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爱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64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国家战略。高职院校应转变教育理念,围绕行业和服务区域需求从教育的专业性和创新创业两个角度共同出发,互相渗透,提升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基于需求导向的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文章从专业教育固有体系如何融入双创教育探讨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重要功能,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能够使人才更好的适应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求。高职教育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和丰富性,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不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行业前沿动态,把握创新创业活动的方向,有效地弥补了以往高职重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教学,忽视创新创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专创融合背景下“双创”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构建校院联动的双创教育协同机制,探索校企合作全过程共同治理,需企业、学校、政府多方投入,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出台相关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各部门支持配合,营造校园双创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双创活力,全面开展融专业技术与创新创业一体的双创教育,打造全过程双创人才培育体系。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全过程中,需要梳理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后重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界定,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专业培养、大类培养、多元培养三大方向,挖掘专业课程潜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构建“理论,实践,主体”三维结构,实现岗位创新创业能力需求与课程设置相融合,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与课程标准相融合。联合高校、企业开发一批创新创业资源,吸引优质高层次工程技术专家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的实施上,创新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实现跨专业、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发创新创业项目,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转化到实际应用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专业单一向多科交融。
课程外专创实践体系是双创教育的延伸,丰富的课外实践训练对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重大意义。一是借助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搭建双创名师工作室,成立专创指导委员会,解读创新创业活动政策、解答学生创业痛点等。二是校企合作建立全真模拟基地,模拟真实企业氛围,聘请行业专家,形成校内外的双导师制,打破高职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行业或企业的真实项目,实现工作室教学与真实环境相结合,实现理论和实践、校内和市场的双提升,使双创理念和意识不断深入。三是以赛促学,各类国家、省级大赛为学生的双创实践提供了契机。依托大赛平台,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专业行业技能大赛,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创新型思维训练,开展真实的双创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社会与企业作为教育实践的主要平台,高校应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搭建实践平台,开启学校、企业、学生共赢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学校在完善专创实践课程体系和课程外实践体系中,在现有的科技发展基础上进行专创实践,需要跟学生的岗位实践紧密联系,充分结合对口企业的发展需求,关注行业企业最新动态。这就需要高校与政府、高校与企业协同合作共建研究机构和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无缝接轨,培养学生在岗位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强化双创实景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及时了解行业企业新变化新需求,掌握行业前沿技术,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构建动态双创考评机制。高校应将双创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建立双创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规范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明确双创教育考核内容和方式,合理制定考评方案,使双创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成果的考核做到有标准、可检验。考核内容合理化,体现专业技能与双创意识、能力、成果的有机融合;考核方式动态化,允许学生以参与双创学业进程成果为模块考核;考核主体多元化,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者,应按其贡献大小,进行合理考核奖励,完善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开展双创人才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支撑,强化学生主体创新意识、培育创业精神、训练创造能力,只有将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