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慧 陈启亮 夏淑洁 纪立金 朱龙 闵莉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因素导致,临床上多表现为腹痛、呕吐、黄疸等。据有关报道,中国成年人胆石症的发病率为9%~10.1%,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当前,胆石症的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同时有口服药物溶石、排石以及激光碎石治疗。中医治疗胆石症方便安全有效,仍是临床治疗的常用方法[2]。五辨以“辨机、辨人、辨证、辨病、辨症”为基本思维,掌握胆石症的内在机理,判断胆石症的发展趋势,识别胆石症特定阶段的病理状态,把握胆石症的变化规律,分析胆石症的矛盾特点,进而可以为临床的胆石症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机”即为“病机”,可以理解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和状态,体现着疾病的本质[3]。“辨机”就是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以正确分析和应对疾病。进行充分地“辨机”,才能准确把握疾病的本质,确定适当的治则治法,提高治疗效果,《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也提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可见把握病机之重要[4]。
胆石症的核心病机是肝气郁滞,胆失疏泄,胆汁排泄受阻,淤积日久,结聚成石[5-6]。肝郁日久,郁而化火,火热熏蒸肝胆,煎熬胆汁,也可浓缩成石。因此,对于胆石症患者应肝胆同治,重在调肝;予疏肝解郁,利胆排石,辅以清热泻火。胆石症病在中焦胆腑,与肝、脾、胃三者紧密联系,“木郁克土”,肝胆失疏则盘塞而克土,全身气机互为影响,“土弱则不能达木”,肝病下陷而胆气上逆[7]。故在治疗胆石症时,以疏肝利胆为主,还应注重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对于胆石症易感人群,平日应注重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同时配合中医药膳等以适当调理脾胃,达到未病先防的效果。辨机运用于胆石症的防治中,有助于准确分析和把握疾病的内在机理,以肝郁为核心,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指导临床辨治,帮助防治胆石症。
中医防治疾病讲求“因人制宜”,不同个体在年龄、性别、体质与日常等方面各具特点,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也因人而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正如《素问·微四失论篇》中:“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此治之三失也。”
首先,辨年龄与性别。有相关研究分析表明[8],人群的胆石症总体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且女性的累积发病率高于男性。在一定生命阶段中,人体机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正气不足,难以抵御病邪,久而发病,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机体由弱变强,再由强转衰,胆石症发病率也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60~69岁年龄段的患病率达到高峰[9],因此胆石症发病趋势与年龄密切相关,应重视考虑年龄与胆石症发病的相关性。中医认为女子多郁火[10],肝郁气结,疏泄失常,胆汁排泄受阻,淤阻日久成石,说明女性易发胆石症,对女性应着重排查发病的可能性。
再者,辨体质。体质是产生疾病的内在基础,决定了对某些疾病的易患性和发展的倾向性[11],有学者[12]认为气郁与湿热体质者易患胆石症。气郁质者易情志不舒,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火热煎熬胆汁成石;湿热质者喜食肥甘、酒食无度,易损伤脾胃,内生痰湿,郁久化热,煎熬胆汁成石。对体质进行早期调理,使机体不易患病,病后朝着有利方向发展,愈后不易复发,才能更好地防治胆石症。最后,辨日常。具有特定生活习惯、特定生活环境的人更易患胆石症。平素喜食辛热肥甘、嗜饮酒浆之人易致脾胃运化失司,酿生湿热,熏灼肝胆,胆汁浓缩成石;生活环境炎热潮湿,体内易感受湿热之邪,湿热熏蒸胆汁,聚而为石。故日常生活因素影响着胆石症发病,应调整个体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不利的生活环境,使个体远离胆石症。辨人,可以帮助胆石症易感人群建立风险预警,筛查易感因素,判断发病趋势,同时可以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好地防治胆石症。
证,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性概括,辨证就是对疾病特定阶段病理状态的识别和判断[13]。
立足于证的主次兼夹、进退和真假,对胆石症进行辨证才能准确判断其病理状态[14]。胆石症辨证常有肝胆湿热证,临床上单纯的肝胆湿热证比较少见,常常夹杂气滞、痰阻等证出现,说明证有主次兼夹。因此,此类胆石症治疗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辅以理气、化痰等法,其他类型胆石症亦应着重治疗主证,同时考虑兼夹证的影响,以针对性地加减用药。气滞与痰阻会蕴生湿热,进而加重肝胆湿热证,湿热同时会影响气机与津液的正常运行,加重气滞与痰阻证,说明证有进退。胆石症治疗亦应着重考虑病证的动态变化,实时辨证,随证把握病情进展,合理处方用药。肝胆湿热证还会出现纳差的症状,但肝胆湿热证是口苦食欲差,胃阴虚证是饥不欲食,二者需鉴别,不可单凭纳差症状判断为胃阴虚证,这说明证有真假。胆石症的辨证治疗要全面考虑病情,分辨真假病证,万万不可仅凭单一症状而盲目辨证。因此对胆石症进行辨证,有助于把握胆石症病理状态的主次矛盾,判断病情的发展变化,鉴别真假病证,以制定相应治则治法和正确处方用药。
病是对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的总体概括,辨病即判断疾病的病种,得出病名的诊断,它立足于病理演变的全过程,从整体、宏观水平认识疾病的病位、病性、病势、邪正关系及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15]。
立足于病的中西、新旧和因果,辨病会帮助掌握胆石症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医病名立足于整体,常以症状、病机命名,胆石症在中医里可以有黄疸、胁痛、胆胀等病名。如《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中所言:“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此处的黄疸并非胆石症,而西医的胆汁淤积性黄疸也可以辨为黄疸,这是辨中西医病名的差异。因此,辨识胆石症应注意避免中西病名的混淆,以规范诊断疾病。《临症指南医案》中:“初病在经,久病入络”,说明新病与久病是不同的严重程度,胆石症慢性起病,病程长,日益消耗人体的气血津液、真阴真阳,渐可久病及肾[16]。针对胆石症新起与久病的不同发展程度,医者应注意考虑处方用药的不同力度,久病者更要考虑对全身其他脏腑、气血阴阳等的影响。病有因果关系,中医尤其注重以疾病发作的症状揣测感受的邪气,正所谓“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若胆石症患者出现身目发黄、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等症状体征时,可推测机体感受湿热之邪,当从清热利湿论治;若患者出现胸胁窜痛,喜太息,脉弦等症状体征时,可推测机体受到情志因素的影响,当从疏肝理气论治等,这就是辨病之因果关系的体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均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模式,当临床无证可辨时,辨病就显得至关重要,二者须结合应用,《兰台轨范》中所言:“一病必有主方”,主方即是辨病论治的结果[17]。对胆石症进行辨病,有利于掌握胆石症的发展变化规律,帮助确立基本的治则治法,指导临床处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症,是疾病的外在表征信息,是中医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组成疾病和(或)证候的临床要素[18]。辨症就是要根据疾病的外在表征信息来把握疾病的主次矛盾和特点。
立足于症的有无、轻重、真假和偏全,辨症会帮助分析和把握胆石症的矛盾特点。胆石症是指结石发生在胆囊或者胆管内的疾病,常伴有右上腹绞痛、两胁胀痛、口苦等症状;同时《灵枢·胀论》中:“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因此,腹部、胁下、口中等的症状可以帮助辨识胆石症的有无。根据患者腹痛、胁痛等突出症状可以帮助诊断胆石症,同时要急则治其标,优先治疗患者最感痛苦的症状,解决突出矛盾,以指导胆石症的临床处方用药[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中:“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其中呕吐、发热等症状的程度可以帮助辨识胆石症的轻重。医者应据此相关症状的发作程度判断胆石症病情进展,指导合理用药,同时可以进行疗效评价,实时调整治疗方案。《景岳全书》曰:“大实之病,反有羸状。”胆石压迫刺激,结聚中焦,损伤脾胃运化功能,日久则脾虚无力,如此病情发展,使机体出现真实假虚之症,因此临床上需鉴别症之真假,以正确分析胆石症的矛盾特点[20]。临床治疗胆石症应尤其注意鉴别症之真假,全面收集胆石症表征信息,整体把握病情,排除假症的干扰,准确判断病症。胆石症病情进展,会造成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异常,此时辨症不仅要关注胆石症的相关症状,也应当全面考虑到脾胃、肾等脏腑,全面把握病情,整体分析其矛盾特点,避免以偏概全[21]。对胆石症进行辨症,有助于正确把握分析胆石症的矛盾特点,着重解决疾病的突出矛盾,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胆石症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准确判断其病理状态是诊疗的关键。胆石症是已病态,利用中医理论辨识其状态要素如病位、病性等以确定其状态结果,同时运用辨机、辨人、辨证、辨病、辨症的“五辨”思维[22],以整体把握病情,指导临床治疗。辨机以掌握胆石症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制定相应防治原则;辨人的年龄与性别、体质与日常等以把握不同个体特点,因人制宜,指导胆石症临床防治,并帮助建立相应风险预警,判断发病趋势;辨证的主次兼夹、进退和真假以判断胆石症特定阶段的病理状态,指导临床处方用药;辨病的中西、新旧和因果以把握胆石症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确立基本治则治法;辨症的有无、轻重、真假和偏全以分析胆石症矛盾特点,优先解决突出矛盾。“五辨”立足于中医原创思维,强调整体、动态地认识疾病,是确立治则治法和明确处方用药的重要依据。中医人要坚持中医思维,继承前人硕果,同时积极发现新方式新方法,守正创新,灵活运用于胆石症防治,造福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