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究

2021-01-03 10:52杨启伟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32期
关键词:信贷业务农发行信贷风险

杨启伟

(农业发展银行塔城地区分行,新疆 塔城 834700)

对于金融体系来说,一旦风险防范管理出现了漏洞,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有可能会爆发经济危机,这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促进自身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1]。针对农发行来说,目前信贷业务是其业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信贷风险始终贯穿于信贷资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当中,对于农发行的长远健康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贷风险的种类及识别

对于银行来说,信贷风险是伴随着信贷业务的产生而出现的,只有对于风险有明确地了解,并对其种类进行划分,才能结合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农发行的风险管理水平[2]。总的来说,农发行的信贷风险种类可以归为三种。

1.政策性风险

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法律政策发生一些改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发行业务的开展,引起一些信贷风险,与此同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债务也会随之增加,也相应的增加了违约的风险。

2.信誉风险

当农发行的规模比较大时,可能会导致资金发放延迟的情况,而这时候作为借款人的政府或者企业很有可能会转向其他的金融机构进行借款,导致农发行发放贷款的信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产生信誉风险[3]。

3.经营风险

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放缓,企业想要促进自身的发展,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在这个时候,进行银行贷款是很多企业会选择的一种比较方便的途径。但是在贷款的过程中,为了能尽快获取到资金,支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很多企业会存在担保以及授信过度的问题,由此会产生一些风险,并且在资金传递的过程中,风险还会不断累积,并且沿着农发行以及企业之间的业务链不断传递和扩展,形成规模比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信贷风险的特点及成因

1.信贷风险的特点

信贷风险是随着信贷业务产生而出现的,也具有一般风险的特点,总的来说,农发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客观性。信贷风险和其他风险具有共同的特征,就是不被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是普遍且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农发行中的信贷风险,具备的基本特点就是客观性[4]。从整体上来说,无论农发行本身的性质是如何的,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贷风险,并且信贷风险始终贯穿于业务的整个流程当中,可能存在于任何环节。针对信贷业务不同环节来说,风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而银行需要做的就是对于这些风险进行准确地判断和识别,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防控措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或者避免信贷风险给自身资产和信誉带来的损失,与此同时,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次,不确定性。结合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农发行之所以会产生信贷风险,是受到很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是由于不同的因素互相作用而产生的,这些因素不仅仅是包括农发行内部的因素,农发行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因为如此,信贷风险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通俗来说,就是信贷风险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存在于业务环节中,并且会发生,但是在其他的条件下,虽然也存在,但是并不会真的发生风险。不仅如此,信贷风险具体发生的形式以及发生时间也具有不确定性。

其三,关联性。农发行之所以会产生信贷风险,不仅仅是由于农发行内部的信贷业务与相关的决策而引起的,还与借款人的经营行为、经营效率以及管理决策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而正是由于这种关联性,导致农发在对于信贷风险进行管理时,想要真正提升管理的成效,达到管理的目标,不仅需要对银行内部的各种因素加以严格的管理,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企业、政府以及个人等债务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最后,可控性。总的来说,农发的信贷风险很难完全避免,但是通过一定的干预手段,对于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并明确风险产生的规律,从而针对具体的风险进行预防、控制、转移和化解等,从而将信贷风险引起的损失尽可能降低,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于信贷风险造成的一些资产损失进行一定程度地补偿[5]。总而言之,通过有效的管理,农发可以将信贷风险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并且促使风险可以朝着农发期望的目标发展。

2.信贷风险的成因

想要提升管理的成效,加强对于信贷风险的管理,需要确定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由于农发行信贷风险对于金融体系影响重大,中外很多学者都对于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银行与债务人的信息不对等。农发行在开展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确保资金安全,会先对于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而在进行调查的整个过程当中,农发行所得到的借款人实际的资产情况、信用风险情况以及贷款的用途等信息,必然不如借款人本身掌握的信息那么明确,这就使得两者之间的信息出现了不对等的情况。而正是由于这些信息不对等,就可能引起借款人还贷的风险,信贷风险也就由此而产生。而在信贷业务中,如果借款人存在恶意伪造资信的问题,并且对于贷款的真实原因有所隐瞒,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升高。

其次,信贷合同本身存在不完全性。信贷业务进行履行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需要一定的期限,在履行合约的期限内,可能会受到农发行内部和外部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信贷风险的发生[6]。但是在风险未发生时,人对于风险的预见性是相对有限的,在签订业务合同时,将履行合约期限内所有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相关问题全部写入信贷合同明显也是不现实的,而正是由于这些不确定的因素以及合同的不完全性,导致了信贷风险的产生。

最后,信贷业务资产自身的专用性。专用性指的是资产在金融行业中流动的程度。资产的流动性与专用性之间是反比的关系,专用性强,流动性就会随之降低,如果专用性弱,流动性则会上升。而针对农发行信贷业务本身来说,其业务期限往往都是固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资产的专用性强,资产的流动性低,有些投机分子会利用信贷业务这一特点,将信贷资产用作其他的用途,会引起还贷风险,进而导致信贷风险的产生。

三、信贷风险管理的策略

1.构建信贷风险管理文化

在对于信贷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转变农发行内部工作人员的观念,进行深入的探索,从管理制度、经营规范以及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入手,从而在农发行内部形成整体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将提升规范管理意识以及强化风险防范水平加入到农发行内部以及绩效考核体系当中,并且作为其中的重点,从而引导各个支行以及农发行内部的工作人员自主地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注重对于支行行长的加强管理,从专业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业务发展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和培训,尽最大的努力解决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够慎重的问题。在整个农发行中构建一个集合培训、考核评价以及激励制度的风险管理机制,注重培养风险管理人才,通过进行定期的培训,完善信贷岗位资格上岗考试等相关制度,将信贷风险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从而转化为内部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行为习惯,进而努力解决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不专业问题。并且需要深入开展内控综合治理活动,建立各个部门、各个层级职责明确、运行有序的内部评价机制,加强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制度的建立,避免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出现的不负责问题。不仅如此,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对于问责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存在失职行为的人员追究责任,从而提升信贷风险管理的成效。

2.明确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对于农发行来说,其不仅具有商业银行的一些特点,也具备一定程度的特殊性,因此,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时,也需要与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定位、业务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风险特征结合起来,促进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需要强化政策意识、发展意识以及底线意识,并且坚决贯彻国家的意志、服务三农的需求,遵循银行的发展规律,不能出现顾此失彼、本末倒置的情况。其次,需要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区域地位的主导性以及扶持企业的代表性,制定更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发展策略,从而真正发挥信贷风险管理的作用,更好地进行风险的预测与风险的防范。最后,还应当明确自身发展与风险防控之间的关系,将长远健康发展建立在高质量的风险管理基础上,做到在促进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风险进行防控,在保证风险防控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

3.健全信贷风险管理内控机制

首先,需要加强信贷制度科学体系的建设。信贷制度体系建设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稳定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信贷业务操作规范和基本制度。业务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制度由农发行总行制定,需要具备稳定以及共性原则,每个分行都需要依据操作规范和基本制度严格执行。②信贷业务管理办法以及细则。通过制定有效的信贷管理办法解决信贷业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信贷管理办法制定的关键内容是信贷风险的防控,并且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放在重要的位置,制定该办法的目标是为了提升银行信贷业务的效率,并且提升农发行的实力,从而促进农发行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③内部管理制度。农发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应当包括通知、意见以及指导等内容,是针对不同时期内,对内部信贷业务的具体规范,需要由总行进行制定,当农业、经济以及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后,也需要随时加以调整和改进。

其次,需要深入执行内部审计相关制度。内部审计是提升农发行稽核检查结果的重要手段,而高效且深入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进行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

①农发行应当对于客户的信用情况、贷款情况以及信贷风险管理进行相应的监管,并且对于信息进行及时地反馈,尤其是对于贷款和审批环节,更需要加强监管,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②强化工作重点。农发行需要坚决执行全面、动态的内部监管制度,并且加强对于支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核查,将检查的重点从单一的合规性检查转变为一个集合了信贷业务、信贷风险、内控评价的综合稽查机制,与此同时,增强贷后检查力度。③建立综合性内部审计机制。农发行的内部审计应当将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不但要尽早发现信贷风险问题,同时,还需要及时提报,并对于农发行现行的贷款制度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审核,并针对性的提出完善对策,从而为健全银行内控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最后,审计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也不能一味地以自身工作为重心,也需要与信贷业务相关的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从而及时获取到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而扩大审计工作的范围,涵盖信贷业务的每个环节,提升审计结果的精确度,促进农发行更好地开展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4.强化信贷风险审议机制

首先,强化风险审查。农发行需要加强对于信贷管理系统的管控以及对于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全面加强农发行信贷风险的审查。各个支行需要实施更加全面、科学的信贷风险管理办法,依据申请贷款客户的性质将其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区别性原则的引导下,提升信贷业务的整体效率,对于不同种类的贷款依据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审批方式和流程,并且,政策性贷款与商业性贷款的审核材料也应当进行区分。除了需要加强风险审查,还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从而有效规范风险审查行为。另外,各个支行也应当遵守风险审查制度,并且严格按照审查办法和审查流程进行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风险审查的水平,提升信贷风险审查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提升信贷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农发行的信贷管理部门负责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事宜,其中也包含必要资源的组织筹备以及后期服务保障。首先加强贷审委会议从筹备到召开所有环节的准备工作,进行职能分配;其次,加强对信贷业务相关材料的整理以及归档,对现有客户档案资料加强维护和管理。职能部门应当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客户档案信息和信贷的业务材料进行管理,进而保证有用的信息和有效的信息及时更新。信贷管理部门应当对于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并且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最后,还应当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农发行应当在信贷业务的调查、审计以及办理环节引入信息化系统,并建立相应的信贷项目数据库,并且将不同状态下的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提升进行信息检索的速度,在过程中,也要重视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保障信贷业务的顺利开展。

5.严格落实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严格落实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业务操作流程进行办理和发放,这不仅是农发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于信贷风险进行防控的有效方式。首先,农发行在办理信贷业务的过程中,对于每一笔贷款的发放、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每个工作岗位的员工工作都应当严格遵照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并且落实岗位制度,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其次,优化贷后管理机制。农发行在进行贷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循尽职尽责的原则,要求员工规范自己的操作,并且不但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作失误带来的风险。信贷业务的工作人员需要严格落实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并且定期检查客户的信用等级以及业务经营情况等,并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贷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尤其要注重对于客户贷款用途的跟踪调查,提升对于贷款资金的监管程度,通过加强监管,有效降低信贷风险产生的几率,实现有效防控。与此同时,农发行需要对于现有的信贷风险监管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对于发现或者隐藏的信贷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处理,为健全农发行信贷风险贷后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对于信贷风险的有效防控,在每一个环节加强监管,促进农发行的长远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农发行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银行,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贷业务的开展,农发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信贷风险,对于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农发行需要明确信贷风险的特点及成因,并对于信贷风险加以分类,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提升信贷风险管理的成效,促进农发行的长远、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信贷业务农发行信贷风险
基于风险管理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内部控制的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开展学习“最美农发行人”活动
靖宇县农发行积极开展健身活动
新常态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探析
农发行抚松县支行5亿元贷款支持棚改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