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来
乔宇,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导师,朱复戡艺术研究会理事,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
乔宇是20世纪80年代书家的代表,自幼学书,后又经历了书法本科、硕士和博士的系统学院教育,打下了扎实的创作与理论的基础。他勤于思考,临池不辍,20岁出头就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解读经典的能力。乔宇对传统经典有着独立且深入的思考,没有盲从时风,没有依傍时贤,以“二王”为根基,旁参张旭、怀素,并借鉴明代书家的章法与墨法,力求豪放的气象。他笔下的帖学形式获得了全新的意蕴和审美价值。他用笔俊朗挺拔,提按自如,刚柔相济;结体平中寓奇,古而能肆,峻逸简远。他非常注重作品的整体布局,尤其是大字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远看有势,近看有质”,浓淡枯润,相得益彰,体现出艺术共性和自我个性的合理表达。
宋代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书法需要持之以恒地深入研究,要想做一个书法家,首先要做一个文化人。有学养的人不一定是书法家,但一个书法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养,内外兼修才是正途。书法家的一生在各个阶段比拼的内容大有不同:年轻时比的是悟性,中年时比的是技法,老年时比的是學养。所以,技法问题解决以后,所写之字因感悟和学养的变化而变化,缺少了文化的滋养一切都无从谈起。
乔宇将书法视为生命,博闻远识,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有着清醒认识和坚定的信念。期待他不断心追手摹,开阔眼界,在书法理论与创作的道路上深耕不辍,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约稿、责编:徐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