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分析

2021-01-03 08:27贺岩
课外语文·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高中语文教学

【摘要】在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不断推行下,教学目标逐渐向“过程方法”“理论实践”“情感态度”这三个维度发展,尤其是“情感态度”这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不断引导,可以充分挖掘情感因素,强化学生认知,最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也是深入贯彻美育和德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基于此,笔者展开以下分析,从情感教学的相关概述入手,以《荷塘月色》为例,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美育德育;具體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33-068-03

【本文著录格式】贺岩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21,20(33):68-70.

1980年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情感教育”,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情感教育仍然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一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终身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当前应试教学方式仍然占据着课堂主流地位,尽管已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但是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因此,情感教育在当代语文课堂仍然是值得探讨的话题。只有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观念,鼓励学生个性解读、深入品读,对阅读内容进行情感品鉴,才能促进学生感性认知,提升其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

一、基本概述分析

(一)情感教学的基本概述

情感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教育的补充。通过认知强化情感,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智力水平和理性认识,通过相互交融的情感体验,将思想情感的融通作为语文学习和阅读的惯性,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情感需求,是一种新型教育范式,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一般应用于阅读模块,诗词、散文、小说、写作中都有所涉及,因此教师在正式授课时,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情感,充分发挥情感调节功能,促进学生情知共进,将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接受能力作为情感教学立足点,深挖教材,突出人文学科的教学特色的同时,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其思维扩展能力。

(二)情感教学的基本特征

语文情感教学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的特征。其中,审美性就是指以美感本身为教学基础,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美,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语言美、生活美、情感美、意境美、文字美。尤其在“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文中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基调究竟是什么,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美”作为切入点,加强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其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的人文特质,最终完成教学使命。情感性就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科学文化素养和美育德育的双重进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品德修养,从而推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体验性就是指在正式授课过程中,语文情感教学并不是只停留在书本和文字层面,不是“绝对静止”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和互动体验的动态过程,积极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利用情境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集体合作讨论模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主观意识,精细化品读、体味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思想,实现教学目的。

二、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一)宏观方面

从宏观方面来讲,情感教学是落实国家新课标的具体实践。根据语文科目的教学性质,首先,应该将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语文科目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情感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其健全人格。其次,在语文教材的制定中,每一个基础模块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规定了语文教师必须将情感教育落实到课堂上,尤其是中职高中,拓展模块强调阅读欣赏、作品鉴赏、情感表达与交流、价值态度等内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情感角度入手,唤醒学生思想态度,让其学会知礼知耻,促进其健康发展,最终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微观方面

从微观层面来讲,首先,情感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品鉴能力。换言之,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心灵,推动德育和美育,尤其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将情感教学作为课堂主线,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文学作品的本质内涵和创作意义,最终提升鉴赏能力,创设优美情境,突出作品审美因素,满足学生审美需要,提升审美高度。其次,情感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无论在哪一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如果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会增加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渴望,感受作者情感,将传统课堂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摒弃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升授课效率和学习效率。最后,情感教学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课堂,发散学生感性思维,帮助其积极融入情感,提升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优化课堂模式,同时也能通过课堂情感教学抑制消极情绪,增强学习自信,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三、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的具体策略

为了探究高中语文教学情感教学的具体措施,笔者深入教学课堂,以S市××中职学校为例,探究朱自清《荷塘月色》情感教学的方法,突出语文学科的认知性和工具性,最终提升文学鉴赏能力。现将教学方略展示如下:

(一)教学背景

朱自清《荷塘月色》是散文名篇,同时也是中职院校语文拓展模块作品赏析的重点内容,意境非常优美,以借景抒情为主,语言富有神韵。但正是由于《荷塘月色》是散文名篇,很多语文教师在正式授课过程中反而有些束手束脚,经常陷入“如何讲”“讲什么”“怎样才能讲好”的教学困境。在文章阅读提示中写道,该篇通过借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与哀愁,但是借助的是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从“不静”到“静”之间是如何转换的,学生能否了解其中的原因,是值得语文教师深思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

学生熟读文本,自主阅读,并厘清文章脉络,可以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大意和思想内涵;学生熟读之后准确抓住“文眼”,并根据文章中标注的年份,体会作者的创作背景,理解文章主旨,说出年代信息,深刻体会什么是“形散而神不散”,找到文章的“神”在何处;借助作品语言,赏析文中的第5、6自然段,把握情感基调,体会文章中特殊的表现手法,让学生在陌生语境中品析句子中独特的作者情感,并学会赏析该表现手法的艺术作用,结合优美语句,深入体会文中的景色描写,通过知识迁移,品析作者情感,尤其要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并且说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深刻领悟“淡淡的哀愁”。

(三)教学方法实施

1.创设教学场景,为情感体验奠定基调

在正式实施情感教学之前,语文教师应该创设教学场景,将文字、语言、图片、PPT、视频、录音等多种展示方式相结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带有“月色”“荷花”的文章或者诗句,也可以直接将《荷塘月色》的录音版本播放出来,让学生注意倾听,并总结、标注出关于景物描写的句子。以情境创设为基本教育路径,引领授课话题,铺设情感体验起点。通过前期的铺垫,让学生们对“月色”“荷花”等意象产生熟悉感和亲近感,引导其形成积极的态度去展开文章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内生动力,有利于帮助学生精准把握文章内涵和主旨思想,最终获得情感体验。

2.结合有效提问,厘清文章脉络

在创设教学场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读、熟读课文,精心设置问题,促进学生的情感生发,提升语文教学的流畅性,提高情感教学有效性。厘清作者写作脉络,感知作者情感思想,通过阅读了解写作背景和写作的语言风格。比如问题:①通过朱自清的行踪,可以得知作者浏览顺序和观察视角的变化,请简要绘制出示意图。②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哪些景物描写。③这些景物描写分别代表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在这三种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教师从文章表层内容入手,以“人”“景”“情”“事”“物”等多种方面梳理文章大意,并领悟借景抒情的方式,揣摩文章深层意蕴,理解作者情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从表象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文字细腻感,引发学生思考。

之后学生给出回答:①朱自清先生从小煤屑路开始,描写出道路的幽深和寂静,之后来到荷塘树林,感受到繁密的荷叶、各异的荷花、清幽的月光、热闹的蝉蛙声。②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还包括不绝如缕的荷香,随风飘荡的荷叶,烟雾笼罩的树色,隐约浮现的远山,如画如乐的树影等,通过各种景物描写,体现出荷塘的清幽、朦胧,从景物的恬静中忘掉白天的“不宁静”,在荷塘月色景观意象中,体会暂时的愉悦。之后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和集体讨论,给出讨论问题:你认为文章中的主题词是什么,文眼是什么,并说出原因。有些学生认为作者受过正统的国学教育,以此可能是通过“荷花”与“月色”的景象表达对超脱现实世界的渴望,寻求自由的精神生活。还有些学生认为当时的时代背景被白色恐怖主义笼罩,因此通过景色描写来体现出对政治的向往,激发国人的爱国热情,同时疏解心中的苦闷,寻求心灵的洁净。也有学生认为通过月色的幽静迷蒙,展现出现实社会的黑暗性,抒发爱国知识分子不得志、彷徨郁闷的心情,对现实世界展露出不满情绪。最后老师进行小结和点评,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写,从前期带着沉重的心情欣赏清冷深幽的意境,到借助景色描写抒发愁闷心情,是赏析美景、借景抒情的大作,作者拘守个人小天地,赏析自然情趣,表现闲适的心情,虽然对现实不满、愤懑,但是并没有逃避现实的情绪,仍然对生活充满向往。

3.以“忽然想起”为突破口,深化学生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和作者情感,教师以两次“忽然想起”为突破口,跟随作者思想的脚步,深化学生情感体验。比如作者在开篇中说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种不宁静也是游览荷塘的情感基点,之后“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第一次的“忽然想起”看似是无意的,偶然的,但从情感的角度来讲,又具有必然性,以排遣不宁静为起点,去寻找片刻的宁静,疏解生活中的不自由,社会中的不自由,全身心地投入独处的妙处,只有这一期间,才能超出平常的自己,达到心灵自由和身体自由,尽管这种“世外桃源”是短暂的,实现了第一次精神遨游。之后在作者心情恢复宁静,并享受月色美景时,蝉鸣和蛙声将作者拉回现实,让其感到凄凉和落寞,接着“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将“物事”向“人事”转移,通过对往事的回忆,由实入虚,实现第二次精神遨游,突出灵动的美感,通过现实中和理想中的“我”,实现思想飞跃和转变。

(四)教学反思和总结

通过拓展阅读,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本篇究竟要让其欣赏什么,比如在朱自清的其他作品中,《背影》主要体现了父子之情,《绿》主要写出了景色环境,而《荷塘月色》不能单纯地从景或者情来赏析和品读,而是情、景、趣三者之间的交融,虽然篇幅很短,只有千字,但是却体现出了作者的智慧表达,让读者欣赏到了文字盛宴,其中“情”并没有明说,而是通过两个“忽然想起”作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勾连,将“宁静”与“不宁静”连接在一起,将“情”贯穿于全文,体现出文章结构和内容的精妙绝伦,实现了艺术的升华,让学生深入理解“含蓄”的情感表达,体会散文中“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作为评价目标,“外部行为”就是指文章段落、表现手法、表达效果、写作顺序等,“内部心理”就是指“通感”的学习,学会与作者实现情感融通,促进语言、文字的“学以致用”,体现知行合一,最终实现情意目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情感教学具有极好的现实意义,是落实国家新课标的具体实践,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品鉴能力,增强其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推动德育和美育。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在日常教学时,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中,创设教学场景,为情感体验奠定基调,结合有效提问,厘清文章脉络,根据教学重难点,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邓文娟, 杨向奎. 文本互涉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5).

[2]王浩.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以“生命诚可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为例[J].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11).

[3]魏平平. 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 语文课内外, 2020(8).

[4] 李凯. 情境重现,意境体验——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 2019(3).

[5]耿晶. 探究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情景教学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18).

[6]李东.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探讨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体验式教学[J]. 语文课内外, 2020(12).

作者简介:贺岩,女,1984年生,汉语言硕士,中级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主要为汉语言应用写作。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