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功能定位和实现路径

2021-01-02 19:37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公共英语双高

赵 雨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一、研究背景

为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2019年4 月,教育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围绕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设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支撑国家重点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1]。

“双高”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满足我国企业不断参与国际竞争时对重要岗位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了适应“走出去”战略,人才培养必须实现职业化和国际化。企业“走出去”急需大量既懂技术操作又能用外语进行交流的高端技术人员。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一个评价标准是他们不仅能在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沟通,解决生产过程、工作上的技术问题,而且能利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2]。那么高职院校公共英语如何转变自身角色和定位,以适应“双高计划”建设的要求,如何助力“双高计划”建设,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双高计划”背景下公共英语的功能定位

(一)实用性

“双高计划”旨在建设一批“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高职学校,核心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双高计划”建设的促进下,高职院校办学国际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也会趋于国际化。尤其是学习关键技术、参加国际技能竞赛等活动所涉及的国际化元素也越来越多。在“走出去”战略的影响下,未来高职学校毕业生的职场环境也会趋于国际化[2]。学习环境和职场环境的国际化,必然会对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否则将无法成功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技能比拼,无法批判地吸收外来优秀技术,无法适应未来职场。因此,公共英语教学需要适应“双高计划”建设对国际化技能型人才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职业性

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点。“双高计划”建设需要大量精通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国际化人才,利用所学技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专业领域内的技术服务,分享我国在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先进领域的标准、理念和方法。而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精通专业知识并且能用英语进行专业领域的交流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培养学生职业范畴内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职场英语交际能力成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同等重要。因此,高职公共英语应该完成从单纯教授语言知识到职场环境下外语交际能力的转变。通过利用真实职业场景或模拟职业场景,提高学生职场环境下的外语交流能力,使外语学习服务于专业学习[3]。

(三)思政性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异域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价值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受这些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尤其是在“双高计划”建设开展后,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与国际接触的机会增多。在该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异域文化的态度成为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该问题,高职英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课程内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英语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未来国际化职场中能经受住多元文化的冲击,不丧失中国人的人格和自信。

(四)民族性

《意见》指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强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重要贡献”[1]。英语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担负着传播本土文化的重担,因此,在培养学生职场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应努力提升学生传播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中国文化的适时、合理切入,是英语教学民族性的显著体现。

(五)时代性

为了适应“双高计划”建设对教学发展的要求,公共英语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大学英语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为英语课程赋能,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英语学习空间和维度,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三、“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实现公共英语教学功能的路径

(一)打破专业课和英语课之间的壁垒,进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交叉融合

公共英语的实用性和职业性定位,要求其必须打破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壁垒,进行“基础英语+行业英语”的交叉融合[3]。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的融合不是在教授基础英语的基础上,简单地向学生传授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词汇,而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场环境,引导其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要抓住机遇,既要进一步做好本身的教学改革,又要主动寻找跨专业合作的机会,加强与专业课的合作。

(二)平衡英语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进行“英语教学+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公共英语人文内涵丰富,受众面广,授课学时比较多。因此,英语课堂应成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阵地。公共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将相关思政内容巧妙地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

(三)立足本来,扎根中国特色,进行“传统文化+公共英语”的高度融合

以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气质、中国元素为根本立足点,以学生需求为基础,秉承相关性、真实性和多模态等原则,在英语教材中合理融入“中国元素”。同时,英语教师要影响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兼顾母语文化,积极推介中国文化[4-5]。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坚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促进其利用英语在国际化职场环境中阐释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四)精准识变、积极应变,进行“信息技术+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准识变、积极应变,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应将信息技术引入英语教学中,实现“信息技术+英语教学”的融合,积极建设英语微课、在线课程等。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相关学习平台、借助英语在线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线上预习互动、课中答疑解惑、课下线上复习拓展,实现个性化教学,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结语

“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后,高职院校面临着前所有的变局,公共英语课程需要积极进行改革,进一步明确其身份和定位,以应对职业教育之变,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生个人成长需求。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公共英语双高
转型视野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师角色困惑与职业发展研究
“双高”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推进“三教”改革研究
同频共振四链联动,彰显“双高”院校科研担当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公共英语阅读教学的金课实施模式探析
服务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公共英语构建研究
我校隆重召开“双高计划”建设启动大会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