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玉玲 张春
摘要:历史是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成长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要尽量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习到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的因材施教策略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因材施教;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初中历史课程是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历史知识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导致学生无法理解课程中的内容,加之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不论对待什么学习层次的学生,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这样会让一些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使得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每一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会课程中的内容,老师在开展具体教学工作的时候,应该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层次进行教学,这样才可以避免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1更新教学理念,堅持以人为本
以往老师在讲解初中历史知识的时候,基本上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老师的授课节奏下被动学习历史知识,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主体性被边缘化,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实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参与的主体,尤其是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要归还权利给学生,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积极地投入到历史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例如老师在讲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时候,老师要更新以往的教学理念,要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使得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了解到课程中的内容,体会到香港和澳门回归带给国家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让学生能够一同感受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在讲解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观看视频来了解当时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使得学生可以感同身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还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能够让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到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式,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会历史知识,并且能够从历史学习过程中得到人生启示。
例如老师在讲解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节课的时候,要做到因材施教,采取分层教学原则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生是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老师可以在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知识积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个阶段的学生是学习一般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基础知识,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拔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第三个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细心,让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逐渐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一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受益,还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以往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事实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还要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构建高效历史课堂。
例如老师在讲解冷战这一节课的时候,需要老师创新教学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来讲解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微课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老师在讲解课程的时候,可以利用微课来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气氛,将冷战的纪录片和片段通过微课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历史是初中生的必修课,也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初中生的成长环境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区别,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参差不齐,因此,老师在讲解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因材施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紧跟老师的授课节奏,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庞艳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8):16.
[2] 朱玉能.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32(32):57-58.
[3] 李宝林.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9,(3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