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学校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研究

2021-01-03 09:32马香梅许佳敏王菊花佟祎鑫
甘肃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民族地区高中生物

马香梅 许佳敏 王菊花 佟祎鑫

【摘要】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其即将步入的大学生涯、未来的就业方向乃至未来人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民族地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对薄弱的现实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可结合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现实情况,并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生物教学资源实施生涯教育,指导学生制订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生涯规划方案,激发其对生物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就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高中生物;民族地区;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7—0074—0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内容,成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且丞需研究的课题。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理解为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即高中生在正确认识自己、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案,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准备[1]。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普遍忽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这一问题更加明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成为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点。为加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笔者认为,在学科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思考。

高中生物学是具有生活实用性的学科,包括生物技术、农业、林业、医药、食品、环境和教育等许多职业领域,有着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因此,民族地区的高中生物教学与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充分结合,并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和目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相关职业,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社会价值,激发其对生物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民族地区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因素

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相对落后,民众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受到广泛关注。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高中生未来就业和学习的重要性,但还未出台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评价体系。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大多在大学开设,对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没有强制性要求,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民族地区未能得到普及。

(二)学校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分数和升学率较为重视,而对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注重程度不够。一方面,很多学校没有开设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学校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业的教师,或对其他学科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这使得民族地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同时,民族地区教师和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较为淡薄[2],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大部分教师由于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往往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提供建议,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等。就生物课程而言,高中生物的课时紧任务重,教师基本只关心生物学基础知识,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关的知识,要么直接忽略,要么让学生课后自行阅读,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流于形式。

(三)家庭因素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民族地区,个别家长由于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或其他原因,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认识。因此,部分学生在家庭中往往接受不到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目前,大多数家长更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学生对自己未来要从事的职业颇感迷茫。

(四)学生因素

一部分民族地区学校学生由于受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加上信息相对闭塞,对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变化信息了解不足。未能认清自己具备的职业潜能与优势所在,不清楚各种专业和职业的特点、要求与发展,对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考虑不足,不能理性进行就职判断和选择[3]。很多学生和家长把考取公务员作为就业的唯一选项,于是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家进行三到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备考,而这样通过考试入职的概率往往较低,与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生物课程旨在发展学生关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以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需要[4]。其中社会责任是生物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之一,在现实情境中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参与社会实踐,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最贴近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生活需要的活动。因此,在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关注、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是高中生有效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民众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少民族地区的高中生几乎未曾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自主选择就业的能力和意识,大部分学生在选择未来工作方向时感到十分迷茫。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指导学生明确与生物学相关的工作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学生可以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有计划地提高相关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5]。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民族地区,相当一部分高中生由于自身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被动地“为学而学”。“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是高中必修教材中的六大栏目之一,体现了生物学与社会职业的密切联系,其中对医院检验师、林业工程师、景观设计师等职业的工作内容、学历要求、职业素养及职业乐趣等都作了详细描述。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现有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将来职业选择之间的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得到较好转变,同时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和策略

(一)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指出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成长阶段需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作好铺垫。因此,在民族地区学校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如下:

1.适应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学习习惯、性格养成相适应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开展生物教学,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行统一原则。既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让学生晓之以理,也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动之以情。

3.个性化原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差异性和独特性。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只有时刻关注学生个性,才能使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二)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1.利用教材资源,树立职业意识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在教学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合理规划,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众多栏目之一,其内容体现了生物学与社会职业的密切联系。教师通过仔细研读、分析教材,查找相关资料,对这些与生物学相关的职业所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先进行了解,再通过拓展讲解,学生就可以了解生物学相关职业特点,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拓展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此外,教材中“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栏目是设置在相关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之后,相当于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得学生在学习完科学知识之后就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避免学生形成学习知识只是应付考试的想法。所以,在教学中精心优化栏目内容,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具备良好的品质、健康的体魄及健全的人格。

2.拓展教育资源,激发职业兴趣

教育的终极目标即为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终身发展的道路和健康幸福的生活,为社会发展发挥自己的作用。通俗来说,通过接受教育,学生能找到一份符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最大化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有限的教学资源,比如专题观影活动,组织生物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借此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高中校园实践教学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可以走出校园,借助当地资源,比如农林科学院,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基地,实践体验植物人工授粉、枝条嫁接等农业技术,从而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职业兴趣。再如,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置问题,如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匮乏、人口与农业生态,农业资源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科学文化水平对生态农业的制约因素等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有关科学知识的同时,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农业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前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效能感。

3.借助生物科学史料,了解职业科学素质

职业科学素质是在就业时应该具备的与职业有关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会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还应该树立科学进步思想,锤炼科学意志品质,并且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而这些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单纯依靠生物学基本知识是无法实现的,而借助生物科学史料,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意义,并对生物学相关职业素质有所认识。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束缚了创新、探索、批判的科学思维与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缺乏的东西,是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深思的。而生物科学史料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科学家不懈探索、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伟大生物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家伟大成就背后的付出与坚持,从而得到激励感化与认同,以此唤醒学生潜在的多元智能。这些都是通过利用好科学史能够达到的高度,所以,科学史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能够借助于榜样的力量来使学生对自身的未来有一个美好的规划。

4.精心设计教学,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为了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必须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渗透是最好的方式。首先,教师要有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识和方法,其次,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要充分研读教材,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注重实践活动设计,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将生物学相关职业渗透其中,让学生大胆设想,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制订科学的职业规划目标。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学科。比如日常生活中存在的DNA指纹鉴定技术、基因治疗、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艾滋病及生态农业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且特别热门的话题。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注意到学生的关注点,如笔者曾组织高一学生进行过一场辩论赛——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结束之后的效果出乎意料,在以后的教学中关于艾滋病的起因、发病机理、传播途径以及与免疫学相关的知识等内容学生学起来就轻车熟路,因为学生搜集的资料内容远比笔者丰富得多。由此,激发了学生对医药、科学研究、药物研发与生产等职业领域的兴趣,起到了一定的职业引导作用。

总之,教師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生物教学的融合,同时也要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发出更多途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对自身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有效增强学生在生物学方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林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2]林振.民族地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新教育,2019(10):14-15.

[3]楚松松.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赖晰,黄燕,胡杰,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8):40-41.

编辑:张昀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民族地区高中生物
如何引导中职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构建探索
浅议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外来工子女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