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凯 聂花菲
(龙泉市博物馆 浙江 龙泉 323700)
龙泉窑器型种类繁多、时代特征鲜明、装饰手法多样,独具匠心。它始于三国两晋,曲折发展1 600余年,经历了宋朝的辉煌,也渡过了明清的衰落,但传承至今从未断烧。笔者收集、整理古代龙泉窑垫烧具的种类及前人对它的研究,分析其装烧工艺的发展。
龙泉窑在浙江和福建两省共有窑址600多处,龙泉境内则有400多处,主要分布在市区西南的大窑龙泉窑遗址和东部的瓯江沿岸。从早期的丽水吕步坑、庆元黄石玄及后期龙泉的溪口、石隆、上墩、大窑、金村、孙坑、安福、源口、大白岸、坑口等地遗存了历代龙泉窑青瓷垫烧的各种器具。
根据其材质,可以将其分为泥质垫烧具和瓷质垫烧具。泥质垫烧具一般为一次性使用,可以分为手捏、模压两种,一般用黏土直接手捏而成,形状不规整、多为饼状和圆锥状和条状,质地粗糙,还有的直接在瓷器与匣钵间使用泥点间隔支托来进行烧制。模压的泥质垫烧具相对规整,但经高温烧制后大多也存在变形的状况。
瓷质垫烧具可以重复使用,采用瓷坯原料或耐火材料精制而成,其收缩和膨胀系数和坯体相似,效果更佳,制作方式有轮制和模制,形制多样。根据功能形态的不同,瓷质垫饼主要可分为饼状、盘状、碗状、柱状、圈状和支钉。
顾名思义,犹如一张摊开的大饼,多为圆形,部分中心内凹。其直径、厚度会随装烧方法不同而产生变化,若承托圈足器具的烧制,垫饼直径大都大于器物的底径,若是直接承托器底,此时垫饼的直径则小于器物底径,且相对可薄。适宜小碗、小盘、小碟类器皿垫烧。
形似一只扁平的盘子,口沿略宽,平底,中心有一圆形痕迹,坯体厚重。不少底心穿孔,还有一部分底足较高。形状大小各有差异,直径可以小到几厘米,也有大到30多厘米。基本用于盘、碗之类瓷器的托烧,器物底部一般不施釉,烧成后外底部都有一圈垫痕。
外形好像一件没有上釉的小碗,碗沿有宽有薄,有高有低,有直口、敞口、敛口,平底。托烧的器物放置其中,其足端要平稳接触垫烧具内底壁,然后放入匣钵中,可以防止龙窑烧制的柴火落渣及烟灰熏色,形成器物完美烧制的双保险。
也称“支烧具”,其种类繁杂,多用于小瓶之类的托烧。主要有圆柱形、方柱形、杯罐形和树杈形。以圆柱形居多,有实心的,也有空心筒柱形的,多掺入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一般按所承托器物的大小制作。方柱形类似圆柱形,只在外形上有所区别。其次是杯罐形,制式如小杯小罐,有直口直腹、敛口垂腹、敞口束腰、直口曲腹、敛口曲腹、敞口曲腹及高足杯形(亦称蘑菇形或倒蘑菇形)等。还有一种就是树杈状的三角支丁,主要用于鸟食罐等产品的托烧。
呈环形,亦称垫圈,上下面一般较为平整。直径大都小于所承托器物的足端或外底尺寸。垫圈与垫饼等相比,制作更为简易,垫烧时,其接触器物的面积小,支点相对均匀,稳定性较高,但也更加容易损坏。
支钉的形制不一,多为圆点形,还有芝麻形、三角形等。可分布在垫饼表面及垫柱口沿,在垫饼上的数量有3~12个不等,单双数都有,若布在垫柱口沿上,则有4~9个钉不等。支丁垫烧的龙泉窑器物都是“胎薄如纸,釉厚如玉,釉面布满纹片,紫口铁足,胎色黑褐。”的黑胎青瓷的系列产品,也就是龙泉的“哥窑”。支丁垫烧制产品的足端与垫饼支托并无多大差别,只是钉尖触及部位釉面会留下针孔状的疤痕。
泥质垫烧具在龙泉窑业发挥各时期的窑址上都被普遍使用,瓷质垫饼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窑址使用的演变则相对明显。
龙泉窑在丽水地区发现的最早窑址是吕步坑南朝至唐初窑址,其垫烧具以泥质垫饼和柱状垫烧具为主。唐代烧制器物多采用粘土作泥点间隔支托装烧。到了五代北宋早期,在龙泉金村、庆元上垟一带出土的青瓷,采用泥点、泥条加瓷质垫圈支烧,亦称“托珠垫烧”器物底部留有泥点、泥条痕迹,泥点的痕迹一般有7-9个点,其钉尖均细如针尖,俗称“芝麻丁”,泥条的痕迹一般为3~7块。
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则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器底不上釉,碗、盘类青瓷底较厚。发展至南宋晚期,基本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出现了“朱砂底”工艺。“朱砂底”是因装窑时在圈足下装垫饼,为了烧成后不粘垫饼,必须把圈足底部的釉刮掉,烧成后冷却,经二次氧化,成朱红色,这是南宋后期厚釉瓷的特征。也有盘状垫烧具,用以垫烧小型的盘、洗等,垫饼制作更为精细,广泛于后续生产的各大窑址。部分高档产品还会用支钉支烧,使瓷器达到满釉。这时期的垫烧方式,延续至元中期。此外,碗状、柱状和支丁垫烧具设计、制作的精确度要求极高,一般只在南宋时期龙泉大窑、溪口的部分窑址中的部分产品使用。
元代中期以后,碗、盘、瓶类瓷器较为大件,垫烧具也变大、变厚,多采用垫圈和敛口的碗状垫具垫烧,一般放在坯体的外底处,烧成后器物外底一圈无釉,中心有釉,呈现出一圈紫红色的“涩圈”。明代,又逐渐回到了主要以圈足内放垫饼垫烧的方式,外底无釉。盘状垫烧具在元明时期也使用较多,最具典型的是龙泉大窑元-明代的盘、碗类产品都是采用这种装烧方式,还出现了带凹洞的泥质垫饼,这也是某些器物的底部外部没有釉,但在底心留有点釉的原因。
各时期影响龙泉窑垫烧方式的因素是也是相对复杂的,笔者简要从材料、技术、成本、功能、审美等几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2.2.1 材料
手工艺品的生产大都就地取材,材料的不同也会引起垫烧具的不同。其周围环境、土壤、水源的变化都会影响垫烧具的制作、形状、呈色,耐温性能及循环使用寿命等。龙泉窑的泥质较北方和景德镇较为疏松,高岭土的成分及含铝系数较少,因此龙泉窑除了制作的器物容易变形,难以制作大物以外,其制作的垫烧具也易发生变形。瓷质垫烧具能与瓷坯保持更为一致的收缩系数,可以有效提高青瓷烧制成功率。
2.2.2 技艺
从春秋时期施釉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对于垫烧具的使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瓷器从满足自我需求到需要满足市场需求,除了制瓷技艺需要精进,垫烧具形制也越来越规范,且分类越来越精细,各种形态的垫烧工具更是根据其器物的烧制手法来确定。青瓷的烧制技艺从初创到巅峰再进入衰败,其垫烧具的制作也随之变化。有大器物的裹足刮釉,有小器物的裹足支烧,有大型盘具会采用七八个大的支钉装窑烧制,这些均是由于烧制技艺带来的垫烧方式的不同,即便是同一时期,其垫烧方式也有所不同的原因便在于此。
2.2.3 成本
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例如青瓷的托珠垫烧技术也非常原始简单,其产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操作简便,节约生产时间,且节省原料,放置也可较随意,对空间要求低。这一技术曾广泛运用于许多民间窑场和现代的柴窑中。当然,在烧制技术不成熟,制作不规范的情况下,托珠及其容易粘底,在器物上留下难以去除的痕迹。尤其是对于龙泉的厚釉青瓷来讲,因其釉厚且流动性强,更容易与托珠粘在一起,影响器物美观和使用。当然,在社会经济萧条,国力衰退的大的经济影响下,整个制瓷业的发展从技艺到收益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下降。
2.2.4 功能
防止粘釉是垫烧具的基本功能,但垫烧具之所以种类繁多正是由于其使用到器物身上所展现的具体功能的不同。人们可以通过垫烧具还原出古代青瓷的装烧方式和垫烧技法。部分器物器型庞大,胎体厚重,且追求满釉的精致效果,会将两种垫烧器具进行结合,就是为了烧制出符合要求的瓷器。由此可以看出,垫饼还是垫圈的选择就在于器物是否需要,垫烧具和烧制方式是也需要相互配合,同一类垫烧具在不同窑址呈现的细节制作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器物的不同来选择。
2.2.5 审美
封建社会的市场无不显示着当朝统治者的审美喜好。他们对于瓷器的要求间接影响了垫烧工具及方式的发展。在龙泉窑的垫烧工具中,最明显的就是宋元之际的差异。宋代由于经济、文化思想各方的影响,追求典雅、理性、精致的审美风格,从裹足支烧这一方式就可以看出正是当时的审美追求通体施釉的精美瓷器,所以支烧方式运用非常频繁且技艺愈发成熟。宋亡元至,性情豪放的游牧民族一统中原,可圈可点的宋代底足样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粗糙厚重的器型,以及“不太讲究”的垫烧方式。
纵观古代龙泉青瓷发展的各个时期,垫烧具种类的使用方式和特点也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其改变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其演变流程并不是线性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传承、创新、传播,都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获取宝贵经验的结晶。垫烧具演变存在多样性、适样性、合理性,一方面符合时代文化主流和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充分考虑了烧制的材料、技艺等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传承延续的过程中,垫烧方式的研究往往被忽视,但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