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贵英
(丰县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 221700)
因患儿年龄小,心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弱,对于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的护理,比较恐惧,抵触情绪较大。对儿科患者的护理,又有“哑科护理”的说法,可见在临床护理中,是护理的难点。在儿科护理过程中,要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应该注意对患儿肢体沟通和护理技巧[1]。使患儿在住院治疗过程中,能够有被呵护和关爱的感觉。同时,有文献证实,肢体语言沟通,在护患沟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了更好的提高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证实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如何。文中选择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0例住院患儿,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将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患儿40例。甲组患儿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3.37±1.1岁,住院时间3-15天,平均住院时间5.6±2.2天。乙组患儿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3.32±1.5岁,住院时间3~16天,平均住院时间5.5±2.5天。此次研究向患儿家属征求意见,所有患儿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为了有效保证研究数据结果的准确性,两组患儿的护理工作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完成,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经软件分析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儿均给予静脉输液,用药方法,监测生命体征等临床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护理过程中,在护理方法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弯下身体与患儿持平,甚至低于患儿,使患者减少心理落差[2]。因小儿对成人的情感感知比较敏感,因此注要意面部表情,不可过于严肃,增加患儿抵触情绪,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并面带微笑,可有效获得患儿好感,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关系。肢体动作也是沟通的语言方式之一,在护理过程中,与患儿肢体接触的主要方式就是打针、喂药、身体检查等,动作要轻柔专业,减轻患儿痛苦,也可以与患儿进行适当的拥抱、抚摸、言语夸奖,消除患儿戒备心,萌发自豪感,在肢体接触过程中,要根据患儿的特点进行,例如部分患儿对于陌生人的触碰,是坚决拒绝。眼神是肢体语言的重要所在,因此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眼神交流,延长对患儿面部的注意时间。也可通过对患儿的额头、脸颊等部位进行轻轻的抚摸安抚患儿不安情绪,提升好感,对其进行语言鼓励,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
分别对两组患儿护理后的患儿依从度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依从度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本组例数*100%。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满意+非常满意)/本组例数*100%。
此次对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所产生的数据,由统计学软件SPSS 21.00进行分析处理,n表示例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组间数据,当P<0.05,表示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甲组患儿的依从度为82.5%,乙组患儿的依从度为92.5%,乙组高于甲组,组间对比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对比结果
甲组患儿的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80%,乙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0%。乙组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对比数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儿科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其主要特点就是年龄小,心智发育不完全,对护理过程比较恐惧,依从性差,这是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难点。常规的护理方法,不能够很好的关注患儿的情绪,对医护人员的相关护理,打针吃药等非常抗拒,甚至会导致护理中断,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康复。如何有效的提高儿科护理的依从性,是儿科护理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肢体语言沟通,无时无刻不发挥着作用,是语言功能上的强调和递进,甚至可以比语言表达更使人留有深刻印象[5]。有文献报道,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方式在其他临床领域已经有所应用,并且应用效果显著,其特点是通过行为动作、抚触、眼神交流来快速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为了验证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章选择80例住院患儿展开了研究。数据可见,文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肢体语言护理的乙组患者的治疗依从度(92.5%)高于甲组(92.5%),同时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乙组90%)也高于甲组(80%),组间对比数据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拉近护患关系,提高患儿依从性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护患纠纷发生的可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