既能体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又能满足百姓的审美情趣,让艺术性与商品性共存一体。解决这一问题,我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1)、坚持自己的个性风格,创作能与他人产生思想共鸣和艺术共鸣的作品。
2)、根据大众的审美情趣,创作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作品。
举两例:
我之《梅花图》和《玉堂柱石》坚持了自己的个性风格。我喜欢用梅、兰、湖石组图,梅有“冰清玉洁”之质,玉兰有“玉堂富贵”之美,湖石是装点庭院的佳品,将它们融合在一起,既能表达我的思想追求,也能再现庭院一隅之美。其实,梅、兰、湖石也是国画中花鸟画常见的题材。
我之《秋鸣》选择了满足大众审美情趣。作品以秋枝、秋叶、鸟雀组图,是国画里最常见的题材,构图也采用了国画中最传统的折枝花形式。这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也是大众最熟悉的构图形式,更是大众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文化内涵的作品。
3、我曾就读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系统地学习了国画知识和陶瓷彩绘工艺,深知要做一个优秀的陶瓷艺术工作者,是必须国画能力和陶瓷彩绘技艺齐头并进的,因为它们不仅同根同源,而且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有国画基础,在瓷上作画,有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2)有瓷画经历,对创作画国会有促进,比如,立体瓷器都是挺拔向上的,在其上作画多了,自然会养成营造蓬勃向上之势的构图习惯,当这种习惯入骨了之后,创作国画时蓬勃之气自然而生。再比如,由于瓷器体表的绘画范围有限,在其上作画多了,自然会养成精益求精的构图习惯,因为多一物会有拥挤感,少一物又会太空洞,习惯入骨了之后,创作国画时构图也会自然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