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是“实践转向”的教师教育,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实践应用。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也应该转变思路,积极开展音乐实践教学,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应走向智慧实践,不仅关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更关注其智慧实践的生成与获得。我们探析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实践转向”,并非要排斥或拒绝“理论”品性,而应顺应学前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结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着眼于音乐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如何推动教学改革提出了创新思路和具体的路径。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音乐实践教学 实践智慧 实践转向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3-0078-04
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正面临着音乐教学的重大转折,在后工业时代,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受到挑战。21世纪,不仅音乐的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众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转变。音乐本身在伦理价值、教育思想、文化传播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教育者也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有所转变。本文在实践智慧的视域下,深入思考音乐教育的本质,追寻学前教育的真谛,力图探索出一条学前音乐教育改革之路。
一、“实践智慧”的审美意蕴及其现实意义
实践智慧是基于实践活动产生的,凝结了价值诉求和知识体系,是经验、技术、知识和科学的总结,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在实践智慧的应用中,人类不断提升自己,认识自然,改造世界。无论是古希腊哲学,还是中国传统哲学,都充分认识到了实践智慧的价值。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其介于理论智慧和技术智慧之间,是美德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关乎善恶,是特殊实务的知识,针对于经验和实体,不同于纯粹理性。实践智慧是理论知识和具体知识的结合,基于生活经验,在日积月累中形成。
(一)实践智慧的思想内涵
实践智慧(phronesis)是个古希腊语,亚里士多德将“实践智慧”视为专门在实践领域起作用的智慧。他认为,实践智慧是一种践行,是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实践中获得的,其目的是使人向善。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但是在青年人身上看不到实践智慧,因为他们缺乏实际经验和年积月累。在教学上更是如此,书本上的知识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教学实践智慧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直觉认识,是教师应用已有经验灵活把握、恰当处理各种教育问题的能力。它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理论智慧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及应用;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对具体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表面化的经验提升、内化为个人的实践能力。
(二)實践智慧的现实意义
师范生教学实践智慧的培养是极富有现实意义的,既是培养幼儿实践能力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教师加速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智慧形成是长期、连续的过程,在其职业生涯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学习阶段,其形成的实践智慧对将来幼儿教师生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智慧迫在眉睫。除此之外,实践智慧视域下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是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的必然选择,从实际效果来看,以实践智慧为代表的教学模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从内容与形式上丰富传统课堂教学的构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基于“实践智慧”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实践环节较为薄弱
教师教育课程与音乐教学的实践环节脱节是目前所面临的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加强未来教师的音乐实践教学环节克服这种弊端,是我们每一位学前音乐教育者关注的焦点。学前教育专业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和数学、物理、文学等学科不同,学前教育专业是实践导向的学科,高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幼儿,并且让幼儿掌握实践技能。然而,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面临的就是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实践环节较弱,理论与实践脱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培育的课程侧重于学术体系的逻辑,而不是以教师工作为核心展开;二是教学环节缺乏真实实践场景的关照;三是实习与实践时间短,导致未来的教师难以适应课堂教学实践,实践能力弱化。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学目标不清晰,高师学生很多都是为了毕业而被动学习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理论知识掌握较差,音乐技能掌握的也不多,对音乐实践以及幼儿教育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其次,重技能轻实践,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教师自身虽然音乐基础扎实,但是学前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都相对欠缺,对幼儿园工作更是知之甚少,很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再次,音乐教学脱离幼师职业实践,应用性不强,课程配套资源不能满足未来学生在岗位上的应用。比如幼儿喜欢什么样的音乐艺术,应该采用何种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等。
三、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策略
首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重构课程体系。在教学模板上,既要突出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又要满足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课程规划时,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之外,还要侧重于幼儿园职业活动的教学能力,将幼儿教育和音乐教育结合起来,加深幼师对幼教的理解和认识,让教学内容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尤其是强化对学生跳、弹、唱、演等技能的培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音乐实践活动的需求。改变过去被动机械的教育方式,通过采用动态和生成性的教育方法,让幼师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具有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更要具有音乐实践能力和幼儿教育能力。
其次,引入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在教学模式上,探究游戏式、启发式、任务式、角色式、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不同模式,比如可以针对幼师教学的特点,在课堂上组织模拟教学,让学生分别扮演幼师和幼儿,创设教学情境,实现音乐实践能力与综合艺术素质的双提升。此外,还要增加实训教学的比例,让学生下沉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学习,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也不要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手段,收集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还可以引入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理论,在课堂上注重表演实践。
第三,健全、完善教学保障机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改变现有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多让学生到一线实践。强化教研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各个学科都要给音乐学科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依托多媒体建立网络授课平台,给师生提供音乐资源数据库,开发电子教材。学校要和友好高校以及各个幼儿园展开充分合作,给予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考察和交流机会,向一线教师学习经验。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原则,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给学生提供各类音乐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考评机制,除了传统评价方式之外,还要融入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合理设置权重。考核重点除了过去的理论成绩之外,更要注重对音乐技术、教学能力、活动项目等方面的内容。考核评价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教师的综合能力,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重视过程性评价,将一个阶段的音乐知识、技能和活动表现纳入到评价指标当中。音乐学习和幼儿教育都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在考核中,还要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考核,从职业生涯的角度进行模拟岗位评价、胜任力评价和发展评价。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应走向智慧实践,不仅关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更关注其智慧实践的生成与获得。同时,从实践智慧的具体要求来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实践教学应强调传统课堂教学生态意识的转变,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教师在音乐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四、探析实践智慧视域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的转向品行
(一)实践理论兼具性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是“实践转向”的教师教育,实践转向关注的焦点在于“转向实践”。针对特殊实践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幼师职业的发展,培养其职业能力。由于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实践性明显,特别在和幼儿接触过程中是典型的实践智慧问题,幼儿的行为是不规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依赖经验,而非系统的科学。因此教学中要坚持实践导向,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过分强调音乐教学的理论品行,就会忽视音乐教学与实践生活的密切联系。相反,当其关注音乐教学的实践品行时,会使音乐教学折射出理性之光。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统一的,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理论与实践的兼具性。
(二)人文伦理性
尽管目前部分学前教育理论符合科学标准,但是幼儿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音乐本身又是艺术而非科学,具有创造性。因此在很多问题上难以证实或证伪,完全的抽象和绝对不符合其特点。幼儿教育更多的来自于生活,要关注幼儿的发展,“人文伦理”在这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中不应该理论与技术的过渡执迷,因为这样会偏离音乐教育的本质。因此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中,必须要走向“人文伦理”,聚焦孩子的发展,回到幼儿音乐本身,更好地展现鲜活性。尤其要给学生渗透音乐美学思想,让他们知道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展现出音乐的人文价值,比如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文艺复兴以来音乐艺术对人的尊重。只有回归音乐的人文价值,幼师在其教育活动中才能够倾注更多对儿童的爱。
(三)现场情境性
学前教育学与“现场情境”有密切关系。如果在音乐教育中缺乏对“现场情境”的关注,对幼儿的教育可能会沦落成一种理论操练或技术训练,不仅会失去音乐教育的价值,而且还会扼杀幼儿的天性和创造力。学前专业音乐教学和幼儿园音乐活动是两种不同的情境,在高师院校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跟谁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律动,但是进入了幼儿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造情境的能力,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学会给幼儿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利用大自然元素创造音乐情境,《春天》的音乐欣赏活动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户外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航天叔叔好榜样》的歌曲可以让学生学会创设我国太空舱成功发射在國际空间生活的场景,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生成实践性
“生成实践”是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品性。由于“生成实践”的学前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行动的,所以它是生成实践的,并不断生成和超越自身。其过程是自主建构的,虽然高师理论教学的知识体系是系统的,但是应用到幼儿教学实践活动中,课程却是师生融合的。只有基于生成性课程,才能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地位,幼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和主导者。在学前音乐教学中,生成实践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感受,更能够迎合幼儿的审美特点,实现全面发展。音乐来源于生活,幼师在学前教育学习阶段就要善于把生活中捕捉的内容作为音乐课程开发资源,抓住幼儿生活、游戏和活动中的一切元素,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的兴趣点,构建生成性课程资源。
五、结语
综上所述,实践智慧下不仅强调系统的理论教学和知识迁徙,更重视高师在音乐实践和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能力培养,这是单纯靠课堂教学所不能够掌握的。因此,高师学前教育音乐教学要走向实践,以实践智慧为品性,适应学前音乐教育学科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出发,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不断革新思维,创新方法,实现音乐教育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孙瑶.学前教育本科音乐课程的转型实践[J].北方音乐,2017(12):26.
[2]陈建林.转型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2.
[3]王瑞.“体态律动”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启示[J].教育教学论坛,2019(40):258-259.
[4]黄细英.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音乐,2020(04):21-22.
[5]毛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领域中音乐技能教学与实践研究[J].黄河之声,2020(01):118-119.
作者简介:张静(1979—),女,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音乐教育、艺术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