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淮
(南平市建阳区南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福建 南平 354200)
建窑,乃宋代名窑之一,是宋代社会特殊的文化载体。随着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漂洋过海到达日本,并对日本产生深远影响。在建窑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阶段,从兴盛到衰败、从炙手可热到一蹶不振,这些发展与时代背景有着紧密关联。到现代,建盏的文化也随着时代进步而有所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传承,结合当前审美需求等各项因素综合分析建盏之美,逐步将建盏文化融入现代生活。
建窑可称为建安窑,多分布于南平,建阳水吉窑,南平茶洋窑,以及武夷山遇林亭窑这三处窑址统称为建窑系。福建建窑以烧制黑釉瓷著称。在强调釉色感官的基础上,重视瓷胎胎质,并尽力做到瓷器内外相统一,从黑釉瓷器到黑瓷期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变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提升其技术[1]。建窑,以小碗类型居多,胎骨乌泥色,细如兔毛称为兔毫盏,同时也有油滴盏等多种类型,精致美观。由于器壁的斜度不同,流速快呈纤细毫纹,若流速慢则呈兔毫状。在宋朝时,无论是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将建盏视为斗茶最佳载体,激发许多文人墨客创作灵感,留下许多流传千年的精品佳作。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由于南宋时期国家出现衰败趋势,一蹶不振,斗茶之风逐渐减弱。再加上建安地区百业俱废,建盏不再成为贡器。元代后,饮茶风俗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改为直接饮用清茶、奶茶,今日备受青睐的建盏茶具失去了斗茶活动的依托,不再适应社会潮流,与社会需求脱节,风光不再,导致建盏文化出现近800年的历史断层。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各部门开始关注建窑的研究工作,成立专门的考古队以及专门研究所,先后到建阳古窑址进行考察和深度发掘工作,同时成立攻关小组进行建窑仿古瓷实验,最后在长时间推进之下,仿古建窑造型、釉色和胎骨几乎与宋代瓷器无太大差异,建窑黑釉瓷重现迷人光彩,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建盏发展到现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影响建盏文化的后续传承和发展。首先,历史资源损失十分严重。由于前些年国内外古玩市场对于古建盏的需求不断增多,特别是日本游客对其情有独钟,使当地村民受利益驱使,非法开采尚未开发的建盏陶片,甚至剑走偏锋,大量收购建盏陶片、垫饼等古物,严重破坏建窑遗址,导致历史资源受到严重损失。除此之外,各企业技术投入力度较小、创新驱动力不足,建盏生产企业大多依赖于自身积累,融资方式过于单一,对于这类文化型企业来说,融资难、贷款难成为影响企业快速发展,导致文化无法传承的主要制约因素。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生产驱动力不足、品种单一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建盏文化的传承发展,致使其上下游相关产业,例如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行业发展受到制约[2]。
在建窑瓷器作品中主要烧制为黑釉,纹样、釉色等也是烧制之后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变化十分多样。对于瓷器来说釉色是关键,常常将釉色作为建盏品质的评判标准,根据釉色之美评判建盏的品质。在建窑柴火烧制的建盏当中主要包含兔毫釉、油滴釉、曜变釉、乌金釉、杂色釉等不同品种,其中兔毫和油滴是较为名贵的传统品种,将其划分为铁系结晶釉类。而油滴釉则分布大量灰银色斑点,呈椭圆形,在黑色的釉底色衬托之下,这些灰银色斑点更加突出,十分吸引人的目光,且斑纹大小并不统一,呈现不均匀的分散状态,在视觉上带来一定冲击,错落有致,能够活灵活现地展现出釉体的整体纹样。持续的高温使油滴釉原点斑纹逐渐散开,最终形成兔毫釉[3]。兔毫釉与油滴釉相比较而言,从碗口发出更加密集的斑纹,由上到下釉色逐渐从密集转向稀疏,层次分明,就像是兔子身上的毛发一般,因此将其命名为兔毫釉。而曜变釉则主要是建窑黑盏烧制过程中,在釉斑周围出现蓝色斑纹,数量不等、大小不一、互相聚拢,从而形成曜变釉。在观看时,似乎能在静态的釉身上看出流动性。除此之外,乌金釉也是较为典型的一种,表面呈乌黑色,在黑色中透发青色,没有明显斑纹,具有光亮色泽,表现出自然素雅之感。在建窑釉色当中,杂色釉是由于窑变所导致的,并不是故意而为之,若想要获得杂色釉则具备一定的随机性,因此这种釉色的产生是十分不常见的。建盏釉色主要表现出质朴、厚重、素静的特点,在烧制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事前无法预设的,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整体纹样带给人们浑然天成的感觉,十分契合古代思想。在后续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釉色。而在烧制工艺当中,最高超的烧制工艺为柴烧工艺,经过这种工艺烧制的釉色更加浑厚,赋予建盏无限可能,甚至出现特别效果,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品[4]。
宋代在我国封建历史发展历程当中,所贡献的物质精神文明是前所未有的,在丰富的物质基础之下充分满足了当时百姓的精神需求,而建盏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其依托于十分普及的茶文化以及家喻户晓的斗茶活动。而斗茶主要是对茶叶优良进行比对,根据茶汤颜色、痕迹进行观察,还会观察茶器品质。因此在斗茶活动中充分利用了建盏釉色和器形等方面特殊功能,使得建盏成为斗茶的最佳载体。在对建盏文化进行传承发展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充分结合历史之美,感受宋代所呈现出的盛世局面,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发展实际,展望建盏未来。因此要不断加大建盏文化的宣传力度,与现代时尚风格相结合,将传统优良文化融入于现代文化,实现二者的碰撞。积极举办建盏文化节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大力组建国内大城市巡游活动,加大海外宣传力度,从而打响建盏国内、国际知名度,挖掘行业内部新闻亮点,开辟全新宣传渠道,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开设网站,使用新兴媒介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宣传,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扩大宣传范围,吹响建盏文化之号角。
建盏文化的发展传承需立足于建盏自身特点,结合现代发展实际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以发展作为基本方向和前提,辅助加以保护。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不断提速,人们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开始追求精神满足,对陶瓷艺术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要积累符合新形势的文化艺术财富,扩大商业利润,提升社会效益,提供更多具有优质文化内涵的商品和服务,弘扬建盏之美,使健康文化发展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