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珏
摘 要:《指南》在语言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尤其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整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园围绕“生态、自然、童趣”的环境文化创设理念打造具有鲜明办园特色的园所环境。我们尝试将环境文化和课程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多种有效策略的实施,提高幼儿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幼儿逻辑思维、词汇量等多元能力,同时还在幼儿心中埋下了一颗对大自然的好奇种子。
关键词:自然生发;课程班本化;语言核心经验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阻止自己思想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我园围绕“生态、自然、童趣”的环境文化创设理念打造具有鲜明办园特色的园所环境。幼儿在这一时期好奇心强,和环境互动的机会也多,源于对凌霄花的热爱与新奇,幼儿在近距离接触凌霄花的过程中生成了一系列以语言表达为侧重的活动,自发地进行故事讲述和谈话活动。教师尝试将环境文化和课程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多种有效策略的实施,生发了围绕说明性讲述、叙事性讲述和文学想象展开的一系列语言活动,创设了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环境,期望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 ,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的同时,培养幼儿习得一个有条理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这阶段的活动中,幼儿累积了许多新的语言、词汇语句,为今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基础,同时还在幼儿心中埋下了一颗对大自然的好奇种子。
二、展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追随幼儿发现,挖掘教育契机
教师发现,幼儿对凌霄花有着浓厚的兴趣,同伴间时常以围绕凌霄花进行一些讨论,个别不善表达的幼儿也因此萌生了想说的愿望和兴趣。教师以幼儿的兴趣出发找到教育契机,并及时在各个环节记录幼儿语言,分析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现状与不足,生发了一系列的活动。
利用自然采风时机,记录幼儿语言。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有着四季不断的美景,其中最吸引幼儿的还要数凌霄花。通过自然采风,幼儿对凌霄花的认识从只是觉得美,深入到了颜色、形状、构造及生活习性等的探究。幼儿自发组成小组,以合作的方式对凌霄花进行探究。拿着放大镜观察气根,用卷尺测量藤蔓,现场进行讨论。
通过现场对凌霄花近距离的观察,幼儿能用简洁的独白语言进行对凌霄花形状、特征的讲述,但是语言缺乏规范准确性和逻辑性。教师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引导来帮助幼儿掌握对说明性讲述的核心经验方面的运用。
(二)立足幼儿兴趣,生成语言活动
学前阶段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语言发展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可以促进幼儿语言乃至其他方面的迅速发展。教师在充分了解幼儿语言表达现状与不足的前提下,将凌霄花与语言活动相整合,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活动过程中,教师允许不同幼儿通过不同方式探索如何使用语言,在幼儿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1. 巧用凭借物,发展幼儿说明性讲述能力
基于对凌霄花较高的探究愿望和兴趣,已与凌霄花之间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幼儿时常结伴讨论与分享。在幼儿自由交流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语言进行记录与分析,由于幼儿的讲述主题多为临时自发的,因此内容较碎,语言缺少逻辑性。教师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将幼儿带领到一株凌霄花前,以实物为幼儿搭建讲述支架。幼儿有了眼前的凭借物,再加上教师少许语言辅助,减轻了独立构思的压力,使说明性讲述进行得更加流畅。
在小组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体验到口语讲述的乐趣和独立讲述的成就感。从初期的片段式讲述,到中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独立讲述再到后期能够从倾听同伴的讲述并总结经验,摸索出讲述技巧,完成独立讲述,并能兼顾客观、简洁、规范、准确,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种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远比老师直接教授来的更有价值和意义。
2.借用诗歌仿编,发展幼儿文学想象能力
区域活动时,康康在一片汪洋大海上画了一株凌霄花,小朋友都对他产生了质疑,康康解释:“凌霄花有长长的藤蔓,她想爬到哪里就可以爬到哪里啊!”
教师受到康康的启发,创编了一首以“凌霄花爬呀爬”为主题的诗歌,引出“凌霄花,爬呀爬,爬到……做……”的句式,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了诗歌句子的结构,挖掘自己原有的文學作品的阅读经验,发挥自己的想象,访编出符合诗歌结构要求的具有情节的句子。一些幼儿对诗歌创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举一反三,以“风”为载体进行创编。
一部分幼儿对诗歌所需要访编的内容结构能够理解,幼儿以此为依托,进行仿编并由此及彼地尝试创编新的内容。一部分幼儿需要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出已有经验,如通过呈现图片的方式激发幼儿想象的空间,也有幼儿通过前书写的方式给自己争取想象的时间和空间。
三、活动成效
(一)提高幼儿倾听能力
有效的倾听,可以促进师幼、幼幼间更好的互动。在日常交流中,需要学会听懂对方的问题,倾听对方的回答,这样才能进行更好的互动,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独特的回答。倾听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催化剂,幼儿在此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懂得倾听,喜欢倾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有所递进。
(二)提高幼儿表达能力、逻辑能力
教师发现,以往幼儿的语言不管是在日常交谈还是集体活动中的发言,大多都是比较碎,想到什么便说什么,缺少逻辑。通过这一阶段语言活动的实施,胆怯的幼儿喜欢上说,愿意和他人交谈,愿意和他人打招呼,愿意讲述自己所见所闻和经历的事情。通过介绍凌霄花的活动,幼儿习得了有条不紊的说话方式,还时常能用关联词连接上下语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P14.2012年10月
[2]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M].P3-67.2015年11月第二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2001年
(作者单位:杭州市夏衍幼儿园,浙江 杭州 310000)208899EF-BB0E-4B04-BFD8-DA6257A58E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