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实践探讨

2021-01-04 18:19黄泰明
科教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工科实践

黄泰明

摘要为主动应对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各大高校中工程教育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突出,适时教育部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为实现制造强国、创造强国的目标、为把美丽的中国梦变成现实,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实施“三全育人”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也为提升学生素质、为社会发展也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三全育人 新工科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3.002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HUANG Taiming

(CollegeofMechanicalEngineering,Hunan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Yueyang, Hunan414006)

AbstractIn order to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dustrial change in the world and to reconstruct the global innovation map,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At the right tim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t forward the new education concept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making and creating a powerful country, and to turn the beautiful Chinese dream into reality,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s a question that must be answered. Therefore, i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activity to implement the new education concept and mode of "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which also plays a strong role in promoting students’ qu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wordsthree complete education; new engineering; practice

为了应对新时代下建立新型经济供给的挑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中提出,建设新工科院校教育,继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实现跨学科、多专业的融合,特别是新医学、新農业建设。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因此为了在高等院校中建设新工科工程的同时,必须坚持走“三全育人”教育新模式。

在国家的“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的推动下,高校输出人才也要与社会发展相配合,因此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迫在眉睫。而高校是各行各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导致其培养的人才直接面临缺乏行业背景支持和地域资源优势的客观实际,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无法达到相关要求。[1-5]具体表现为与地方、区域等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高校、行业、企业等多间的多方协同,进而构建的多方协同全方位育人模式并体现以学生为本。[6-8]

因此,在新工科院校背景下“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有着巨大的意义,这不仅有利于院校“三全教育”改革以及各个学科的交融和突破,这更有利于我国对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高技术人才,在未来严峻的国际形势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及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1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模式内涵及价值表现

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三全育人”是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它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与理念,我们有必要对三全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进行真正的了解。因此,为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做好“三全教育”的实践探究,对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内涵与价值表现进行了系统阐述。

在邓小平提出并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同时,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部以此为契机,积极顺应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尤其是工程教育的改革。[9-11]目前,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变革。

1.1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内涵的科学界定

新时代提出教育改革之下的新工科建设是指:基于我国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上以培养德智体美劳人才为引导,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我国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变化所面对的困难,以改变我国发展不平衡为建设理念,以摒弃糟粕取之精华的扬弃思维取得进步,以各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用之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的工程人才来应对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遇到挑战和困难。[12,13]就覆盖范围而言,“三全育人”不仅仅是对教育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它还对教育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社会不断变革对学生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培育学生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来自学校教育,它还来自社会对学生的影响,还有最为重要的家庭教育,新时代的大环境下需要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力量共同培养,全员育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学校(不仅仅是指高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全程育人是指学生从刚踏进校门到毕业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指积极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载体,将新时代思想教育融于校内外全方位,让学生们的身体和思想更加茁壮的成长。在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各种政策也在不断的改变,因为这是人民群众的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选择。“三全育人”这种模式就是教育模式在不断地改良中诞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教育工作者应该拥有比之前更强烈的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受教育者带动起来在完成自身的基本工作的前提下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将这项新的教育模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1.2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模式的价值表现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工业的发达,纵观国内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的程度高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而工业化的程度离不开科学技术水准的发展,邓小平曾说过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在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最重要的经验之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但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这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仆后继,那么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三全育人”模式培养的人才就是对国家生产力发展的最强支撑、最强动力,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模式下所培养的是坚定不移地拥护党的领导、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奉献的人才。时代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国际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三全育人”这种新的教育模式适时出现了,“三全育人”的新模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和智慧来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踏出坚实的一步。

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三全育人”模式,不应将传统的教育模式完全撇弃,我们应当取传统教育模式之精华,亦去之糟粕。“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既传承和延续了大部分教育模式,并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改良并加入了一些新的想法且加以探讨最终实施,最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育人模式,这是基于社会主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我们也将教育模式变得多样化对不同爱好的群体进行不同的教育方式。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当中,“三全育人”模式不断地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牢抓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特点,将其应用到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在成功中决不骄傲再创佳绩,在失败中决不气馁吸取教训。祖国的未来需要年轻人才来创建,那么人才的培养就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的让受教育者受到更好的培养是教育工作者绕不开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三全育人模式的提出无疑是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实际需求,更是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呈现在新工科院校大学生培养中来,相信新工科背景下的“三全育人”会拿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的实践探究

2.1明确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育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其次是怎样培养人。立德树人便成为检验院校一切工作的重要标准,是落实“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抓手。新工科背景下的“三全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不同种类的学科专业要根据自身与其他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相互融合深入研究其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特色,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目标,它需要所有的课程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作用,所有教师都要有承担育人的职责和担当,除此之外在新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基本相适应。

而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地处非中心城市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直接面临缺乏行业背景支持和地域资源优势的客观实际,产教融合运行操作层面长期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相适应,“两张皮”瓶颈无法突破等瓶颈问题,进而导致育人质量大打折扣。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核心问题尚未能有效解决:(1)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问题;(2)高校新工科育人模式差异化特色发展的培育凝练问题;(3)如何保证全员全方位协同育人的新鲜感和持久度的问题。

2.2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实践过程中的实施方案

2.2.1基于产教创新链,校、企、地多方共同绘制“产业-专业”互促对接蓝图

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和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集聚优质工程教育资源,建立校、企、地多方主体之间的协同,打破体制壁垒,探索共建共管的组织架构和治理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基于产教创新链,校、企、地多方共同绘制“产业-专业”互促对接蓝图。由过去的简单适应行业发展,迈入全面融合阶段,显露出创新引领新态势。

2.2.2基于产业实际需求,校、企、地多方共同研发以“学习成效”为导向的培养方案

牢牢根植高校与地方行业、产业的实际需求,设定“宽基础、重实践、育专长、高素质”人才培养总要求。以培养工程应用能力为主线,将课程集成化,以典型工程项目为载体,实现课程群内课程之间的高度关联,实现育人的全面化。

2.2.3基于产教协同全面融通,校、企、地多方共同实施全周期式工程实践教育

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项目,建立“基础实验室-工程实践中心-企业车间”三级工程实践教学环境。形成将校、企、地多方协同贯穿于实际工程能力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创建以学生实际工程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的多元考核评价新体系,确保全周期式实践教育的顺利实施。

2.2.4基于产教全面深度融合,校、企、地多方共同打造多赢互惠的利益共同体

注重挖掘政校企地多方协同育人的内在驱动力,转变角色定位,正视地方高校缺少行业背景的先天不足,打消不切实际的理想化念头,在四个维度、五种方法上持续发力。主要方法具体如下:吸纳企业人才进课堂,委派教师深入企业,建立双导师、联合培养等系列制度,打造政校企地多方互动双师型师资团队。借助企业车间,为学生提供全周期工程实践平台,创建“车间式”教学课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采取“政府引导、高校搭台、企业参与”的政校企地新模式,共建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以教师核心科研成果为敲门砖,吸引企业寻求合作,共同实现产品研发、成果转化、项目申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实施“共推共管”制度,成立四級政校企地多方合作组织机构,保障政校企地多方合作高效稳定。

2.3建立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制度

相关各个部门在根据传统教育模式的实践经验结合众多高校的调研下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后保证质量前提下加快速度在一部分高校内进行实际操作,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落实并行动起来,建立一支深受受教育者拥护爱戴的教师队伍,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下严格遵守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制度培养学生,爱护学生,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彻底规范育人的各个具体内容具体行动,完成操作程序和教育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育人质量、提升院校的新工科背景下“三全育人”的质量。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研究”(HNKCSZ-2020-0423)

参考文献

[1]谭永波,王丽玫.可持续发展融入“新工科”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0(03):126-128.

[2]薛林月.三全育人背景下新工科院校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若干思考[J].法制博览,2020(24):227-228.

[3]方志刚,杨帆,赵振宁.关于新工科建设必要性和内涵的一些思考[J].教育现代化,2020,7(56):112-114.

[4]杨娟.大数据时代智能交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建材与装饰,2020(10):235-236.

[5]梅山孩.新工科的内涵行动路径及新特点[J].现代职业教育,2020(14):204-205.

[6]梁伟,马俊,梅旭成.高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36-38.

[7]杨宗仁.“新工科”建设的理念内涵及模式综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9,38(06):132-136.

[8]张文风.对高校“三全育人”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4):60-61+68.

[9]刘茜,陈建强.新工科建设从轰轰烈烈走向扎扎实实[N].光明日报, 2019-12-29(01).

[10]徐胤莉,石燕萍.理工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8,92(17):71-73.

[11]朱丽颖,张梦迪.“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21-125.

[12]刘一凡.“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方略[J].人才资源开发,2020(19): 26-28.

[13]汪毅,丁振扬,张学迁等.立足新工科的创新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20(39): 272-273.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新工科实践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