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湿“相对—相反—相变—相通”之阴阳属性理论探析

2021-01-05 12:49黄美松吴云毅张一梅李国臣
环球中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润燥医家脏腑

黄美松 吴云毅 张一梅 李国臣

从六淫燥、湿之邪(病因)到燥、湿之证(诊断),再到中药药象之四气(寒热温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臭(臊焦香腥腐)以及燥方、润剂的具体实施(治疗),燥与湿在中医中药中既一脉相承又相互关联。尽管如此,其间并非清晰可见,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剖析与梳理,使之中医与中药、辨证与施治之间既相互连贯又系统全面。

1 燥性与湿性既对立又统一

自然界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中的燥气与湿气不仅相互矛盾和对立并存,而且互根互用和滋生转化。燥者湿之所依,湿者燥之所附,燥湿相依,燥湿互化,也会呈现燥久必湿,湿久必燥[1]。《素问·五常政大论篇》也谓“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即从寒与热和燥与湿两个角度论述天地自然气化规律。实际上,四气(寒热燥湿)涵六气,寒、热从温度上给予区分,燥、湿从湿度上给予判定[2]。于是,有人直接将六淫(即致病的六气)改为四淫(寒热燥湿)[3]。其间,将具有涩滞气机、伤津耗液性质特点的一类邪气称为燥邪,当然外感燥邪致病存在着个体易感性和地域易发性[4];若机体津亏,外邪入里正邪交争,或忧思引起气机不畅,此二者若进展必阳气郁滞可导致机体局部“燥胜则干”,该邪气称之为内生燥邪,此为从化[5]。同样,将具有阻滞气机、重浊、黏滞、趋下等特性的邪气称湿邪,也分外湿和内湿两大类,也存在易感与从化问题。黄元御之《四圣心源》谓“医家识燥湿之消长,则仲景之堂奥可阶而升”,石寿棠之《医原》谓“外感百病,不外燥湿二气,内伤千变万化,亦只些燥湿两端”,两位医家均把燥湿致病提升到阴阳的高度与层面。正如殷鸣研究生所谓,燥湿亦为阴阳之征兆,燥湿也不例外地具有互根互用、对立制约和消长转化的阴阳属性特征;燥湿失衡之下,不妨用“燥可去湿”、“湿可去燥”来纠正[6]。如果说燥邪致病与肺脏、天之气相关,那么湿邪致病则与脾脏、地之气关联,而天之气与地之气本为一体,呼吸之肺与运化之脾(注:肺脾共为后天之本[7])共同维护机体生长壮老已,所以,燥、湿之邪致病与寒、热之邪致病一样难以截然分开,此正是阴阳辨证之价值所在。吴深涛学者认为“燥湿同形同病”[8]可兹参照,沈孝波医师认为痉病是燥湿相互作用的结果,故应燥湿同治[9]。总之,燥与湿,同寒与热一样,是致病的核心病因病机,二者具有阴阳相对、相反、相变和相通的属性特征。言其核心,内、外之燥、湿是中医病因-病性学说的基础。中医病因学说,有两个特点,一是辨证求因或者说审因论治;另一个是概全思维指导下的有且只有的新三因学说[10],即外在环境-生物因素(六淫、疫病、意外伤害),内生因素(生活-饮食因素、心理-情志因素、遗传-体质因素),以及个体-主观内生因素与客观-全体外来因素共同参与的三种情况。

2 八纲辨证应含燥证与湿证

阴阳、表里、虚实和寒热,此为中医诊断学之八纲,也可认为是中医证型之八维,它对中医诊断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由于此八纲固有的瑕疵,许多医家对此多有微词,认为其概而不全,且层次混乱。于是,崔振波医师提出,八纲可增加燥湿两纲,组成“八纲(表里、虚实、寒热、燥湿)两纪(阴阳)”,使八纲名实相符,纲领作用进一步完善[11]。他还认为王鸿谟[12]所归纳的“干少肺裂陷,重滞脾腻秽”十个字辨别燥湿的特点具有易懂易学、易记易用的价值。当然同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的“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以及仝小林教授的“诸屑肤燥,九窍肤凉,皆属于燥”[13]对燥邪致病的特征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指出的是,王鸿谟教授也主张增添燥湿二纲将八纲称为八纲两纪。不过,亦有医家增加上下二纲,言上下、表里盖病位,纵横囊括全身,寒热、虚实指病性,阴阳为总纲[14],只是此上下二纲没有燥湿二纲贴切,因其不兼备证候的概念,故不主张将上下二纲纳入两纲六要[15]之中。秦伯未和施今墨等医家[16]将气血两纲纳入八纲之中,这也不可取,原因在于气与血与阴阳相对相反的属性特征不完全匹配。另外,虽深化了诊断却失之简约。李伟南医师[17]提出“虚实、寒热、浮沉、开合”新八纲,一方面与通用八纲出入太大,另一方面,这八者仅指病性缩小了病证范围,也不甚恰当。综上所述,燥湿同表里、寒热、虚实一样具有阴阳相对、相反属性关联,并且具备证型特征,将燥湿两纲[18]纳入八纲两纪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需要指出的是,燥证与湿证形成的与内外燥湿之邪有关,但不是唯一。也就是说,湿证可缘于湿邪,可因燥邪,亦可因瘀而致;同样,燥证可因燥而生,亦关乎湿邪,或许是风邪引起,或许虚是主因。譬如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其外象之燥,由“湿郁不布津可化燥”而来,而后期的水肿之因缘于“燥郁不行水而又可夹湿”,燥湿最初之形成与脾肾气虚不无关联[19],这其中,气化失司贯穿始终,既可因虚致气化不利,又可因实使其难以伸展。

3 药象蕴含润燥与燥湿之性

燥病湿病,或者说燥证湿证的治法,大体是燥病、燥证用润法,有滋阴养血润燥法、温阳行气润燥法和清热凉血润燥法等;而对于湿病、湿证大多是用燥法,即清热燥湿法、淡渗利湿法、芳香化湿法、祛风胜湿法等等。燥病也罢、湿证也罢,应用润方、燥剂与中药具有润、燥特性相一致的[20],即中药材本身所具有的润燥、燥湿属性与之相对应,为治疗打下了药物基础。关于中药的燥方、润剂,王琦教授论述最详:润药指质润多脂,具有滋润、柔润、润下功效的药,如天麦门冬、生熟地黄之属;燥药指药体辛燥、刚烈有健脾燥湿、温中理气作用的药,如苍术厚朴、半夏香附等[21]。临床上既有润剂、燥剂的单独应用,亦有润燥并用者如张景岳之金水六君煎。当然,中药材本身所具有的燥湿之性、濡润之功与其四气五味相关,尤其是与五味、五臭关系更大,如酸甘化阴呈润剂,辛苦芳香而燥湿。中药药性除了润燥之属性外,还有浮沉、散敛之性,这六者因其具有属性相对、相反以及生克、制约之势才共同完成脏腑系统失衡之再平衡。具体讲,气机升降失调可用中药浮沉之性来行升法、降法治疗;燥病、湿证可用中药润燥之性来行润法、燥法治疗;瘀痰证和喘脱证可用中药散敛之性来行散法、敛法治疗。可见,寒证温法,热证清法,燥证润法,湿证燥法,虚证补法,实证泻法,此六法同以往之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更简洁明快。

4 燥湿证治开启承制施治之门

《黄帝内经》言“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原指在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或不及的一种内在调控机制,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现在以纠正人体各方面的偏胜或不及作为治疗的出发点,形成了中医的治疗理念[22],呈现出辨证施治和承制(承接与制约)施治两大治疗体系。吴深涛教授认为承制思维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之上,并对五行学说进行了纠偏,它融合了天人合一、脏腑间的奉承和制约关系,以及药物与治疗等因素,从而调整恢复脏腑生理功能[23]。而具体落实到燥湿证型的治疗层面,承制施治则依赖于中药燥湿、浮沉和散敛作用之发挥,从而实现脏腑系统自平衡。外来风寒、风热、风湿、风燥和内生之寒、热、燥、湿,包括痰瘀等实邪引起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和气血不和,不仅可出现内之脏腑气机升降失调,且呈现外之经络运行开阖失司。经络脏腑气机之“升出冲降入”紊乱必然呈现“生长化收藏”停滞。阴阳失调辨证施治,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气机失调、气化失司承制施治,即燥者润之、湿者燥之、脱者阖(敛)之、闭者(开)散之、升亢者潜降之、沉陷者升浮之。

进一步研究发现,阴阳学说类同矛盾论,是辨证思维产生的源泉,辨证施治契合中药四气。而五行学说类同系统论,是整体观念产生的基础,由此而衍生的承制施治恰好与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以及臊焦香腥腐)相吻合。正是由于阴与阳之间具有相对、相反、相变和相通的属性特征,才赋予了辨证的内在基础和本质意义。若两个事物之间无寒与热、虚与实及燥与湿存在着相对、相反、相变和相通的阴阳属性关联,那就无须进行属性的区分,即辨证。也就是说,像六经、卫气营血以及气血津液等所谓的辨证,充其量仅仅是甄别与选择,而不属于阴阳辨证的范畴,自然也就没有接下来的辨证施治等内容。至此,中医学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两大特点便呈现在我们面前。需要强调的是,八纲诊断(归纳)的阴阳失调可实行辨证(迎随)施治,藏象功能紊乱导致的系统失衡需实行承制施治(润燥、升降、散敛),二者是中医治疗的两大法宝,缺一不可。若前者舍弃阴阳之相对、相反、相通,后者失去系统之生克、制约、平衡,便偏离了中医理论之正常轨道[24]。

猜你喜欢
润燥医家脏腑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依巴斯汀片治疗冬季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
基于数据挖掘的现代湖湘男科流派医家治疗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用药规律研究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明清小说中的医家形象研究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