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杰
自2010年全国卷首次出现开放性材料分析题迄今10年有余,其间题目考向出现过观点提取类、观点评析类、目录修改类、论题类等多种类型。考向变化多端,既令人觉得形式新颖活泼,同时随着时间推移又给人似乎开放性试题不过如此之感,甚至会让人感到开放性试题已快穷尽能想到的考查方式,恐只能形式创新或者“守成”罢了。然而透过2021年全国甲卷第42题,可以窥得题目在形式、內容、价值等方面的持续创新性,继续保持较大的思维开放性,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概念入题测试推断,未知已知相互转换
纵观十余年来的开放性试题,就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已有知识的不同表现方式上,而且基本都能透过材料较直接地看到某些熟悉知识的影子。但今年甲卷第42题采用直接呈现不熟悉概念的形式切入,这种命题手法在全国卷开放性试题中尚属首次。以甲卷地区使用的人民版教材为例,卫所制度是教材体系的知识盲点,即使经过高三一年的复习备考,一线教师也少有对该概念进行补充拓展。因此,可以比较肯定地说卫所制度之于甲卷地区的多数考生而言是陌生的,是全新的概念,是未知知识领域。为此,命题者将卫所作了简单介绍,让考生对此有一个粗浅的、基本的认识与了解。
这种呈现方式首先考查了学生的信息提取与解读水平。根据概念提示信息可以找到如下核心语句:“军事组织”、“要害地方”、“集中分布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算是完成了思考的第一步。从设问看,学生要根据获取的上述信息研判卫所集中区域。其实,这是一个由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推断。具体而言,卫所制度对多数学生是新知识,学生只能透过材料的只言片语对它有一鳞半爪的了解,因而结合明朝历史的综合状况等必备知识,是对未知的卫所集中区域作出合理推断的途径。也就是说思考作答是基于未知与已知转换的合乎历史与逻辑的事实推断。这就是本题在概念考查中的第一个创新点。
本题关于概念考查的第二个创新之处在于从抽象到具象,从内涵到外延。客观讲,概念型开放性试题虽属首次,但概念类题目在此前全国卷选择题中比比皆是,如2020年全国Ⅰ卷24题考查分封制概念,2020年Ⅱ卷30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概念,其余之处不胜枚举。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材料提供具体的历史现象,要求学生根据历史现象表征上升到历史概念层面理性解释。换言之,以往的全国卷概念类选择题,材料信息是概念的具体外在表现,检测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考查的是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水平与还原能力。本题则明显异于传统,命题人直接抛出新概念,创设新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抽象概念找到具象事实,根据概念内涵理出概念外延,且将其用于开放性试题,思维能力要求大幅提升。
立足概念的第三个创新之处是以“新”考“心”,以新情景、新形式、新概念检验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在长期的高考备考训练中固然见过无数的新情景、新内容,按理说面对新状况也基本能做到驾轻就熟。然而一方面在平时训练中,大量练习题都是对往年高考题的追随模仿,难以也不敢随意创新,相形之下高考试题则是在不断更新、创新。这就使高三备考习题未必能跟上高考试题渐变与微创新的步伐,学生所见的“新”事实上已成为一种既有情态下的“新”。另一方面,本题将各种“新”层叠起来共同置于高考特殊环境下,特别是新历史概念会给部分学生带来些许心理不适,产生畏惧心理,觉得无从下手,找不到思考与作答的着力点。这也难怪,高考本是对学生全方位的检验,当然包括心理素质测试。
二、跨界思维考查运用,突出发现问题能力
在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高考探索跨界考查且渐成常态。从历史学科来看,史政跨界、史地结合是比较常见的。传统跨界模式主要停留在知识层面,指向的是必备知识在学科交叉领域的互联互通。第42题呈现出由知识跨界到思维方式跨界变化延伸的新样态。目前,基于零星信息,虽暂无法判断这究竟是偶然性事件,还是昭示未来的演变趋势,但都应引起一线教师的关注。
本题尝试以史地结合形式命制,要求也很朴实:找出卫所集中区域,阐明理由。跳出历史学科看,个中蕴含了地理学科中人文地理板块的重要思维。地理学科经常涉及工业布局、农业带、农作物种植、工厂的选址等话题,学生需要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气候、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因素,根据人文环境条件,如交通、市场、人口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检测的是知识驾驭能力,考查的是思维周全性。本题答题中对地理方面的知识涉及相对较少,但从思维方式来看,与地理学科的上述思维有异曲同工之理。卫所的集中设立与分布也要从多方面考量,与工业布局、工厂修建选址等亦有诸多相似之处,只是知识与学科思考角度有差异罢了。因此,笔者认为本题中包含了思维的迁移性、复合性、交叉性以及跨学科的借鉴性。
在这种复合思维运用中渗透了发现问题的高阶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并不是照搬某一具体历史结论,也无法套用结论性语言,它强调应试者在统合各种已有信息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问题,对此作出解释说明,乃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发现问题是着眼于应试者长远发展的能力要求,是服务于未来学习与高质量生活的能力标准,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发展目标。第42题借助地理学科的思维,要求学生发现卫所可能的集中分布区域,这是知识的未知范畴,因此潜在的能力要求相当高,也是它异于以往的史地结合开放性试题之处。此前,全国卷开放性试题中两度出现地图类题目,分别是2013年全国Ⅰ卷第41题和2016年全国Ⅲ卷第41题。其中,2013年试题要求学生从地图对比中提取汉唐历史变迁信息,2016年试题要求学生通过地图提取并说明一个关于自开商埠的信息。它们集中考查提取、解释信息能力,对发现问题的测量力度偏弱,发现问题方面的开放性不足。然而本题对发现问题能力要求跃迁升级,开放度增强。从思维过程看,对理由的阐述与空间位置的确定具有交互关联特征。特别是将本题与2016年试题相比,后者明确给出自开商埠城市名称与分布区域,只需对此分析即可,而本题增加了一个思维环节——自主发现卫所空间定位,无形中增加难度,再加之相对陌生的概念让部分学生一开始望而却步,可见其能力层级要求之高。
当然,在发现问题过程中,需要以跨界复合思维为依托,整合各种因素才能作出判别,尤其是材料有效提示语“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联系”,展示出了思维的综合性与历史发展内在因素的多重性,且前者正源于后者。它印证了“提出的问题必须是一个真问题,即问题本身能够反映历史进程或历史事物的本质特点与联系”[1]的观点,测量出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体现了历史认知的全局观意识。
三、时间定位还原史事,代入历史渗透审美
时间是历史学习与考试测量中的第一要素,特定时间是历史理解与解释的前提,只有置于具体的时空场景才能对历史作出准确的解释,才有可能还原历史真实,才能以同理心审认历史发展中的各种“美”。
甲卷第42题提供了重要时间要素:明万历年间,即明朝后期。基于这一关键时间点,结合材料概念提示信息,运用唯物史观的诸多具体理论与思维方法“恰好能够相对完整和准确地复原历史事物”[2],还原出明朝卫所制度的集中分布区域。其间,学生无法照搬或借鉴任何现成的观点与结论,需要自己独立分析明朝历史的发展与演进轨迹,做到“像历史学家一样的思考”。
同时,在时间要素的引领下,形成了较强的历史代入感,学生除了需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分析、思考、研究问题,还要像明朝时期政治家一样解决国家治理难题,思考治国理政的策略、方法、措施等。历史代入感离不开历史细节。细节越细,细节越丰富,产生的历史代入感越强,越能引发历史的联想与想象,引发思想与情感体验的共鸣。材料中的地图提供了多处细节:长城、大运河等历史事物,女真、鞑靼等民族,京师、南京等地名。
那么,卫所究竟该设在何处,如何设置,如何进行空间分布才能达到目的,使其效用最大化等等。作为古代政治家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需要较充分、周详的考虑,并非一时兴起或意气用事。作为应试者也就需要透过细节,“参与”到历史中去解释。因此本题的又一创新价值是植入新情景,要求应试者回到历史现场,站在明朝政治人物的角度作一次治国理政的选择,而非站在今人的制高点品评历史,从中体会古人治国的艰难,体悟古人政治智慧之美,提高审美水平与情趣,测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事实上,对历史代入感的培养在高中日常教学中屡见不鲜,例如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中选择主要布局东北的原因分析,近代民族资本主义首先出现在上海、广东、天津等地的归因探寻等,在设问语言技巧的运用中渗透历史代入感。这种历史代入感恰好是时空观念素养的体现与要求,是历史解释真实发生的关键,也是培养家国情怀同理心的有效途径。在此视角下,笔者认为高考试题并未真正脱离高中教学实际,高考与高中教学是思维与核心素养的对接。高考也不仅仅是以指挥棒作用引领高中教学,甚至也会以某种含蓄表达方式适应高中教学。
因此,甲卷第42题通过简练的概念、普通的地图以及看似平常的要求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串联在一起,测量了学生能力的维度差异,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改革引领价值。
四、答案的模式化倾向与评卷尺度
尽管本题具有上述诸多创新意义,关涉对学生的全面考查,但题目本身的某些细节也会导致学生作答的模式化倾向,同时影响评卷尺度,使试题显得美中不足。
材料文字部分给予应试者重要的提示,客观上限定学生思维半径,造成无论选择何区域,最终都会从相应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方面进行归因,形成答案的要点化,而不一定是说理的逻辑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答题的开放度,给试题的开放性打了折扣。因为,客观讲行文作答的邏辑性能较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架构,是试题开放性的重要量标之一。那么,学生的套路作答对评卷朝要点化方向倾斜,回到传统的采点赋分模式会产生多大影响力,以及评卷模式与尺度的改变是否违背命题人的初衷就值得进一步探讨。至少在笔者看来,试题划定范围,一是历史问题分析本身的需要。历史解释本就不能脱离时代各相关社会因素。二是给学生提供方向指引,适度降低难度。题目本就是相对陌生概念话题的考查,缺少方向指引,势必会加剧思考作答的无头绪感,导致测量结果样态分布的极不均衡,最终影响考试测量的区分度。三是命题人出于评卷尺度的考量。毕竟完全的开放容易造成评卷缺少标尺,过强的阅卷主观性势必影响测量结果,影响测量的效度与信度,况且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方式并非是要完全舍弃以往主观题采点赋分方式,而应加以改造[3]。
总而言之,本题固然有不足,但瑕不掩瑜,它让一线教师和广大备考学生看到了开放性试题的持续创新力:新形式、新情景、新价值。万变不离其宗,真正不变的仍是必备知识的铺垫,关键能力与学科思维构成的考查理念与目标,五大核心素养的融合。因此,高中教学牢牢抓住关键能力、学科思维、核心素养三大内核,才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以不变应万变。
【注释】
[1][2][3]徐奉先、刘芃:《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开放性试题开发》,《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年第1期,第25、25、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