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宝阳
(辽源市中心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脑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重症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为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形成的脑血管内瘤样突起,是临床患者蛛网膜下隙部位出现的主要因素,临床发病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现阶段,临床数据显示,脑动脉瘤主要发于中老年群体,病死率较高,病发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家庭幸福感均会带来严重影响[1]。本次研究,则着重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结合该手术的作用机制及脑动脉瘤的病理机制,合理进行研究,以判断其临床治疗价值。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48-76岁,平均(61.82±4.57)岁,肿瘤直径3-15 mm,平均(8.79±1.82)mm;观察组男21例,女21例,年龄49-76岁,平均(62.18±4.22)岁,肿瘤直径3-15 mm,平均(8.81±1.90)mm。纳入标准:①符合《颅内脑动脉瘤诊疗指南》[2]中相关诊断标准;②无心、肺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本次研究均为自愿参与,参与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组间基线资料保持同质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的脑动脉瘤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全麻后,采用常规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稳定后,注入鲁米娜镇静麻醉,并静脉注入尼莫地平持续镇静;全麻后给予患者面罩持续吸氧,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放置6F鞘,插入0.035导丝及微导管;经CT、DSA等影像学检查后,核实导管接头放置位置,在DSA引导下,放置电解铂弹簧圈;经相应栓塞操作后,至显示动脉瘤消除后,拔出导管;给予患者加压包扎穿刺位置。手术后,间隔12h,给予患者5000U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1.3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手术治疗效果、脑组织血流量(CBF)变化幅度、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等,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①治疗效果:术后1周,根据手术效果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并划分等级;显效: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消失,术后无新发神经系统损伤症状,病情稳定;有效: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明显缩小,原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无效:术后患者无明显症状,或变化不明显,或死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2×100%。②临床指标: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并对比。②CBF变化幅度:经影像学检测,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CBF变化情况。③生存质量:采用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3]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手术前后的社会功能、生理功能、活力、健康状况等4个维度的生存质量,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④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术后2周内,出现的脑积水、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尿路感染、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42×100%。
1.4 统计学处理。根据SSPS 20.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s)以t检验,计数资料(%、n)以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CBF变化情况的比较。术前,两组CBF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观察组的CBF变化幅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手术前后CBF变化情况(±s)
表2 手术前后CBF变化情况(±s)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中 术后对照组 42 56.82±8.84 69.52±8.48 60.37±8.32观察组 42 55.48±8.71 58.82±9.37 56.37±8.62 t - 0.700 5.487 2.164 P - 0.243 0.000 0.017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对比(±s)
表3 手术前后生存质量对比(±s)
项目 时间 对照组(n=42)观察组(n=42) t P社会功能 手术前 52.48±7.27 52.26±7.49 0.137 0.446手术后 58.58±8.27 65.27±8.26 3.709 0.000生理功能 手术前 51.16±7.49 51.38±7.27 0.137 0.446手术后 56.07±7.42 66.35±6.67 6.677 0.000活力 手术前 55.24±4.13 55.46±4.35 0.238 0.406手术后 60.98±5.45 70.88±5.62 8.196 0.000健康状况 手术前 50.34±4.86 50.68±4.64 0.328 0.372手术后 57.58±4.46 67.34±4.72 9.740 0.000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术后2周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脑动脉瘤主要发作于患者的脑脉主干及分叉等动脉肌层较薄弱的位置,可导致患者颅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症状,多由颅腔内压力增高及颅内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引起。脑动脉瘤在未破裂前,因体征不明显,不易被患者察觉,随着动脉瘤生长,对邻近神经及脑部结构造成压迫,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等症状,患者行专业检查时可发现。脑动脉一旦破裂,在短时间内可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改善该疾病预后的关键措施。
开颅夹闭手术属于临床传统治疗方式,主要在确定脑动脉位置的基础上,行结扎术以缓解动脉瘤对神经系统造成的压迫,并阻断血液供应。开颅夹闭手术虽然可以有效治疗脑动脉瘤,但手术创伤较大,且手术过程中易损伤脑动脉瘤周围神经及血管等。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作为脑动脉瘤新型手术治疗方式,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的脑组织血流量影响较小,患者接受程度较高。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开颅夹闭术。结合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手术机制分析,手术过程中,通过对动脉穿刺,在脑动脉瘤中置入弹簧圈等措施,可有效阻滞动脉瘤的正常血运,达到降低动脉瘤破裂发生概率的目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与常规开颅夹闭术相比,该术式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且疼痛程度低,具有安全性。
结合发病群体的年龄阶段分析,脑动脉瘤患者年龄偏大,身体各项机能衰退,生命体征受手术影响较大。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应用,无需开颅,对颅脑内的其他正常组织影响较少,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患者在术中及术后,CBF的变化幅度较小,提升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可有效维持患者脑组织血流量的稳定性。此外,研究数据显示,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情况与术中及时释放颅内残存脑脊液、手术创伤小等因素具有相关性。但是,对于部分占位效应严重的动脉瘤,可考虑开颅手术,避免占位效应加重。
综上所述,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在脑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CBF、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