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体验教学的内涵探究

2021-01-03 19:34:05姚爱敏
民族文汇 2021年2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高中数学

姚爱敏

摘  要: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具有抽想象和逻辑性的思维学科,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有着较高要求,很多学生都认为高中数学不仅晦涩难懂,而且枯燥乏味,学习效率低、质量差已经成为了普遍问题。体验式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态度体验和情感体验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体验性探究活动中完成知识的理解认知和消化吸收,使学生轻松高效的完成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本文从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以及高中数学开展体验式教学的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体验教学;内涵探究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创造实际或经历过的情境,来呈现或还原教学内容场景,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理解并完成知识的构建,得到能力、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体验式教学模式不是单纯局限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会获得多少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体验,打破学生的心理壁垒,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获得多重感官体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更深层次的自主探索中。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相比,体验式教学改变了数学教学知识传授平面化、僵硬化、教学过程枯燥、单调的问题,同时也使原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享受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深刻的感受到数学知识探究的乐趣与魅力。[1]

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主体性、开放性、生成性。即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占据主导地位;寓教于乐,借助情景创设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学生在愉快氛围下主动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知识探索和运用空间,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将知识学以致用,促进数学思维形成;体验式教学化解教学内容的枯燥性,使学生快乐的进行数学学习。

二、高中数学课堂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

1、营造开放教学环境,构建轻松、民主氛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体验教学,首先要为学生营造开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和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彻底放松心态,面对未知的数学知识不再抱有紧张、畏难的情绪,而是积极的跟随老师的引导参与到体验教学活动中来。在体验课堂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授业者,而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想法和观点,勇敢的提出质疑和猜想,为学生打造出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民主性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体验到归属感,为学生接下来的体验探究活动做好铺垫。以高一学习“集合”这课为例,老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抛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两个学生熟知的概念,并启发学生将生活描述与数学进行关联,诱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老师带有启发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将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活泼起来,老师水到渠成的引出集合的概念,并代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生活描述,生动形象的为学生展现出什么是集合,为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学习体验。[2]

2、精心设计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唤醒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兴趣与求知欲成为驱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体验的动力源泉。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在情景中去观察、去发现、去质疑,增强学生在数学课堂的情感体验,在不知不觉中触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从感性认知逐渐过渡到理性认知,从而在完成知识探究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以“函数与方程”教学为例,这是高一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历年高考的考点。为了使学生理解函数与方程思想,结合运动与变化来了解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构起函数与方程模型,老师结合本课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兴趣和探究热情。学生对函数并不陌生,也知道可以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函数,那么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有着什么样联系?如何来判断函数零点的存在性?你能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找到其中的关联吗?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导学生围绕问题去自主展开思考与探究,在数形结合思想运用过程中,学生对函数与方程逐渐完成知识探究。

3、创设生活体验情境,引导体验数学应用价值

每个学生由于经验、认知、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也并不相同,学生通常会从某个角度去进行观察和判断,具有很鲜明的个人特点。在高中数学体验式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通过创设生活体验情境的方式,鼓励学生将个人的生活观察、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代入情境中,将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化静为动的体验效果。学生在生活体验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数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价值与魅力,从而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体验式教学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3]

以“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老师不再直接为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而是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动手制作模型,在生活体验情境中直观地去观察和感知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制作模型去感受立体几何并分享自己的结论,使学生在操作、观察与互动中发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激发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兴趣,体验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与应用价值。

总结: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借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来将知识化抽象为具体,突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董玉华.体验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8(29).

[2]缪泽娟.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實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7(012).

[3]王晓磊.高中数学的体验教学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7(020).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高中数学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2:47:15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中体验教学的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1:00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8:31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4:54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0:33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