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1-01-02 22:18李玉祥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5期
关键词:三资村庄区域

李玉祥

(济宁市兖州区大安镇人民政府,山东 济宁 272100)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良好完善,因此农村区域的集体性经济也随之壮大,不仅在市场中的经济活动愈加频繁,还在集体资金方面逐渐呈现多元化走向,资产利用方面也变得多样化,在资源开发方面也逐渐形成产业化,所以势必会对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的管理有着更高要求。“三资”简单来说就是集体资金、资源和资产,这三类和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现阶段农村区域工作焦点之一:群众承包地与非家庭化承包旱地间的纠纷、群众与集体间的纠纷、群众因承包山林而引发的群体性纠纷事件。

一、进行农村区域“三资”管理的价值体现

1.使得思想认识能够得到统一提升

要想顺利进行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的工作事项,就要全面落实并贯彻我国中央政府、省级以及市级政府给出的精神纲领,有意识地吸收进行农村区域“三资”方面管理事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同时,还要在实际进行管理工作的时候,持续增强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相关工作人员对“三资”方面管理的责任感。此外,一般我国在农村区域“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的时候,还会有意识地把社会主义下的新农村创建,摆在主要管理目标上,促使所有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都能够达到高度一致,以此带动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推动农村在经济方面的良好发展[1]。

2.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层面的持续发展

现阶段我国施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城市经济拉动农村经济,也就是以工促农,所以使得我国在经济方面形成了新的格局与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城乡在共同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以及资源、收入的布局规划,并持续提速我国在新农村方面的建设效率。不过在此发展的过程中,也不乏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频频出现,例如:我国在财政方面的整体实力不足,若想实现公共财政在农村区域的全面性覆盖,还需要较多时日,且覆盖过程也十分漫长。除此之外,农村在基础设计方面的建设进度十分缓慢,所以公共产品资源非常紧缺,且单依赖各级政府给予的财政补贴,是没有办法全方位处理好农村区域,在集体经济方面遇到的多种矛盾与问题。所以基于这种实际现状,只能通过强化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来加快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的发展速率,充分释放出其在社会主义性质下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2]。

3.带动党风廉洁形成进程

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是全社会人民群众、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焦点的问题,也是和农民本身息息相关的经济问题,同时,“三资”管理方面的问题,在现阶段还会和农村区域基层领导涉及的违法乱纪问题有关,因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以及各级党委,都在强化农村区域在财政方面的整体性管理质量,力求能够将农村区域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实现规范化,在不懈的努力下,我国农村区域在此方面也获得了不小的成绩,不过伴随着科学化努力进程,可以发现目前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例如监管与财务方面的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等多种问题。除此之外,农村区域在进行“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时,会隐性滋长农村区域基层领导,出现贪污受贿以及违法乱纪等情况,为此,农村区域就一定要持续强化“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将建设一直保持在党风廉洁道路的上,促使我国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能够获得良好发展[3]。

二、农村区域“三资”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1.“三资”管理方面的台账有缺陷

在我国各级部门的实践调查下,发现我国有不少村干部和财政方面的干部,对本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的家底没有了解,整体账目十分模糊、糊涂,甚至部分台账基本不存在,在资金以及资产方面还能好一点,但在土地以及“四荒”等方面的记录要么不全、要么不细,要么没有登记。还有的部分村庄即使上级部门三令五申,但还没有按照规定,记录好“三资”方面的台账,只是拿往年账目进行敷衍,瞒住上级掌握实情[4]。

2.合同草率没有规范化,阻碍了村子整体利益

合同草率没有规范化,阻碍了村子整体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村庄在合同方面的签订较为随意,即使合同的要素有缺失,条款模糊,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以及获取的权利不平等,村庄也会照常签订,因此大大影响了群众的整体性利益;第二,村领导存在违规受贿、暗箱操作的情况,简单来说就是部分农村区域不走民主程序,不进行民主公开,不开展投标竞标,少数人就能对大小决策说的算;第三,部分村庄在签订完合同之后,并没有依据合同条款履行责任,甚至还会出现合同变更,内容置换,承包时间调整等情况,且农村群众毫不知情[5]。

3.财务方面的管理有疏漏

农村区域部分村庄在进行大额支出前,不和集体进行研究,在少数人的把控下独断专行,且部分基层领导还会因私挥霍浪费以及乱支滥补。与此同时,还有少部分村庄在进行收款的时候,不开具统一的收款凭证,只是通过白条入账,所以在报销凭证方面没有规范性,在支出方面的凭证手续有缺失,整体性财务公开有疏漏,且个别村庄领导没有较强的思想认识,因此在民主方面的意识十分单薄,不仅不规范地进行财务公开,而且公开的方式和时间也都不严谨,公开的内容也较为模糊,群众也就只能跟着走形式[6]。

4.资金在管理方面有缺漏

资金在管理方面有缺漏,主要表现在管理上的不规范、公私款混淆难辨,出现了公款私存以及坐支现金等情况。一旦在碰到突发性事件的时候,村里的资金在安全方面就会出现难以逆转的损失[7]。

5.资产收益方面管理混乱

部分村庄的整体资金收益和其他方面的经济来源,一般直接用于抵扣承包款与租金,使得此部分款项在收取之后,变为私人保管,不仅长时间不报账,在使用方面获得的收益也没有规划,“寅吃卯粮”常有发生,因此村庄在集体性收益方面难以获得保障[8]。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的有效策略

1.健全农村区域“三资”管理方面的制度

众所周知,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农村区域创建健全且完善的“三资”管理方面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对农村基层领导,和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财务方面工作时的一种有效约束[9]。

因此在创建此制度的时候,应该从六个方面入手。第一,创建“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办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此管理办法中,要把村里所有资源的应用、处理、登记、产权、纠纷、调节、收益、开发以及分配等各方各面进行统一规范化的规定,促使上述内容能够实现产权清晰、标准应用、收益和分配达到合理,强化增值与保值能力。第二,要创建“农村财务预决算制度”。也就是每个村庄要依据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并认真规划出村庄,在财务收支方面的预算制度,每一年的财务收支制度,要经过所有村民代表的讨论并同意,再经过镇政府一系列的审批,才能够通过并执行。严令禁止出支超过预算范围,在此过程中镇财务所要承担其督察与监管职责,每到年末的时候,要对所有群众结果公示,以此从源头出实现对财务收支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增强基层组织在财务方面的规范建设。第三,要创建“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简单来说,在此部分要明确规定好资金管理、票据管理、财务收支方面的审批工作、民主理财、会计核算以及财务公开等各个工作。第四,要创建“村集体招投标和集中采购实施办法”。也就是村庄在进行招标以及投标的时候,要规范好:招标申请、开标评标、公告公示、中标公开等步骤。第五,要创建“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承包合同管理办法”。也就是在合同订立与执行、合同变革与解除、违规合同进行操作的责任以及合同方面发生的纠纷与仲裁等步骤,进行统一规定,保障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的良性发展,保障合同直接责任人在各个方面的正当权益,规范好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的秩序。第六,要创建“档案管理制度”。也就是农村区域在集体性资源方面要规定好档案立卷、编制档案以及装订成册等各个步骤,促使档案能够得到科学化管理,保证档案的存放有序,以及后续对档案的有效查找与使用。除此之外,还要严格遵守档案方面的保密条例、立卷归档体系、档案应用规范,以此避免不符合规定的档案入库,防止有效档案的损毁、泄密与遗失[10]。

2.创建农村区域的会计委托和代理体系

要想从体制方面处理好农村在财务上的前清后乱以及边清边乱等问题,在2010年的时候,我国就将农村区域的会计委托和代理,引入了创建农村区域反腐败与惩防体系中的“五大工程”,并三令五申重点推进。在此势头下,我国各个农村乡镇还专门创建了农村区域在会计服务方面的组织,并与经管站共用一套人马,在两个招牌下,实现合署办公,以此专门进行资金核算与管理工作,力求在资金、印鉴、票据以及账户等六个方面做到统一。此外,为了强化农村区域会计委托和代理方面的有效成果,部分农村区域在2011年的时候,还健全了会计委托和代理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农村区域在集体资金方面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3.创建“三资”方面的清查制度

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不仅面广,量还多,要想全面掌握农村区域“三资”家底,就要注重创建“三资”方面的清查制度,为此可以规范化制定十二种“三资清查登记表”,此外,在清查阶段,可以从“三资”存量开始,并通过以账查物、以账对账以及以物对账等手段,全面清查农村区域“三资”家底,与此同时各个村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三账三簿”展开台账登记,以此实现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的资产状况清、应用情况清、总量清、运营收益清和管理责任清。针对各个村庄存在的部分村级资源以及资产,在收益方面记录模糊、兑换不明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创建规范化的“资产(资源)经营登记台账”,以此详细掌握资产以及资源名称、存放位置、运营期限、承包租赁明细以及兑现程度,最大化达到对农村区域在利益方面的有效维护[11]。

4.强化预算管理

强化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盘活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的财务预算,有利于帮助农村区域健全财务方面的制度,促使资金运行做到规范化。与此同时,村集体的经济组织进行财务收支方面的规划预算时,一定要注重遵循“五项”原则。第一,以“实事求是、量入为出”为核心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村集体的经济组织,一定要将所有的纳入和收入全部考虑在预算范围之内,保证不遗漏和不隐瞒,此外其他各项开支也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制度与标准执行,以免造成财务在收支方面的盲目性。第二,遵循“区分轻重、确保重点”这项原则,也就是要分得清轻重缓急,针对急需进行处理的相关支出事项要优先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契合实际需要,也要在村财力可承受范围之内,保证收支平衡。第三,要遵循“留有余地、统筹兼顾”这项原则。农村区域在预算方面一定不能发生赤字预算以及寅吃卯粮等情况,在保证每一年收支平衡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有所结余,除此之外,在保证重点支出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要做到统筹兼顾,保障村资金能够获得最大化收益。第四,要遵循“发扬民主、透明公开”这项原则。村集体的经济组织进行财务收支方面的规划预算或进行决算时,一定要及时将成果进行公示,以此彰显民主意识,强化预决算方面的透明程度。第五,要遵循“预算调整、严格审核”这项原则。若在执行阶段需要进行收支项目、额度等方面的调整时,要二次进行村民代表大会,在讨论后之后才能决定是否通过,并强化预算方案。

5.创建农村重大事项的流程化管理制度

农村区域在“三资”方面,实现委托代理之后,可以发现农村区域在“三资”方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部分村庄,仍存在着一言堂等现象,要想从根本上保证所有农民群众的正当民主权利,那就要通过“流程化”遏制住“随意化”。为此可以从增强程序监督方面开始,一旦处理村级中重要的事项,就要严格按照支部提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会议、两委商议、乡镇政府程序审核、项目实施、公开投标、公开招标、公开公示以及验收决算等九个步骤进行处理。凡是没有经过“四议”决策、公开招标、投标、合同验证、乡镇政府审核通过、农村区域的会计委托和代理组织按时付款、依据工程合同行事、严格完成工序流程、没有通过实绩审核的都不予以施行,以此实现农村区域在重大事项方面的流程化管理[12]。

6.创建完备农村区域完备的“三资”管理体系

由于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当面的工作有着较强的操作性,所以一定要有章可循,依据章程办事,不管是资金收入、资金支出、资产构建、资产评估,还是资源清查与资源租赁,都要严格按照体系办事。此外,要注重创建严格化的追责制度,只要没有依据规定行事,使得村庄财产受损的,都要依法进行赔偿,对于相关责任人,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目标和相关法律,承担相应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我国农村区域基层领导在“三资”管理方面的责任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优化农村区域在“三资”管理方面的工作,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区域的经济发展,还能够保证农村各个区域的和谐稳定,因此我国应在“三资”管理方面更加重视,并依据现有问题,强化管理水平,增强惩处力度,健全管理制度,以此推动农村区域在经济方面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三资村庄区域
分割区域
我的小村庄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村庄,你好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区域发展篇
村庄在哪里
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