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感统训练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初探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为例

2021-01-05 20:55袁岳东
体育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感统触觉体操

刘 曼,李 林,袁岳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1 感统训练及其开展现状

感统训练,即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体育游戏活动,刺激人体各个感觉器官,从而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对于感觉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得到加强的一种训练方法,是为了使感觉神经中枢之间更加协调、有序,而采取的具有针对性的身体练习方式。[1]这种身体练习实际上就是对人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给予适当的刺激、训练。该训练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爱尔斯( Ayres A.J )博士经过研究提出,主要用于矫正多动不安、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丢三落四、学习障碍等感统失调的孩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的增多、剖腹产孩子的出现等,孩子们或缺少产道挤压、或缺少亲情抚触、或群体生活不足、或被限制活动范围等,从而出现了触觉、本体觉、前庭觉失常等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国外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发生率为10 %~30 %。[2]而来松海在《昆明市小学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研究》一文中指出,无论是对于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还是正常儿童,进一步提高其感觉统合能力,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3]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家长认识到了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幼儿园、社区、特殊教育行业、各大医院相继兴起感统训练,许多感觉统合训练馆应运而生。

2 感统训练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

2.1 感统训练与体操的关联

感统训练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发展出各自的功能,帮助孩子接收外在的刺激与信息,孩子每天会看、会听、会闻,会吃,这4个感觉系统不大容易被关掉或忽略,但是感觉统合里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却是3个容易出现失调的系统,也是感觉统合训练里的重要内容。体操的锻炼价值众所周知,该项目的主要特点是滚翻旋转、悬垂摆荡、平衡控制等,对人体的平衡感、前庭觉、本体感乃至触觉感都有很好的刺激和加强作用。这些刺激与感统训练的目的不谋而合,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2.1.1 感统训练与体操的作用效果具有相似性

感统训练中常通过各种钻、滚、爬、触、挤、压等来锻炼触觉,通过大陀螺的旋转、圆筒吊缆的摆荡等方式来调节、刺激前庭机能和本体感觉。而体操课中垫上的翻滚、单双杠的悬垂摆荡、平衡木上的平衡转体及各种技巧等对人体触觉、前庭觉、本体觉都有着良好的刺激。体操课中常见的推小车、身体跷跷板、跳袋等小游戏在感统训练中也常用来锻炼练习者的身体控制力、平衡感、双侧协调能力及克服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等问题。由此可见,体操与感觉统合动作对人体感觉刺激的作用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2.1.2 感统训练器械与体操器械具有相似性

感觉统合训练中的很多器械与体操器械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感统训练中的平衡跷跷板、S形平衡台就是对平衡木的趣味化、简单化处理。感统训练中,大龙球是非常常见且有多种训练功能的感统器械:常让练习者仰卧或俯卧在大龙球上,以其腰部或腹部为支点,训练师根据练习者的能力抓住其双脚、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的推动、滚动,以输入温和的触觉与前庭刺激,帮助改善情绪、提升胆量、平衡感、专注力等;亦可以用大龙球给练习者做挤压式、按压式或弹跳式等不同形式的按摩,促进其触觉系统的发展;还可以让练习者坐或站在大龙球上借助球的弹性上下振动以刺激前庭机能、改善重力控制能力;还可以扔球、滚球、拍球、投球、抱球翻滚……而球也是轻器械体操中的常用器械。除此之外,轻器械体操中的圈操、绳操,也是感统训练中的常用器械和元素。感统训练中常用跳绳来锻炼大动作,以提高练习者的大动作能力;万象组合中经常会有平放的圈、立体的圈,用来跳跃、钻爬……

2.1.3 体操课程中的保护与帮助是感统训练师必备的技能

感觉统合训练是在感统训练师的引导、保护与帮助下完成的,而体操动作的学习也离不开保护与帮助,在体操动作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保护与帮助的技能同样适用于感统训练中。

综上,体操和感觉统合训练在作用效果、训练器械、训练方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关联与相似。

2.2 感统训练与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

2.2.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

高校要开设跨学科的交叉课程,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4]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工作及社会指导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5]是培养基层体育工作者的重要途径,是新知识、新理论的传承者、传播者。在新的社会背景与课程理念下,该专业更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与社会接轨。而体操课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在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该项课程的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教学能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意志品质的锻炼等专业素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面临着内容枯燥、教法陈旧、教学理念滞后等各种问题。于菲认为体操教学的深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培养出技术和能力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并指出课程教学内容应顺从学生的就业需要和社会需求,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多方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教学评价方面应优化终结性评价,注重形成性评价。[6]总之,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评价、顺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环节及注重创新是体操教学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2.2.2 融入感统训练的体操教学,是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变现状、与社会接轨的新思路

一方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亟待开拓创新、与社会接轨;另一方面,科学的感统训练需要相应的人才,而体操和感觉统合训练有着诸多的关联与相似。所以,将感统训练融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体操中,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感觉统合训练人才紧缺的问题,也为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提供思路、注入了活力,是高校学科课程顺应社会需求、与时俱进、与社会接轨的大胆创新。

3 融入感统训练的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实施

3.1 将感统训练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方法

以集美大学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为实施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为对照班,在其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整合知识结构,调整教学计划。实验班的教学,主要按以下步骤实施:

第一步:理论梳理

对体操与感统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将二者理论中不同的部分分别阐述,如各自的起源、发展及趋势,感觉统合的定义,参与感觉统合过程的神经结构、功能与体操的分类、术语等内容都分别阐述。将体操运动项目特点、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体操身体素质训练等内容单列出来,与感觉统合训练原理、常用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以确保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之前,充分了解相应的感统理论知识、感统训练与体操动作的关联以及感统训练融入到体操课程的现实意义等。

第二歩:技术分类

根据体操与感统的相关性,将体操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动作分成了以下五类:第一类,翻转翻滚类,如前滚翻、连续前滚翻、前滚翻直(分)腿起、鱼跃前滚翻、前手翻、纵箱前滚翻、双杠上前滚翻、侧手翻、头手翻等;第二类,平衡倒立类,如肩肘倒立、头手倒立、双杠上慢起肩倒立等;第三类,支撑摆荡类,双杠上支撑摆动、支撑前摆下、支撑前摆转体180度下、挂臂屈伸上,单杠慢翻上、支撑后摆下、后倒挂膝摆动、低杠长振屈伸上等;第四类,悬垂回环类,如单杠支撑后回环、骑撑前回环等;第五类,支撑跳跃类,山羊(纵马)分腿腾跃、横马分腿腾跃,斜进直角腾跃、横马(纵马)屈腿腾跃等。以上五类动作的完成均离不开身体各感觉器官的参与,尤其是本体觉、前庭觉与触觉的参与,但每类动作与感统的相关性又各有侧重点。第一类翻转翻滚类动作,除与触觉相关外,还与前庭接收器半规管及耳石器的敏感度与耐受度密切相关;第二类平衡倒立类动作,主要与姿势控制与平衡、躯干的控制能力及身体的自我觉察能力相关;第三类支撑摆荡类动作,主要与运动状态下身体近端关节的稳定性及克服自身重力的能力相关;第四类悬垂回环类动作,须同时具备第一类和第三类动作所需的能力,即不仅与前庭接收器的敏感度、耐受度相关,还与肌肉张力、克服自身重力的能力密切相关;第五类支撑跳跃类动作,主要与动作计划能力、双侧整合顺序的能力及触觉相关。

第三歩:将感统训练与体操教学有机融合

将感统训练与体操教学有机融合,就是将感统训练原理融入到每一类、每一个体操动作的教学中。就每次课而言,课前,先将动作归类,分析动作所需的感统能力,再从感统训练的角度,设计辅助练习用于热身活动。对应第一类动作,感统训练通常用能产生线性加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动作来刺激前庭接收器,常用的感统器械有大陀螺、秋千、蹦床等;对应第二类动作,感统训练常用独角凳、多层莱卡布、气垫床来训练身体躯干的控制能力,用负重游戏、对抗性的力量练习或对身体产生挤压的活动来激活本体觉,用触觉刷及触觉球来促进触觉的发展,从而发展身体的自我觉察能力;对应第三类动作,感统训练常用推小车的游戏发展近端关节稳定性、用悬吊系统来发展肌肉张力及锻炼克服自身重力的能力;对应第五类动作,感统训练常用脚踏石、爬越各种障碍、袋鼠跳、跳圈等游戏来提高动作计划能力及双侧整合顺序能力;而第四类动作兼顾第一类和第三类动作的特点。于课的结束部分跟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利用体操轻器械(绳、圈、球、棍、丝巾等)或专门器械(爬杆、爬绳、肋木架、云梯等)或传统体操游戏(拔河、叠罗汉、身体跷跷板、袋鼠跳等)来设计相应活动,发展该次课所学动作用到的感统能力。这一步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体操技术动作,拓展感统训练方法。整堂课的大致结构:通过针对性的感统式热身,由感统走向体操,经过体操的技术教学,结束部分的师生探讨,再由体操走向感统。二者交融,融会贯通。

3.2 将感统训练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效果

经过两个学期的系统学习,课程结束考核时,实验班的学生在体操动作的掌握上优于传统方式教学的学生;在体操动作的畏难情绪上,参与实验的学生明显少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在对体操课是否有趣这一问题上,实验班的学生更多地作出肯定回答;在教学实习前教学能力大比拼中,参与实验的学生能对动作做出更合理的分解教学,针对动作的难点,能设计更多的有效的辅助练习;在教学实习中,有部分学生选择了感统训练馆[7-10]。

4 小结

随着社会发展,感统训练逐渐被家庭、学校、医院关注,专业的感统训练人才被社会所需,而体操和感统训练在训练效果、训练器械及训练方式上有着诸多的关联与相似。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大背景和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的目标下,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亟待改革的趋势下,本研究提出了将感统训练融入到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实践。结果证明:将感统训练融入到体教专业体操教学,不仅丰富了体操教学的内容,增强了体操课的趣味性,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向“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扩大了感统教育的受众面,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感统训练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感统触觉体操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幼儿园开展户外感统游戏的思与行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船内船外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