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美学价值与思想内容,尤其是历史上的那些政论文。唐宋时期的著名文人苏洵因其作品“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1]而跻身唐宋八大家而闻名于世,其作品《六国论》具有丰富的美学特质与精深的精神内核值得后世进行深刻发掘并进一步吸取营养。
一、作品有《战国策》之纵横捭阖之风
赵匡胤深刻吸取唐及五代时期的藩镇割据历史教训,因此北宋建国初期便制定了“重文轻武”的治国战略。宋代对于武将的管控与压制的代表性事件为两次“杯酒释兵权”,对文人的重视和对武将的压制超越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宋太祖建隆三年所立的“戒碑”明确要求“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延之”。[2]宋代君主治国理政重用文臣,宋太祖说过“今之武臣,亦当使其读经书,欲其知为治之道也[3]。”由于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整个社会广开言路,广大知识分子纵论古今、议论时政、建言国策,而身处其时的苏洵更是以文章显著当时,其文章也多议论之作,以《六国论》为代表的政论文数量为27篇,苏洵的二十多篇政论文具有《战国策》的纵横捭阖之风。
《战国策》具有“力度穿透肤髓的辩驳,由彼及此的有效铺陈,豪迈畅达的语势,含蓄而尖锐的嘲讽,意味深长的幽默,独特神奇的夸张”等特征。王安石曾说:“洵《几策》《衡论》文甚美。然大抵兵谋、权利、机变之言也。……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4]对《战国策》熟稔和对《孙子兵法》的精通,苏洵的散文风格就如两国交战,其文章精心构思,工于布局,观察细致、思维冷静,有决胜于一役的大将之风。如《六国论》一文,开篇就给出自己的观察判断:“六国破灭,非并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随即对这一结论进行深刻的分析,把對“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与秦国的关系逐一分析,得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弊在赂秦。苏洵以前代为例得出重要结论后必然继之以七国之史实,对当时宋王朝的情况进行“审势”,指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文章到此应该可以收笔结束,但作者在文尾又提出自己的担忧:“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当前的大宋王朝无论面临何种境况都比当年“六国”的形式好很多。作者把战略层面国家面临的问题思考的非常透彻,已经堪比姜子牙、管仲、乐毅、诸葛和刘基那样指点江山的大策之士了。若1125年宋钦宗赵恒不与金人媾和,听从主战派大臣李纲的建议而与金人开战,并持续对金人开战全面的斗争,北宋王朝必能战胜金国,倘能如此,《六国论》此文必能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二、《六国论》经世的政治思想与致用的军事思想
苏洵做为一位大儒,必然受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的影响,以儒家为本,尽家国言论,积极入世,其思想中有很多经世致用的谋国之内容,“无论是针砭时弊的策论文,还是上书言志的书启,都体现了苏洵悲时悯世的忧患意识”[5]。苏洵在建言国家治理方针上面提出“治天下者定所尚”[6],故对抗外敌首先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制定万世不变的基本国策,这便是对外的经世的政治思想与致用的军事思想的统一。
苏洵在《六国论》中的政治思想与军事思想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作品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内容,表达了苏洵对外敌的政治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不向西夏、辽等政权纳贡、割地,不能再签署类似《澶渊之盟》那样的投降决定,全力对抗外敌入侵。苏洵对于“治天下者定所尚”非常重视,他认为只有一成不变的国家方针大计才能保证国家安定,子孙后代对于前朝基业容易守成。在确定这一思想之后,苏洵认真分析了宋王朝国家“强势弱政”的实际情况,找到了国家弱的具体方面:“军纪废弛、吏治腐败、府库空竭、忍辱偷安”[7],建议加强刑法的执行,提出了“用威治国”就必“以刑使人”的刑法颁布执行方略,在此基础上才能调动国家各个层面进行全面对外战争,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合理布局、结构严谨的美学价值
所谓篇章布局,是指在写作前先确定文章的格局。对于尤其擅长撰写策议的古代文人来说,其写作格局是非常讲究的。苏洵是长于议论文章的代表,因此他的文章在结构、法度方面非常讲究格局,结构非常严谨,多采用演绎与归纳之方法,在总分、分总的变化当中使文章的条例变得异常清晰,气势磅礴有力。同时,做为经学大师蜀学之祖的苏洵,受到蜀地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的影响,常常在文章中开宗明义、直言不讳地给出有别于常人的论断,常常有“言前人所未敢言”之说法。
例如,苏洵在其《易论》提纲挈领地指出:“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尊。[8]”在文章间断铺垫之后,继而分别论述“礼明”“《易》幽”之的思想内涵,“礼可测”“《易》不可窥”的深刻原因,得出行圣人之道得礼而信,得《易》而得尊,所以不废也的深刻结论。苏洵论述是在总论之后展开分论,分论中包含有小结,可谓层层进行铺叙,结构十分严密。
我们所熟知的也是最为经典的苏洵演绎法运用的例证,就是备受世人推崇的《六国论》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9]。苏洵此篇策论的开篇便给出中心论点,指出韩楚魏等六国是因割让土地贿赂秦国而相继灭亡的,进而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证“弊在赂秦”,进而深层次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之情势,最后以讽喻的笔法结束文章。
《六国论》的论证结论发人深省,文章观点清晰,文字简洁明快,震撼人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由此可见苏洵文章中演绎法的使用及其纯熟。
苏洵对于演绎法的钟情也体现在他的其它论著如:《衡论》《杂论》《洪范论》《权书》《史论》当中,在《史论中》当中开篇提出了“隐而章、直而宽、简而明、微而切”四个方面以史实进行论证。《史论下》开篇指出:“或曰:迁、固之失既尔,迁、固之后为史者多矣,范晔、陈寿实巨擘焉,然亦有失乎?[10]”直接提出司马迁、班固、范晔与陈寿四人的过失,继而进行深入阐述。这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演绎法,不仅具有一语破的、切中要害、观点明确、条例清晰的优势,然而也能渗透如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如《六国论》中结尾处的以古讽今,表达手法上起到了互补的效果。
四、语言文字质朴简练、精警、富有逻辑
苏洵文章的结构富于精彩的变化,“若五行之无常胜,四时之无常位也,语言的锤炼、修辞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纵横多变。他取法纵横家机智勇辩的游说之术,尤其注重论辩的艺术性,即通过行文体现出来的说话技巧。遣词造句如老吏断狱,一是精炼简洁,二是造语精警,三是富有逻辑。[11]”苏洵自认为自己的文章得益于对古人的借鉴,受到“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12]”的影响。因此,苏洵的文章具有语言朴实、文字质朴、文字简练的基本特征,不管其文章内容多么复杂,文章思想多么丰富,但是其内容是十分容易理解的,文章的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形成一种很独特的反差现象。
《六国论》在篇首即用简明的语言指出论点,言简意赅。“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斩钉截铁、单刀直入,没有任何婉转含蓄之词语,二十几个字便一目了然地将论点进行精准地表述出来,文章以“赂”字统摄全文,贯穿始终,这在语言运用上具有用语精确、大刀阔斧的特征。“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这里,苏洵论述了强弱转换的关键之所在,战国的六国为弱,千年的时空变幻,当前强大的宋帝国则为强国。在此背景之下,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据“天下之大”而因“赂”之策略形成“从六国破亡”的态势,一定是很可悲的。文章中“弱”之国因“不赂”而“胜之”之国“燕赵”,这种对比非常明显的结局一定是让当时的大宋宫廷的战略者们受到震惊和深思的,而引起如此效果的必然是苏洵文章中“弱”和“大”,“胜之”和“破亡”等关键词语的使用,使文章力量磅礴、气势千钧、摄人心魄。
苏洵钟爱汉代、先秦的经典文章,在学习过程中“以西汉文词为宗师,杂采先秦诸子”[13],苏洵的文章必然有先秦时期语言古朴凝练的风格特征,而先秦诸子散文与西汉时期的文章作品在语言上的另一特征为“言约义丰”,苏洵的文章中也具有上述两个先古时期的特征。“呜呼”与“悲夫”两个语气词的使用不仅在文章中起到段落层次关键处“起承转合”的作用,还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波澜起伏,感情充沛,文彩盎然,犹如危峰突起,循循善誘,情辞恳切,令人深思,且直接过度到“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这一层面中来,旁敲侧击、含蓄委婉地讽喻了当时的弊政,“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14]”当然,在《六国论》中苏洵并非以史论史,而是“项庄舞剑”“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洵要借此文章抒发其忠君爱国与悲愤现实的昭彰情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15]”
文章最后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做结,并以“下矣”重复感叹,不仅呼应前文“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切勿重蹈六国破灭之历史覆辙,又在劝谏仁宗皇帝赵祯吸取六国灭亡之惨痛教训,切勿因“积威之所劫”使国家怯敌畏战而“贿”辽与西夏获得暂且偷安,一针见血,切中时病。
五、善用修辞,使文章生动形象
苏洵欲实现的个人理想是通过其文字救国救民于乱世,因此他的文章长于说理与论辩,其不仅是当时前承秦汉的文坛领袖,后世更尊其为唐宋八大家之杰出代表人物。概而论之,政论文由于偏重于理论的分析与说教往往容易陷入枯燥无味的情形,且容易使得文章失之于漂浮夸诞,这是很多文章作者都难以规避的问题。苏洵的文章却没有落于此窠臼,他的解决方案是在完成“引物连类,穷情尽变[16]”地阐述义理的同时,恰当地使用比喻、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将呆板抽象的阐述变得生动形象,产生让人叹为观止的说理效果。
如“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珍贵无比的土地比作不值一钱的“草芥”,进而鲜明对比六国之先祖“暴霜露,斩荆棘”艰苦的开疆扩土的创业过程,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强化了作者的表达意愿,给受众极其深刻的印象和思考。正如后人所准确评价的“以喻相形,悠扬爽逸,用意者当法之[17]”将祖先获得土地之艰难与子孙丢弃土地之轻率,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此处的比喻与对比的使用恰如其分,堪称典范。苏洵对于比喻的使用使艰涩深奥的义理化作简单明了的老妪能解。如“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句来自于《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在人人将《史记》奉为圭臬的时代,其中的名句的道理一定是人人皆知,“薪”与“火”是居家生活常见之物,“薪尽火灭”为老幼皆知之理。“薪”喻指为韩魏楚等国有限的土地,“火”喻指强大秦国无厌之欲,非常生动。文中“抱薪救火”必然是六国土地逐渐变少,甚至损失殆尽。而被赂的秦国土地则愈加增多,进而贪欲更盛。苏洵此处设喻的修辞手法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正如曾巩所评价的:“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18]
此外,除上文提到一个对比手法以外,文章当中还用了一些其它的对比和夸张手法,使文章掷地有声,斐然成章,产生毋庸置疑的气势,文章因而华丽缤纷。“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这句话中的对比会产生一种醍醐灌顶的阅读效果,使土地的“得”与“亡”的对比直接得出“固不在战矣”,的历史结论,清楚地说明“大欲”“大患”皆因“赂”而非因“战”,使人骇心动目。“以有尺寸之地”言其土地小,与前文的夸张“百倍”的连续使用,将先祖创业艰辛与子孙败家业中的痛惜之前表现的淋漓尽致。“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文章用“今日”“明日”表明割地速度之快到让人瞠目结舌,将秦国的贪婪,六国中苟安者的无措和危急,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充溢着一种无可阻挡的辩驳气势,将“赂秦”的危害表达得更生动可感。
苏洵的《六国论》具有《战国策》之纵横捭阖之风,且包含其经世的政治思想与致用的军事思想,具有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的美学价值,其语言文字质朴简练,善用修辞使文章具有生动形象的艺术风格。
参考注释:
[1]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
[2]潘永因.宋稗类钞[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1.
[3]司马光.涑水记闻[M].中华书局,1989.
[4]叶梦得.避暑录话[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8-02.
[5][7][11]许迪.苏洵古文经典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
[6]苏洵.嘉祐集笺注 卷一 审势[M].第1页.
[8]苏洵.嘉祐集笺注 卷六 易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苏洵.嘉祐集·卷三 权书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苏洵.嘉祐集·卷九 史论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苏洵.上田枢密书[M].
[13]苏洵.嘉祐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521.
[14]高步瀛.唐宋文举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65.
[15]高步瀛.唐宋文举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969.
[16]韩愈.韩昌黎文集校注 卷四 送权秀才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17]苏洵.嘉祐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54.
[18]曾巩.曾巩集[M].陈杏珍,晁继周,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561.
张伟博,福建省漳州财贸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