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施途径探索

2021-01-03 08:28刘杨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实现途径高中政治

刘杨

摘   要:高中学生有比较独立的思考能力,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对接性更强,能够对学生形成针对性激发。在具体执行阶段,教师应对议题设计、议题选择、议题投放、议题组织、议题执行做出创新研究,形成崭新的教学启动点。

关键词: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32-0028-02

议题式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些提示性的情境,运用更多资料,对内容做整合处理,形成系统性表达,建立起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对学生形成系统性指导,让学生在研究、分析、解读、归结等思维操作中建立学科认知。在进行议题式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要贴近学生选择议题、契合教材要求投放议题、对接生本思维组织议题、渗透时政热点执行议题,为课堂教学注入丰富动力。

一、议题选择贴近生本思维

议题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本质区别,教师以议题推开教程,能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在设计和选择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思维基础有一定了解,才能推出更为合理的议题内容。议题内容和呈现形式没有固定要求,教师在具体组织时要提升对接性,学生主动接受是标准,让教与学达成更多和諧。

如教学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学生大多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投票也比较熟悉。特别是农村村委会选举时,很多候选人都会“拉票”,让很多学生对此留下深刻印象。教师针对这个内容做议题设计:村委会选举,大家的共同愿望是推选最适合的人选,能够带领大家走向富裕,什么样的人最合适,大家自有公论。如果有人以亲疏关系来“拉票”,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面对这样的议题,自然有很多感慨,课堂互动交流气氛热烈起来。教师深入学生群体,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有学生说,因为是亲戚,或者是家族成员,他们执意要求投他们一票,这真是很难办的事情。也有学生说,我们手中的票应该投给谁,其实都比较清楚,但亲情也不能不照顾,最理想的方法是表面答应,实际操作中按照原则行事。教师也随即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相关问题做引导性思考。

二、议题投放契合教材要求

议题内容确定后,教师还要对投放时机做筛选,让学生顺利进入到议题研究环节。教师深潜教材之中做深入研究,找到文本生本思维对接点,为议题设计和投放创造基本条件。议题内容要与教材高度吻合,这也是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议题不能只是一个任务或者几个问题,应该是一种系统性学习任务,或者是一种学习策略设计,带有体系性、关联性,教师要做到精准把握,让议题发挥助学作用。

如教学“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民主直接选举在农村基层推行多年,村民对这种选举方式比较认同。在民主决策这方面,公民参与分为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两种形式。教师从直接参与角度设计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公民参与决策的方式丰富起来,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都可以成为参与手段。我们平时也经常会收到民意调查问卷或电话。你如何看待公民参与政府决策?以读后感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对这些内容都比较熟悉,教师的提示让学生形成思维对接。直接参与决策在教材中有详细论述,教师推出相关议题,给学生带来深度思考的机会。高中学生每天都在运用互联网,对网络媒体信息手段最为熟悉,教师从这个角度做推介,要求学生结合相关手段和方式做议题研究,能够对冲学生心理认知。

三、议题组织追求思维对接

政治学科教学启动后,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做整合处理,还要对议题学习活动做组织,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讨论、交流、归结中完成议题任务。教师要对议题打开程序进行梳理,还要对议题学习活动做优化处理,让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效对接,提升议题教学整体效果。议题式教学追求思维对接,教师要在这个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议题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在教学“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推出两个议题,要求学生做出自主选择:村民自治包含哪些内容?城市居民委员会自治包含哪些内容?任选一个方向做研究。在具体选择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居住地域做决定。提示学生在研究程序设计和内容整合时,要对教材内容做深度解析,还要对自身生活认知做梳理,结合生活做思考,如果有必要,还要走访调查,掌握相关信息越多,研究结论就越丰富。教师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方向做研究,给学生一定自主学习的自由,这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

四、议题执行渗透时政热点

议题执行过程中渗透一些时政热点内容,体现了政治学科教学的特点。时政内容本身就属于政治学科教学范畴,如果教师在议题设计时有所观照,让时政素材渗透到议题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开拓学生视野,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生活对接中完成认知构建。在议题教学中融入时政新闻内容时,教师要做必要解读,引导学生做深度研究,以提升其学习品质。

教师进行议题设计时,要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让学生自然进入到议题研究程序之中。如“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教师设定了议题训练任务:围绕民主监督方式主题,先对教材相关内容做梳理,提炼出纲要,然后借助媒体和网络,搜集最近发生的民主监督方面的新闻案例,成立2~4人研究团队,结合新闻报道做专项研究。我国民主监督形式众多,人民群众最常用哪些方式做监督?监督的成效如何?小组集体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形成书面报告。教师对议题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给出建议,学生积极行动,议题进入执行阶段。教师深入到课堂之中,对议题进展情况做观察,以便做出积极应对。

高中学生对议题教学有更高的接受度,教师要对议题做优化处理,将政治议题与学生生活、社会热点形成对接,以提升教学适合性。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实现途径高中政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浅析我国公立医院在新医改下的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途径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评估准则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