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 夏光华 商文婷 申铉日 曹君
摘 要: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背景下,高校须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理念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本文基于海南大学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中的具体实施过程,针对2019—2020学年食品营养学在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OBE模式;食品营养学;达成度评价;持续改进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around the concept of student-centered,output ori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OBE).Based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of Hainan University,this paper expounds in detail the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objectives of food nutrition in 2019-2020 academic year,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words: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OBE mode;Food nutrition;Achievement evaluation;Continuous improvement
食品營养学是一门主要研究食物、营养和人体健康三者关系的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营养健康的关注不断提高,食品营养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实用性。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结合国内外的教学经验,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正和更新,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对食品营养学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度。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食品营养学惯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新形势。食品营养学的知识点繁多,长期的枯燥的理论学习会使学生降低主动性和积极性,还会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情况的主要考核方式是通过期末考试成绩来反映,这种考核模式使学生产生临时抱佛脚的心理,在考试之前突击复习,与课程考核的初衷相背离。而且考试对于学生能力的评价较为单一、片面,试卷上能呈现的知识点是有限的,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2]。
1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探索
《华盛顿协议》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议,中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该协议[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毕业生的学位可得到协议成员国的认可。“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工程教育理念是当今世界一种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模式,该模式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对于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加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OBE教学理念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模式不同,它强调的是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注重的是考虑学生在教育过程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近些年来,全国各高校的工学专业陆续进行工程教育认证以促进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
在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突出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在课程开始之前深入对学生食品营养了解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食品营养的知识储备量,倾听他们对食品营养感兴趣的方面,及时地对课程计划进行修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在上课时,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现在很多学生对于减肥、健身方面的问题感兴趣,可以在讲课时将问题引导减肥和健身方面,例如健身人士应该注重补充什么营养?减肥人士应该避免减少食用什么样的食品?怎样摄入才能达到营养平衡?等等。学生们通过深入的学习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来一一解答问题,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教学越来越普及,可以采用网络+面授的方式进行授课。例如智慧树等网络平台上有大规模的网络公开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选择一些与食品营养学相关的其他课程,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智慧树上有在线讨论的功能和小组教学功能,可以方便老师与学生在线上相互讨论,对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在智慧树上可以及时上传有关食品营养学的课程资料,方便学生及时预习复习,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食品营养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课堂中可以加入一些实践方面的任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调查学校食堂存在的问题,包括储存、加工和营养搭配等环节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查阅文献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提出一些健康、营养的膳食搭配方案,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汇报。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食品营养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与持续改进
2.1 课程目标
根据食品营养学课程在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关联度矩阵中的地位,将其课程目标分解为4部分:
课程目标1:能够掌握食物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能根据人体健康的需要而开展食物与营养的研究,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加工贮藏对其影响、合理利用食物资源、食物的消化和代谢以及人体的营养需要,解释食物对于健康的影响。
课程目标2:掌握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膳食原则,在了解各类食物营养价值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对人体每日摄食等复杂食品工程问题进行评价。
课程目标3: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病症,掌握其营养预防、临床干预、日常护理方法。
课程目标4:能熟悉与食品营养相关的法规,包括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膳食指南、膳食平衡宝塔,熟悉膳食与健康的关系[4]。
2.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该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为3-2和6-3。
毕业要求3-2:在完成并优化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6-3:能运用工程系统的构思和设计方法合理分析食品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评价食品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与食品相关的责任。
2.3 课程评价方式与评分标准
食品营养学课程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是考核成绩的主要部分,形式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食品营养学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能力。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能力应用题。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和线上学习三部分构成。
2.4 食品营养学课程达成度评价结果
以2019—2020学年为例,食品营养学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分别为:课程目标1为80.83,课程目标2为73.83,课程目标3为83.41,课程目标4为66.45(如图1)。数据显示,该学年2017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营养学课程目标基本达成,教学效果良好。
2.5 持续改进
2.5.1 教学方法方面
食品营养学的知识涉及广泛,与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预防医学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营养素的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部分学生掌握程度不够理想。今后在讲授相关内容之前,让学生复习、预习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基础知识或原理。同时,可以查找、制作更多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更直观地讲解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该课程还涉及较多的知识点细节,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等,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在授课中,可以适度增加讲授时间,详释这些知识点,最后通过一定的例题或作业予以巩固。
2.5.2 教学内容方面
少数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要进一步讲清楚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准确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在维生素、矿物质、营养与疾病防治方面,授课内容较多,在授课过程中虽然速度较快,但也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今后可以在课堂上仅讲授一少部分的内容,大部分内容让学生课后自学,然后检测学生自学情况,再根据自学情况,在课堂上进行补充完善和强化提高。
2.5.3 考核内容和形式方面
以往的以期末考试为中心的考核体系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不符,因此,教师必须对以往的考核体系进行修改和完善。在2019—2020学年以前,该课程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该学年考核比例方面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为40%),适当地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的比(为60%)。在上课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按时出勤,认真听课,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但也有少数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今后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问、交流的方式对这些学生给予特别关注。在期末考核方面,应该尽量减少客观题的比例,增加主观题的比例,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理解情况,从而使课程考核更加科学完善。大多数学生对该课程基本概念、知识点、原理掌握较好,并且能灵活运用来分析实际问题。但也存在课程目标4的部分内容得分较低的问题,今后有待改进。在课后作业方面,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但也有极少数同学存在应付,甚至抄袭现象。今后可多布置一些主观性较强的各不相同的分析应用题或小论文。
2.5.4 其他
本次食品营养学授课时间为2020年3—6月,采用线上教学的授课方式[5]。在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过程中,出现了教师学生需要实践操作才能熟练教学平台、学生自律性差、缺乏师生互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因此,鉴于线上教学的各有优缺点等考虑,只有在课前做好课程建设,引导学生预习;课中优化教学环节,激发自主学习;课后加强巩固,延伸学习范围,才能够促进线上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该课程达成度逐年提高,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顺利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食品营养学教学改革立项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获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3 结语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食品营养学课程在OBE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将丰富授课模式,完善考核体系,提高学生将食品营养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不断优化,不断提高授课的质量与效率,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更加优秀、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艳.食品营养学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教导刊,2016(18):69-70+154.
[2]翟立公,王俊颖,丁志刚,高红梅,李雪.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与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0):151-153.
[3]余华,孟凡冰,刘达玉,孙雁霞,张崟.基于OBE模式的“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7(05):80-82.
[4]曹清明,周文化,林亲录,龚吉军.以培养目标达成度为导向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8(07):139-141.
[5]周躍良.高校教学改革将迎来黄金时代[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1):3.
课题支持: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19-14);海南大学“金课”建设项目(hdjk2020099);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djy1912)
作者简介:李川(1986— ),男,汉族,河南息县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科学与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