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茜
摘要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中,通过改进实验材料、试剂、装置等,增加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真实性、安全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 实验改进 磨牙棒 唾液淀粉酶
中图分类号G633. 91文献标志码B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重要教学内容,内容丰富,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较高,因此难度较大。为达成教学目标,教材编排了比较详细的实验方案。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常遇到诸多制约探究活动的困难。故而,在参考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现有的设备,遵循真实模拟、便捷操作、效果显著的原则,设计并实施了改进方案,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1选材与用具
1.1妙用磨牙棒替代馒头
已有不少教师对实验材料进行过改进,但仅对馒头用量、取样方式等做出一定的优化,并没有颠覆材料本身。最重要的是,在教学实施中发现馒头存在无法保证大小一致、不易研磨成碎屑、遇水易泡散等问题,导致实验效果不佳。因此,在尝试了多种不同实验材料,包括馒头、米饭、自配的琼脂培养基等后,发掘了婴儿磨牙棒这一替代材料。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淀粉被淀粉酶分解。目前市面上购买的原味馒头主要原料是小麦粉,而原味磨牙棒的主要原料也是小麦粉,从本质上看,二者差别不大,都适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但是,磨牙棒有着比馒头更显著的优势:可用尺子、电子秤、小刀分装成等量大小;适用研钵研磨成碎屑;遇水不易泡散,容易对照。多次实验证明,磨牙棒质量为0.1 g、大小5×5×5 mm3为宜。
1.2改用试剂配制唾液淀粉酶
收集足量的纯净唾液是本实验的难点,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点。酸物刺激法、棉球挤压法、棉棒收集法等,多少都会让学生产生不适,不愿意配合,而充斥在空气中的唾液异味则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考虑到防疫要求,教师更应该开展安全教学,因此选择配制的唾液淀粉酶溶液而非收集学生的唾液。兴趣小组的学生经过研究发现,将0.5 g唾液淀粉酶粉末置于100 mL水中配制而成的淀粉酶溶液(2 mL即可),实验更易操作,节省时间,更安全卫生。
1.3利用水浴锅加热材料
在37℃温水保温5~10 min的过程中,烧杯中的水温下降明显,为保证实验效果,需要及时补充热水。但是,这一过程容易造成水温不稳定、易磕碰玻璃仪器、实验时间不好把握等问题。用唾液淀粉酶粉末配制的溶液作用温度一般在55~75℃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淀粉酶粉末是提取物,不能和唾液一样置于37℃,不然存活不了。课前设定恒温水浴锅温度为55~75℃,课上只需加热2 min就能達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大大降低了反应时间,还可以确保实验温度不发生变化,顺利推进实验。
1.4巧用碘液验证结果
教材提到在材料充分反应后滴加碘液检验结果,并未说明碘液的使用浓度。事实上,碘液浓度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重复探究发现:将市面上常见的卢戈氏碘液加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实验效果明显且稳定(表1)。
2讨论与反思
2.1显色问题
根据教材的实验步骤,②号试管中呈现蓝紫色而非预期的蓝色。一般天然淀粉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类型。直链淀粉是α-1,4糖苷键缩合而成,遇碘形成螺旋形复合物,在620~680 nm间呈现最大光吸收,因此呈深蓝色。支链淀粉较于直链淀粉是高度分支的,主要成分除α-1,4糖苷键外,其分支点处存在α-1,6糖苷键,与碘形成的络合物在530~555 nm间呈现最大光吸收,因此呈现紫红色。谷类淀粉(如小麦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主要是支链淀粉,因此馒头遇碘液呈现蓝紫色而非深蓝色。
2.2褪色现象
若反应时间充足,②号试管呈现蓝紫色静置一段时间后会褪色,这与碘不稳定的性质有关。淀粉与碘通过范德华力形成蓝色络合物,由于碘容易挥发、被氧化,而且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的键也不稳定,因此加入的碘消耗完后,颜色会褪去。重新加入碘,若溶液中仍有淀粉,蓝色会再次出现。反应后,③号试管呈现淡蓝色,若反应时间延长,淡蓝色会褪去。这是因为淀粉酶会逐步渗透到馒头内部促使淀粉分解,使得原来的淡蓝色褪去。
2.3课前培训
七年级学生没有接触过化学,不懂器具的操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在课上指导显然不合理。为推动课堂进程,教师应在课前进行分组,确立组长,培训组长用具的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赫萍.“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几点改进[J].生物学教学,2017,42(2):43-44.
[2]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生物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