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类社会20世纪百年的艺术文化历程中,中国钢琴音乐的生成、萌芽、探索、发展、繁荣,以及多元成熟壮大的历史流变,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特有的艺术风格特征。中国钢琴音乐已成为世界钢琴音乐中独特且不可缺少的音乐之一。本文以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对1913—2000年不同发展阶段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考察,归类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探究这些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特点、艺术价值及审美意义所在,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国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音乐的自信与自强,使得中国的钢琴音乐得以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关键词:中国 钢琴作品 脉络流变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3-0004-05
音乐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变迁息息相关,因此,音乐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包括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下的不同文化思想内涵和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形成了鲜明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音乐必定要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中国音乐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乐器之王”钢琴诞生于18世纪的欧洲,中国钢琴音乐在20世纪初期诞生、发展、壮大,历经百年的发展成为了世界钢琴音乐中独特且不可缺少的音乐。中国钢琴音乐所具备的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形式内容,不断地探索中逐步形成的。中国优秀的钢琴音乐作品承载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和艺术情感,表现在深刻的民族性气韵和多元性的音乐本体语言上,源远流长、异彩闪耀,且进步发展。本文考量中国钢琴音乐肇始与历史发展中的艺术成果,探究其乐曲特点的艺术共性和个性。
一、萌芽时期(1913年以前)的脉络流变
1673年葡萄牙传教士徐日昇(Thomas Pereira,1645—1708)传授康熙皇帝五线谱和古钢琴,并在古钢琴上弹奏了中国曲调的乐曲,这是我国最早接触钢琴音乐的肇始。1840年以后,国内教堂音乐中的钢琴伴奏开始流行。20世纪初以来,钢琴伴奏的学堂乐歌成为新式学校“乐歌课”的文化时尚。这时,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如:李叔同、沈心工、曾志斋等,他们把国外的钢琴音乐教材引进中国,对中国最初的钢琴音乐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钢琴音乐的这一萌芽起步的关键时期,使得我国青年学生和普通民众初步了解到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基础貌相,为之后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开启了优良的平台基础。学堂乐歌是青年学生和文化人士普遍喜爱的音乐(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内容。
二、探索时期(1913—1931)的脉络流变
考量中国钢琴音乐艺术创作的发展道路及其成果特色,1913—1931年是中国钢琴音乐的探索时期。这个时期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数量逐渐增多,这些钢琴音乐作品旋律篇幅简短、曲式结构简洁、乐曲音区集中、演奏技巧简练。借鉴西方古典钢琴音乐技法,运用中华民族的音乐元素和人文情怀内容,探索地写作钢琴曲是这一时期的基本面貌。赵元任、箫友梅和黄自先生的音乐学业皆习修于西方。1913年,赵元任先生根据中国民间音乐曲调创编了一首风琴曲《花八板与湘江浪》,这首作品是我国键盘音乐的启蒙之作。1915年赵元任先生创作了中国第一首钢琴小曲《和平进行曲》,作品的和声基础为“西化”,曲式严谨、形象鲜明、富有活力、音乐生动,表达了人民对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艺术史学家刘恒岳认为,这首乐曲开启了中国钢琴艺术创作的纪元。《和平进行曲》发表在1915年1月《科學》杂志第一卷第一期,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开始,为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开启了先河。1923年萧友梅创作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以民族历史为题材而创作的大型钢琴乐曲,是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同名诗作《霓裳羽衣舞歌》中所述对唐代同名乐曲《霓裳羽衣曲》为构思基础而写作的。该作品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演绎唐代音乐,运用多声部音乐写作手法,在旋律与和声配置上都采用民族化的风格,该曲篇幅较长,展示出了钢琴作品创作的专业性特征。1928年黄自模仿欧洲艺术音乐中的巴洛克风格,创作了二部创意曲《二部创意曲二首》第一首,自然地运用了复调的模仿写作技法,旋律流畅轻快,对位典雅庄重。
三、发展时期(1932—1949)的脉络流变
1934年,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Alexander Tcherepnin,1899—1977)在上海第一次设立了钢琴作曲比赛,举办了“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作品”的创作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江定仙创作的《摇篮曲》、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摇篮曲》、老志诚的《牧童之乐》、俞便民的《C大调变奏曲》、陈田鹤的《序曲》等等都获得此次作品征集活动的奖项,其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得了一等奖,齐尔品把这首钢琴曲带到欧洲亲自演奏,此后,这首钢琴曲在国内外闻名。《牧童短笛》有着纯正中国风味音乐的质朴、乐观、明朗、情趣和意蕴,这首钢琴作品本质上的“美”,源于中国文化艺术中意韵、写意、精炼的传统。从此,“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创作进一步成为风格特色写作的关注视角。这些钢琴作品创作手法简洁,曲式结构精炼,旋律清晰优雅,成为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具有民族特色风格的第一个里程碑,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性特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创作出的钢琴作品数量不多,但是质量都很上乘。中国作曲家在钢琴作品中已开始理性地践行“中国风格”的音乐艺术表现,诸如:在旋律方面,以中国传统音乐的五声音阶调式宫、商、角、徵、羽为主;在曲式结构方面,运用西方曲式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借鉴融入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加花变奏”“合头”“变尾”等手法,实现“变化再现”的音乐进行与发展的结构逻辑;在和声方面,“洋为中用”地习承且探索民族化和声效果,运用和弦叠置手法,创造典雅庄重的音乐色彩,形成了明朗的民族特色效果;在复调方面,采用五声化旋律,运用自由对位手法,创作出淳朴优雅的多声织体。
1947年,我国作曲家桑桐先生最早运用了“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创作了中国音乐史上最早的先锋派作品——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他把西方音乐的多声部技法与中国民族音调相结合,扩展调性布局与和声结构的变化,丰富了钢琴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了中国琴曲佳作,受到了业界的一致赞赏和音乐艺术听众的普遍喜爱。在这一中国钢琴音乐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重要的优秀代表作品主要有:老志成《牧童之乐》(1932年)、刘雪庵《中国组曲》(1932年)、江定仙《摇篮曲》(1932年)、贺绿汀《牧童短笛》《摇篮曲》《晚会》《怀念》《小曲》(1934年),陈田鹤《序曲》(1934年)、江文也《台湾舞曲》(1934年)、《五首素描》(1935年)、《断章小品》(1936年)、《北京万华集》(1938年),《第三钢琴奏鸣曲—江南风光》(1945年),《第四钢琴奏鸣曲—狂欢日》(1949年),《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1950年);冼星海《哈萨克舞曲三首》(1941年),瞿维《花鼓》(1946年)、桑桐《在那遥远的地方》(1947年),丁善德《春之旅》《晓风之舞》《序曲三首》《中国民族主题变奏曲》(1948年)等。
四、繁荣时期(1949—1965)的脉络流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65年,中国的社会环境日益稳定繁荣,经济文化发展有了新的转机,国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进入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音乐艺术文化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在钢琴音乐创作方面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时代风采,音乐家们创作出了大量的优质钢琴作品。这个时期正式公开发表出版的各类中国钢琴作品约有360首,适于演出使用的中国钢琴作品大约有235首以上,作品质量皆表现出上乘的音乐艺术品格。其创作的题材广泛、体裁丰富、风格多样,形式与内容富有鲜明的民族性。音乐风格淳朴乐观,音乐情绪积极向上,音乐精神饱满充盈,且展现出阳光朝气的时代性和群众性。作曲家在学习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大量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以民族五声调式为主,也有运用少数民族旋律风格进行创作的,伴以多变的节奏音型和“线向”音乐思维及其动力驱动。钢琴作品大部分都有标题,其标题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多是写意性标题和叙事写实性标题,文化意蕴深刻生动。在乐曲结构方面,主要以三部性结构和变奏曲结构为主,以小型结构的作品为主,大型结构的作品较少,结构式样比较集中。在器乐改编曲中创造和选择与中国传统乐器演奏技法相接近的织体音响,使音乐富有浓郁的中国韵味。中国作曲家在沿习西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艺术语境中,鲜明生动地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风”及其艺术生命的青春活力。
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这个阶段的创作群体是音乐院校担任钢琴教学、作曲教学的音乐家,他们创作的钢琴作品在题材和风格上都相对具有各自的创作特点和创作空间,这些钢琴作品又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作曲家们延续了之前的创作经验和手法,并加强了对中国民歌、民间音调的运用,在钢琴演奏技巧的运用写作上也明显超越了20世纪初期的钢琴作品。这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有:丁善德的《第一新疆舞曲》(1950年)和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1953年);陈培勋的广东小调《卖杂货》《思春》(1952年)、粤曲《双飞蝴蝶主题变奏曲》(1953年);桑桐的《内蒙古民族主题小曲七首》(1953年):汪立三的《蓝花花》(1953年);朱践耳的序曲一号《告诉你……》、序曲二号《流水》(1955年)等。第二阶段是1958—1965年,这七年的钢琴作品创作突出“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精神要求,提出了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三化”文藝方针,钢琴作品运用通俗、明快的创作风格和钢琴化的多声织体技法,取材于民歌素材或生活采风的题材内容,很多曲目成为音乐会上的经典篇章,例如:黄虎威的《巴蜀之画》(1958年),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1958年);孙以强的《谷粒飞舞》(1962年);储望华的《解放区的天》(1963年)和《翻身的日子》(1964年);林尔耀的《社员都是向阳花》(1964年)等。
五、特殊时期(1966—1976)的脉络流变
中国1966年开始的“文革十年”的钢琴音乐创作与表演,充满了浓郁的“时代烙印”和特性色彩及其成果,这些乐曲艺术性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革命信仰、时代风貌、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和音乐家(作曲家、演奏家及文艺工作者)的个性特点。它集中表现为对我国传统民歌、传统乐曲和“革命”民歌的钢琴曲改编创作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形成了“钢琴改编曲”的社会文化时尚。作曲家在有限的体裁和题材的创作空间中,改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并把钢琴改编音乐的形式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这一时期的钢琴改编曲类型主要可划分为三种:1.根据“样板戏”音乐改编而成的中国钢琴作品。2.根据传统民族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3.根据民歌或创作歌曲旋律改编的钢琴曲。由古典传统民族器乐曲改编而成的中国钢琴作品,坚持了民族音乐特有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创作原则,使乐曲的形象更加明确、直接,使大众乐于接受。这个时期的作曲家在音乐作品创作上大胆的尝试追求民族风格和模仿民族器乐,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和声技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吸收了许多西方近现代和声技法及创作理念,钢琴作品中加强了钢琴技巧方面的体现。在西洋音乐为“我所用”的实践情景中,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向前迈出了“客观可行”的一大步,产生了许多雅俗共赏的琴曲佳品。这个时期,重要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崔世光的《松花江上》(1967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石叔诚、盛礼洪和许斐星六人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1970年);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1972年);储望华的《二泉映月》(1972年);王建中的《大路歌》(1972年)、《浏阳河》(1972年)、《陕北民歌四首》(1973年)、《梅花三弄》(1973年)、《百鸟朝凤》(1973年)、《彩云追月》(1975年);杜鸣心的芭蕾舞剧改编曲《红色娘子军》(1975年);黎英海的《夕阳箫鼓》(1975年);陈培勋的《平湖秋月》(1975年)等。
六、多元化时期(1977—2000)的脉络流变
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步伐不断向前发展。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全面贯彻,西方近现代主要的作曲技法、创作风格、音乐思潮、音乐教育理念等迅速进入中国,直接影响到我国新时期的音乐文化建设。在中国文化获得新生的同时,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也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逐渐活跃,中国钢琴音乐在新形势下结合近现代西方音乐的创作技法,提高原有创作水平,开拓新的视角,实现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由此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多元文化格局时期。
该时期的钢琴曲数量剧增,作曲家摆脱了思想束缚,大胆创新、技法纷呈,形成了音乐多元的艺术发展局面。在音乐传统中展示音乐个性才华,在历史“节点”上表达“艺术先声”“无调性变体手法”“十二音技法”与中国风格元素的写作探索,音乐的“乐音”与“噪音”艺术属性的反思及其与社会人文的关联内容,一时形成了时代的文化热潮及音乐家热衷。音乐家以自己的作品或演奏表演之乐务实践,展示了音乐才华、表达了艺术个性、表现了时代风情。这个时期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有:谭盾的钢琴组曲《忆》(1978年),他的音乐具有浓郁的湘楚文化的浪漫气息和哲理性的中华文化美学底蕴,他把“中国民间音乐与欧洲传统音乐文化天衣无缝地结合起来”。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1979年),他秉承并发扬了中国作曲家追求开放求异的风格,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具有开拓创新之意。此曲着力于“对钢琴音乐哲理性的追求,是这部钢琴组曲的最大特色”;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作曲家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其主要代表作品有:权吉浩的《“长短”的组合》(1984年),在1985年“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获得一等奖”;陈怡的《多耶》(1984年),获得1985年“中国音乐创作第四届作品评选一等奖”;赵晓生的《太极》(1987年),获得“中西杯上海国际音乐比赛——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创作及演奏比赛一等奖”;盛宗亮的《我的歌》(1989年);但昭义《思恋》(1991年);張朝《滇南山谣三首》(1992年);王建中的《情景》(1994年)。张朝于1995年创作了钢琴曲《皮黄》,此后的十年间张朝对整部作品的细节不断修改完善,使得作品贴近现实生活,体现了传统的京剧音乐色彩,展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2007年获得“帕拉天奴杯第一届中国音乐创作大赛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的钢琴曲佳作又有:邹向平的《桐乡鼓楼》(1995年);刘力的《秋山鸣》(1997年);崔世光的《刘天华即兴曲三首》(1998年);张帅《三首前奏曲》(1998年)等。
七、结语
一个世纪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百余年中积淀了不胜枚举的优秀成果,这些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融入到当下我国钢琴教育及其美育活动中,是丰富钢琴教学内容的学科需要,是丰富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时代呼唤,是钢琴教师作为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和职业风范。中国钢琴作品在钢琴教学和美育活动中的施教内容,可以根据乐曲创作的历史时期、音乐风格代表曲目为线索,选取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进行课堂教学与课下阅读的施教活动,以利于系统了解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思想和艺术创作特征,体悟其音乐的“中国风格”特色,培养学生对中国钢琴音乐的兴趣,增强其理性认同感和民族音乐艺术的自信心和自强力。
作为21世纪的中国钢琴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理性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脉络、精髓、内涵,掌握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意蕴、音响形态、作曲技巧及演奏技法。我们需要主动担当起弘扬与传承中国音乐文化的时代责任,在钢琴教学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实践中,科学践行中国钢琴作品演奏的育人效应及其美育功能,让中华琴韵激动神州心声,使“华乐”琴声感动世界文明。
参考文献:
[1]杨洪冰.中国钢琴音乐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孙继楠.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76.
[3]梁鹤.贺绿汀钢琴音乐创作的历史贡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王艺丹.建国初期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4(12).
[5]郑远.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87,153,184.
[7]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张霞,硕士,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钢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