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汝超
摘要:绘画创作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无论艺术家是通过具象还是抽象的形式表达,其称之为创作的标志首先就是看作品是否能够准确地反映艺术家的观念、情感与态度。在创作过程中,从感知到概念形成,从主题提炼到形象塑造,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绘画思维方式。简言之,创作就是通过不同思维方式,将我们提炼的形象组合起来,从而形成新的“艺术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随着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观察世界的窗户被逐步打开,各民族所创造的艺术经验和理论实践为我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和物质基础。尽管如此,我们在创作活动中,也会有思维枯竭的时候,从而导致创作活动暂时或永久性的中断。基于此,笔者将以“绘画创作中的思维方式”为主题展开探讨,从绘画创作和思维方式两个角度进行切入,探讨在绘画创作中不同思维方式的运用。
关键词:绘画创作;创新思维;抽象思维;逆向思维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1-0006-02
绘画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绘画创作本身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升华。美术思维与创作实践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地体现艺术家的观点和态度。在创作过程中,不同思维的相互碰撞和参与,对激发创作欲望、确立创作主题以及表达艺术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1绘画创作探讨
如果说绘画是一种“艺术生产”,那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是一种审美的创造,它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绘画有其特殊的属性,主要是审美属性,基于此概念可以了解到,绘画创作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生产活动,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运用各种媒介材料和艺术手段,将他们的审美认识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可以将绘画创作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构思和创作[1]。
构思阶段往往需要艺术家根据现有的经验和观察,提炼出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从而确定绘画题材和表现形式,通常艺术家会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归类、分析、重组,从而获得切合主题的形象。例如,乔托所表达的主题一般是宗教和上帝,凡·代克通常表现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维米尔则更加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尤其注重人物衣著和室内装饰之间的美感,这些形象塑造的基础便是艺术家的自身感受和对世界的主观判断[2]。
创作阶段便是将形式赋予物象的过程,根据自己想要传递和表达的理念,选择某种或多种媒介来进一步表现这一理念。在这个过程中除了需要艺术家掌握一定的技巧,熟知如何用笔之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艺术家本人想要实现的“理念”,并且他们在创作时的思维方式也会对最终作品的呈现形式和效果有重要影响。
2绘画思维方式探讨
绘画创作思维是我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的一种思维活动,是绘画者在创作过程中,借助绘画语言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来间接或概括的反应某种客观事实的一种艺术活动。马克·罗斯科说过:“我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其他的关系并没有兴趣。我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如果你只是被画上的色彩关系感动的话,你就没有抓住我艺术的核心[3]。”从罗斯科的话中可以发现,对人类基本情绪的表达是他绘画创作思维所要反映的客观事实。在此,笔者总结了部分绘画思维方式如下:
(1)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所谓逆向思维,一般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的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从而启发思维的方法。有时候我们针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可能会陷入僵局,这时我们就可以尝试逆向思维方法,可能会给我们的创作带来特殊的启发。在面对新事物、新问题时,我们也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以求获取新的切入点和启发从而解决问题。
在绘画创作中,如果只是从某一个固定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可能很难找到最佳感觉而难以进入创作状态,这时就需要我们发散思维或逆向推理,往往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创作思维的完善和创作的进展。因此,逆向思维在一定的情境下,能够帮助我们开拓和启发思路。
我们进行绘画创作的目的就是通过确定对象的形式和性质,并利用各种媒介和手段,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追求,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尽管时代发展飞快,但其实我们的很多观点、想法,甚至是思考问题的方法都已经在潜意识里形成习惯,这就更要求创作者勇于跳脱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常规的观察角度,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寻找新的突破点。
(2)抽象思维。绘画创作中对形象的运用以及画面组织时,还需要结合抽象思维。抽象思维是所有艺术家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画面和事物的本质。运用抽象思维创作的过程,就是提炼和概括的过程,也是艺术符号、艺术语言形成的过程,这往往需要创作者对生活和事物的高度观察和了解。抽象思维贯穿于整个人类绘画史,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绘画,写实绘画也会受抽象思维的影响。
“抽象”一词是相对具象而言的,抽象思维也不是指抽象要素或者抽象绘画,而是一种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方式的启发,是需要对事物进行再认识、再创造的,但抽象思维并不是完全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脱离的,生活和自然才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在遐想的思维中是难以完全将思维与实践有机结合的[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脱离了生活,那么就失去了创作的依据,艺术作品总是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但真正的艺术又并非是按照现实生活的样貌真实呈现的,齐白石说过,“真正的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艺术家追求的并非是生活的刻板真实,而是通过提炼塑造后的艺术形象来达到艺术的真实。
抽象思维是为了表达特定主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条件下造成虚幻的境界。思维在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创作中要善于用抽象思维、观察分析事物、组织画面,从而形成抽象的绘画语言,总之,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抽象思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抽象思维对物象的解读对现代绘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一种创造形象的艺术表现活动,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涌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但是不论是何种风格的作品,重要的都是要给人带来独特的感受,使人们透过作品感受到绘画者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从而产生共鸣。所谓创新性思维,重点就在于“创新”二字,可若只是一味机械地模仿、复制前人的作品,那其作品必然没有灵魂存在。毕加索便是一个非常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画面中的人物通常都是几何化的平面,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并且透过这些简单的形体我们似乎又能够看出其人物原型,当然这也是运用了抽象的表现效果,但在此之前鲜少有人运用这种形式进行创作[5]。
创新是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历代画家创作灵感的源泉,绘画作品是否具有审美内涵,其关键便在于创作过程中,创新思维的把握和运用,创新并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简单的创造过程,而要从创作主题、创作形式等不同角度切入。艺术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审美想法和观念,在自己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艺术形象。
3结语
一件绘画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心,使人产生共鸣,主要是因为绘画者通过自己独特的绘画创作思维方式来创造视觉形象,在贴合主题和观念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的观察、分析、总结将各种视觉形象排列重组而创造出来的。这也时刻提醒我们,不管是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还是日常生活中,面对问题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尝试用多种角度去思考和解决。以上笔者总结的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构成了绘画创作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拓展四维空间,打开创作思路,从而创造富有创新性和想象力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小霞.关于美术绘画创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魅力中国,2021(5):291-292.
[2]王永和.浅析绘画创作的思维方式[J].青春岁月,2015 (12):109.
[3]黄启波.马克·罗斯科的绘画创作思维方法探究[J].美术大观,2021(3):96-97.
[4]李伟琴.逆中求进:试论绘画的逆向思维[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5]林晓盛.隐秘的语言:抽象绘画创作[J].参花,2021(2): 89-90.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