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琦芳
(泉州师范学院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福建 泉州 362000)
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通向世界的商贸干线。新时代的中国以“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东南海疆的福建,应当把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协手发展作为一项历史使命。海丝沿线各国有几千万的华侨华裔,其中主体大都来自闽南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华人华侨社会正在发生“新老交替”的变迁,老一代华侨华人在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华裔新生代逐渐成为华人华侨社会的主体。由于新生代与祖籍国联系甚少,语言文字不通,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势将渐行渐远。为了保持华人本色,对新生代,他们的祖辈都竭尽全力维护传统文化的教习,办私塾、学中文,在华人社区蔚然成风;要求当地政府开设华文教育也是他们的坚定诉求[1]。
步入新世纪,中国开始强大起来,为了加强心灵沟通和视域相通,华裔新生代理应成为中华文化传播推广的重要对象。高校是传播、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是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连接的桥梁,在继承、创造、弘扬优秀文化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闽南地区是海丝沿线华裔们的主要祖籍地,对海丝沿线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推广,是高校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中国寻根之旅”夏(秋、冬、春)令营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为增进海外华裔和港澳台地区青少年对中国的了解,提高他们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而举办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中国寻根之旅”系列活动大部分由高校来承担。例如,国务院侨办中国华文教育网报道,2007年11月,泰国大学四年级学生陈绪婷第二次参加由海南师范大学承办的泰国马来西亚青少年冬令营的海南寻根之旅,还特地回文昌老家拜祭祖先,看望亲友。她说,此行最让她感动的一幕是,在星光下的三亚湾,故乡的百姓在沙滩上唱歌跳舞的幸福场景。泉州师范学院从2011年开始就面向海丝沿线国家承办“菲律宾华裔学生学中文夏令营”;之后,又陆续举办“泰国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秋令营”“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冬令营”、欧洲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开设的课程除了语言和中华文化课程外,还有闽南特色的南音、武术、木偶戏等体验课。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2]很多高校不仅在通识课程中增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针对留学生也设立专门的课程。如华侨大学针对港澳台侨学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当代世界与中国》等必修课程,精心打造《中国文化之旅》《国学经典导读》《中国画基础》《中华饮食文化鉴赏》《走进故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的通识教育课程。浙江财经大学成立文华书院,给在校留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有如《中国概况》《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作品赏析》《中国书画入门》《中国礼乐》《中国武术》《中国饮食文化》等[3]。泉州师范学院除了开设《中国文化》《普通话口语课程》,还增加了面向海丝沿线闽南华裔青少年的具有地方特色得《闽南文化概要》《闽南方言》《汉字书法》等课程。
为了让留学生更真切的感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许多高校为留学生开展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河北科技大学为留学生开设中国舞蹈、剪纸艺术、太极拳、书法等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泉州师范学院也认真组织学生走入闽南,以海丝文化为体验点,带领学生领略南少林、观瞻永春香(1)永春篾香是唐宋移居福建省泉州市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后裔,于明末清初引进、发展起来的。、品尝茗茶安溪铁观音。东华大学举办“留学生中国文化节”,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外文化和谐交融”为主题,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传统游戏体验”“中国特色点心品尝”与“中国传统文化分类体验”等游园会板块,邀请撕纸、皮影、面塑、糖人、绳结艺术等民间工艺老师进校教学[4]。这些活动让留学生切身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987年8月,国务院侨办从原广州华侨学生补习学校(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选派了两位教师,赴马达加斯加邹省塔马塔夫华侨学校教授华语,自此开启了国务院侨办长期开展的外派教师工作。2004年3月,为了积极推广汉语,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加深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中国国家汉办启动了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外派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为推广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肖礼彬在《传播中国文化, 弘扬志愿者精神》的文章中深有感触地说,她在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期间,通过组织中国新年晚会,把对联、年画、旗袍等特色文化展示给孩子们,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年”的味道。她在协助该大学建立孔子学院的活动中,协助创立了威尔士第一个文化志愿者团队,组织来自整个斯旺西地区的各界热心人士一起参与协助孔子学院中文学校教学及当地的中国文化活动。这些热情的参与者,有来自中国,有来自马来西亚,还有英国当地人。他们或许互不相识,但都对中华文化有了共同的认同基础[5]。泉州师范学院2005年起加入国家汉办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项目,年年都有志愿者进入东南亚担当中华文化的传播使命;2014年,开始承担国侨办外派教师选派工作,每年都有一批国侨办选派的教师赴菲律宾、泰国等地任教;目前学校已经派出汉语教师和汉办志愿者项目300多人。
华裔新生代从小生活在国外,其对身份关系问题的追问及表达尤为强烈,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思考,常常发出“我来自何方”“我属于哪里”等成长发展问题。因此,在初次接触中华传统文化时,因为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华裔新生代会被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文明所吸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生活满怀憧憬。但随着时间推移,受到自身家庭和居住国环境的双重甚至当今流行文化等多重影响,他们往往会陷入祖籍文化认同和多重身份困惑的境地,甚至因为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以及语言障碍等问题,产生复杂的矛盾心态,导致内心压力增大,容易迷失自我。对此,高校往往忽视华裔新生代这一由憧憬欣喜到挫折迷失的过程,忽略华裔新生代内心的矛盾和迷失,致使华裔新生代华文教学效果不佳。另外,华裔新生代与他们的前辈不同的是更加求实,来华学习除了习得汉语和父母亲的方言,寻求知晓来处,更重要的是,希望知识的学习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高校往往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只重视纯粹的语言文化推广,忘了与文化相关联的社会和经济现状的推介。如何发挥华裔新生代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正因为没有很好地调研华裔新生代来华学习的愿望,因此,高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同样明显存在不足。缺乏对华裔新生代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以及汉语原有水平的个体差异的了解。例如,同是华裔,东南亚华裔与欧美华裔就有很大差别,东南亚华裔人数较多,生活居住相对集中,与祖籍国联系较为紧密,在理解、学习中华文化上也更为容易;而欧美国家的华裔新生代受其居住国影响,对中华文化具有较大距离感,个性比较独立,喜好交流体验式活动。又如,高校对华裔新生代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研究,只重视语言习得,对汉语、汉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不够。此外,课程体系建设也是差强人意,如何在开设汉语课程的同时,增设中国历史、地理知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等课程,以满足华裔新生代的知识需求,这方面的改革还有很大的空间。
培养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认同感是一项持续工程,需长期、持续地与华裔新生代交流与合作。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华文夏令营或华文教学活动结束后,高校就与学员就“失去了联系”。这种“一次性”教学活动,一方面导致高校没法持续性地为华裔新生代提供文化指导,另一方面高校也没法根据学员的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内容,同时也未能在华裔新生代中不断提升对建设海丝沿线未来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短期接触、永不联系的活动方式,不仅不能满足华裔新生代持续性的文化需求,而且也无法增强华裔新生代的民族认同感,无法发挥他们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作用。
由于对华裔新生代的求学特点和需求研究不足,高校主要设置的是汉语课程,虽然也设置相关的历史文化课程,但面对华裔新生代的针对性有所欠缺。还有,相关配套的课程教师大都兼职,对学生情况不甚了解,教学也就缺乏吸引力。至于对外支教的汉语教师志愿者,一般都来自本校应届毕业生,教学经验不足,在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管理方法的制定、以及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处理上都存在问题。另外,高校大都没有独立设置的华文学院,这些高校的汉语教师,平时已肩负着学校正常的汉语教学工作,工作繁重、备课量大、教学压力强,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华文教育工作中,多多少少也影响着华文教育的质量。
高校作为地方社会文化服务与传播的主体单位,具有传统文化教学资源丰富、学术研究专注、教育培训机制灵活、对外联系广泛等多重优势。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高校都有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活动的积极性。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和先行区,面向东南亚海丝沿线国家,高校应主动建立健全针对华裔新生代留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和新时代祖籍国发展现状的认知推广体系,关注文化育人与华裔新生代个体成长的黏合度,开发更加丰富、更加切合实际的课程,设计更加新颖有趣、更加深刻有益的活动平台,努力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人心相通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2015年5月,习近平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他希望“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6]习近平主席这番话,道出了面向海外民众中华文化传播的本质和意义,提出了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方法。这个指示同样十分适切高校面向海丝沿线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传播工作。
的确,开展中华文化传播,其意义是发挥桥梁作用,旨在凝心聚力、增信释疑。华裔新生代已经是第二、第三代甚至是第N代华人,他们与父辈或先辈在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上已有许多不同。因为他们成长的土地不是祖籍国的乡里,从小接受的是居住国的主流思想教育,没有先辈们叶落归根的梦想。从血缘上看,他们对祖籍国有一定的情感,但也相当隔膜。因此,我们在激发华裔新生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多元化、立体化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应该为华裔新生代提供更多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机会。首先要帮助华裔新生代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引导华裔新生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表现形态和基本特点,深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价值内涵,持续提高他们的中华文化素养、增强中华民族感性认知。其次,要培养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民族感情。为华裔新生代建立精神家园,帮助华裔新生代追溯祖宗之源,加深他们与祖籍国的血脉联系,培育其对祖籍国家乡的血缘记忆和文化归属感,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实现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第三,引导华裔新生代将中华民族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使华裔新生代在助推祖籍国建设和家乡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在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活动中向世界弘扬中华文化。
1.课程体系建设 面向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传播,最重要的当然是语言相通。中国古老的文化、美丽的山川也是传播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华裔新生代很想了解祖籍国的发展,希望获得这些年来祖籍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信息,关心自己的未来和中国的关系。因为华裔新生代身处海外,对中国的真实现状知之甚少,加上有些海外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带有偏见,他们需要解除疑惑,需要知晓中国当下的社会和政策。
根据上述需求,针对华裔新生代的课程体系需要重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语言知识课程。设立“普通话口语课程”,让华裔新生代学会中文,是打开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另外,在语言教学中,高校还应该考虑华裔新生代的祖辈来源。例如,面向东南亚的华裔新生代,其祖辈大多来自闽南地区,也许他们对母语的习得也有着强烈的愿望。所以,应该开设“闽南方言”等课程以满足他们寻根的需求。
二是文化知识课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该从国学入手,开设“古典文学”课程,精选经典文学作品;还应开设“现当代文学”课程和“海外华文文学”课程,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知晓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当代海外华人的文学想象;另外,开设“中华文化和闽南文化”课程,面向东南亚华裔新生代讲述中华文化的思想和闽南文化的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国情知识课程。例如,“中国简史”课程可以展示中国的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可以传达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海航商贸”课程可以介绍古今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责任担当。
上述三大类课程正是华裔新生代知识学习的关注点,需要我们用心开发建设,构建一个有利于华裔新生代求知的课程体系。
2.教学平台建设 世界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文化传播的样式越来越呈现网络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审美化。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贴合华裔新生代的接受方式,创新传播路径。
一是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因为新媒体平台富有感性特征,适合年轻人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参与制作短视频、微电影等活动,并从音乐影视作品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习得。这类教学活动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故事内容情节内涵,需要恰到好处的的视觉表达,过程极具挑战性。依托平台短视频、网上直播等年轻化、时尚化的传播方式,邀请华裔新生代参与热门话题、分享个人身边的故事及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变课堂听讲为学生自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奋点。还可以借助类似“优酷”APP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国宝100》等平台节目,带领师生在全球互联网中开展广泛的讨论互动,参与实时解读,帮助华裔新生代深刻领会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时代性和价值性。提高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海外影响力。
二是现场教学平台。带领华裔新生代亲历祖籍国的风土人情、感知文化底蕴、遇见发展前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例如,在泉州,可以到德化县参与陶瓷制作活动,了解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可以到安溪体验茶树栽培、制茶过程、品茶要领,感受中国茶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
三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与华裔新生代持续联系的长效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网页、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结合大数据的智能信息技术手段,向华裔新生代适时、定向推送符合其特点的传统文化产品和国内文化活动。借此活动可以持续保持与华裔新生代的联系,不断输送他们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而拉近双方距离,推动中国与海丝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奠定民心基础。
以上平台交互融合,让华裔新生代从静态的课堂学习与动态的实践活动相衔接,从实地参与与自媒体创作相呼应,从线下阶段性学习与线上长期交流相融合,将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华裔新生代来华学习有多种模式,一是“中国寻根之旅”活动。这项活动时间短,主题明确,重心在考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现状。二是短期留学生教育。这项教育重心不在学历,而是根据需求来华求学,目的性十分明确。三是学历教育。接受学历教育旨在学得一门学科知识,一项专门技术,为了今后的生存发展储备能量。
但是无论何种学习模式,作为教学活动的高校承担者,都离不开课堂教学、专题知识讲座、体验式活动等教学方式。语言的课堂教学,是文化传播的基础,首要任务是识字能写、阅读能讲。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可以通过与华裔新生代的互动不断调适。本文不再赘述。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三点值得研究和提倡。
一是探索用华裔新生代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华裔新生代出生并成长于国外,虽然受家庭影响,多少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背景,但其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又与中国大陆显著不同,在时空上与中华文明存在隔阂。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本体论问题上,华裔新生代往往缺乏自我同一性,面临“华裔”的多重文化身份认同困境,他们有寻找和表达自身文化根源的愿望和需求。同时,华裔新生代在心理上又兼具一般青少年的心智特点,其形象思维稍重于抽象思维,求知欲强,渴望探索,情感丰富,注重体验,处于社会身份定位和人生观形成阶段,是培育其民族情感和祖籍国意识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讲述中华文化的时候,要用华裔新生代听得懂、易接受的表达方式,循序渐进,以深入浅出的生活化语言讲述华裔新生代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知识。不仅要将知识性、娱乐性有效结合,把游戏、角色扮演等引入课堂,让华裔新生代以轻松、愉悦的心态参与学习,还要带领他们参与现场文化活动。例如,可以带领学生亲历泉州剪纸艺术、安溪制茶品茶要领、传承自古代阿拉伯国家的永春制香工艺等,感受闽南文化的多姿多彩。另外,深入研究他们的姓氏民系,帮助华裔新生代追溯祖宗之源,拜谒宗祠祖庙,结合浸润式身心体验方式引发其共鸣,进而认知自身与华夏文明、中华民族的血脉联系,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逐步形成“我是中华民族一员”的自我同一性,这也是能引发华裔新生代学习兴趣的教学亮点。
二是丰富返乡寻根活动内涵。例如,在泉州,可以带领华裔新生代到祖籍地观光走访,触摸山川形胜,感受家乡山水之美;以宗亲文化为纽带,引导华裔新生代寻根问祖,体验当地各类人文风情和暖暖的亲情,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同时,在先祖古厝面前,还可以共同回顾老一辈华侨的奋斗事迹,感知“爱拼敢赢”的闽南文化精神。返乡寻根活动还应该拓展到对闽南文化的认知上。例如,让他们走访民族英雄郑成功故里,体验闽南人精忠报国的爱国热情;带他们参观美丽乡村,感悟家乡的发展辉煌;带领他们走进各类历史展馆,了解闽南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的成就,等等。通过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活动,在华裔新生代心中形成同根同源的民族自豪感。
三是服务华裔新生代回乡创业就业的意愿。华裔新生代学习中华文化,除了寻根或扩展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学以致用。他们在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充裕的发展空间之后,一方面会自然而然地向住在国和世界宣扬中华文化的新发展、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向,一方面有可能萌生回到祖籍国创业就业,以实际行动助力海丝沿线国家的互联互动。为实现地方经济发展和华裔新生代事业发展双赢的目标,高校可以加强与世青会、侨青会等海外华裔青年社团和国内侨办、外经贸部门合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群建设的资金、技术需求,有计划地挖掘、吸引那些家族在海外有较高政治影响力或者社会地位,事业成功、专业有造诣,热心社团工作、外交广泛等各类华裔新生代骨干力量,在涵养侨务资源的同时,主动提供服务,创造各种条件,支持他们回乡创业就业。对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传播,绝不能只停留在为传播而传播,必须站在华裔新生代期望的角度,利用高校校企合作和校地联手的优势,为华裔新生代提供导向性服务。例如,可以同政府相关部门联手制作综合服务手册,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指南、中国的基本法律法规、地方政府扶持与优惠政策、各行政部门的服务功能、手续办理流程和联系方式等,通过课堂解说和自习,帮助华裔新生代了解中国社会现状和未来;还可以依托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华裔新生代到本地开展商务考察和经贸对接合作,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指引,帮助有志于在华创业的华裔新生代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
师资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问题。开展华裔新生代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广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的质量关系到课程的开发、教学的改革和多样化平台的建设。无论是承担来华求学华裔新生代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前往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志愿者,都要在不断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中华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提升对当代中国进步发展的基本知识,才能以最好的水平去传播中国的伟大历史和辉煌的发展前景,拓宽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认识,增强他们来华亲历和未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望。这样一支师资队伍至少应该包含对外汉语教师、中国历史文化教师、地方文化教师和经济商贸学科的教师等。此外,聘请企业和政府官员担任相应课程知识的讲座,也是十分必要的。探索和整合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关系到服务改革开放的大局、服务中外文化的交流合作、服务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这是一个必须长期研究的重要命题。
世界格局在发生重大改变,面向华裔新生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也应该不断探索新思路。高校需要顺时而动,顺势而为,构思好课程体系,搭建好传播平台,扎实有效地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播,积极展示中国改革开发的巨变,向世界宣扬中国的立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