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莫言
(河南省鹤壁高中 河南 458000)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现阶段高中教育对于班主任的德育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要求越来越严格。这主要是因为班主任德育能力高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直接的影响。对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进行提升,可以使班主任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中注重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提升学生个人素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力度,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校时间中和班主任的接触是最多的,相互之间也更加认识与了解,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班主任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需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模范贷通作用。并且,班主任需要经常性的鼓励学生,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避免利用高压政策迫使学生屈服,而是需要利用鼓励的形式,使学生可以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学生可以办班级当作是家,在班级中产生回家的感觉[1]。通常情况下,班主任和学生相处时若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会使学生心生畏惧,不愿意和班主任交心,难以和班主任打成一片;反之若班主任可以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和接触,学生会把班主任当作朋友对待,对班主任心生好感,积极主动的和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该种沟通和交流中,班主任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排除心中的困惑,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此外,在沟通和交流中,班主任通过德育教育,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和缺点,指引学生自我反省,审查缺点和加以改正。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班级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内容,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使班级人员整体水平和素养得到提升,对于学生来讲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结合实际情况,指引学生自主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不断提升学生的组织能力,使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使学生贡献出自身的力量,不断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进而促进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提升[2]。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组织班会的契机,提升德育能力,更好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班会,主要分为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这两种形式,常规班会大都是期中、期末,或者是学校下达任务时开展的,通常有讨论型、综合型、叙事型等,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常规班会使学生对下一阶段学习任务进行明确,和学生之间实现互动交流,加强内在德育教育力度。而主题班会大多是以爱国教育为主题进行,侧重于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和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可以产生现实感与真实感,充分调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在该过程中教师的德育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活动时,需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端正自身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并且,班主任需要明确集体重要意义,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一切以服从集体利益为主,对集体和个人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把集体利益放在前面,对学生的利益进行维护,通过活动内容对学生实施德育指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德育素养。
针对学生来讲,高中阶段是成长的关键阶段,会对学生未来发展带来影响。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发育完全,部分学生会出现早恋现象,还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对学生的未来成长与发展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且,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长期以往形成不思进取的习惯。这时,班主任需要以温和、平常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是要利用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需要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和关照。并且,身为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重点关注,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可以在思想层面加深认识。此外,班主任应在学习方面给予学生指引,学生的在校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是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是较为关键的。若发现学生对学习兴趣程度较低,甚至出现厌烦的情况时,班主任需要给予正确指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抓住机会,有效利用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在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提升班主任德育能力,加强德育教育力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效果,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班主任的德育能力还难以保证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严重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对德育能力进行提升,开展高效的德育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可以在无形中接受德育教育,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为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